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劉夢芙】試帖詩簡論與精品選評

        欄目:依仁游藝
        發(fā)布時間:2014-05-29 08:10:30
        標簽:
        劉夢芙

        作者簡介:劉夢芙,1951年生,安徽岳西人?,F(xiàn)任安徽省社會科學(xué)院文學(xué)所研究員、安徽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安徽大學(xué)兼職教授、首都師范大學(xué)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安徽師范大學(xué)中國詩學(xué)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幼承庭訓(xùn),習作詩詞,中年師事中央文史研究館著名詩詞家孔凡章先生,并向繆鉞、施蟄存、錢仲聯(lián)諸前輩學(xué)者問學(xué)。已發(fā)表詩詞千余首,獲各種全國詩詞大賽一、二、三等獎十多次,出版作品集《嘯云樓詩詞》等。主持并完成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項目“近百年名家詩詞及其流變研究”,出版多種論著。編有《二十世紀中華詞選》、《中國現(xiàn)代詞選》等,主編、??倍兰o詩詞各類文獻叢書六十余種。


        試帖詩簡論與精品選評

        作者:劉夢芙

        來源:作者惠賜儒家網(wǎng)

        時間:孔子2565年暨耶穌2014528

         

         

         

        (一)

         

        關(guān)于試帖詩之歷史及寫作格式,網(wǎng)上已有多篇文字予以介紹,百度可查,本文不擬贅述。有人認為:“試帖詩有著嚴格的格式和規(guī)范,比之八股文,其程序化更為嚴重。”“由于受韻的限制,比八股文還難作,也更沒有味道?!辈⑴e一首合格的試帖詩為例說:“內(nèi)容重復(fù),沒有任何意境可言,是典型的文字游戲或文字垃圾”?!霸囂姳劝斯晌倪€要僵化,其程序化程度可稱科舉文體之冠了”(鄧瑞全:《清代科考另一卷——試帖詩》,見網(wǎng)上文)。筆者以為,這是以現(xiàn)代人的心態(tài)看待傳統(tǒng)文化,動輒批判,實為淺妄之見。眾所周知,考試之目的是選拔人才,而試題必須有嚴格的要求和相對客觀統(tǒng)一的評判標準,閱卷者方能依據(jù)標準判定優(yōu)劣,不致因主觀傾向性而使判卷不公。傳統(tǒng)詩歌體式甚多,為何選用五言六韻至八韻的排律作為考試之詩體,是經(jīng)過許多飽學(xué)之士充分醞釀、討論的,古人的智力不比今人差。試帖詩篇幅不長,中間六聯(lián)需對仗,內(nèi)容要求切題,字句高度洗煉,章法嚴謹,這就迫使應(yīng)試的士子自幼既要大量誦讀群經(jīng)子史以及名家詩文,積累詞匯與典故;又要大量習作,在構(gòu)思立意和鍛煉字句上苦下功夫,科舉考試切實有力地推動了詩教。具備豐厚的學(xué)養(yǎng)和扎實的試帖詩寫作基本功后,寫其他詩體更能得心應(yīng)手,變化自如。八股文考試,其理相同,重點則要求士子純熟理解儒家經(jīng)典深蘊的義理??婆e考試綿延一千數(shù)百年,為國家選出無數(shù)優(yōu)秀的人才,古代士大夫的人文修養(yǎng)與品格,今日政府官員豈能企及。至于說“試帖詩和八股文一樣,都是求取功名利祿的敲門磚”,更不值一駁,今人參加各級學(xué)??荚囈约肮珓?wù)員考試,乃至評學(xué)術(shù)職稱,所考科目與所交論文、著作不都是“求取功名利祿的敲門磚”嗎?不都有嚴格的程序和評判標準嗎?古代士子考試帖詩,絲毫不妨礙他成為杰出的詩人,所謂“僵化的程序”未曾束縛其藝術(shù)想象力,朝廷也從未規(guī)定詩人在考試帖詩之外不得寫作任何詩體。將考試手段與目的混為一談,不考察歷史實際,主觀臆測,自以為進步高明,是今日學(xué)界的通病。

         

