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亞波作者簡介:吳亞波,字廣毅,男,西元1986年生,陜西咸陽人,曲阜崇儒學堂創(chuàng)辦人暨堂主。2006年開始從事民間讀經教育推廣活動,2014年出版教育文集《為什么要讀經》。 |
為什么執(zhí)政者都不用儒教來教化民眾?
——國學教育學生版問答(二)
作者:吳亞波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六月廿一日壬寅
耶穌2017年7月14日
11、從哪幾方面判斷,我的朋友是益友還是損友?
孔子曰:益友有三類,包括正直,誠信,多學問;損友也有三類,包括善于巴結獻媚,善于投人所好,善于花言巧語。陽明子曰:“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币灾?,善與惡,是與非,心念生發(fā)處,良知已察覺,益友能長善救失,損友則巧言飾非。
12、怎樣提升我們對一件事的專注力?
事無大小,心懷誠敬,絕不茍且,全力以赴。
13、解經時有時候心里知道這是什么意思,但說不出來,怎么辦?
不要著急,嘗試用自己熟悉的語句講出來,詞不達意也不要緊,多練幾次,就好了。
14、心里討厭一些人,該怎么辦?
敬而遠之。
15、為什么儒學在歷史上沒有被認同過?
不知此說從何而來,實乃以訛傳訛,無稽之談。不論是五帝三王,還是自漢以降,儒學都是王官學,是國家立法施政的最高依據,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活準則。隨著《綱鑒易知錄》學習的深入,更會驗證這一事實。
16、為什么執(zhí)政者都不用儒教來教化民眾?
若謂古代,五帝三王,漢唐宋明,舉孝廉,開科舉,非儒教而何?若謂現(xiàn)代,今之執(zhí)政黨,本以西來之馬恩列斯為王官學,割裂歷史,亂劃階級,最終導致三年災害,十年浩劫,真孟子所謂“以政殺人”“率獸食人”者也。而今之執(zhí)政者已然認識到此,正致力于“大力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全面落實“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亦可作為以儒教民之明證,雖然嫩芽初生,然生機無限,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17、現(xiàn)在是像春秋一樣的亂世,學儒學,真的有用嗎?執(zhí)政者會采納嗎?
儒學是經天緯地之大綱,小康大同之階梯,小足以明哲保身,中足以興家旺企,大足以治國平天下,無不有儒學之用焉。至于執(zhí)政者是否會采納,正如開車是否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管遵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總在那里,且遵之者吉,違之者兇。子貢曰:“人雖欲自絕,其何傷于日月乎”?
18、墨家為何主張兼愛?
因為墨家祖師爺墨翟不達天理,不通人情。仁愛有差等而無局限,自親親以至仁民愛物,萬物一體;而墨子不本人之常情,雖倡兼愛而實為無源之水,遂使墨家后學以至于無父之尊,無親之親,為孟子所斥,終湮沒于歷史長河。
19、剛開始讀經為何要從蒙學開始?
蒙學有助于識字識詞,了解歷史常識典故,學習日常為人處事之理,并為日后進入經學學習奠定基礎。
20、王道和霸道的區(qū)別是什么?
孟子云: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霸必有大國,王不待大。即霸者依靠武力,打著仁義的旗幟;王者則是躬身力行仁義,所以稱霸必須有強大的國力作支撐,王道則不必,這是從外在形式方面觀之;若從君主方面觀之,霸者介于仁與不仁之間,天理與人欲之間,而王者則能純乎天理,純乎仁義,為常人所難能。故孟子感慨道: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可參看《荀子》王霸篇,更作深入詳細了解。
責任編輯:柳君
【上一篇】【黃阿莎】實由造化得心源——再論南軒詩歌與輞川遺韻
【下一篇】【劉洪瑋】送吳笑非齊宜之序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