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推薦】《前輩談人權(quán)——中國人權(quán)文獻選輯》總目錄并附狄百瑞序等(林桂榛輯)

        欄目:新書快遞
        發(fā)布時間:2015-07-14 15:46:44
        標簽:

          

        《前輩談人權(quán)——中國人權(quán)文獻選輯》總目錄并附狄百瑞序等(林桂榛輯)

        主編: 朱榮貴

        出版社: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1—2002年

        本目錄輯者: 林桂榛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五月二十九日辛卯

                      耶穌2015年7月14日    



         

        (本目錄系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輔仁大學研究叢書”第142-145種之總目錄。該書全稱《前輩談人權(quán)——中國人權(quán)文獻選輯》,全四冊,由臺北中央研究院朱榮貴主編,臺北輔仁大學若望保祿二世和平對話研究中心雷敦龢等編輯,前二冊出版於民90年即2001年,後二冊出版於民91年即2002年。第一冊主題是“人權(quán)的肇始”,計411頁;第二冊主題“女性與人權(quán)”,計317頁;第三冊主題“自由與平等”,計362頁;第四冊主題“人權(quán)與法律”,計475頁。該書所輯人權(quán)文獻在各冊原目錄中皆以“作者名—文獻名—出版年”格式羅列,原目錄中空白作者名的現(xiàn)以“〇〇〇”符號代替,原目錄中空白出版年的現(xiàn)以“(?)”代替,並略有其他技術(shù)處理。本總目錄于後附原書第一冊前端的雷敦龢“感謝的話”、朱榮貴“自序”及狄百瑞“序”。本總目錄據(jù)林桂榛自藏本錄入,由修課學生協(xié)助整理;學者若需借閱,請聯(lián)繫本人BLOG?!止痖蛔R 2015/6/4)

         

        第一冊:人權(quán)的肇始

        感謝的話(雷敦龢)

        自序(朱榮貴)

        狄百瑞教授序

         

        一、人性尊嚴及總論

        1.章士釗 箴奴隸(1903)

        2.靈石 讀黑奴籲天錄(1904)

        3.真(李石曾) 祖宗革命(1907)

        4.魯迅 狂人日記(1918)

        5.魯迅 阿Q正傳(1921)

        6.張東蓀 人性與人格(1974)

         

        二、權(quán)利的觀念

        7.張之洞 正權(quán)第六(1898)

        8.譚嗣同 平權(quán)(1898)

        9.何啟 正權(quán)篇辯(1899)

        10.梁啟超 論權(quán)利思想(1902)

        11.梁啟超 論義務思想(1902)

        12.嚴復 與梁啟超書(1902)

        13.嚴復 譯群己權(quán)界論自序(1903)

        14.嚴復 譯群己權(quán)界論凡例(1903)

        15.未醒人 權(quán)利篇(1903)

        16.劉師培 中國民約精義及序(1903)

        17.嚴復 社會通詮按語(1904)

        18.嚴復 論小學教科書亟宜審定(1906)

        19.嚴復 天演進化論(1913)

        20.嚴復 民約平議(1914)

        21.嚴復 與熊純?nèi)鐣?917)

        22.努生 人權(quán)釋疑(1930)

         

        三、天賦人權(quán)

        23.努生 我們不主張?zhí)熨x人權(quán)(1930)

        24.吳稚暉 一個新信仰的宇宙觀及人生觀(1923)

        25.張銘 人權(quán)原則心新義(1933)

         

        四、西方人權(quán)思想傳入中國

        26.梁啟超 盧梭學案(1901)

        27.梁啟超 羅蘭夫人傳(1902)

        28.嚴復 孟德斯鳩法意(?)

        29.陳獨秀 法蘭西人與近世文明(1915)

        30.高一涵 近世三大政治思想之變遷(1918)

        31.陳獨秀 人生真義(1918)

        32.陳獨秀 舊黨的罪惡(1919)

        33.陳獨秀 我的根本意見(1940)

        34.張君勱 英國大憲章750年紀念(1969)

        35.〇〇〇 自由女神像——愛瑪雷澤樂的巨神雕像讃

         

        五、馬克思主義與人權(quán)

        36.鄧小平 談話(1985)

        37.江澤民 講話(1989)

        38.李鵬 答中外記者問(1989)

        39.李鵬 同戈爾巴喬夫舉行會談時的講話(1989)

