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鉤作者簡介:吳鉤,男,西歷一九七五年生,廣東汕尾人。著有《宋:現(xiàn)代的拂曉時辰》《知宋:寫給女兒的大宋歷史》《宋仁宗:共治時代》《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神宗與王安石:變法時代》等。 |
酒色里有大學問
作者:吳鉤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原載于“我們都愛宋朝”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十月十八日丙寅
耶穌2017年12月5日
入冬了,天氣漸寒。這個時節(jié),還有什么比飲一杯溫溫的小酒更能熨貼我們的身體與心靈的呢?在宋朝,時序一進入農(nóng)歷十月一日,“有司進暖爐炭,民間皆置酒,作暖爐會也”。冬天飲酒,酒要燙熱,所謂“榾柮無煙雪夜長,地爐煨酒暖如湯”,所謂“風高霜挾月,酒暖夜生春”,宋人飲酒,講的是享受。
最適宜燙熱喝的酒,當推黃酒。宋代是中國黃酒的黃金時代,宋人雪夜圍爐暢飲的小酒,當然是黃酒。黃酒源于中國,且惟中國有之,與啤酒、葡萄酒并稱世界三大古酒。經(jīng)典的黃酒,酒液如琥珀,呈金黃色,今人亦以金黃色為黃酒的基色,并以“黃酒”命名。不過,“黃酒”不等于“黃顏色的酒”,按黃酒定義,以谷物作原料,通過酒曲的糖化發(fā)酵而釀造出來的非蒸餾酒,可統(tǒng)稱為黃酒。
在宋人的酒席上,黃酒也并非只有一種顏色,而是酒色豐富,簡直可以用“五顏六色”來形容。
明朝的李時珍總結(jié)過黃酒的色澤:“酒,紅曰醍,綠曰醽,白曰醝”。在古人的酒瓶里,裝著的黃酒可能是綠色的,可能是白色的,也可能是紅色的。南宋有位高士,叫白玉蟾,好飲,每飲一款酒,都寫一首詩。他飲過綠色酒,寫道:“酒色酤來竹葉青”;他飲過白色酒,寫道:“白酒黃封冽以妍”;他飲過紅色酒,寫道:“酒杯滿泛榴花色”;他當然也飲過金黃色的美酒:“閑傾一盞中黃酒,悶掃千章內(nèi)景篇?!?/p>
綠酒,我們也許會覺得很是奇特,怎么會有綠色的酒?但古人飲用的黃酒,有一些品種,酒色確實呈現(xiàn)出淡綠色,以致留下一個成語:“燈紅酒綠”。南宋時臨安府有兩款名酒,叫“竹葉清”、“碧香”,從酒名看,可能酒色就是淡青色的。宋人詩詞中有許多描述“綠酒”的詩句,如晏殊詞:“綠酒初嘗人易醉”;王安石詩:“令節(jié)想君攜綠酒”;陸游詩:“爐紅酒綠足閑暇”。
北宋學者韓維經(jīng)常跟朋友飲綠酒。他與友人游臨淄園林,說“長安綠酒春正美,與子一醉萬事齊”;與友人春日對酒,說“綠酒細斟消暇日,朱弦緩撥對春風”;收到友人寄來的美酒,亦說“開壺綠酒金英滿,走筆雕章錦段成”。不過,這里的“綠酒”,很可能也是美酒的代稱。
也有學者考證,綠酒的綠,是指浮于酒面的酒糟顆粒,因為其色淡綠,其狀如蟻,所以古人又稱之為“綠蟻”,陸游有詩曰:“酒傾綠蟻滿杯浮?!弊钪摹熬G蟻”詩,當推白居易的《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宋人也飲用白酒,不過這里的白酒并不是今人所說的蒸溜酒,而是指酒色為乳白色的米酒,詩人張耒筆下的田家小酒:“社南村酒白如餳,鄰翁宰牛鄰媼烹?!北闶撬纬r(nóng)家自釀的白酒。我曾自釀過糯米酒,色澤確如淡白色的米湯。
