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姚中秋作者簡介:姚中秋,筆名秋風(fēng),男,西元一九六六年生,陜西人士?,F(xiàn)任中國人民大學(xué)國際關(guān)系學(xué)院教授,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xué)高研院教授、山東大學(xué)儒學(xué)高等研究院教授。著有《華夏治理秩序史》卷一、卷二《重新發(fā)現(xiàn)儒家》《國史綱目》《儒家憲政主義傳統(tǒng)》《嵌入文明:中國自由主義之省思》《為儒家鼓與呼》《論語大義淺說》《堯舜之道:中國文明的誕生》《孝經(jīng)大義》等,譯有《哈耶克傳》等,主持編譯《奧地利學(xué)派譯叢》等。 |
全面廢除計劃生育政策體系
作者:秋風(fēng)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是二月初二日壬辰
耶穌2016年1月11日
(注:本文為作者2016年1月8日在天則經(jīng)濟研究所|中評網(wǎng)主辦的2016「新年期許」論壇的演講修訂稿。)
我有一個偉大的期許,那就是《禮記·禮運篇》所說: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p>
如此等等,我期許一個大同社會,但這個話進起來太多了,所以,我前幾天擬了一個題目,是呼吁,或者說我有一個期許,是期許我們立法機構(gòu)和我們的法學(xué)家精誠合作,制定一部中國式民法典。后來又想了一下,如果沒有人,民法典沒有任何意義。剛才受建勛兄啟發(fā),臨時起意,重新確定了我的發(fā)言題目。我期許,在今年或者很短時間內(nèi),能夠全面廢除計劃生育政策。
我去年在這個地方表達的也是這樣一個期許,期許廢除計劃生育政策。我記得很清楚,當(dāng)時,好像還有兩位先生起來反對我的看法。當(dāng)時,我覺得很奇怪,竟然還有知識分子相信,計劃生育政策是必要的!但我略微高興的是,今年,計劃生育政策確實有一些調(diào)整,從一胎化政策變成二胎化。但我仍然不滿意,因為,計劃生育這個暴政仍然在,不管政策允許生兩個,還是允許生三個,甚至允許生五個,我都要問一個問題:我們生幾個孩子,為什么要政府允許?這是問題核心所在。
我的立場一直是,必須全面徹底地廢除計劃生育政策,以及與此相關(guān)的,一切社會經(jīng)濟政治的制度,簡單的說就是,徹底廢除計劃生育制度體系。大家知道,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在過去30多年中,以計劃生育為中心,已經(jīng)形成了一整套制度體系。它是一套政治的、經(jīng)濟的控制體系,尤其是在鄉(xiāng)村社會。伴隨著人民公社制度的解體,農(nóng)民和國家之間的聯(lián)系已經(jīng)松動,最直接的聯(lián)系就是計劃生育政策,國家以計劃生育控制農(nóng)民。計劃生育制度體系已經(jīng)變成我們這個社會一個巨大的毒瘤。
雖然國家在廢除計劃生育政策的路上邁出了一步,這還遠遠不夠。今年夏天,大概8月份,我和我的一些朋友,一些儒學(xué)朋友,基于儒家義理,發(fā)表了一份研究報告,主張全面徹底地廢除計劃生育政策。下面我想簡單的就此講兩點,其實我覺得,我們繼續(xù)為廢除計劃生育政策做論證,已經(jīng)是對我們的常識的一個羞辱了。但我仍愿意利用這個機會,講一下全面廢除計劃生育政策的兩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了。因為隨著城市化,隨著一種與以前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觀念的建立,大多數(shù)人口,不僅僅是城市的中產(chǎn)階級或白領(lǐng),即便是鄉(xiāng)村社會中那些普通的青年,其生育意愿已經(jīng)非常之低了。假定實施計劃生育政策的目的是控制人口增長,那今天,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通過計劃生育這樣一個不人道的政策來追求這個目標了。人們已經(jīng)自愿的控制生育了,為什么還要用一個強制性辦法控制人們的生育?這是毫無必要的。
第二個理由,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不僅毫無必要,而且根本上就是錯誤的,是不正當(dāng)?shù)?、不道德的,因此不?yīng)該再堅持這樣一個政策。
首先,它侵害我們的自由,侵害每個人作為人基本的尊嚴。相愛、婚姻、生育,這是人作為活潑潑的生命最本質(zhì)的一種行為。在這里面我們會看到人間最美好的東西,這也應(yīng)該是兩個人之間最隱私的事情。但是,我們計劃生育政策,不管是一胎還是二胎,都是把國家之手伸到兩個男女之間,伸進女人的子宮,這是對人性的巨大的侵害,是對人的尊嚴的嚴重踐踏。
實際上,伴隨著計劃生育政策,整個中國人對于人的理解越來越往下墮落,我們越來越多地把人當(dāng)成物。我認為,這是計劃生育政策所導(dǎo)致最嚴重的后果,就是人的普遍物化。政府把每一個人當(dāng)做物來計劃,因為它是物,政府對其進行計劃。由此,年輕的父母把自己的胎兒當(dāng)成物來對待。整個社會把人當(dāng)成物來對待。這是社會最大的危機所在,我們不能夠正確的理解人,不能夠體認人的尊嚴。這是我們必須廢除計劃生育政策的最基本理由。
其次,從我這樣一個熱愛中國文化者的角度來,計劃生育政策對中國文化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大家都知道,中國文化有自己非常獨特的地方,比如,我們在《周易》中就讀到,“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大德曰生”,《論語》記載孔子說,“四時行焉,百物生焉”。中國人敬天,天最崇高,必西方人所說的上帝還要高,而天的呈現(xiàn)就是生萬物,健行不已。人為萬物之靈,得天之性最全,因而,其生命的本質(zhì)正在于生,當(dāng)然不僅僅是生育,還有存而生,但生育確實是根本。各位,生養(yǎng)孩子,就是天道。我們正是通過生育后代,而體認天道。中國文化的生命力就在生命之綿延不絕上,中國在過去幾千年中,遭受了很多外部的沖擊和內(nèi)部的動蕩,但我們?nèi)匀槐S凶约旱奈拿?,靠的就是中國人最深刻的價值觀,生生不息。
計劃生育政策,卻對中國人的這一信念造成非常嚴重的破壞,可以說是顛覆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的價值觀,今天,有太多的中國人厭生,厭惡生。人們覺得,不生才是高尚的,正義的,現(xiàn)代的,美好的,我們的整個教育都在講,不生才是好的。我認為,這是中國文化一次非常徹底的斷裂。今天,政府在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在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那我想,我們首先要弘揚的,就是中國人“生”的價值觀,“生”的文化。
從以上各個方面,我們都可以得出一個結(jié)論,我們根本沒有必要、也完全不應(yīng)該再堅持計劃生育政策。所以我今天要表達的期許就是,盡快的、全面的、徹底的廢除計劃生育制度體系,讓我們每個人都為此而努力吧!
責(zé)任編輯:葛燦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