        40.邢賁思 世界人權(quán)約法總覽序言(1990)

         

        六、當代人權(quán)論述及展望

        41.殷海光 你要不要做人(1958)

        42.方勵之 我之人權(quán)觀的形成(1992)

        43.方勵之 中國的失望和希望(1989)

        44.方勵之 民主、改革、現(xiàn)代化(1987)

        45.李澤厚 論歷史在悲劇中前行(1999)

         

        附錄篇:人權(quán)宣言及盟約

        46.英國大憲章(1215)

        47.美國獨立宣言(1776)

        48.法國人權(quán)宣言(1789)

        49.美國民權(quán)法案(1791)

        50.林肯蓋茲堡宣言(1863)

        51.聯(lián)合國宣言(1942)

        52.聯(lián)合國憲章(1945)

        53.聯(lián)合國世界人權(quán)宣言(1948)

        54.聯(lián)合國公民暨政治權(quán)利國際盟約(1966)

        55.聯(lián)合國經(jīng)濟、社會暨文化權(quán)利國際盟約(1966)

        56.歐洲安全合作會議議定書有關(guān)人權(quán)條款(1975)

        57.曼谷宣言(1993)

        資料來源

         

        第二冊:女性與人權(quán)

        女權(quán)導讀


        一、總論女權(quán)

        1.康有為 婦女之苦總論(?)

        2.康有為 論有家之害大礙于太平(?)

        3.康有為 總論欲行農(nóng)工商之大同則在明男女人權(quán)始(?)

        4.張之洞 明綱(1898)

        5.亞特 論鑄造國民母(1904)

        6.柳亞子 哀女界(1904)

        7.秋瑾 敬告中國二萬萬女同胞(1904)

        8.〇〇〇 女學生歌(1906)

        9.煉石 女權(quán)平議(1906)

        10.煉石 中國新女界雜誌發(fā)刊詞(1907)

        11.秋瑾 中國女報發(fā)刊詞(1907)

        12.秋瑾 敬告姊妹們(1907)

        13.秋瑾 勉女權(quán)歌(1907)

        14.真(李石曾) 三綱革命(1907)

        15.何震 女子解放問題(1907)

        16.畏公 論女子勞動問題(1907)

        17.黃公 大魂篇(1907)

        18.潘夢蕉 女子歌四章(1907)

        19.陳煥章 勸開不穿孔會以同男女而昌孔教書(1909)

        20.陳以益 男尊女卑與賢妻良母(1909)

        21.女報 論三從(1909)

        22.謝震 女報發(fā)刊詞(1909)

        23.蔡元培 社會改良會宣言(1912)

        24.嚴復 天演進化論(1913)

        25.瞿秋白 小小一個問題——婦女解放問題(1920)

        26.梁啟超 人權(quán)與女權(quán)(1922)

        27.向警予 中國婦女運動雜評(1923)

        28.瞿秋白 中國婦女之白化與赤化(1926)

        29.王藩庭 女狀元傅善祥(?)

        30.〇〇〇 女學兩誌(?)

        31.張東孫 鬥爭最尖銳的是有關(guān)女子問題(?)

        32.陳獨秀 民族解放與婦女解放(1938)

        33.張競生 中國婦女眼前問題(?)

         

        二、纏足與禮節(jié)

        34.康有為 請禁婦女裹足摺(?)

        35.梁啟超 戒纏足會敘(1896)

        36.梁啟超 試辦不纏足會簡明章程(1897)

        37.譚嗣同 湖南不纏足會嫁娶章程(1897)

        38.周作人 天足(1921)

        39.〇〇〇 直都袁慰帥勸不纏足文(1903)

        40.洪文志 戒纏足說(?)

        41.唐才?!槲闹窘淅p足說(?)

         

        三、婚姻自由與家庭

        42.譚嗣同 仁學 三十七(1898)

        43.陳王 論婚禮之弊(1904)

        44.丁初我 女子家庭革命說(1904)

        45.〇〇〇 家庭立志者,家庭革命說(1904)

        46.漢一(劉師培) 毀家論(1907)

        47.謝震 論可憐之節(jié)婦宜立保節(jié)會(1909)

        48.易卜生 傀儡家庭(?)

        49.魯迅 娜拉走後怎樣(?)

        50.魯迅 關(guān)於婦女解放(?)

