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余東?!繓|海態(tài)度(六)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19-08-20 00:29:12
        標簽:東海態(tài)度
        余東海

        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東海態(tài)度(六)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首發(fā)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七月十八日丁亥

        ??????????耶穌2019年8月18日

        ?

        ?

        ?

        1、或謂東海孤寂。孤獨感或有,寂寞感毫無。思考創(chuàng)作獨飲獨樂,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唯感覺時間不夠花,哪有余閑和興趣與外人打交道哉。不要打擾我就是對我最好的尊重。為了節(jié)省時間,我忍痛割棄了多種愛好,比如拳技、氣功、詩詞等等,也盡量節(jié)制朋友交往和山水游玩。

        ?

        2、二十幾年來,東海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真言直發(fā)毫無遮掩,獅吼棒喝,毫不客氣。私底下姑不論,當面、公開、半公開預測我甚至盼我“出事”者不少。很抱歉,讓他們失望了。明哲保身,圣佛庇佑,良有以也;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豈虛言哉。吊詭的是,一些友好提醒我和不友好警告我的人,自己倒出事了。

        ?

        3、二十幾年來,一直有朋友包括道家高人預算我會惹大麻煩,可麻煩始終不肯來招惹我。一般人算不準正常,道家高人或可算準一般人,但也看不準更算不準儒者。老子面對孔子,照樣有眼無珠。他居然告誡孔子:“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云,何其膚淺乃爾。

        ?

        4、孔子大圣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在老子眼里,居然成了“驕氣”“多欲”“態(tài)色”“淫志”,什么眼光!當年見《史記》中老子居高臨下對孔子的訓導,頗為孔子不平,孔子“猶龍”的贊美亦未免過高?;蛟S這是道家的自我美化,司馬遷所記有所不實。

        ?

        5、曾經(jīng)癡迷老莊,差一點進了道門;繼而癡迷佛學,差一點進了佛門。但此心與兩家終究未能圓愜,終究差一點。亦徜徉西學數(shù)年,神學粗陋,一蹴不就;自由主義不錯,但限于政治,不足以安心立命。最后深知,唯有儒家才是最偉大美好的思想、精神、心靈之家,唯有儒家才能汲取古今中西各派精華而超越之。

        ?

        6、佛道兩家,雖然得乎道,未能得其全,誠之功夫不足故。不偏不倚,至正至誠,唯我儒家。學佛學道皆大丈夫事,學儒更是大丈夫事。然佛道亦頗為博大精深,加上卷帙浩繁,若不能下大功夫,熟讀深思深入其中,繼而博學慎思超乎其外,很難辨其不足,很容易迷而不返。

        ?

        7、當年東奔西跑上求下索,試圖廣交天下英雄客,結(jié)果大失所望。但也有很大的收獲,廣泛了解了人心,了解上上下下各界人士思想之真實。獨立在廣袤黑暗的天空下,越來越透徹地看到了大地深處、人心深處的火光,遂下定崇儒反毛辟馬的決心。崇儒是仁心義舉,反毛是人性義憤,辟馬是理性和正義的必須。

        ?

        8、對于邪惡的人物和勢力,道理批評和道德批判具有一致性。對于儒門同道,觀點不同,自可批評異議,但不宜進行道德批判。若有必要,也必須慎之又慎并有理有據(jù),鐵證如山,以免誤傷君子。對于圣賢君子,只能尊崇,不能毀傷。毀傷圣賢君子,就是自傷良知,自甘下流。

        ?

        9、當代真儒無多,故特別珍貴,特別值得珍惜和尊重。他們的出現(xiàn),是這個時代的幸運。東海能與他們同時代,深感榮幸。不懂得尊重他們的人,不配尊重東海。別說對他們進行道德批判,就是理義商榷,也要問自己一聲,配不配,夠不夠格。

        ?

        ?

        ?

        10、德性通達,理性通明,自然寵辱不能驚,謗譽無不可,入耳無不順。受譽固可樂,遭謗又何妨,那是成德成名的副產(chǎn)品,孔孟文武尚且“憂心悄悄,慍于群小?!惫艁頉]有不遭毀謗的圣賢君子也。好人壞人都贊好的,除了鄉(xiāng)愿,還是鄉(xiāng)愿。

        ?