        杜甫是中國詩史上被尊為“詩圣”的偉大詩人,詩集中有大量五言長篇排律,諸如《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上韋左相二十韻》、《奉贈太常張卿二十韻》、《奉贈鮮于京兆二十韻》、《贈特進汝陽王二十韻》、《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隴右節(jié)度使三十韻》、《喜聞官軍已臨賊寇二十韻》、《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遣悶奉呈嚴公二十韻》、《謁先主廟》、《偶題》、《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審李賓客之芳一百韻》、《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夔府書懷四十韻》、《哭王彭州掄》、《大歷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峽久居夔府將適江陵漂泊有詩凡四十韻》、《水宿遣興奉呈群公》、《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秋日荊南送石首薛明府辭滿告別奉寄薛尚書頌德敘懷斐然之作三十韻》、《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奉贈蕭二十使君》等等,舉之不盡。中唐詩人元稹作《唐故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以李白詩與杜詩比較:“余觀其壯浪縱恣,擺去拘束,模寫物象,及樂府歌詩,誠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鋪陳終始,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shù)百,辭氣豪邁,而風調(diào)清深;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高度肯定杜甫五言長篇排律的成就。杜甫正是以“讀書破萬卷”的學(xué)養(yǎng)和掣鯨碧海的才力,在唐人試帖詩的基礎(chǔ)上大大擴展了篇幅,開拓出前無古人的意境,森嚴的格律未曾束縛其思想。杜甫以后的歷代詩家,不乏五排長篇,清人詩集中力作尤多。對古人厚重的文學(xué)遺產(chǎn),我們應(yīng)該全面繼承,才能有所創(chuàng)新,繼承越多,創(chuàng)新之力越大,切忌不顧史實、不加研究,隨意貼上“糟粕”的標簽。國詩大賽采用試帖詩這種體式,目的在于選拔才華、學(xué)養(yǎng)、工力兼?zhèn)涞脑娙?,要求在考試前大量讀書習作。在詩教中斷、元氣凋傷的今天,借鑒古代科舉考試的辦法,不失為一種良方。何況古代士子應(yīng)試,是在考場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篇,有考官監(jiān)考;現(xiàn)因條件所限,無法請參賽者當場考試,出題后在家中寫作,可查閱資料并反復(fù)修改后交卷,其難度與古時不可相提并論。而那些喜發(fā)高論的當代學(xué)者,往往一首像樣的絕句都寫不出來,妄議古人,豈非笑話!

         

        清代在文學(xué)方面有集大成之概。古近體詩、詞、古文、駢文、賦以及楹聯(lián)的創(chuàng)作都達到高峰,試帖詩亦不例外。清人林辛山《館閣詩話》云:“唐詩各體俱高越前古,惟五言六韻、八韻試律之作,不若我朝為尤盛。蓋我朝法律之細、裁對之工,意境日辟而日新,錘煉愈精而愈密,虛神實理,詮發(fā)入微,洵為古今極則”(梁章巨《試律叢話》卷之一)。作為科舉文體,其技法之圓熟遠越唐代,大量指導(dǎo)寫作的試帖詩話和模板應(yīng)運而生?!端膸烊珪房傋牍偌o昀著有《唐人試律說》、《我法集》、《課館存稿》、《庚辰集》等,風行一時;其門人梁章巨著有《試律叢話》(上海書店出版社整理出版)。試帖詩選本如嘉慶初《九家試帖》、其后的《七家試帖》、《后九家詩》,都是優(yōu)秀的模板。經(jīng)“文革”劫火,我家藏書被焚掠一空,僅存《七家試帖》殘本,茲選出若干首,并附簡評,或可為廣大詩友提供借鑒。

         

        (二)

         

        天臺仙子送劉阮還家

         

        已作天臺客,如何轉(zhuǎn)念差。同來游福地,不慣住仙家。送汝乘云去,還鄉(xiāng)落日斜。兩行新眷屬,一路古煙霞。丹訣防人問,紅顏莫我嗟。離蹤飄柳絮,別淚灑桃花。迢遞歸春色,團圓讓月華。石梁重采藥,休被晚峰遮。(其一)

         

        懶作神仙婿,商量欲轉(zhuǎn)家。郎心多世故,洞口即天涯。春好留難住,云深去莫差。御風還梓里,流水送桃花。攜手離情訴,回頭別路賒??商砦q月,相贈祇煙霞。犬吠泉聲亂,橋通石徑斜。再尋苔跡到,長與飯胡麻。(其二)

         

