疏義《段注》證今古,注譯《說文》鑄經(jīng)典
——《說文部首段注疏義》一書特色撮要
作者:黃耀明 陶長軍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
時間:孔子二五七二年歲次壬寅五月十八日庚子
耶穌2022年6月16日
摘要:胡安順等《說文部首段注疏義》,體例完善,內容宏富,編校精審,嘉惠學林,是一部研治《說文》部首的經(jīng)典之作。全書設有“字頭加注”“《說文》原文注釋”“《說文》原文翻譯”“《段注》原文疏義”“部首集解”“同部字舉例”諸項,不僅詳細解釋了段注部首的原文,且對《說文》部首原文也進行了解釋和翻譯。內容涉及古今音、古今字形、名物、???、疑難字、諸家釋義、同部字例釋、引文及引文出處諸項。釋義言簡意賅,譯文準確簡明,誠為學習《段注》之鈐鍵,通讀《說文》之津涉。
關鍵詞:《說文解字》;部首;段玉裁注;疏義
作者單位:黃耀明,陜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陶長軍,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
《說文部首段注疏義》(以下簡稱《疏義》)是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胡安順教授主編(編者有劉琨、邵英、申紅義、王俊英、薛永剛)的著作,2018年由中華書局出版,從草創(chuàng)到成書歷經(jīng)15年之久。全書820頁,分上下冊,繁體橫排,精裝32開。
該書頗有特色,內容宏富,足有105萬字之多。內容有八:注音、注古字形、釋文校對并釋詞、段注譯文、段注疏義、部首形義集解、部屬字舉例、標注頁碼。尤以段注譯文、疏義最為精彩。下面分別介紹:
一、注音兼今古,遍釋疑難字
《疏義》一書注音全面,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1.給字頭注今音。540部首的今音及各部屬字的今音均用現(xiàn)代漢語拼音表注,列于篆書字形及部首序號之后,給讀者認讀帶來方便。例如“宀”字一般讀者不知讀mián(胡安順,2018:393)。又如部首篆文“”“”是兩個字,楷書都寫作“白”,讀者容易誤讀,《疏義》給前者(“自”的異體)注音zì(144頁),給后者注音bái(417頁)。
2.給字頭注古音。古音包括中古音和上古音,多取自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同時也參考了其他音韻學家的觀點,例如中古音讀陰去聲的字,《漢字古音手冊》多歸上古入聲韻部,《疏義》則全歸入上古陰聲韻部。
3.給《說文》中的疑難字或多音字注音。例如部首“叒”條下許注曰:“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榑桑,叒木也?!逼渲小皽_”二字《疏義》分別注音yáng、fú(305頁)。
4.給《段注》中的疑難字或多音字注音。例如在部首“哭”字條下,《疏義》給《段注》中豭(jiā)、?(yín)、?(hù)、(gū)、獳(nòu)、狃(niǔ)、犺(kàng)、?(qiè)、狟(huán)(34頁)等9個字加了注音。
5.給《疏義》引文中的疑難字或多音字注音。例如在部首“龠”字條下,《疏義》給其引文中的笘(shān)、龡(chuī)、篪(chí)、篴(dí)、蕢(kuì)、桴(fú)(57頁)等6個字加了注音。其中“篴”有兩音,鄭玄注“籥如篴,三空?!绷x為笛,故注作dí。
二、注形多引甲金,字形均被整理
《疏義》在字形注釋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兩特色:
