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馮翔】文革結(jié)束后曾遭廣泛批判的孔子如何“平反”?

        欄目:快評熱議
        發(fā)布時間:2014-11-12 17:40:15
        標簽:



        文革結(jié)束后曾遭廣泛批判的孔子如何“平反”?

        作者:馮翔

        來源:原載于 《國家歷史》2010年第2期

        時間:壬辰年十月十六

                   西歷2012年11月29日

         

         

         

        核心提示:1980年1月29日,《人民日報》發(fā)表《評三年來的孔子評價》,以1978年夏季為界,把文革后的孔子評價分為兩個時間大體相等的階段。文中說,“敢于重新提出學(xué)術(shù)上的是非,把孔子作為一個歷史人物來研究,明白說出自己的觀點,是評價進入第二階段的特征。”

         

        從“孔老二”到“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不惟僅僅是一個名稱的變化,更是一個國家如何承繼歷史的態(tài)度。

         

        1978年7月18日,《光明日報》史學(xué)版頭條用通欄標題、四分之三版面刊出一篇五千余字的文章,《孔子教育思想試評》。此文提出:孔子的教育思想要辯證地看,如“有教無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等論點,是“值得肯定的”。

         

        這篇現(xiàn)在看起來觀點并不新鮮的文章,卻引起了敏銳的駐華記者的關(guān)注,日本共同社駐京記者福原當天發(fā)回一篇報道稱:“文革后第一篇正面評價孔子的文章出現(xiàn)了”。

         

        自1970年代中期、孔子的聲望在中國落到了2500年以來的最低點之后,這是一個新現(xiàn)象,一個民族對先賢的評價開始一點點復(fù)蘇。

         

        試探

         

        這篇文章的作者叫陳增輝,當時是上海一名年輕的哲學(xué)老師。

         

        1974年1月18日,毛澤東批準江青、王洪文的要求,轉(zhuǎn)發(fā)江青主持選編的《林彪與孔孟之道》,“批林批孔”運動展開。在這場聲勢浩大的運動中,春秋以來中國最知名的哲人孔子被當成歷史上最大的反面典型,成為人人可以喊打的過街鼠。

         

        陳增輝看到圖書館里的《論語》被搜出來燒掉,說了一句:“現(xiàn)在對孔子徹底否定,恐怕有一天要走向否定之否定?!?/p>

         

        這話隨即被旁人匯報。學(xué)院軍管隊的二把手聽到,趕緊勸他:“你不要以為你苦大仇深,就可以胡說八道。你沒有辮子,能給你安一條?!?/p>

         

        隨后,陳增輝果然被扣上“孔老二的徒子徒孫”頭銜,連續(xù)多日開會批斗。他干脆報名,躲到安徽去參與上海十幾所高校“為上山下鄉(xiāng)知識青年舉辦的函授教育”了。他帶了一本組織批判《論語》的言論集,這是當時唯一能看到《論語》原文的方法,晚上就在被窩里寫心得。

         

        1977年4月,回到上海的陳增輝把寫完的《孔子教育思想試評》投給了上?!段膮R報》,結(jié)果被告知:不敢發(fā)。第二年5月,他轉(zhuǎn)而投給了《光明日報》。

         

        陳增輝在安徽寫《孔子教育思想初評》的時候,比他小兩歲的王宏志已經(jīng)離開安徽。

         

        作為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室的一名女編輯,王宏志與同事一起被下放到鳳陽的人教社總干校去“勞動鍛煉”。1972年,人教社更被撤銷建制,全體人員被分到全國各地?!拔母铩笔?,中國沒有一本全國通用的教科書。

         

        “文革”前,孔子尚被教科書稱為“教育家”;等到“批林批孔”,孔子便成為“孔老二”。1975年北京的中學(xué)教材中,描寫孔子內(nèi)容的一章標題是“孔丘頑固地維護奴隸制”,充溢著“惡毒”、“惡狠狠地”、“極其兇殘地”、“大草包”、“寄生蟲”、“吸血鬼”、“喪家狗”等形容詞,還要加上一句:“劉少奇、林彪,和歷代反動派一樣,是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信徒?!?/p>

         

        同一年,浙江的一本中學(xué)歷史補充教材口氣更堅決:“孔老二這個家伙,根本沒有什么真才實學(xué),只是一個滿肚子秕糠的大草包”;“奴隸主階級的走狗孔老二,……只有帶著花崗巖腦袋去見周公了”。

         

