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孫鐵騎作者簡介:孫鐵騎,男,西歷 一九七三年生,遼寧鐵嶺人。2006年于東北師范大學獲得法學碩士學位,2011年于東北師范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 2012——2014年于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從事博士后研究?,F任教于白城師范學院政法學院。版專著:《內道外儒:鞠曦思想述要》《生活儒學與宋明理學比較研究》。在《哲學動態(tài)》《江漢論壇》《甘肅社會科學》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 |
讀“大壯”卦隨感
作者:孫鐵騎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十一月初八日戊辰
耶穌2015年12月18日
以“大壯”名卦,而不言“壯大”,如此異于常言之次序,耐人尋味。就如《易》中不言“始終”,而言“終始”;不言“生死”,而言“死生”。其中之哲理,實有深刻之智慧。
“壯大”,義為由壯而大,此“壯”為生命之外在,即為俗情所求之金錢、名利、地位、權勢、強力等外物之占有,世人于常情之中皆以此生命外在之“壯”來證明生命本身之“大”。而以哲學反思審視之,此外物占有之“壯”只能證明生命之外在支配能力,卻不能等同于生命本身之“大”。
而“大壯”,則是由大而壯,由生命本身之“大”而自然外顯為生命外在之“壯”。壯為大之自然結果,壯為大之附屬,無壯亦不影響生命本身之大。故“大壯”,實乃求“大”之卦也,而非求“壯”之卦也。故《彖》言“大壯,大者壯也”。
之所以生命之大者能壯,非為大者有外在之金錢、名利、權勢等支撐,而是因為生命之大者能自強不息,剛健有為,如孔子一生顛沛,無權無勢,卻千古一人,何其壯也!故《彖》言“剛以動故壯”。
而由大而壯之前提是先成就生命之“大”,而《易》對大人之定義是“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下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可見欲成大人,非外求可得,須是一番刻苦之生命修煉與修為方可成就。而大人之生命修煉,要在貞正于性命,效法于天地,中和于生生。故卦辭言“大壯,利貞”,而《彖》釋以“大壯利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
故生命之所求,當在“大”,而不在“壯”。如果舍“大”而只求“壯”,是為舍本而逐末,其求越遠,離生命本質愈相乖離,終必有兇。故初爻言“壯于趾,征兇有孚”,釋之以“壯于趾,其孚窮也”。
人為“形而中”,上有形而上之道,下有形而下之器。生命當貞正于中道,“下學而上達”,于物欲中崛起,上達于道岸,是為孔子“君子不器”之大義也。故二爻言“貞吉”,釋以“九二貞吉,以中也”。
而小人只知外求,貪得于外在之名利、權勢等之占有,以外物之“壯”而顯其生命之“大”。但此由外物占有而顯示之“壯”并不是生命本身之“大”,故對于知命君子而言,此恰為生命之迷惘與虛妄。故三爻言“小人用壯,君子用罔”,釋之以“小人用壯,君子罔也”。如果只知求生命外時空之“壯”,而不知培育、修煉生命內時空之“大”,則最終必然是傷生害性,反受其害。故以羝羊觸藩喻之而言:“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p>
只有貞正于生命之本,成就生命之“大”,由“大”而“壯”,才能使外物皆為生命所用,不離生命宗旨而增益生命。故四爻言“貞吉悔亡,藩決不羸”,釋之以“藩決不羸,尚往也”。此由大而壯之“壯”根源于生命之“大”,為生命服務,以生命修煉、修養(yǎng)、修為為核心。故言“壯于大輿之輹”。
而求生命之“大”,必然以外物為小,從而會弱化外物之追求,此為生命外在之失,卻有生命本身之得,故無悔。世間事皆有得必有失,有失方能有得。故五爻言“喪羊于易,無悔”,釋之以“喪羊于易,位不當也”。
而求生命之“大”,絕非易事。須有一番刻苦功夫,甚至經歷諸多磨難,才可能真正光大生命,終獲吉祥。故上爻言“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無攸利,艱則吉”,釋之以“不能退,不能遂,不祥也;艱則吉,咎不長也”。
“大壯”卦上震下乾,雷在天上之象。只有天之博大,方能發(fā)此驚雷之聲,因天之大而成雷之壯也。君子觀此雷在天上之象而思如何光大生命,自然不屑為卑劣之事,非禮弗履,而成就生命之“大壯”也。故《象》言“雷在天上,大壯,君子以非禮弗履”。
責任編輯:梁金瑞
【上一篇】 2015中韓儒學對話會曲阜開幕
【下一篇】【井泉】參萬歲而一成純——船山pk莊子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