        11、在古今正宗儒家中,論從善如流之謙虛、海納百川之大度,論對佛道和西學之寬容溫和,東海自信名列前茅。君不見宋明儒包括程朱陽明,對佛道的批判何其嚴厲;當代儒者對西方文化和文明的評價普遍比我低。我始終認為:除了內(nèi)圣學,佛道是最好的道德學;除了外王學,自由主義是最好的政治學。

        ?

        12、真正的儒家,無論入不入仕,得不得志,如不如意,都是儒家。真正的君子,不會離開仁宅義路誤入歧途,不會信仰佛道更不可能拜向各路大仙腳下。孟子早就說過:“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游於圣人之門者難為言?!?o:p>

        ?

        13、理義上不妨高調(diào),論理論道,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唯 我獨高,寸土不讓;名利上應該低調(diào),于名于利,可有可無,無可無不可,順其自然,盡量禮讓。謹以此與同仁們共勉。

        ?

        14、對于儒者來說,幸福其實很簡單,與功名利祿無關(guān)。于我而言,何謂幸福,五有三無。有好書可讀,有好酒可喝,有良藝可游,有良友可交,有時間讀書喝酒游藝交友并寫文章,這是五有;無世俗是非到門,無婦言怨語到耳,無利益計算煩心,這是三無。只要五有三無,就是幸福。

        ?

        15、古人云:書有未曾經(jīng)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梢约右痪洌聼o不可讓人言。讓人說話,鼓勵人說真話,贊罵毀譽無不可,說對說錯都無妨,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無論什么勢力、組織和政府,都以讓人暢所欲言為貴。別說不讓人說話,就是讓人不敢說話,也值得反思。

        ?

        16、厚德載物。若無大德,就載不動物。若無大德而暴得大名、大權(quán)或大財,都不是好事。對此東海早就有著深刻認識,曾借李清照《武陵春》下闋自警:“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泵恳娙艘灰贡└换虮┵F,便不由得為之一嘆。

        ?

        17、世人總是急于抓機會,急于致富急于上位急于成名。尤其是馬邦人,特別拜權(quán)拜物熱衷名利,不惜為之喪身失命。但也有極少數(shù)人,知道怎樣謀利但安于清貧,知道怎樣熱鬧但樂于冷默,知道怎樣攀緣但甘居邊緣。見名利而隨緣,有機會而不用,如袁枚寫詩,有典而不用。這種人想不成德、想不成名都難。

        ?

        18、貪圖安逸怕吃苦,是人性之常。其實,人生多吃點苦是好事。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雖是老話,實屬真理。艱難困苦最容易鍛煉一個人的能力品性,讓人增加思想深度和道德高度。英雄和圣賢都是從逆境和磨難中走出來的。所以東海有聯(lián)曰:天將磨難為恩惠,我以文章報國家。

        ?

        19、古人云:“是技皆可成名天下,惟無技之人最苦;片技即是足立天下,惟多技之人最勞?!贝_然。尤其是無道之人,必須懂得一門技藝,使心靈、精神有所寄托。既無道又無技,無論貧富貴賤,皆不得安心。那種無趣、無聊、無所事事之苦,是無可救藥的,不僅生命缺乏意義而已。

        ?

        20、任何時候都不要說假話、作偽證、虛構(gòu)事實誣陷任何人。誣陷善人正人弱者固然不行,誣陷惡人奸人強人同樣不行。這是道德原則,也是王道政治的原則。對于罪惡的懲罰,也必須如理如實,合情合法,罰當其罪。“以生道殺民,雖死不怨殺者。”此之謂也。

        ?

        21、有人為假話辯護說:如果說真話,就沒發(fā)表的機會了。這個借口太小人、太荒唐了。說話是為了表達真情,揭示真相,弘揚真理,培養(yǎng)真性,為了立人達人,立言成德,可不是為了說話而說話,不是為了發(fā)表而作文。否則,說話就成了造孽,文章的價值就成了負面。

        ?

        余東海于南寧

        ?

        責任編輯:近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