        1977年,王志宏被抽調(diào)參與文革后第一版“撥亂反正”的中學(xué)歷史教科書編寫。王志宏不會料到,自己將參與教科書中對于孔子的重新評價,也不曾料到日后將主持編寫“80后一代”所用的歷史書。

         

        從報紙到教材,幾乎都在同一時期重新對孔子定位,一個冰封的時代開始回暖了。

         

        回暖

         

        這一波回暖大潮首先源于高層政治的風云劇變。1977年初,鄧小平再次復(fù)出。他主動要求分管教育,并指示:“教材非從中小學(xué)抓起不可,要編印通用教材?!比私躺绲慕ㄖ频靡曰謴?fù),把散落全國的教學(xué)骨干找回北京,開始編寫第一版“撥亂反正”的教科書。王宏志就在此時被選入。

         

        這次“撥亂反正”教材編寫的總指揮是后任教育部副部長的浦安修。作為彭德懷夫人浦安修、著名右派浦熙修的親弟弟,他在政治運動中遭到多次迫害;主持歷史組的是早在1953年就參與編寫全國中學(xué)歷史教科書的史學(xué)家蘇壽桐,經(jīng)常講“歷史學(xué)家不可趨炎附勢、人云亦云”的人,在“文革”中也被關(guān)押。

         

        而王宏志,是著名史論家蘇雙碧的妻子。1978年,蘇雙碧發(fā)表《評姚文元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打響了為吳晗、為知識分子平反的第一槍。蘇后來但任了《求是》雜志副總編輯。夫婦兩人還合著有《吳晗傳》。

         

        這些人所要承擔的工作,便是如毛澤東早年所語,“把顛倒的歷史再顛倒過來”?!爱敃r大家都憋著一股勁。”王宏志回憶說。

         

        200多個從全國各地抽調(diào)入京的干部和編輯,在鄧小平的督促安排下,進了西苑大旅社9號樓,后來又搬到更幽靜的香山飯店。但是很快,新的難題又擺在大家面前?!奥涔P之前的總體編寫原則,無法形成統(tǒng)一意見。大家討論來討論去,發(fā)現(xiàn)很多原則問題沒法解決,需要請示。原本歷史學(xué)界的很多定論在文革期間被‘極左’思潮弄得很混亂,大家覺得很多文革期間的用詞都無法使用,需要與中央高層統(tǒng)一意識。”王宏志說。

         

        大家起草了一份《中學(xué)歷史教學(xué)大綱和教材中幾個原則性問題如何處理的初步意見》,針對儒法斗爭、農(nóng)民起義和農(nóng)民戰(zhàn)爭內(nèi)部的路線、歷史教材的下限等問題,向中央請示。鄧小平很快批示“原則同意”。關(guān)于現(xiàn)代史教材中出現(xiàn)的革命領(lǐng)導(dǎo)人、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問題,他尤其強調(diào):“我的名字不要出現(xiàn),活人以少宣傳為好”。后來這份《意見》及相關(guān)的批示,成為基礎(chǔ)教育和高等學(xué)校文科教材編寫的重要指南。

         

        于是,1978年3月的全國通用初中歷史教科書第一冊中,“孔老二”這一侮辱性稱呼不見了,關(guān)于孔子的章節(jié),標題很謹慎:“孔子的反動思想”。

         

        結(jié)尾是“孔子的反動思想,后來在封建社會被統(tǒng)治階級改造和利用,成為維護封建制度和統(tǒng)治人民的精神工具?!边@一版的中學(xué)語文教科書中,入選課文的50%以上依然是政治社論、領(lǐng)袖講話、毛選著作選摘等政治色彩濃厚的文章。

         

        這一版的教材出版兩個月后,也就是5月11日,《光明日報》發(fā)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7月18日,《光明日報》史學(xué)版頭條,用通欄標題、四分之三版面刊出陳增輝《孔子教育思想試評》文章?!昂髞砦衣犝f,他們把我的文章拿給任繼愈老師看了,說沒什么問題,這才敢發(fā)表?!标愒鲚x說。

         

        20多天后,也就是8月12日,《光明日報》又發(fā)表了《歷史研究》編輯龐樸的文章:《孔子思想再評價》。龐進一步提出:孔子的政治思想也要全面看待,不能全盤否定。這篇文章隨即引起很大反響,可謂學(xué)術(shù)界全面重評孔子的標志之一。此后,重估孔子的文章,在各類雜志上研討會上越來越多地涌現(xiàn)。

         

        這一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正式平反了一批重大的冤假錯案,對“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的錯誤進行了糾正。

