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韓星】廉政為廉正考

        欄目:快評熱議
        發(fā)布時間:2015-06-28 13:59:15
        標簽:
        韓星

        作者簡介:韓星,男,西歷一九六〇年生,陜西藍田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出版有《先秦儒法源流述論》《儒法整合:秦漢政治文化論》《儒教問題:爭鳴與反思》《孔學述論》《走進孔子:孔子思想的體系、命運與價值》等,主編《中和學刊》《中和叢書》。


         

         

        廉政為廉正考

        作者:韓星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五月十三日乙亥

                   耶穌2015年6月28日

         

         

         

        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廉政”,一般解釋是“廉”即廉潔,“政”即國家政權機關及其公務活動,廉政即“廉潔的政治”,主要指政府工作人員在履行其職能時不以權謀私,辦事公正廉潔。其實,古代的“廉政”是“廉正”的意思?!傲币馓N深厚,體現(xiàn)了儒家為政以德,正己正人的核心價值理念,是今天廉政建設的根本,需要我們正本清源,發(fā)揚光大。

         

        “廉正”的“廉”的本義為廳堂的側邊,平直、方正、狹窄、有棱角,因此又產(chǎn)生了一系列引申義,重要的如廉潔,不茍取,與“貪”相對。作為一個官員,面對財貨名利,聲色犬馬等誘惑,你應該得的你拿了當然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如果是不應該得的你憑借權力拿了,無論是別人送上門的還是你自己索要的都有害于廉潔。所以,取與不取的主動權根本上還是掌握在你的手里的,取與不取的選擇便是一個人品行、節(jié)操的反映。明代思想家薛瑄在《薛文清公從政名言》中他將為官者廉潔從政分為“不妄取、不茍取、不敢取”三個層次,即最高層次明白為官之道,人格高尚,根本就不會伸手的官員;其次是重視名節(jié),正直狷介不伸手的官員;再次是心中想拿但害怕法律處罰,害怕丟掉烏紗帽不敢拿的官員。

         

        廉還指有節(jié)操、不茍取的人。明《記王忠肅公翱三事》記載了明代前期大臣王翱(1384—1467)的三件事情,其中最后一個故事很有現(xiàn)實意義。王翱,字九皋,鹽山(今河北省鹽山縣)人,永樂進士。歷官御史,右都御史、提督遼東軍務、總督兩廣軍務、吏部尚書、太子少保、太子太保等。在懲貪、辨誣、守土等方面,都頗有政績,為人“剛正廉直,憂國奉公,忘情恩怨”,故死后謚號“忠肅”。王翱做都御史時,同太監(jiān)某人鎮(zhèn)守遼東。這個太監(jiān)也奉公守法,同王公相處得很好。后來王公改調(diào)兩廣任職,太監(jiān)哭著送別,贈給大寶珠四枚。王公堅決辭謝不受。太監(jiān)哭著說:“這大寶珠不是受賄得到的東西。以前先皇把僧保所買來的西洋珠賞賜給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今天拿一半給您贈別,您本來就知道我并不是貪財?shù)娜税??!蓖豕恿藢氈?,放進自己所穿的披襖,把它縫在里面。后來他找到了太監(jiān)的兩個侄子,拆開披襖,取出寶珠交給他們,那包裹的記號,仍然是原來的樣子。這就是完璧歸趙,珠還原主的故事,表現(xiàn)了王翱有節(jié)操,不茍取,清廉自守,信而有征的高尚品格。

         

        “廉正”的“正”最基本的含義是正人必先正己。自己先求得端正,然后再教化他人,這就是儒家政治的根本原則,也是中國古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價值。關于這方面,歷代圣賢大儒有許多精辟的論述。

         

        《論語?顏淵篇》載季康子問政于孔子??鬃訉υ唬骸罢撸?。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什么是政治,孔子用一個“正”字概括,告誡季康子為政時自己首先要“正”,為政者起到表率作用,誰敢不正?這就言簡義賅地闡明了要正直、公正的為政理念和為官之道?!犊鬃蛹艺Z?王言》引孔子的話說:“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則何物不正?”凡是身居上位的人,都是百姓的表率;表率正,那么還有什么不正呢?當然了,如果反之身居上位的人不能為百姓的表率,那結果可想而知。

