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許石林作者簡介:許石林,男,陜西蒲城人,中山大學(xué)畢業(yè),現(xiàn)居深圳。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深圳市雜文學(xué)會會長、深圳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專家、中國傳媒大學(xué)客座教授,曾獲首屆中國魯迅雜文獎、廣東省魯迅文藝獎、廣東省有為文學(xué)獎。主要作品:《損品新三國》《尚食志》《文字是藥做的》《飲食的隱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風(fēng)明月舊襟懷》《故鄉(xiāng)是帶刺的花》《每個人的故鄉(xiāng)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編叢書《近代學(xué)術(shù)名家散佚學(xué)術(shù)著作叢刊·民族風(fēng)俗卷》《晚清民國戲曲文獻整理與研究·藝術(shù)家文獻》《深圳雜文叢書·第一輯》。 |
原標(biāo)題:《運八法以施教,秉一心而繼絕——觀姚安民先生書法弁言》
作者:許石林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原載于 “許石林”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正月十八日庚寅
??????????耶穌2019年2月22日
姚安民先生是我父親的好友,其人其書,深得我父親的喜愛,以為不尚奇譎,不趨時俗,不以媚求寵,望之如見太古之民之風(fēng),穩(wěn)重端方,樸實質(zhì)直,似可接前人之德。
十多年前,我家為先十一堂曾祖母立碑、為先祖立碑,皆禮請姚先生書丹。及我父去世,葬禮、釋服禮,我也請姚先生屈尊司筆,凡訃告、祭文、哀聯(lián)、銘旌、勞單等,經(jīng)先生書寫,方正淳厚,文雅高古,至今為人稱羨。
先生退休前為語文教師,桃李滿目,數(shù)十年教學(xué)之余,致力于書法,為一方文化教育界及官民推許,尤以篆、隸二體最為人稱道追捧,蒲城、富平、澄城、渭南諸縣區(qū),俗尚文化、事重禮儀,凡婚喪嫁娶,皆以得請先生賜書為高尚。
古人有云:“書為人千里面目?!睍榉踩怂卣?,向時貴在其用而顯露品格。及晚近之世,風(fēng)俗變異,士心寥落,猥人俗庸習(xí)書者多棄文而徒書,上下視書法唯重書者其名,而罔顧其格,故凡名家所出,坊間無不珍重,視若金寶,俗以為稀貴,實則狎邪呢玩之也。
正在日本展出顏魯公《祭侄文稿》,東瀛人極力推崇,以為超越王羲之《蘭亭序》。而我國向以《蘭亭序》為天下第一行書,《祭侄文稿》次之。及見日本人名其展覽為《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多有不解,甚或憤怒,以為別有用心。豈不知,此正得古人書法之本義元妙——概《蘭亭序》是游宴酬唱之所作,固然至佳,美妙無與倫比;而《祭侄文稿》為忠烈悲憤之氣所凝。固當(dāng)以祭侄稿為第一。因其遇而尊其人,因其人而尊其字。此價值觀之衡量標(biāo)準(zhǔn)。所以,日本人如此用心,無非三個字:尊忠烈。
渭南前賢、華陰王弘撰先生論宋人書法:蘇黃米蔡之蔡,初為蔡卞,后人以蔡京蔡卞兄弟為人奸惡,禍國殃民,遂黜卞而以蔡襄屬之。王先生因此議論道:“文信國(天祥)書不為絕佳,以其人重,得之者如寶天箓。蔡卞以其人掩其書,君子不可不慎也。若王右軍為書中圣,兒童走卒皆知之,又幾以書掩其德矣?!?o:p>
可見,書法非以技藝見重,而以其人其德見。書法家是以不以聲色事人,不以趨媚時俗以求容悅,自不當(dāng)挾猥技以任人驅(qū)使而鬻食。楮墨所在,士心所指,運八法以傳圣賢之道、有裨益于施教化民而已。
中國鄉(xiāng)村,自傳統(tǒng)慘遭凌夷,今所遺存者,較城市為多,不獨因其封閉,尤其在于一代代生活于其間的文化人如姚安民先生等,孜孜屹屹,不求聞達,淡薄榮利,堅韌卓絕的繼承與保守。先生受人邀請,司筆之間,亦傳道解惑之時——我曾聽先生對人道民間禮儀:于父母長輩壽誕喪祭之禮宜隆重,而于子弟婚慶之事宜簡薄,否則“人笑話哩!”先生言及此處,猛抬頭,雙目凝重,略有停頓,其色其狀頗為震撼人心。
正是由于如姚先生這樣,居于鄉(xiāng)間,秉堅貞一心,為往圣繼絕學(xué),瓢飲簞食,對傳統(tǒng)自覺而頑強地涵養(yǎng)與繼承,才使得正在衰亡的傳統(tǒng),消亡得相對遲緩一些,古老的文化之花于正在被兇猛的時尚侵蝕中的鄉(xiāng)間瑟瑟綻放。
姚先生的祖父,隨張自忠將軍抗日,壯烈犧牲,于國于家皆有功焉,葬于湖北。世異時移,風(fēng)云變幻,名亦寂寂。先生時時感念祖德,奔走考索,自撰其祖生平行狀、述德記事,刻碑立于自家門前,供人瞻仰,教育子孫,遂為蒲城佳話。先父每為我道及姚先生,必言此事,贊嘆再三,以為姚先生有古義人正士之風(fēng)。
余以王弘撰先生之言,思姚安民先生書法,弁言至此,尤見先生人與書之風(fēng)神矣。
姚先生書法,獲獎?wù)叨?,今結(jié)集出版,囑我為序,惶恐之際,以長者千里之命,晚輩不敢推辭為念,廢詞謬言,乞方家指正。
2019年2月22日于深圳
責(zé)任編輯:近復(fù)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