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井泉】參萬歲而一成純——船山pk莊子

        欄目:思想探索
        發(fā)布時間:2015-12-18 22:08:51
        標簽:
        胡國繁

        作者簡介:胡國繁(筆名井泉),男,西歷1972年生,中華船山網創(chuàng)始人,船山文化總會創(chuàng)辦人,船山書院、船山國學研究院籌建人。全國校園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散文家協(xié)會會員,湖南船山學社理事,湖南作家協(xié)會會員,湖南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船山文化研究會會長,衡陽校園文聯(lián)主席,《船山文藝》主編,《天下船山》主筆。已出版船山文化及文學專著數部,如《船山文化經典》、《行止船山》、《品味泉水》、《石上清泉》,在國家、省市級正規(guī)紙媒發(fā)稿數百篇,有作品多次在全國各類文學征文活動中獲一、二等獎。



        參萬歲而一成純——船山pk莊子

        作者: 井泉(湖南船山學社理事、船山文化研究會會長)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 發(fā)布 ;原載于中華船山網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十一月初八日戊辰

                    耶穌2015年12月18日

         


        《莊子》自其問世以來,為其作注者不下二百余家,他們大都因循《莊子》的思想,隨文衍義.而王夫之的《莊子通》,迥然與前人不同,他以《莊子》為載體,結合自己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特殊的人生經歷,來發(fā)揮自己的哲學和社會人生思想.莊子在《莊子》一書中,提出了許多關于自然、社會和人生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作出了回答.王夫之則就莊子提出的問題,予以重新解答,將遺世獨立的莊子,拉回到人世間。

                                            ——(原)編者按




         



        佛家用語中有熱門詞匯:“一念萬年”或“萬年一念”。佛教的解釋:一念穿越萬年,萬年系于一念。乃表示舍離長短等相對概念之絕對語句。類似"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謂在一念之中收攝萬年之歲月而無遺。


        在筆者看來,對一念萬年的不同理解可以導致“差之毫厘,謬以千里。”頗具積極意義的理解:“我”持守的核心價值觀可以經得起歷史長河的洗禮,萬世適用性可以為當前當世植根,于是“我”心中筑起了一座堅不可摧的精神家園;而如果謂心念萬年后,當前當世為萬世而活,有了這個美麗的口號,現實遂被虛化,而在不相信輪回轉世的人眼里,萬世形同虛無,于是用一念萬年來教化眾生,有可能導向萬念俱毀。后者正是佛教的弊端所在。正如船山對佛教的批評:如果信奉“萬法”最終寂滅“歸一”,則一又歸向何處?事實上,一除了歸向“萬法”外,別無所歸,這樣的話,不如直截說成“一歸萬無”。船山一眼窺破佛教的虛無主義本質。事實上,不說佛家,凡是以一家之言罷黜百家爭鳴,都是以集中代替多元的專制行為,都不符合“道”,船山自己就說過:“不敢執(zhí)一以賊道”。


        孔子也講“一致而百慮”、“吾道一以貫之”,但這里的“一”是一個根本出發(fā)點的意思。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笨鬃右庠谡f明,天下萬物都是天地生生之德所并育,本原為"一",只要抓住了這個“同歸“的"一",萬般“殊途”不必過慮。船山對此的發(fā)揮為:“要以敦本而親用,恒以一而得萬,不強萬以為一也?!币馑际?,只有敦厚萬物所從來的根本,才能坦然親切地用之而不窮。由一得萬才可以恒常而不變,而強行將萬納入一之中,其實就是消滅客觀事物的差別性,其結果是荒謬與不堪。