1.在正文的注釋中大量引用甲骨文和金文
《說文》部首凡是有甲骨文或金文字形的,《疏義》都在部首下分別列出,所選字形具有代表性,少則二三個,多則五六個。例如給“蓐”字所列的甲骨文字形有、、、、(21頁)等。給“烏”字所列的金文字形有、、、、(164頁)等。此外,在各部首注釋之后所附的“同部字舉例”中,凡所選字有甲、金文字形者,《疏義》也分別列舉了相關字形。
2.整理原書字形
對原書字形的整理主要涉及以下三個方面:
(1)把舊字形改為新字形。例如“黃”改為“黃”、“彔”改為“錄”、“値”改為“值”等(詳見該書凡例)。
(2)把古字、俗字改為通行字。例如《段注》原文“可??物”一語中的“?”被改為“以”(318頁)。又如把“註”改為“注”,把“亾”改為“亡”等。
(3)把避諱字改為原字。例略。
三、??本?,釋義簡明
《疏義》是對《段注》版《說文》原文中的字詞進行注音、釋義,并用大徐本《說文》原文與其對校。
1.對原文的??本?/span>
校勘工作指出了兩個版本的不同之處,注明了增、刪、改等情況,有助于讀者了解段注本對大徐本《說文》原文的改動情況。例如大徐本《說文》有關部首“井”的說解原文如下:
八家一井,象構韓形。·,之象也。古者伯益初作井。凡井之屬皆從井。子郢切。
《疏義》以段注本為底本,同時用中華書局影印大徐本《說文》進行了???,例如對“井”字條的校勘形式是這樣的:
八家爲“爲”字大徐本無一丼“丼”大徐本作“井”,下同,象構“”大徐本作“韓”形,大徐本有·,大徐本有“之”象也。古者伯益(少昊之後,嬴姓之祖,曾助禹治水)初作井。凡井之屬皆從井。(248頁)
其中加黑的大字是段注本《說文》的原文,小號字是《疏義》的校語。
2.對疑難字詞的釋義簡明
《疏義》釋義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簡明扼要,該注的內容一定加注,不該注的則從略。例如“髦”“???”二字出現(xiàn)在許慎對部首“犛”的說解中,《疏義》作了注釋,給“髦”字注作“máo,動物頭頸上的長毛”,給“???”字注作“xī,裂開,裂紋”(28頁),均簡要精當。
四、譯文準確,態(tài)度審慎
《疏義》對段注本《說文》原文進行了逐句翻譯,譯文準確,從中可以看出撰者的科學審慎態(tài)度。例如“桼”字條段注本原文作:
木汁??梢?物。從木。象形。桼如水滴而下也。凡桼之屬皆從桼。
《疏義》譯作:
樹汁??梢云犸椘魑铩!澳尽睘闃嫾髽湫?。桼如水滴流下。凡是和“桼”有關的字都以‘桼’為構件?!保?18頁)
有的著作把這段話譯作:
樹汁??梢杂脕砥犸椢矬w。象樹木形。表示桼象水滴而下。大凡桼的部屬都從桼。
很顯然,“漆飾器物”比“漆飾物體”更準確。“象樹形”比“象樹木形”更簡明?!胺彩呛汀畻R’有關的字都以‘桼’為構件”比“大凡桼的部屬都從桼”更易于理解。
五、疏義詳明,窮原竟委
疏義部分是針對段玉裁的注文進行的,這是全書的重點。段注原文引證駁雜,如果不加注釋,一般讀者很難讀懂。疏義的內容大略分為三類:
1.解釋名物
即解釋事物的名稱。仍以“桼”條為例,《段注》:“木汁名桼。因名其木曰桼。今字作‘漆’而‘桼’廢矣。漆,水名也,非木汁也?!薄妒枇x》注:“漆:古水名。渭水支流,發(fā)源于陜西省麟游縣西,東南流至武功縣西注入渭水?!保?18、319頁)
2.補出段氏引文的原句及具體出處
《段注》中的引文有些不夠完整,甚至有疏漏,出處也不夠具體。《疏義》注出了相關原文全貌及具體的出處,詳細到篇章,這對于讀者大有裨益。例如“桼”條《段注》作:“《詩》《書》‘梓桼、桼絲’皆作‘漆’。”《疏義》注:“《詩經(jīng)·鄘風·定之方中》:‘樹之榛栗,椅桐梓漆?!渡袝び碡暋罚骸守暺峤z,厥篚織文。’”(319頁)又如《段注》:“《周禮·載師》:‘桼林之征二十而五?!薄妒枇x》注:“引文見《周禮·地官·載師》?!保?19頁)《段注》:“《韻會》作‘象木形’。”《疏義》注:“引文見《韻會舉要》屑韻?!保?19頁)
