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金綱】“精華”與“糟粕”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19-10-24 00:59:08
        標簽:精華、糟粕
        金綱

        作者簡介:金綱,原名李作乾,男,西歷1952年出生于天津市。著有《論語鼓吹》(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大宋帝國三百年》(江蘇文藝出版社,2014年)等。

        “精華”與“糟粕”

        作者:金綱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表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九月廿五日癸巳

                  耶穌2019年10月23日

         

        傳統(tǒng),不必區(qū)分“精華”與“糟粕”

         

        傳統(tǒng),體量巨大,那么多先人辛苦創(chuàng)造幾千年,留下來的東西,你無法窮盡。世上也無人可以窮盡。今世沒有任何人有能力區(qū)分何為“精華”何為“糟粕”。且假設可以“區(qū)分”,則在此“區(qū)分”活動中,很難得到的仲裁:你認為的“精華”,在另一個人看來,也許正是“糟粕”,反之亦然?!獞{什么你就是對的?你認為“明擺著的不對”,不過是你眼里“明擺著的不對”,而不是我眼里“明擺著的不對”。

         

        中國史上被今人詬病的很多所謂“傳統(tǒng)”,其實并非“傳統(tǒng)”,而是“丑陋”現(xiàn)象,它們構(gòu)不成傳統(tǒng)。

         

        傳統(tǒng),是個復雜的話題,于中國而言,有儒學傳統(tǒng),也有法家傳統(tǒng),二者之異,不啻天壤。更有人類學家羅伯特·雷德菲爾德(Robert Redfield)所謂的大傳統(tǒng)、小傳統(tǒng),它們的差異也極明顯。更有三千年傳統(tǒng),也有百年傳統(tǒng),二者顯然不同;既使百年傳統(tǒng),也至少存在著馬列主義傳統(tǒng)和三民主義傳統(tǒng),二者并不同構(gòu);既使是馬列主義傳統(tǒng),也曾經(jīng)存在過陳獨秀式與延安式的不同;既使延安傳統(tǒng),也存在著“兩條路線”的不同……如此區(qū)隔,可以析分出許多性質(zhì)不同的傳統(tǒng)。

         

        你要從哪一部分傳統(tǒng)中區(qū)分出“精華”與“糟粕”呢?

         

        所謂傳統(tǒng),是那種沿傳合理、承續(xù)合法、史上正當?shù)倪^去的生活方式與制度設計。當它失去合理性、合法性與正當性以后,它會在人類“自組織”條件下,自行瓦解、離散。而這些業(yè)已瓦解、離散的“傳統(tǒng)”就已經(jīng)不再屬于“傳統(tǒng)”,不過是史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現(xiàn)象而已。

         

        很多現(xiàn)象,并非傳統(tǒng),世界亦然。

         

        文明的展開中,總有“損益”、有“更化”,如歐羅巴人的貞節(jié)帶、酷刑制、巫術(shù)巫醫(yī)、朕即國家觀念等,但這類丑陋現(xiàn)象,第一,不具備統(tǒng)計意義;第二,人所熟知,現(xiàn)代人已不可能“再”受其苦;三、無人將其歸入“傳統(tǒng)”之“精華”或“糟粕”,而一本正經(jīng)、義憤填膺地反復“批判”,自命“深刻”。

         

        這類現(xiàn)象,當其流行之時,并非為(西方)圣賢所肯認。

         

        以此比勘中土,亦然。

         

        在百年激進思潮,特別是俄蘇“五階段論”與“階級斗爭思潮”影響下,“反對封建主義”、“與傳統(tǒng)觀念徹底絕裂”,流衍為一種“坊間式深刻”。于是,“反傳統(tǒng)言說”成為不加審定、不言自明的“政治正確”。……

         

        百年來反傳統(tǒng)的“政治正確”,第一反對的是儒學。而反儒者率先想到、張口即來的“罪惡”,有“四大現(xiàn)象”:三寸金蓮、貞節(jié)牌坊、豬籠沉塘、太監(jiān)制度。但裹小腳,源于宮廷時尚;立牌坊,乃地方自主;殺奸婦,是個別案例;太監(jiān)制,為世界現(xiàn)象;此類故實,無一事與儒學有關(guān)。猶如貞操帶、酷刑制、巫術(shù)巫醫(yī)、朕即國家,諸如此類,并非為西方圣賢所肯認一樣,吾土這類現(xiàn)象,吾土圣賢亦無一人肯認一一儒家圣賢無一人鼓吹,儒家著作(如“十三經(jīng)”)無一字倡導。將這些東西栽贓到儒學頭上,真誠說,不公平,也很一一無知。

         

        “四大現(xiàn)象”不屬于傳統(tǒng),它們早已從“存在”中被中國近代史自組織的進程所瓦解、離散,已經(jīng)與“精華”“糟粕”無關(guān),是一種死去的歷史現(xiàn)象,一如歐羅巴人的貞操帶。將一種死去的現(xiàn)象,反復掇拾,作為“批判傳統(tǒng)”的“論據(jù)”,至少,是反邏輯的:以此而證明傳統(tǒng)存在“糟粕”,邏輯上不周延。

         

        比“反邏輯”更有意味的是,試圖為傳統(tǒng)區(qū)分“精華”與“糟粕”的思想方式有一種自我預設,他認為他有能力將綿延久遠、類型繁多、浩瀚而又雄深的“傳統(tǒng)”輕松地“分堆兒”為兩個山頭一一“精華”與“糟粕”一一如此,這類慣于“分堆兒”的人物(無論你是什么人物,首領(lǐng)還是士庶、馬列主義者還是自由主義者、習于教科書給定規(guī)矩埋首于“課題”的教授還是自以為獲得“反思”能力但仍然匍匐于激進思潮的“獨知”,是五四之子還是坊間群氓……事實上,無一例外地都已經(jīng)陷在“絕對理性”之中而不自知。

         

        人類的清明理性,不會區(qū)分傳統(tǒng)為“精華”與“糟粕”。

         

        文明,從不反傳統(tǒng)。

         

        責任編輯:近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