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賀希榮作者簡介:賀希榮,西歷1971年生,湖南雙峰縣人。先后畢業(yè)于湖南師范大學(本科)、北京大學(碩士)、中山大學(博士)。現(xiàn)任教于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王財貴的回答沒有直面任何問題
——《專訪王財貴:讀經(jīng)是多元的教育,以全盤化西為標準》讀后
作者:賀希榮(中山大學教育學院老師)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wǎng) 首發(fā)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八月初三日戊子
耶穌2016年9月3日
王財貴先生的《讀經(jīng)是多元的教育,以全盤化西為標準》這篇回答,平實中透出溫和,引經(jīng)據(jù)典,侃侃而來,似乎八風不動,無懈可擊。括其要旨,大約如以下幾條:
一、我的純讀經(jīng)不同于朱子陽明,也不同于杜威,確實所謂“不中不西”,但是它來自于我四十余年從教的體會,乃四十年念茲在茲的思考結晶。我可以走自己的路,沒人可以取消我的選擇,經(jīng)典根于人性,純讀經(jīng)符合人性。
二、沒有人一定是對的。老實大量讀經(jīng)的道路,有人不贊成,希望他們各自做好自己的事,不要總喜歡管閑事,站在自己的角度亂批評。我不比他們笨,他們能想到的問題我都想過,并且我認為純讀經(jīng)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讀經(jīng)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全盤化西。
三、兒童在13歲之前,記憶能力要勝過理解能力,要先把龍畫好,然后才能點睛。至于既然是純讀經(jīng),孩子們有多少時間和機會去體驗生活、親近自然,王語焉不詳,未予回答。
四、各地的讀經(jīng)學堂,他們的操作方法各異,我只是建議而已。老實大量讀經(jīng)不是宗教,我也不是教主,當然,別人要這樣叫我也管不著。我對各地的讀經(jīng)學堂沒有約束力,只是和所有讀經(jīng)圈的人是朋友。
對他這四點立場,我認為:
一、王財貴既然承認老實大量讀經(jīng)不同(甚至根本相反)于朱熹、陽明的教學理念,卻又稱讀經(jīng)教育是兩千多年來的民族教育傳統(tǒng),豈不怪哉?此教育是彼教育?縱算經(jīng)典植根于人性,是人性的自然流露,這是否等于用任何一種方法去讀經(jīng),都一定可以尋到經(jīng)典的活水源頭而深造自得?要知道笨和尚把好經(jīng)念歪是常有的事。王的讀經(jīng)理論與朱王不同,孔子、孟子也從來沒有招過小孩做弟子,孔子甚至明確說“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孝悌謹信親仁都不是文而是行。難道孔孟朱王對人性及教育之道的認識反而不如王財貴?王的這番自辯,不出兩個結論之外:(一)、王財貴不是儒門中人,他的讀經(jīng)教育根本不是儒家的教育之道。(二)他倘若是儒門中人,那么他就走上了異端之道。因為,如果以孔子為坐標,則他以文滅行;以孟子為坐標,“學問之道無它,求其放心而已”,王失其心而外求;以朱王為坐標,王的讓幼兒老實大量讀經(jīng)直接相悖。世上古今未來有出于孔孟朱王之外的儒家嗎?非所聞也!
二、王抱著相對主義不放,總是說沒有人一定是對的,為什么要對別人那么多指責,各做各的事就好。聽起來好像很溫厚涵泳,究其實,這是否是回避質(zhì)疑的一種策略?難道天下事從來就是各顧各的,不應該有監(jiān)督和議論,所有監(jiān)督和議論就是失所越界?孔子說過:“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如果你倡導的讀經(jīng)運動沒有暴露出這么多嚴重的問題,眾多賢明會不知道君子攻其惡無攻人之惡的道理,喋喋不休非揪住你不放?相信絕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那閑工夫。經(jīng)典教育關系民族之根脈,豈可“非之無舉,刺之無刺”,要求世人皆作鄉(xiāng)愿而成全小人之過也必文?
三、王通篇在說自愿,思考,自主,家長支持。問題是,讓小孩長年老實大量讀經(jīng),家長真地征求過小孩的意見嗎?在小孩進入學堂之后,家長與小孩有長期便利、真實、可靠的溝通嗎,還是小孩被關在學堂,經(jīng)常挨訓、挨板子、罰跪以至于他們根本沒有勇氣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和真實感受再告訴家長?王把不是成人教育重復三遍,突出強調(diào)他做的是少兒教育,問題恰恰在于,兒童的行為是不能自主的,缺乏自我保護與反抗能力的。那么,你所謂的思考、自主、自由,不恰恰是通過賦予不能享有的權利而虛言標榜?背后的真實情況無非是,只要首先和最后把家長籠住。而問題在于,這不又回到了你自己批評的你不是教成人嗎?
四、王把大手一揮,說讀經(jīng)學堂的堂主、老師都是獨立的,接受我的建議是他們自愿的,他們不是我的學生也不是我的雇員,做了甩手掌柜與事外漢。然而,理念的問題先放一邊,現(xiàn)實路徑上,你主持的文禮書院是這些讀經(jīng)學堂的最高學府,你錄取學生的方式主要就是包本背誦。等于說,作為一個生產(chǎn)鏈條,你提供了設計理念,你又制定了產(chǎn)品標準,你就是指揮棒?,F(xiàn)在你竟然說下游所有這些學堂的問題都與你無關?你對他們毫無約束力?真的嗎,如果要約束他們,你改變產(chǎn)品標準,比如說不主要看包本,或者,管理不善的學堂拒絕接受他們學堂的學生作懲戒,會沒有約束力嗎?沒有,你什么都沒有做。對于家長、學員、媒體、和學界人士所揭露出來的讀經(jīng)學堂的種種亂象和問題,你未置一辭,輕輕帶過,更談不上對那些受到虐待和摧殘的孩子的歉意。這就是你,你在信仰和倫理上永無謬誤,有錯的都是家長和學生。這樣說來,你是教皇,領導一個叫“讀經(jīng)界”的教會,不亦宜乎?
總結以上四點,面對外界質(zhì)疑,我認為王財貴的回答沒有直面任何問題,甚至沒有作出任何姿態(tài),一仍其舊之陳義甚高虛與委蛇而已。然則學界和媒體之言,非敢為佞也,疾固也,先生知否?
附錄:
【獨家】專訪王財貴:讀經(jīng)是多元的教育,以全盤化西為標準 http://www.lfshouyuan.com/article/id/8967/
責任編輯:柳君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