3.解釋人名?!抖巫ⅰ飞婕暗囊恍┤嗣x者可能不熟悉,《疏義》均作了詳細解釋。例如部首“桼”字《段注》:
大鄭曰:“故書‘桼林’為‘漆林’。杜子春云‘當為桼林’。”
《疏義》注:“大鄭:即鄭眾,又稱鄭司農,世稱‘大鄭’或‘先鄭’,稱鄭玄為‘后鄭’。杜子春:東漢河南緱氏(今河南偃師南)人,曾注《周禮》,其書久佚?!保?18-319頁)
疏義部分最見作者的功力和貢獻,無愧是段氏的功臣,《說文段注》學習者的擁篲者。如未廣涉群書,絕不可能完成如此圓滿精到的解釋。
六、集諸說精要,呈各家異同
《疏義》的集解部分是將古今學者解釋《說文》部首的主要觀點匯集在一起,展示其異同,為讀者了解諸說提供了極大方便。例如對部首“桼”的集解《疏義》共列有以下4條:
徐鍇《說文系傳》:“桼,六點皆象水而非水也,象形。”
王筠《說文句讀》:“桼,四點是桼,小篆加兩點,故不曰‘從水’而曰‘如水也’?!?/span>
饒炯《說文部首訂》:“桼為木汁,似水而?,其形難狀,因從木而汁在樹之形,又以其質?而寄音于??!?/span>
黃天樹《部首與甲骨文》:“裘錫圭先生《戰(zhàn)國貨幣考》認為:‘桼’古文字偏旁作。木,表示樹;幾個點表示樹身上流出來的汁液?!畻R’字是由‘木’字及其兩側象征漆汁的四道短畫構成的。所以‘桼’字的本義是木汁涂料?!保?19-320頁)
七、同部有舉例,注音兼注形
在部首的“集解”部分之后,《疏義》均設有“同部字舉例”一項,即將《說文》同部字中的常用字集中在一起進行解釋,舉例之多幾乎包含了各部中所有常用字,有些甚至多達百字以上。這種設置可以幫助讀者了解部首和部中字的結構關系,加深對部首的理解,同時擴展了學習范圍,有助于讀者通讀《說文》全書,這是《疏義》有別于同類書的又一重要特色?!巴孔峙e例”中的字及說解均取自大徐本《說文解字》,撰者同時進行了簡要的解釋,附有相關的甲骨文或金文,注音包括今音、中古音和上古音。例如部首“木”字,其說解之后所列的同部字多達111字。其中“松”字條如下:
“松sōng木也。從木、公聲。,松或從容。祥容切。○金文、邪鐘平邪東”(298頁)
八、加注版本頁碼,方便讀者查檢
《疏義》還有一個重要特色是給各部首之后加注了《說文解字》四個不同版本的頁碼。四個不同版本分別是影印大徐本《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版、2013年版、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中華書局2013年版。這四種版本是研治《說文》的必備書。設置此項,旨在方便讀者查閱對照,從中可以看出撰者的嚴謹態(tài)度。例如“羊”字《疏義》所加的頁碼為“(78/72;145/146)”(157頁)。以分號為界,前者分別是大徐本《說文》的前后兩個版本,后者分別是《段注》的前后兩個版本。
最后需要提及的是,《疏義》的檢索功能非常完備,書前依次附有四種索引:部首序次索引(依《段注》順序)、四角號碼索引、音序索引、筆畫索引。這足以滿足不同讀者的檢索習慣。
綜上所述,《疏義》是一部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經(jīng)典之作,無怪乎在“2018年度讀者喜愛的中華書局十佳圖書”投票活動中,《疏義》得票高居古籍整理類十佳圖書之首,并入選中華書局2018年度雙十佳圖書,2019年又獲陜西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
責任編輯:近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