        《列仙傳》載:劉晨、阮肇入天臺山采藥,遇二仙女邀還家,停半年而歸,家中見七世孫矣。詩以此神話為題,無史實依據(jù),凡手甚難下筆。作者想象豐富,寫出天臺仙子送劉阮時亦嗔亦怨、依依難舍之纏綿心態(tài),并以景物烘托,詩句清暢如話,對仗精工而靈動,通篇若行云流水。原評云:“‘別淚灑桃花’五字,真是錦繡羅胸、歷劫不磨之句,學(xué)者當從此等處用心”?!岸咨钋檫h韻,工力悉敵?!敝T如“兩行”與“一路”、“迢遞”與“團圓”、“郎心”與“洞口”、“御風”與“流水”、“可添”與“相贈”諸聯(lián),第二首之起聯(lián),皆頗為佳妙,煉字極工而渾化無痕。

         

        對酒當歌

         

        一槊功名老,樓船涌暮濤。江山余夏口,星月射秋毫。不有杯中物,誰為席上豪?酒須千日醉,歌定五云高。跌宕揮金斗,淋漓看錦袍。遠天驚夜鵲,滄海汲神鰲。逝水懷前事,雄風屬我曹。莫隨原上露,空自滴蓬蒿。

         

        曹操舉兵征吳,屯軍江夏,秋夜與麾下謀士諸將賞月飲酒,橫槊賦詩。此詩筆力雄渾,境界廣闊,化入曹操詩意,極寫老瞞不可一世之氣概?!跋目凇迸c“秋毫”,“逝水”與“雄風”皆為活對,煉字煉句皆精當。

         

        吳季子掛劍

         

        掛劍當年事,高風說至今??v橫三尺影,生死兩人心。秋水寒芒動,斜陽宿草深。贈原同縞帶,諾早賤黃金。拂拭余虹氣,蒼茫托樹陰。難憑雙鯉報,長剩一龍吟。交誼因之重,斯人不可尋。幾時憑繡鋏,彈出淚沾襟。

         

        《史記·吳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詩寫古賢風義,情懷沉郁,警句珠聯(lián)。

         

        嚴子陵釣臺

         

        一釣嚴陵瀨,名山孰與爭。臺曾傳后代,地竟屬先生。魚國藏蹤跡,羊裘變姓名。別聯(lián)仙眷屬,俯視漢公卿。詔速三征起,星占一刻明。狂奴高士節(jié),天子故人情。祠事千秋肅,灘流七里清。富春江畔路,不住畫眉聲。

         

        嚴光(子陵)與漢光武帝早年同學(xué),光武即帝位后召見,不肯出仕,隱居終老,世稱高士。詩寫子陵風骨,頗見筆力。尾聯(lián)寫景以襯釣臺,尤有悠揚不盡之韻味。

         

        人淡如菊

         

        淡極籬邊菊,翛然世外人。此花宜此客,相似轉(zhuǎn)相親。品擬秋容凈,芳兼晚節(jié)新。寒香籬下夢,瘦影畫中身。自覺無言契,偏憐有味真。白衣同寂寞,烏帽想風神。竹古堪醫(yī)俗,蘭芬愿卜鄰。一般詩致好,如此益超塵。

         

        詩題出自司空圖《詩品》:“落花無言,人淡如菊”。詩人以菊花與高士合寫,人菊渾融,形神兼?zhèn)洌圩☆}中“淡”字傳神寫影,可見詩人襟抱。

         

        醉臥沙場君莫笑

         

        放膽沙場臥,全拼一醉休。粗豪君莫笑,酩酊我澆愁。燐火余青閃,烽煙大白浮。孤身偎虎豹,短夢叫鴟鶹。痛飲樓蘭血,狂驚吐谷頭。盌紅盛琥珀,月黑枕骷髏。塊壘何人識,揶揄與鬼儔。封侯多少將,生入玉門不?

         

        題目選自唐人七絕。詩中前四句破題,三四五六諸聯(lián)寫沙場之險惡環(huán)境與戰(zhàn)士志在殺敵、視死如歸之英雄氣概,淋漓悲壯。形容顏色的字詞錘煉極精,交織成色澤斑斕而陰森可怖的畫面,情景渾融。以“大白”(酒杯)借對“余青”,構(gòu)思巧妙。尾聯(lián)作曠達語,呼應(yīng)首聯(lián),章法圓合。

         

        易水送荊卿

         

        銜杯澆濁酒,匹馬去燕山。發(fā)指三千客,心經(jīng)百二關(guān)。有圖藏匕首,無夢卜刀環(huán)。落日愁云黯,西風老淚斑。將軍惟死報,壯士肯生還?氣貫長虹外,魂銷短筑間。寒心衣盡白,熱血劍能殷(讀yān)。遺恨看流水,瀟瀟冷一灣。

         