        佛教的“萬年一念”,與莊子所謂“參萬歲而一成純”,與船山所謂“立千年之人極”,提法可以參照,然而“同歸而殊途”。參者,摻合、和合之謂;純,沉淀、精華之謂;人極,謂人之根本。天極曰陰陽二氣,地極曰柔剛二性。人極,即人立身的根本出發(fā)點,即當今的熱點提法“核心價值觀”。在老子,曰道德;在孔子,曰仁義。王船山說,“圣人崛起,以至仁大義立千年之人極”,其意即:孔子之所以為圣人,在于其至仁大義思想可以適用千年而不變其宗。中國古代哲學到到總結者船山手中,得到了辯證唯物的方法論詮釋,但從根本上說,他還是在詮釋中國公認的至圣先師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船山后半生隔絕塵世,修心養(yǎng)性,修煉出的境界,也只是出凡入圣,而沒有超凡出圣。我認同學界一個普遍的觀點:圣凡之別,若人禽之別。進一步可闡發(fā)為:人們總是一心忙于去爭辯是非,圣人卻好像十分愚昧無所覺察,糅合古往今來無數變異、沉浮,自身卻渾成一體不為紛雜錯異所困擾。人們笑動物之盲目,亦如上帝笑人類之思考。


        萬年一念,這一念必需是什么,還是此中有真意,卻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或者人類根本不可能發(fā)明出這樣一個詞匯,因為語言只是思想的代號,而可以維系萬年的思想乃至可孕育這一偉大思想之芽的土壤也還遠沒有出現?我們先到人類文明長河的源頭去尋找先知的光輝。


        莊子《知北游》是通過寓言故事解釋宇宙的本原和本性、人生終極目的與核心價值的哲學杰作?!爸笔且辉⑼械娜嗣?,“北游”指向北方游歷。在傳統(tǒng)的哲學體系中,北方被叫做“玄”,“玄”指昏暗、幽遠,因此北方就是所謂不可知的地方。莊子繼承老子衣缽,同樣認為“道”是不可知的。本文以知的三問開篇提出論題:“何思何慮則知道?何處何服則安道?何從何道則得道?(怎樣思索、怎樣考慮才能懂得道?怎樣居處、怎樣行事才符合于道?依從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獲得道?)”以孔子與顏回談論“迎來送往”的故事得出結論:最好的言論是什么也沒說,最好的行動是什么也沒做。


         “道”,真如莊子說得那樣神秘玄乎嗎?王船山在《莊子解》《莊子通》《周易外傳》《俟解》等多部著作中解讀了莊子的這一思想,并提出自己不同于莊子的唯物論觀點。


        船山肯定莊子心中恒一持守的價值觀,“參萬歲而一成純”:“所貴為一也。眾人知瞬,慧人知時,立志之人知日,自省之人知月,通人知歲,君子知終身,圣人知純。其知愈永,其小愈忘?!比欢接种赋?,“言萬歲,亦荒遠矣,雖圣人有所不知,而何以參之!乃數千年以內,見聞可及者,天運之變,物理之不齊,升降污隆治亂之數,質文風尚之殊,自當參其變而知其常,以立一成純之局而酌所以自處者,歷乎無窮之險阻而皆不喪其所依,則不為世所顛倒而可與立矣。”船山堅守的道,不是老莊完全信賴的道法自然的自然之道,而仍然是仁與義,但他只說千年的仁義,且認為仁義是有時代局限的,孔子也只能立千年之人極。到了船山的時代,就必需要“六經責我開生面。”船山在許多方面的確是開了孔子的生面的。比如孔子說“仁者愛人”,船山說“仁者生人”(仁者讓人生存發(fā)展);孔子說“慎獨”,船山說“抱獨”;孔子說立志,船山說“正志”“貞志”;孔子從“樂山樂水”說到“樂天”,船山把“相國”提到“相天”;孔子說“知命”“履命”,船山開口便說“造命”,且認為,“非獨君相造命,一介之士莫不有造?!薄揭会樢娧赋銮f生學說動機源于茍且偷生:“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此乃“自小其年以趨于死,此之謂心死?!鼻f子意在取消事物或概念之間的差別和對立,這種方法使人在精神上從貴賤、壽夭、生死的束縛中解脫出來,進入無差別對待的自由世界。船山最后得出對莊子的評價是客觀公正的:“莊生非知道者,且曰‘人莫悲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吝也、鄙也、懦也,皆以死其心者也?!贝秸J為,莊子的無為學說并非可以推行天下的大道,但有“養(yǎng)生貴生”的可取一面,而不像佛教完全墜入空門。



        責任編輯:梁金瑞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