陸游很喜歡喝白酒,說“君其置之且共酌,白酒方熟黃雞肥”。由于白酒往往沒有過濾、澄清的工序,酒液略渾濁,又名“濁酒”;酒面常常浮著白色酒渣,故而又被稱為“白蟻”。黃庭堅有幾首詩都寫了“白蟻”:“行望酒簾沽白蟻,醉吟詩句入丹楓”;“黃花滿籬落,白蟻鬧甕盎”;“黃花尚滿籬,白蟻方浮甕”,詩中的“白蟻”,都是指宋朝白酒。
宋朝白酒的酒精度非常低,夏天時甚至可以拿來當解暑的飲料喝。而在寒冷的冬天,喝一碗燙熱的白酒,也不失為一種享受,南宋末詩人方回有詩說:“沖風踏雪須歸去,薺菜肥甜白酒香?!?/p>
宋人又有詩說:“白酒新簄紅酒香?!卑拙莆覀儎倓傉f過,那紅酒呢?宋人喝的紅酒,當然不是今天我們熟悉的葡萄酒,而是一種使用紅曲釀造的黃酒,其色赤紅,宋人常常用“真珠紅”相形容,如方岳詩:“糟床夜壓真珠紅,摩挲醉面迎春風”;韓駒詩“五侯池沼卷東風,釀作真珠滴小紅”;秦觀詞:“小槽春酒滴珠紅”。
宋人飲酒比較講究酒器的搭配,酒色赤紅的酒,倒入白瓷酒器或銀酒器,酒色正好與酒器交相輝映,你看宋人是這么說的:“正嫌酒作雞冠赤,洗盞驚看白玉腴”;“天臺紅酒須銀杯,清光妙色相發(fā)揮”。
諸酒色中,色如琥珀的宋酒品質(zhì)為最佳,因為要將酒釀出清澈的金黃色,需要優(yōu)質(zhì)的酒曲,也需要更成熟的釀酒技藝,還需要耐心等待歲月的沉淀。宋人釀造的黃酒呈現(xiàn)琥珀色,意味著當時的釀酒技術(shù)已經(jīng)非常成熟,品質(zhì)非濁酒、村釀可以比擬。
宋朝的文人雅士常用“鵝黃”、“鵝兒黃”、“琥珀”來形容這種高品質(zhì)的黃酒:“沽來官亭酒,艷流勝琥珀”;“鵝兒黃液重,象鼻碧筒香”。對酒非常講究的蘇軾說:“應(yīng)傾半熟鵝黃酒,照見新晴水碧天?!边@首詩是他寫給弟弟蘇轍的,蘇轍也說:“案上細書憎蟻黑,禁中新酒愛鵝黃?!睂m廷中的御酒,以色如鵝黃為上品??梢韵胂?,當時的皇家名酒“香泉”、“天醇”、“瓊酥”、“瓊腴”,都是頂級的鵝黃酒。
現(xiàn)代黃酒以金黃色為基色,只是有些小酒廠為釀造出誘人的金黃色,使用了焦糖色素,未免不夠天然。天然的鵝黃美酒,色澤來自酒曲發(fā)酵與歲月沉淀,自然、清澈而不夸飾。我今年“十一”假期,曾在杭州朋友家見識過天然的鵝黃酒色,用紹興黃酒古法手工釀制,出自非遺傳人之手。朋友熱愛大宋文化,給他的兩款黃酒取名“宋舍?璞喜”、“宋舍?流香”,將酒例入杯中,酒色真的如宋詩所形容:“艷流勝琥珀”。酒我也品過,品質(zhì)上乘。
色如琥珀的鵝黃酒,須配以雅致的青白瓷酒器、通透的玻璃酒器,方稱“清光妙色相發(fā)揮”,所以深諳酒中三味的陸游說:“十年流落狂不除,遍走人間尋酒壚。青絲玉瓶到處酤,鵝黃玻璃一滴無?!?/p>
朋友的兩款“宋舍”黃酒,于酒器也十分講究,千挑萬選,請了設(shè)計師專門設(shè)計了一款造型古樸的咖色釉瓷瓶,作為“宋舍?璞喜”的酒瓶?!八紊?流香”的酒瓶造型則取自宋代流行的梅瓶(酒經(jīng)瓶),但朋友始終覺得不滿意,說準備砸碎了重新設(shè)計。我說這也太浪費了,我還想收藏哩。這兩款酒瓶確實都可以當成藝術(shù)品陳設(shè)于書房、客廳。
人生一大美事是什么?北宋人曾幾說:“報答春工選何物,鵝兒黃酒十分傾?!蹦纤稳朔冻纱笳f:“新年社甕鵝黃滿,勝醉田頭紫領(lǐng)巾?!贝笤娙岁懹螌τ邬Z黃美酒更是情有獨鐘:“鵝黃名醞何由得?且醉杯中琥珀紅”;“亂插酴醾壓帽偏,鵝黃酒色映觵船?!滨┽偸酋r花;觵船不是船,是飲酒器。
在寒冷的冬天,溫一瓶黃酒,搖動那醉人的琥珀色,品味那溫厚的酒液,我們也可以像宋人一樣將小日子過得十分風雅。
責任編輯:柳君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