        試帖詩首句一般仄起(第二字仄聲),此為平起格。詩寫戰(zhàn)國時荊軻入秦、易水餞別之場景與心態(tài),筆勢騰騫,風格蒼涼悲壯。

         

        似曾相識燕歸來

         

        絕似多情客,年年作伴來。相逢新燕到,如見故人回。社雨關(guān)心處,春風識面纔。從新安壁壘,依舊認樓臺。門巷憑誰問,簾櫳為爾開。紅絲如有約,白屋不須猜。芳徑抄能熟,香巢倦欲偎。畫梁剛小住,安穩(wěn)莫徘徊。

         

        詩題取自宋人晏殊《浣溪紗》詞句,凡手作之,易落纖巧。此詩寫春燕歸來,緊扣“似曾相識”展開描繪,語工韻穩(wěn),筆調(diào)委婉而落落大方。

         

        商人重利輕別離

         

        悔作商人婦,含愁托四弦。別離成我恨,老大有誰憐?計為蠅頭誤,書難雁足傳。無情拋玉鏡,如命惜金錢。路每三千隔,腰常十萬纏。薰心真俗物,結(jié)發(fā)負良緣。夜雨蕭娘曲,秋風估客船。琵琶羞再抱,回首一凄然。

         

        題出自白居易名篇《琵琶行》,詩句平實,很不易寫。作者代“商人婦”立言,曲傳心緒,辛辣譏諷商人無情重利,入木三分,無窮怨憤,無限悲涼。

         

        山月照彈琴

         

        萬古清高氣,都歸此夜琴。月華彈不落,山影照來深。鏡寂蟾窺座,弦幽鶴避林。人誰天上聽,秋是曲中心。冰玉當頭鑒,星辰滿指音。數(shù)峰青了了,孤籟自沉沉。調(diào)逸難為譜,霜多欲上襟。四更斜漢轉(zhuǎn),余韻尚松陰。

         

        此為陳沆《簡學(xué)齋試律》中作品。梁章巨評云:“蒼莽沉雄,聲律俱足,是冠集之作?!毙问诫m為試帖詩體,但極見詩人幽潔之懷、孤高之性,試帖詩豈專為功名利祿而作耶!

         

        韓蘄王湖上騎驢

         

        驢背西湖客,鵑聲北狩年。英雄嗟末路,山水了前緣。壯志仍千里,余生付一鞭。中原悲赤地,戰(zhàn)壘失黃天。盡我尋詩去,同誰載酒便(讀pián)。落花雙袖淚,衰柳六橋煙。短策堪忘世,長城孰捍邊?東南偏半壁,光景尚流連。

         

        韓蘄王即韓世忠,南宋抗金名將,曾大破金兵,困其首領(lǐng)兀術(shù)于黃天蕩。岳飛被害后,權(quán)奸得勢,韓世忠退隱,騎驢于西湖,以遣余生。此詩寫英雄末路之悲,筆力深切,“落花”與“衰柳”一聯(lián),堪稱名句。尾聯(lián)于南宋小朝廷深致諷刺。

         

        其人如玉

         

        空谷高人往,風流想見之。每當吟宛在,輒欲賦溫其。緬彼千金寶,蕭然一褐披。誰家生玉樹,之子是瓊枝。潔白平生許,雕鎪幾度施。蒹葭空見倚,琬琰最堪思。好識連城璧,休言無當卮。憑看裴叔則,朗朗照人時。

         

        這是清代大學(xué)者紀昀的作品,詩題取自《詩經(jīng)》“言念君子,溫其如玉”。詩中化用經(jīng)史,寫出士君子高貴的質(zhì)量和清俊的豐采。尾聯(lián)“裴叔則”指裴楷,西晉河?xùn)|人,容儀俊爽,時稱“玉人”,《晉書》有傳。

         

        嫦娥奔月

         

        莫挽嫦娥駕,丹偷九轉(zhuǎn)成。竟教奔月去,直欲御風行。搔首君王恨,回頭姊妹情。霓裳應(yīng)有淚,環(huán)佩漸無聲。迅速扶鸞杳,徘徊顧免驚。六宮仙子跡,萬古美人名。玉闕排新侍,金鈿憶舊盟。年年秋思落,應(yīng)悔覓長生。

         

        詩寫上古神話,刻畫嫦娥竊不死藥飛往月宮之心情與動態(tài),“搔首”與“六宮”諸聯(lián)一氣流轉(zhuǎn),精彩傳神。

         

        赤壁燒兵

         