         

        這個月底,全國初中歷史教科書第一冊,關(guān)于孔子的章節(jié),標題去掉了“反動”二字,改為“孔子的思想”。

         

        “不僅僅是每一版不同,有時候就連同一版的不同印次,內(nèi)容都不一樣?!蓖鹾曛净貞洝!爱斈杲o劉少奇平反以后,我們就連夜修改教科書,把貶低他的內(nèi)容改過來。可惜那么多版本的歷史書,當時誰都沒有保留的意識。不然每種留一本,放到今天看一定很珍貴?!?/p>

         

        平反

         

        1980年1月29日,《人民日報》發(fā)表《評三年來的孔子評價》,以1978年夏季為界,把文革后的孔子評價分為兩個時間大體相等的階段。文中說,“敢于重新提出學(xué)術(shù)上的是非,把孔子作為一個歷史人物來研究,明白說出自己的觀點,是評價進入第二階段的特征?!?/p>

         

        1983年,時任全國政協(xié)主席的鄧穎超到曲阜視察,批準山東省成立一個孔子基金會,籌集經(jīng)費以修復(fù)在文革中遭破壞的孔墓、孔碑、孔林。同時她指定:由時任國務(wù)委員的谷牧牽頭,原因是:“30年代他是個左翼文化工作者,又是你們山東人,對孔子的事情也比較明白?!?/p>

         

        對這一原因,谷牧則在回憶錄中有自己的猜測:“我在周總理領(lǐng)導(dǎo)下的長期工作中從來沒有偏激的行為,可能孔子的中庸之道在我身上有些體現(xiàn)?!?/p>

         

        “谷老說過,他5歲就上私塾,給孔子磕頭?!敝袊鬃踊饡崩硎麻L王大千說,“晚年的谷老家里,還始終掛著一個孔子的木刻像。”

         

        1984年9月,中央書記處決定成立國家支持的群眾性學(xué)術(shù)團體中國孔子基金會,谷牧任名譽會長,匡亞明同志會長。中央辦公廳為此專門發(fā)出了通知。

         

        孔子基金會,是谷牧擔任名譽職務(wù)的20多個社團中“管得比較多”的一個。王大千回憶:一直到去世的前兩年,谷牧還在為孔子基金會爭取政策等諸方面支持?!昂芏嗖课牟块L都是他當年的老部下,他的面子大?!?/p>

         

        作為一名政治家,谷牧迅速將實用主義推行至政治和經(jīng)濟領(lǐng)域,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孔子的實際用途。

         

        “研究2000多年前的孔子,是為了用以服務(wù)現(xiàn)實,我們毫不諱言這個功利主義的目的。一向為封建統(tǒng)治階級利用的孔子學(xué)說,其中有許多東西仍然可以為中國的工人階級政黨所利用,我們應(yīng)當敢于公開申明這個觀點?!惫饶琳f。

         

        在回憶錄中,他特地提到了兩件事:1988年秋,在中韓尚未建交的條件下,孔子基金會的幾位專家應(yīng)邀訪問漢城,得到當時韓國總統(tǒng)盧泰愚的接見;從改革開放至1993年,曲阜由旅游業(yè)獲得的效益超過42億元。

         

        1989年10月,谷牧組織召開“孔子誕辰2540周年國際學(xué)術(shù)討論會”,有來自25個國家的300多名學(xué)者參加。國務(wù)院副總理吳學(xué)謙主持,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發(fā)表了講話,稱“孔子思想是很好的文化遺產(chǎn),應(yīng)當吸取精華,去其糟粕,繼承發(fā)揚?!边@是數(shù)十年來,中共中央最高領(lǐng)導(dǎo)人第一次公開發(fā)表對孔子的正面評價。

         

        1992年,王宏志主編的全國義務(wù)教育初中歷史教科書中,孔子已成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還增加了畫像、語錄等諸多正面肯定內(nèi)容。

         

        “搞歷史可悲就在這兒,跟著形勢跑?!痹谕砟杲邮芤淮斡浾卟稍L時,蘇壽桐曾感嘆。的確,無論是歷史學(xué)者,還是教材編輯,無論是主動試探,還是跟風調(diào)整,都不是給孔子正名的決定性因素。

         

        谷牧、浦通修與蘇壽桐均于2009年去世。這一年的9月24日,在“紀念孔子誕辰2560周年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暨國際儒學(xué)聯(lián)合會第四屆會員大會”上,孔子的定位是,“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