         

        四、教育權(quán)

        51.梁啟超 論女學(1896)

        52.梁啟超 論女學校(1897)

        53.梁啟超 倡設女學堂啟(1897)

        54.梁啟超 精神教育者自由教育也(1899)

        55.竹莊  論中國女學不興之害(1904)

        56.張竹君 女子興學保險會序(1907)

        57.孫文 女子教育之重要(1912)

        58.章士釗 停辦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呈文(1925)

        59.〇〇〇 愛國女學校甲辰秋季補定章程(?)

        60.〇〇〇 設官話字母女義塾(?)

        61.〇〇〇 四川女學發(fā)達(?)

        62.〇〇〇 興女學議(?)

        63.〇〇〇 惠馨女士殉學記(?)

        64.梁實秋 盧梭論女子教育(1926)

        65.魯迅 盧梭和胃口(1928)

         

        五、性解放

        66.張競生 新女性中心論(1926)

        67.張競生 開始研究性學(?)

        68.張競生 美的社會組織法(?)

        資料來源  

         

        第三冊:自由與平等

        [本冊無序或?qū)а裕?/p>


        一、自由權(quán)

        1.嚴復 政治講義(1905)

        2.梁啟超 十種德性相反相成義(1901)

        3.梁啟超 論自由(1902)

        4.梁啟超 論進步(1902)

        5.梁啟超 服從釋義(1903)

        6.支那子 法律上人民之自由權(quán)(1903)

        7.陳獨秀 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1915)

        8.陳獨秀 敬告青年(1915)

        9.高一涵 讀彌爾的自由論(1918)

        10.胡適 爭自由的宣言(1920)

        11.瞿秋白 自由世界與必然世界(1923)

        12.孫文 民權(quán)主義第二講(1924)

        13.魯迅 到底要不要自由(1933)

        14.梁實秋 文藝自由(1933)

        15.郁達夫 盧騷傳(?)

        16.張佛泉 論自由(1935)

        17.張東蓀 思想自由與文化(1937)

        18.張東蓀 論自由(?)

        19.羅素 中國人到自由之路(1921)

        20.陸秀貞 論自由平等同胞為生人之原理(?)

        21.殷海光 自由的幾種重要概念(?)

        22.胡適 容忍與自由(1959)

         

        二、平等權(quán)

        23.譚嗣同 仁學二十七(1898)

        24.劉師培 罪網(wǎng)篇(1903)

        25.劉師培 論中國階級制度(1904)

        26.劉師培 醒後之中國(1905)

        27.觀雲(yún) 平等說與中國舊倫理之衝突(1905)

        28.夢蝶生(葉夏聲) 無政府黨與革命黨之說明(1906)

        29.劉師培 人類均力說(1907)

        30.劉師培 無政府主義之平等觀(1907)

        31.張菘年 《精神獨立宣言》譯注(1919)

        32.孫文 民權(quán)主義第三講(1924)

         

        三.言論與思想自由

        33.孫文 自由之真諦(1912)

        34.李大釗 憲法與思想自由(1916)

        35.李大釗 危險思想與言論自由(1919)

        36.高一涵 戴雪英國言論自由之權(quán)利論(1916)

        37.陳獨秀 法律與言論自由(1919)

        38.陳獨秀 舊黨的罪惡(1919)

        39.梁實秋 論思想統(tǒng)一(1930)

        40.魯迅 言論自由的界限(1933)

        41.魯迅 中國文藝工作者宣言(1936)

        42.〇〇〇 嚴禁女生創(chuàng)自由演說會(?)

        43.毛澤東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

        44.〇〇〇 昆明文化界爭取出版自由宣言(1945)

        45.葉聖陶 我們永不要圖書雜誌審查制度(1945)

        46.胡適 新聞獨立與言論自由(1952)

        47.王丹 論反對派的言論自由(1989)

        48.殷海光 言論自由問題(?)

        49.張東蓀 學術(shù)自由(?)

         

        四、自由與宗教

        50.蔡元培 在信教自由會上之演說(1916)

        51.蔡元培 非宗教運動(1922)

        52.梁啟超 評非宗教同盟(1922)

        53.李大釗 宗教與自由平等博愛(1922)

        資料來源

         

        第四冊 人權(quán)與法律

        序言


        一、人權(quán)與憲法

        1.梁啟超 論中國宜講求法律之學(1896)

        2.梁啟超 論政府與人民之權(quán)限(1902)

        3.嚴復 憲法大義(1906)

        4.孫文 五權(quán)憲法(1924)

        5.胡適 人權(quán)與約法(1929)

        6.羅隆基 論人權(quán)(1930)

        7.張君勵 人權(quán)為憲政基本(1946)

        8.張君勤 吾國憲政何以至今沒有確立(?)

