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許石林】其實,你不必羨慕葉嘉瑩先生

        欄目:紀念追思
        發(fā)布時間:2024-11-27 20:56:39
        標簽:
        許石林

        作者簡介:許石林,男,陜西蒲城人,中山大學畢業(yè),現(xiàn)居深圳。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深圳市雜文學會會長、深圳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專家、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曾獲首屆中國魯迅雜文獎、廣東省魯迅文藝獎、廣東省有為文學獎。主要作品:《損品新三國》《尚食志》《文字是藥做的》《飲食的隱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風明月舊襟懷》《故鄉(xiāng)是帶刺的花》《每個人的故鄉(xiāng)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編叢書《近代學術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刊·民族風俗卷》《晚清民國戲曲文獻整理與研究·藝術家文獻》《深圳雜文叢書·第一輯》。

        其實,你不必羨慕葉嘉瑩先生

        作者:許石林

        來源:作者賜稿

                  原載于 “許石林”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十月廿五日癸巳

                  耶穌2024年11月25日

         

        葉嘉瑩先生仙逝,官方訃告中稱先生享年100歲。其實,按照中國傳統(tǒng)習慣,先生7月份過完百歲生日,現(xiàn)在應該是101歲。

         

        考諸古禮,事死當優(yōu)于事生,亦當如此。民間風俗也會照此加一歲。

         

        然而,想必先生在天之靈是不會計較這個的。但這個習慣不能不說一下。

         

        2010年10月3日,第一次在揚州見葉先生。

         

        是年1月,中華吟誦學會在北京成立,當時尚無經(jīng)費和資助,但學會同仁最焦急的是,搶救式采訪采錄健在的文化老人,請他們回憶講述兒時讀書的情景和古詩文吟誦。這個事迫在眉睫,不能等,就在徐健順先生列出的文化名家老人名單后不久,正逐一采訪采錄過程中,就有幾位老先生已經(jīng)去世了。我忝為理事,又有采訪采錄工作經(jīng)歷,便自費加入了徐健順先生率領的團隊,自己購買了錄音錄像設備。第一位采訪的文化名家便是葉嘉瑩先生。葉先生在這些文化老人名單中屬于年輕的幾位之一。

         

        當日約好了,先生一到揚州就見面。但飛機晚點,先生在電話里說:時間太緊,你不介意的話,一會兒在足浴店咱們聊?

         

        聽了這話,我覺得很有意思。隔著電話,便感到一種類似不羈的灑脫性格。于是,我平生第一次和足療師坐在一起,聆聽先生談詩文吟誦。這大概是一般人不可想象的。

         

        次日聽先生講課,86歲的老人,全程站立講座一個多小時。參加完活動,先生趕去南京乘機返回,我同車送她,她習慣坐副駕位,于是我身子一路前傾,趴在先生頭邊,聽她講話,全程錄了音。

         

        在南京淥口機場,先生健步行走,她說她回到加拿大還自己開車。

         

         

         

        在去機場的路上,葉先生說,她歷經(jīng)磨難到臺,最初在一職校教書,她在上面認真講,課堂上學生卻不好好聽,但她仍然認真講。有人對她說:眼前盡是不堪造就之材,您何必認真?敷衍一下算了。先生說:我知道,但我講的是李白杜甫、是韓柳歐蘇,我是怕不認真,對不起古人。

         

        談到她整理出版的《顧隨詩詞講記》,先生說:我歷經(jīng)喪亂,顛沛流離,一路上舍棄了許多東西,但我聽顧隨先生的詩詞課上的幾本筆記卻一直保留在身邊。后來有條件了,我就把老師的講課內(nèi)容整理出版,這就是你們現(xiàn)在可以看到的《顧隨詩詞講記》。

         

        葉嘉瑩先生曾說:“我雖然平生經(jīng)歷了離亂和苦難,但個人的遭遇是微不足道的,作為一名詩人,我認為詩詞能讓人心靈不死。而古代偉大的詩人,他們表現(xiàn)在作品中的人格品行和理想志意,是黑暗塵世中的一點光明。只要有人愿意聽,只要我的身體允許我還可以講,我愿意一直講下去。所以我要把自己親自體會到的古典詩歌里邊美好、高潔的世界告訴年輕人,希望能把這扇門打開,讓大家能走進去,把不懂詩的人接到里面來,我希望能把這一點光明代代不絕地傳下去。如果我不能傳給下一代,在下對不起年輕人,在上對不起我的師長和那些偉大的詩人?!?/span>

         

        在揚州,葉先生說:她作為大學教授,皇家學院院士,但最喜歡給幼兒、小學生講課。她讓許多旅居北美的越南孩子喜歡上了中國古詩詞。

         

        先生關于讀書的經(jīng)驗,其實與古人無任何差別,就是先多背誦,腦海中盡量多儲存古詩文,至于理解,先生高聲說道:“有朝一日,豁然貫通?!边@就是歐陽修答孫莘老的話:“無他術,唯勤讀書而多為文,自工?!?/span>

         

        對于葉先生,我自然不能言盡其學問。但我覺得她的學問,先化成了這一個她。即她用讀書學問養(yǎng)成了今天人們崇敬的葉嘉瑩。

         

        許多人學問宏富、著述等身,但你分明感到他們的學問和他們所言所寫與其自身沒有關系,即他們不信自己所言語所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相比之下,葉先生用讀書和學問救助了自己,讓自己歷經(jīng)坎坷,抵擋住了苦楚,活出了人的尊嚴和光輝。

         

         

         

        近十數(shù)年,葉嘉瑩先生定居天津,成為大眾文化偶像。以百歲遐齡仙逝,一時間悼念者不可勝計。有朋友與我談及葉先生,贊嘆其為人、學問,是成功人生,令人羨慕云云。

         

        我答:其實,你不必羨慕葉先生的人生。她的人生可能不如一些平庸的世俗婦人那樣值得你羨慕和效仿,世俗婦人繁衍子孫、經(jīng)營家庭,和順安寧,福壽康健。葉先生之所以看上去杰出、優(yōu)秀、成功,那是沒辦法。愚以為古來世上所有付出艱難勞苦代價最終成功的人生,都不值得羨慕。蘇東坡“道大不容,才高見忌”便是,猶如老荔枝樹,之所以結出甘美的果實,那是因為荔枝樹身上年年受刀鋸環(huán)割之痛,遠不如附近那些其貌不揚的散木,不成材,葉苦澀,連牛羊都嫌棄,反而盡得陽光土壤雨水之滋養(yǎng),安閑自在,得以永年。

         

        值得贊嘆的是,像葉先生經(jīng)歷了那么多坎坷磨難,沒有被坎坷磨難摧毀。她將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味藥,后人取之,可以治療許多精神的疑難疾病,就像蘇東坡。這應該是值得人感念的。葉先生在《迦陵雜文集》中自述道:“人們只看到松樹的蒼然不改,卻不知松樹是如何在霜雪的摧傷中承受過來的。我想朋友們所說的從我的外表看不出什么經(jīng)歷過憂患挫傷的痕跡,大概也和一般人只看到松樹之蒼然不改,而不能體悟到松樹所經(jīng)歷的嚴寒冰雪的挫傷打擊是同樣的情況吧。松樹之能挺立于嚴寒,并非不知冰雪之嚴寒,只不過因為松樹已經(jīng)有了一種由冰雪所鍛煉出來的耐寒之品質(zhì)而已?!?/span>

         

         

         

        2024年11月25日

         

        責任編輯:近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