         

        在上者能否正己其社會影響很大,孔子用風行草偃來比喻??鬃釉唬骸熬又嘛L,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保ā墩撜Z?顏淵篇》)孔子是在強調(diào)為政者的德行很重要,對下面的民眾有決定性的影響。反之,上梁不正下梁歪,領導者的德行不好,上行下效,老百姓就不可能一心向善,整個社會就會道德滑坡?!睹献?藤文公上》孟子說:“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風,必偃。”孟子這句話正是孔子在《顏淵》里面說話的翻版,可見,以身作則,上行下效是孔子、孟子都非常重視的政治領導原則。

         

        正己其實就是正身,以做到身正??鬃诱f:“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篇》)是說當為政者自身端正,做出表率時,不用下命令,臣民也就會跟著行動起來;相反,如果為政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臣民端正,那未,縱然三令五申,臣民也不會服從的。又說:“茍正其身矣,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篇》)孔子又說:“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為,對于政事還有什么困難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為,怎能使別人端正呢?”

         

        對孔子的教誨,歷代統(tǒng)治者心知肚明。貞觀初,太宗對近臣說:如果要安定天下,君子必須先端正自己,身正不會影斜,只要朝廷清明,下層就不會動亂。民間俗語說:“身正不怕影子斜”,一個人身子站得再正,影子還是歪的。但是沒人會因為你的影子是歪的就說你站的不正。意思就是說,你如果做人正派,有正氣,做事走得正,行得端,哪怕有很多人說你壞話都不用怕,因為你心正、身正,端端正正,清清白白,當然沒有什么可怕的。

         

        孟子還有“格君心之非”說:“唯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保ā睹献?離婁上》)。“大人”就是圣賢師儒,他們通過為帝師賢相,糾正君主內(nèi)心的偏邪,使其回歸到仁心仁政上來。君心一旦得正,則天下國家能夠長治久安。孟子曾三見齊王而不和他討論政事,弟子們疑惑不解。孟子說:“我先攻其邪心,心既正,而后天下之事可從而理也?!蔽蚁劝阉钠爸募m正,他的心正了,然后天下的政事才能得到治理。

         

        漢代董仲舒說:“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正萬民以正四方。四方正,遠近莫敢不壹于正,而亡有邪氣奸其間者。是以陰陽調(diào)而風雨時,群生和而萬民殖,五谷孰而草木茂,天地之間被潤澤而大豐美,四海之內(nèi)聞盛德而皆徠臣,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畢至,而王道終矣?!保ā稘h書?董仲舒?zhèn)鳌罚┦钦f王者施政,應當正心為先,漸次以正萬民,這樣才能遠近俱正,出現(xiàn)風調(diào)雨順,政通人和,萬國來朝,保合太和的王道境界,這就是王道政治的理想。

         

        程頤說:“治道亦有從本而言,亦有從事而言。從本而言,惟從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若從事而言,不救則已,若須救之,必須變。大變則大益,小變則小益?!保ā哆z書》卷十五)就是說治理國家之道如果就本而言,那只能糾正君主內(nèi)心的偏邪,君主心正了朝廷就正了,朝廷正了百官就正了。如果從具體事務而言,那就是挽救弊政,為了挽救弊政,當然得進行改革。大改革則獲大益,小改革則獲小益。

         

        朱熹也有與程頤一致的看法:“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本。其余萬事各有一根本,如理財以養(yǎng)民為本,治兵以擇將為本?!保ā吨熳诱Z類》卷108)天下各種具體事務活動都有根本,但只有正君心才是大根本,其他事情無論多么重要自然是小根本了。

         

        清初思想家顧炎武在《與公肅甥書》中說:“誠欲正朝廷以正百官,當以激濁揚清為第一要義?!边@就是說,真的要做到興國安邦正百官,首先必須除惡揚善,扶正祛邪,弘揚正氣。