        9.張君勵 國家為什麼要憲法(1946)

         

        二、民國以來的憲法中的人權(quán)

        10.憲法大綱(1908)

        11.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

        12.天壇憲法草案(1913)

        13.中華民國約法(1914)

        14.中華民國憲法(1923)

        15.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1931)

        16.中華民國憲法草案(1934)

        17.中華民國憲法草案(1936)

        18.山東省人權(quán)保障條例(1940)

        19.中華民國憲法(1946)

        2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979)

        2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

        22.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1989)

        (★此篇缺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lǐng)》及1954、1975年等憲法)

         

        三、民權(quán)與人權(quán)

        23.梁啟超 國權(quán)與民權(quán)(1899)

        24.梁啟超 國民報社說國民(1901)

        25.梁啟超 答某君問法國禁止民權(quán)自由之說(1903)

        26.黃遵憲 駁革命書(1903)

        27.沈翔雲(yún) 復張之洞書(1903)

        28.〇〇〇 浙江潮  公私篇(1903)

        29.劉師培 上端方書(1904-1909)

        30.孫文 民報發(fā)刊詞(1905)

        31.劉師培 廢兵廢財論(1907)

        32.劉師培 政府者萬惡之源也(1907)

        33.何震、劉師培 論種族革命與無政府革命之得失(1907)

        34.志達 保滿與排滿(1907)

        35.高一涵 民約與邦本(1915)

        36.陳獨秀 袁世凱復活(1916)

        37.孫文 民權(quán)初步序(1917)

        38.孫文 文言本三民主義(1919)

        39.胡適 我們的政治主張(1922)

        40.孫文 民權(quán)主義第一講(1924)

        41.孫文 民權(quán)主義第四講口(1924)

        42.高一涵 盧梭的民權(quán)論和國權(quán)論(1926)

        43.蔡元培 保障民權(quán)(1933)

        44.蔡元培 致注兆銘、羅文幹電(1933)

        45.陳獨秀 給西流的信(1940)

        46.胡適 民權(quán)的保障(1933)

         

        四、救國運動與人權(quán)

        47.國民報 原國(1901)

        48.梁啟超 保教非所以尊孔論(1902)

        49.孫文 在東京留學生歡迎會上的演說(1905)

        50.陳天華 絕命書(1905)

        51.陳獨秀 吾人最後之覺悟(1916)

        52.陳獨秀 孔子之道與現(xiàn)代生活(1916)

        53.彭康 新文化運動與人權(quán)運動(1931)

        54.丁文江 中國政治的出路(1932)

         

        五、民主與人權(quán)

        55.馮自由 民生主義與中國政治革命之前途(1906)

        56.胡適 人權(quán)論集小序(1929)

        57.丁文江 民主政治與獨裁政治(1934)

        58.丁文江 再論民治與獨裁(1935)

        59.張君勱 中國專制君主制度之評議(1986)

        -------------------------------------------

        歷史的回顧:中國人爭取人權(quán)的運動

         

        六、太平天國

        60.洪秀全 原道救世歌(1845)

        61.洪秀全 原道醒世訓(1845)

        62.洪秀全 原道覺世訓(1848)

        63.洪仁玕 資政新篇(1859)

        64.〇〇〇 天條書(?)

        65.〇〇〇 天朝田畝制度(1853)

         

        七、五四運動

        66.魯迅 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宣言(1930)

         

        八、中國民權(quán)保障同盟

        67.蔡元培 起中國民權(quán)保障同盟宣言(1932)

        68.蔡元培 在中國民權(quán)保障同盟中外記者招待會致詞(?)

        69.蔡元培 在與宋慶齡等為劉煜生案招待報界會上的說話(1933)

        70.蔡元培 民權(quán)保障同盟請釋被捕黨員、郵工電(1933)

        71.蔡元培 關(guān)於「民權(quán)保障同盟」為「非法」之談話(1933)

        72.蔡元培 關(guān)於國民黨北平市黨部反對中國民權(quán)保障同盟實違憲法的談話(?)