        此壁何由赤?周郎一炬紅。火船飛北岸,戰(zhàn)鼓促東風。煙漲人聲沸,江翻夜色空。大旗銷烈焰,折戟落殘虹。失計舟曾纜,當歌槊不雄。蛟龍思水外,烏鵲散云中。焦骨橫流亂,蒼山剩日烘。清簫誰吊古,坡老自孤篷。

         

        詩寫周瑜縱火、大破曹軍的歷史故事,緊扣題中“燒”字落墨,有聲有色,畫面精采,筆鋒雄勁?!膀札垺迸c“烏鵲”一聯(lián),側(cè)面烘托,構(gòu)思奇特,且化入曹操詩“烏鵲南飛,無枝可依”,寫出火熱之烈,妙在自然。尾聯(lián)以蘇東坡游赤壁吊古作結(jié),與前文戰(zhàn)爭場景對照,一片蒼涼,無窮感喟。

         

        木蘭從軍

         

        十二頻年戍,黃河黑水灘。鉛華銷甲帳,巾幗出丁蘭。揮淚爺娘老,操戈弟妹難。柳腰拖寶劍,蓮步躡雕鞍。跋涉慚烏哺,驕憨慣馬盤。人呼花當字,天鑄鐵為肝。貌縱紅塵黦,顏猶白發(fā)安。何期東閣返,依舊髻云蟠。

         

        詩據(jù)《木蘭辭》寫木蘭代父從軍,穿插其家庭狀況,以突出木蘭忠于國孝于親之女英雄形象,全詩婀娜剛健,一體渾融。詩中諸聯(lián)煉句煉字與對仗,均見匠心;結(jié)句愈添豐采。

         

        以上引述清人試帖詩十多首,可見其藝術(shù)成就。作者圍繞詩題展開想象,抒發(fā)情感,描繪景色與人物,諸作字句的鍛煉、章法的安排,都達到極為精湛的程度。在語言運用方面,爐火純青,自然渾化,配合和諧的聲韻,漢字之美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風格上則因題而異,多姿多彩。這是作者嘔心瀝血的結(jié)果,應(yīng)作為精美的藝術(shù)品細加欣賞,豈能以“文字垃圾”視之。當今詩壇的“老干體”無個性無藝術(shù),千人一面,充斥標語口號,才是令人作嘔的文字垃圾。限于篇幅,不能遍舉,以后將陸續(xù)介紹試帖詩佳作。

         

        (三)

         

        今人藺德生、趙萍合著《御用文體試帖詩》(語文出版社2011年版)一書,對試帖詩的相關(guān)知識,多有論介(惜校對不精,多有誤字),賞析佳作與注釋,多引自古人模板。言及試帖詩的基本特征,第三點為“講究格調(diào)”,略述于下:

         

        中國歷來就有重視詩化教育的傳統(tǒng),清真雅正一直是詩文創(chuàng)作所崇尚的行文標準。無論是八股文還是試帖詩,都必須符合其雅正的思想要求。換句話說,學(xué)子們創(chuàng)作的試帖詩,必須格調(diào)高雅,健康向上。有清一代一直提倡著這種雅正的文風。梁章巨在《試律叢話·例言》中稱:“國朝自康熙以逮今茲,中間制藝流派不無小異,而清真雅正之軌則屢變而不離其宗?!薄甄R堂(鑒)《試帖標法·凡例》云:“詩總六義,試律則多賦體而少比、興,其詠民間事物尚為風,應(yīng)試應(yīng)制半屬雅,而朝廟禮樂則駸駸乎入頌矣。贊美處勿涉阿諛,干請?zhí)幬鹗矸?。即有?guī)勉,亦當溫厚和平,言之無罪,聞之足戒。一切不吉之語,衰颯之字,慎勿犯其筆端”。姚文田也說:“科舉之五言排律,其體實兼賦頌,依題敷繹,惟在意切詞明。所謂賦也,言必莊雅,無取纖佻,雖源本風雅,而閨房情好之詞、里巷憂愁之作,不容一字闌入行間”(見梁章巨《試律叢話》卷一)?!@就要求學(xué)子在試帖詩的寫作中,必須具有高雅的情趣,就是在平常的寫作訓(xùn)練中,也要從“清真雅正”上著眼,避免使用一些格調(diào)不健康的詞匯,只有這樣,日后在考場上才能寫出符合朝廷衡文標準的試帖詩來。

         

