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余東?!咳逶~訓(xùn)解之九:止于中道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shí)間:2017-12-11 12:39:55
        標(biāo)簽:
        余東海

        作者簡(jiǎn)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hào)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xué)》《儒家文化實(shí)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yǔ)點(diǎn)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儒詞訓(xùn)解之九:止于中道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時(shí)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十月二十日戊辰

        ? ? ? ? ? 耶穌2017年12月7日

        ?

        ?



        止于中道,脫胎于“中道而止”,原語(yǔ)指走到半路就放棄了前進(jìn),喻事情還沒做完就停止了。語(yǔ)出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師》:“我求大法,豈可中道而止?!薄墩撜Z(yǔ)?雍也》孔子也說過類似的話:“力不足者,中道而廢?!?/p>

        ?

        原語(yǔ)的中道指半道、中途,止于中道的中道,則指“允執(zhí)厥中”的中道,大中至正之道?!睹献?盡心下》孟子說:“孔子‘不得中道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jìn)取,獧者有所不為也’。孔子豈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趙岐注:“中正之大道也?!?/p>

        ?

        中道即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中庸之道?!吨杏埂氛f:“致中和,天地位焉,萬(wàn)物育焉”,“唯天下至誠(chéng),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敝械谰褪侵泻途辰?,至誠(chéng)至善、與天地參的境界。

        ?

        《中庸》說:“誠(chéng)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敝褂谥械谰褪菑娜葜械溃瑥男乃荚谥械郎?,相當(dāng)于《大學(xué)》的“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意謂抵達(dá)最高境界不退。朱熹注:“止者,必至于是而不遷之意。”

        ?

        要止于至善,首先要知止,知道“止于至善”的道理?!洞髮W(xué)》說:“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guó)人交,止于信?!本汲?,父父子子,官官民民。知道這些外王要求和目標(biāo),就是知止。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倍ㄊ敲靼椎览淼谋憩F(xiàn),既有定于理,故能靜于心。靜到深處,身心安定,隨遇而安,無所不定;慮是思慮的周詳,得是道理的明白和道德的收獲。

        ?

        要止于中道,同樣要知止要有定要能靜能安能慮,思慮精審深入,然后才能明理得道,得乎中道,止于中道。程頤說:“君子之學(xué)必日新,日新者日進(jìn)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jìn)而不退也。唯圣人之道無所進(jìn)退,以其所造者極也?!保ā抖碳?伊川先生語(yǔ)八》)止于中道就是所造者極而無所進(jìn)退。

        ?

        止于中道的同義詞有:止于至善,止于良知,止于仁道,仁宅義路。

        ?

        責(zé)任編輯: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