        73.〇〇〇 中國民權(quán)保障同盟上海分會宣言(1933)

        74.〇〇〇 中國民榷保障同盟章程(1933)

        75.〇〇〇 中國民權(quán)保障同盟宣言(1933)

        76.宋慶齡 中國民權(quán)保障同盟的任務(1933)

        77.魯迅 王道詩話(1933)

        78.胡適 談合法與非法,談營救政治犯(1933)

        79.〇〇〇 民權(quán)保障同盟會開除會員胡適之(1933)

        80.瞿秋白 中國人權(quán)派的真面目(?)

        資料來源

        索引(第一冊~第四冊)

         

        ▲附雷敦龢、朱榮貴、狄百瑞序辭

         

        ●感謝的話

        三年前我與朱教授討論中國人權(quán)哲學的時候,我們就意識到學生參考的資料太少,而且很不方便。朱教授決定收集資料,並由和平研究中心補助經(jīng)費。這個工作實在很辛苦:期間朱教授很嚴重地生病,但是仍繼續(xù)選資料,領(lǐng)導排版的工作。過了兩年他把全部送到和平中心。當時我發(fā)現(xiàn)資料太多,很難作一本書,必須分三、四冊。同時我們發(fā)現(xiàn)在收集過程中有五十幾位打字的人幫助,每人都有自己打字的習慣,使得編輯工作非常艱苦。我也決定在每一篇的開頭加一個短短的說明。第一冊是我和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許德勝研究生一起編的,所用的參考書以Marina Svensson的博士論文為主;第二冊是和平中心研究助理以及負責全書電腦排版的何鹿霞研究生寫的;第三冊亦是我本人加前言;第四冊為北京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班梅謙立研究生所編輯的。

        出書時,本來應該等全部完美才出版,不過由於各種困難我們無法到達完全滿意的層次,請讀者多多原諒指教批評,若本書得大家的讚美希望再出版時能有所改善。

        雷敦龢

        輔仁大學和平研究中心

         

        ●自序


        我們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言論,人權(quán)是西方的觀念,中國人沒有人權(quán)的觀念。此資料書的編撰希望至少達到一個目的,即讓學者瞭解:中國已經(jīng)提倡和討論人權(quán)有一百多年了。至於中國人到底有沒有人權(quán)觀念,或者有沒有發(fā)展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權(quán)概念,則有待學者進一步去討論了。至少看過這部書的人不能說中國從來沒有接受過或是討論過人權(quán)。希望這部書的誕生可以引起學者重視人權(quán)的研究,以及人權(quán)教育。我更希望藉著資料文獻的整理與出版,中國的學者會繼續(xù)進行人權(quán)議題的探討,讓人權(quán)研究在學術(shù)界生根,茁壯。


        此書的第一章介紹最重要的人權(quán)的宣言及國際盟約。雖然這些資料不屬於中國人權(quán)的歷史論述,但是聯(lián)合國世界人權(quán)宣言以及後來衍生出來的各種人權(quán)盟約代表全人類為人權(quán)的奮鬥之結(jié)晶。了解這些人權(quán)觀念的最高理想,有助於我們了解在人權(quán)奮鬥的起步階段,中國如何去思考及討論人權(quán)的核心概念,例如權(quán)利、自由、平等等觀念。


        此書收集了中國大約一百年以來討論人權(quán)的文章,年代從太平天國開始到天安門學生運動。文章按照人權(quán)主要的觀念分類編排,例如自由、平等、權(quán)利等都各自成為一章,每一章內(nèi)的文章按出版的年代編排,以呈現(xiàn)人權(quán)論述的時代性,有簡短的序及說明。書前的導論簡單地說明了各章的內(nèi)容及主要議題。書後的附錄列出所收錄的每篇文章之出處,以及人權(quán)研究的書目。此資料書收錄了大約270多篇文章,共計六十多萬字。


        在教學上。我希望這部書可以幫助學生討論人權(quán)的觀念,而不只是介紹中國人權(quán)的歷史給學生。雖然我們必須在歷史中了解人權(quán)的概念,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思考什麼是人權(quán),使人權(quán)「生活化」。我相信如果我們詳細思考過去中國的學者如何主張、討論人權(quán)的概念,我們一定可以提出更卓越的看法。站在巨人的肩上可以看得更遠。這是我編輯這部資料書的用意及心願。