        考場上的衡文標準,也同樣適用于各種試帖詩集的刊刻。選家往往以朝廷倡導(dǎo)的這一宗旨而標傍,認為只有選擇符合這一標準的詩,才能有益于教化,才能培養(yǎng)出高素質(zhì)的人才來?!绻环蠘藴实脑?,即便寫得再工巧,也一概不予選錄?!冻p批七家詩選·凡例》云:“試帖詩屬對自當以典雅莊重為主,即大家偶有游戲之作,亦須立言有則,巧不傷雅。近見坊間選本及各家集中,間涉香奩題目,狎褻之言,殊乖風雅。倘后生轉(zhuǎn)相仿效,弊將安窮。茲選七家中莫不各具典型,一歸莊雅,實足以維持詩教”(《御用文體試帖詩》,6768頁)。

         

        這里首先要辨析的是,試帖詩固然是所謂“御用”即皇家用以選拔人才的考試文體,但根本目的在于維持詩教,培養(yǎng)士子良好的素質(zhì)與詩風。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不希望英才濟濟,長治久安,古代如此,今天也不例外。追求民主自由,也需要德治與法治的保障,否則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瀏覽《七家詩選》,頌圣之詩只有開卷寥寥數(shù)首,絕大部分詩題都是古詩名句、經(jīng)史典故或神話;而清辭警句,俯拾即是,無愧詩人吐屬。一味批判“御用”與“程序化”,無視絕大部分作品中詩人豐富的情感和精美的藝術(shù),屬于無知的偏見。其次,傳統(tǒng)詩歌千古以來融貫中華文化精英高貴的人文精神,體現(xiàn)高雅的審美情趣,詩教培育了無數(shù)文質(zhì)彬彬的士君子,文化因此維持不斷,“清真雅正”的標準沒錯。如果以虛偽粉飾、放僻淫邪取代這一標準,才是詩歌的墮落。在今天,愛好詩歌的朋友應(yīng)該批判帝王專制,挺立人格;但又需繼承“大雅正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修身律己,追求優(yōu)美崇高的精神境界,成為知行合一、名符其實的詩人。當今社會道德淪喪,人欲橫流,詩詞界黃鐘毀棄,瓦釜雷鳴,做一名真正的詩人極為困難,然而放棄艱辛的努力,隨波逐浪,包括詩歌在內(nèi)的中華文化之復(fù)興,永無希望。

         

        今人詬病試帖詩的理由,除認為它是皇家取士的“御用文體”外,還認為它受命題的約束,不能表現(xiàn)詩人自家的性情,內(nèi)涵貧乏,流于徒有形式的文字游戲,這也是膚淺之見。清人王廷紹曰:“或問試帖與古近體有以異乎?余曰:同而異,異而同,惟善學(xué)者參之耳。古近體義在于我,試帖義在于題。古近體詩不可無我,試帖詩不可無題。古近體之我,隨地現(xiàn)形;試帖詩之題,隨方現(xiàn)化。泥之者土偶也,失之者游魂也。此同而異、異而同之說也。曰然則為試帖者,何以基之?曰法必老,氣必空,詞欲其靈,筆欲其卓,四者相需,缺一不可。舍是而以虛夸藻繢為工,失之遠矣”(梁章巨《試律叢話》卷之一)。正因為是考試,必須有統(tǒng)一的題目,但在高手筆下,同樣能寄托自家的情思志趣,如前引詩《吳季子掛劍》、《嚴子陵釣臺》、《山月照彈琴》、《其人如玉》、《人淡如菊》即是。所謂借古人酒杯澆自家塊壘,試帖詩模板中有大量佳作。八股文出題,限于四書五經(jīng),試帖詩之題則不拘何書,需要士子有廣博的學(xué)養(yǎng),否則不明題意,不知出處,無法下筆。鄭光策曰:“八股與古文雖判為兩途,然不能古文者,其八股必凡近纖靡,不足以自立。試律亦然,試律雖以用法詁題為主,然無性情、學(xué)問、風格以緯于其間,則亦俗作而已。深于風雅者,當自得之?!奔o昀云:“此當寢饋于古人,培養(yǎng)其根柢,陶镕其意境,而后得其神明變化,自在流行之妙,不但求之試律間也”(《試律叢話》卷之一)??傊囂娚钌钪哺谥腥A傳統(tǒng)文化之沃土,是無數(shù)風雅之士心血的結(jié)晶,應(yīng)該深入理解其存在價值。國詩大賽參與者如能寫出品質(zhì)上乘的試帖詩,必然也能寫出各類古近體詩佳作,這是毫無疑問的。

         

        2014520日稿

         


         

        責任編輯:泗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