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郭齊勇作者簡介:郭齊勇,男,西元一九四七年生,湖北武漢人,武漢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武漢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哲學學院院長,現(xiàn)任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教授。社會兼職全國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等。著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儒學之精神》《中國哲學智慧的探索》《中華人文精神的重建》《儒學與現(xiàn)代化的新探討》《熊十力哲學研究》《熊十力傳論》《守先待后》《文化學概論》《現(xiàn)當代新儒學思潮研究》等。 |
前言
作者:郭齊勇(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
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特別重視培育孩子們有健康良好的性格、品行,使其擁有一定的文化教養(yǎng)。古人說的“蒙以養(yǎng)正”,或“正蒙”,即開蒙的時候一定要端正。這是說:由有德的家長與老師對兒童發(fā)蒙,教他立志做一個正直的人,有理想情操的人;兒童從小受到父母長輩與老師的言傳身教,如果他的生活環(huán)境、語言環(huán)境都端正無邪,這將有益于他一輩子的健康成長。也即是說,對兒童、少年給予正面、正確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作為人之父母、人之師長,有責任與義務讓孩子從小就在正而無邪的環(huán)境中生活,培養(yǎng)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打下做人做事的基礎。
傳統(tǒng)文化寶庫中有大量膾炙人口、傳之久遠的蒙學讀物,如《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弟子規(guī)》《幼學瓊林》等,還有一些家訓、家書等讀物,都是“正蒙”的好教材?!端臅罚ā墩撜Z》《孟子》《大學》《中庸》)及其他典籍中都有不少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教育我們?nèi)绾瘟⒅居泻?,如何做一個對民族、對人類有用的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國民教育、中小學教育對一代代國民的基本素養(yǎng)的形成與提高最為關鍵。人文、人性的價值,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價值是長久的、根本的。我們現(xiàn)在最缺乏的是生動活潑的、適合不同學齡孩子的性情教育與生命教育,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價值觀、做人做事底線與人的生活目的的教育,而這對于國家民族的長久利益,對現(xiàn)代法治社會、公民社會的建構,意義十分重大。做什么人,培育什么人,是根本。人是目的,不是工具、手段。
我認識一些兒童的家長,他們知道自己的子女或?qū)O子女適當背誦一點古代經(jīng)典,對開發(fā)智力很好處。孩子們從3歲到13歲的記憶力最強,多背一點,打一點童子功很有必要。這一年齡段只要多背誦一些經(jīng)典,以后再慢慢理解、反芻,終身會受益無窮。這不僅對孩子們學人文有好出,而且對孩子們學科學有好處,對孩子們將來立身行世都有好處。
孔子提倡詩書禮樂之教。他說:“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論語·述而》)又說:“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保ā墩撜Z·泰伯》)孔夫子讓弟子優(yōu)游、涵養(yǎng)、陶冶于詩書禮樂教化之中,養(yǎng)成健全的人格。國學中有很多內(nèi)容及教育方式,屬于博雅教育及君子人格培養(yǎng)的范疇,中國傳統(tǒng)文人很看重個體人的生存品位與品質(zhì),很重視人文的熏陶和修養(yǎng)。其中,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的作用很重要。
有鑒于此,我們編寫了這套國學讀本。這套國學讀本分為兩個版本,供各校師生及適齡青少年讀者根據(jù)不同情況選用:
第一種版本是綜合讀本。按學年段來分,按主題形式編寫,共有4本,分別供小學一—二年級、小學三—六年級、初中和高中使用。每一冊有四個單元,而單元主題的選自我們?nèi)匀恢v求“無一字無來歷”的原則。第一冊是根據(jù)《論語》“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來劃分單元的。第二冊根據(jù)朱熹《小學》內(nèi)外篇所立的綱目。第三冊則根據(jù)《論語》所云“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第四冊的分章根據(jù)是家喻戶曉的“孔門四科”。同時,每單元下面又有三個主題。每個主題之下又分為四個部分:經(jīng)典集錦、千古佳話(或嘉文擷英)、國學常識、如琢如磨。
第二種版本是專題讀本。按學期來編寫,基本上按一冊經(jīng)典對應一冊國學讀本形式呈現(xiàn),共有24本,分別供小學一年級至高中大年級學生分上、下學期使用。各冊第一章為本書概述,對本書作者、主要內(nèi)容和歷史演變等進行簡明扼要的介紹,以便讀者完整地了解該書。第二章及以后各章為具體古文內(nèi)容解讀、延伸閱讀和問題與討論等。
當然,我們對于主題的選擇、內(nèi)容的安排,也注意階段性,希望各冊自成體系。學生閱讀循序漸進,庶幾有所得。
需要指出的是,這套國學讀本所得遴選的古文篇目,大多距我們年代久遠,其表述的某些觀念與價值自然與今天的現(xiàn)實有所悖謬。然而,中國能有如此悠久的歷史,其中必然貫穿著亙古不變的義理,心同理同,無須懷疑。因此,我們對古書內(nèi)容并非全盤照搬,而是進行了精選,剔除了明顯糟粕性的內(nèi)容,實在無法剔除的內(nèi)容,也在注釋中加以說明,以實現(xiàn)對學生的正面引導。
本套書是由武漢大學國學院組織編寫的,郭齊勇主編,孫勁松和向珂擔任了謀篇布局與統(tǒng)稿工作。本書由 主編。編寫工作得到了湖北教育出版社同仁的指導、支持與關心,謹此深致謝忱。編寫類似讀本的工作尚在嘗試階段,其中的疏漏在所難免,敬請讀者們不吝指正。我們的宗旨是,在青少年學生朋友的閱讀使用中,不斷對本套國學讀本加以修訂完善,使它逐步成為一套體例完善、選文精當、方便學生閱讀且富于啟發(fā)思維的國學精品,為傳播國學知識,繼承國學傳統(tǒng)而盡一點綿薄之力。
作者惠賜儒家中國網(wǎng)站發(fā)表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