        我首先感謝輔仁大學和平對話研究研究中心資助此書的編輯計畫及出版。在編撰及收集資料的過程,許多人慷慨地提供他們的研究心得,花時間和我討論。由於他們的幫忙,這部資料書才會更完善。在此我向他們致謝。以下是我要特別感謝的學者:


        國外的學者,我最感謝Marina Svensson,她的博士論文研究的是中國近代的人權(quán)思想,為我的研究及編撰工作奠定下基礎。此外Peter Zarrow ,Steven Angle都提供給我很好的建議。中央研究院的同事當中有很多人很熱心的和我討論。我也很感謝他們。我特別感謝葉其忠、黃克武、陳秀容、王玉葉等人。我也要感謝很多位助理在二年多的期間協(xié)助此書的編輯,他們是李燕玲、曾雅雯以及伍善儀。


        我會進入人權(quán)的研究要感謝哥倫比亞大學狄百瑞教授的啟發(fā)。十幾年來他一直在提倡中國人權(quán)的研究。這部資料書的誕生可以歸功於他多年來對我的鼓勵。所以我將此書獻給他。


        朱榮貴

        (★未署時間)

         

        ●狄百瑞教授序


        在人類歷史中,人類追求人權(quán)的運動的歷史並不長。實際上,人類在社會中爭取人權(quán)的運動主要是受到西方的文化價值及法律的精神的影響。但是1948年聯(lián)合國所公佈的世界人權(quán)宣言以及後續(xù)的人權(quán)盟約其實曾經(jīng)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影響,尤其是受到了儒家傳統(tǒng)的影響。因此,世界人權(quán)宣言可以說是凝聚了全世界的共識而形成的人權(quán)宣言。將來透過協(xié)商及討論,世界人權(quán)宣言進一步的擴展、修改及提昇。而且這個協(xié)商及討論人權(quán)的過程應該繼續(xù)不斷的進行,因為人權(quán)概念的內(nèi)容和施行人權(quán)的具體手段因時因地而不同。由於這個緣故,我們需要不斷的進行跨文化的人權(quán)對話。


        但是我認為這個跨文化的人權(quán)對話不是針對東西文化的差異來進行的,而是應該針對如何處置違反人權(quán)的事件來做的。東亞的國家,例如臺灣和南韓,受到儒家很深的影響,都很容易接受世界人權(quán)宣言所訂的人權(quán)標準。因此依我來看,要這些國家承認或接受世界人權(quán)宣言並不難,困難的是要這些國家改革它們根深蒂固的違反人權(quán)的社會及政治制度。當然一個國家內(nèi)部的改革不是外國可以干涉的。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世界輿論對殘害人權(quán)的事件一定會加以指控。至於世界的輿論如何影響一個主權(quán)國家的內(nèi)政則是另一回事。我們最好不是訴諸武力,而是訴諸理性及道德的勸說來處理違反人權(quán)的事件。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全世界的國家應該發(fā)展出共同的人權(quán)語言以及對人權(quán)共同的認知。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例如要在柬埔寨、盧安達、科索夫、車臣等地方證明曾經(jīng)發(fā)生屠殺事件是很複雜、很困難的事。所以雖然政治壓力可以解決殘害人權(quán)事件,但是長遠來看,人權(quán)教育還是很重要。


        人權(quán)教育不能是簡單的思想灌輸,而應該是長期的,透過多文化之間的對話的學習過程。如此的人權(quán)教育才能提高對其他文化的人權(quán)歷史及人權(quán)標準的了解。我認為朱榮貴博士所編撰的這部人權(quán)資料選輯對從事跨文化的人權(quán)對話將會有很重要的貢獻。這部資料書所收錄的資料其實就是中國近百年來對人權(quán)問題所進行的對話。因此這部資料書不應該僅僅對中國的讀者有助益。全世界的讀者,無論西方或東方,都應該可以從此書獲得助益。任何一位學者參考這部資料書的資料都可以參與此書中的人權(quán)討論,而不應該認為這些資料僅僅是中國人對人權(quán)的討論而已。我認為這部書提供了很好的資料協(xié)助我們對人權(quán)的議題進行很理性的討論。這是此書的特殊貢獻。

        狄百瑞

        2000年4月24日

         


        責任編輯:雅晴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