         

        歷代圣賢大儒這些論述以及古代清官的事跡,對我們今天的廉政建設與國家治理有重要啟示。

         

        正人必先正己。為政者以身作則,起到表率作用,下屬與老百姓自然風行草偃,上行下效,這是孔孟及后儒子反復申說的一個話題,也是被歷史反復證明的真理,今天的領導人應該繼承和弘揚儒家的這一偉大思想。當然,今天的“己”不僅僅是把自己管好,還要把家人和親戚朋友管好,這大概是對當今執(zhí)政者的嚴峻考驗。

         

        正己實際上就是“正身”??鬃影选罢怼笨醋魇菑恼楣俚闹匾矫?,是有深刻的思想價值的?!罢怼本唧w包含“正心、正行”兩部分?!罢摹笔腔A,“正行”是關鍵?!罢摹笔亲陨硇摒B(yǎng)的前者和基礎,自身修養(yǎng)好了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政者要從正心開始,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質(zhì),清心寡欲,淡泊明志,慎獨律己。“正心”最終要落實在“正行”上。“正行”是針對為政者來說要嚴格要求自己,言行舉止注意形象,所作所為符合禮法,這樣才能示范、影響、帶動下屬和老百姓。

         

        至于“格君心之非”說,在今天似乎過時了。其實,我們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雖然不是君主,但仍然應該加強自我修養(yǎng),保持內(nèi)心純正,同時周圍的同僚和下屬也有幫助、提醒領導糾正偏邪的意識和職責??杀氖墙裉斓墓賵鰢乐氐卮嬖谥拔ㄉ仙鷳B(tài)”,流行著“潛規(guī)則”。根本原因是權力的來源在上面,又缺乏制衡,缺乏監(jiān)督制約。最高領導習慣于集權,喜歡人治,各級官員上行下效,官大一級壓死人,下級官員往往甘當順從綿羊,表示臣服,獻上忠心,戰(zhàn)戰(zhàn)兢兢,唯命是從,吹吹拍拍,巴結奉承,奴顏婢膝,處處看上司眼色行事,時時投上司之所好?!案窬闹恰逼鋵嵾€是個“正心”的問題。由最高領導格心之非以求正心,層層下推,各級領導也都應該這樣,一個社會才有希望。當然,在今天更要注重通過黨內(nèi)黨外的民主制度的建構和完善來真正付諸實踐,得到實現(xiàn)。

         

        孟子“可以取,可以無取”和薛瑄對清官“不妄取、不茍取、不敢取”的劃分啟示我們,取與不取的主動權根本上還是掌握在你的手里的,取與不取的選擇便是一個人品行、節(jié)操的反映。今天的黨員干部首先要“理明”,即要明白黨員干部你是人民的公仆,你的職責是為人民服務,這就意味著你要起模范帶頭作用,意味著你要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奉獻精神,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就是榜樣。遺憾的是,這樣的黨員干部現(xiàn)在是越來越少了。其次要有集體榮譽感,重視名譽,決不能因一己私利,一時享樂而玷污了自己清白,玷污了黨的名譽。再次要堅守法律的底線,自覺遵紀守法,嚴格在法律的框架內(nèi)合法施政,做到自己心安,讓人民滿意。而王翱“珠還原主”的故事更從正面警戒我們的官員要守節(jié)操、不茍取,做一個清正廉潔的人。今天,我們在廉政建設中應該加強懲防體系建設,健全制度,強化監(jiān)督,使官員們對貪腐行為“不愿為、不想為、不敢為”,即使“想為”、“敢為”也“不能為”,真正凈化我們的官場。

         

        總之,我認為,今天我們既要強調(diào)“廉正”的正心為基礎,同時也要強調(diào)“廉政”的制度建設,要以正人心為體,以立制度為用,二者相輔相成,互為支撐,雙向互動。這樣,在解決當前緊迫的腐敗蔓延的同時又為中國的長治久安打下堅實的基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的不斷完善,促進國家治理能力的現(xiàn)代化。

         

        責任編輯:葛燦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