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儒家網(wǎng)甲午(2014)年度十大好書揭曉暨頒獎詞(附作者感言)

        欄目:年度十大好書評選
        發(fā)布時間:2015-03-20 21:24:27
        標簽:年度十大好書
        儒家網(wǎng)

        儒家網(wǎng)創(chuàng)辦于西元二〇〇八年,以承續(xù)儒家文明、推動中華復興為己任,堅持儒家立場、民間身份、公益性質(zhì),以“立場明、水準高、信息新”為工作標準,重點發(fā)布當代儒家的最新思想學術成果、社會熱點評論及民間社會實踐信息,努力打通學術與社會之間的隔閡。編發(fā)《儒家郵報》(電子),主持出版儒生系列圖書,組織、支持開展各種思想文化活動。


        儒家網(wǎng)甲午(2014)年度十大好書揭曉暨頒獎詞(附作者感言)

        ?

        弘揚儒學,傳承文化,是我們的歷史使命。為了使社會各界能夠全面把握當代儒家的思想動向和理論動態(tài),自今年起,儒家網(wǎng)啟動年度好書榜和“十大好書評選”活動。評選活動采取讀者在線投票和專家學者投票選相結合的方式。在整個評選過程中,作者和圖書編輯始終回避,參加終審的學者名單保密,有效確保評選的權威性和公正性。參加本年度評選的儒學書籍,分為學術思想和大眾通俗兩類。每類十本,共計二十本。經(jīng)過歷時兩月的認真評選,儒家網(wǎng)甲午(2014)年度十大好書最終揭曉(名單附后)。

        ?

        從上榜書目來看,兩類名單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了本年度儒學研究和推廣的最高水平,屬于精華中的精華。就學術思想類而言,大陸新儒家代表人物蔣慶先生的《廣論政治儒學》一書高居榜首。毋庸諱言,該書的作者和內(nèi)容都具有劃時代意義。蔣慶先生心憂國事,研精覃思,著述豐富,最近又向世人推出這部著作,旨在從王道政治的視角回應時代問題,高屋建瓴,發(fā)人深思。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任何一位國人,只要滿懷社會責任感,關注當下面臨的歷史抉擇,品讀《廣論政治儒學》,就能得到相應的啟發(fā)。該書實至名歸,因而當選學術思想類最有影響力的著作。如果您要全面把握蔣慶先生的“政治儒學”的思想歷程,就請研習這部著作。

        ?

        就學術理論而言,陳來教授的《仁學本體論》可謂重磅力作。該書承前啟后,具有劃時代意義,為學術界所矚目。作者將哲學的本體論和古典儒學的仁論相結合,論證了儒學核心——仁學的本體論構建,是當代儒家哲學的綜合創(chuàng)新之作,為百年來不可多得的理論精品。該書不同凡響,影響極大,網(wǎng)絡得票數(shù)一直遙遙領先。凡關注儒學理論進展的人士,不妨一讀。

        ?

        無獨有偶,海外學者余英時先生的《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亦為學術精品。作者從軸心突破的特殊視角切入,追溯中國古代系統(tǒng)思想史的起源,探索中國軸心突破的歷史世界,認為中國軸心突破最后歸宿于“內(nèi)向超越”,而以新的“天人合一”為最高境界。本書對研究中國思想史提供了獨到的方法論和途徑,為把握中國哲學的最終走向提供了基本線索,值得閱讀收藏。

        ?

        德不孤,必有鄰。十幾年來,大陸儒門中堅康曉光教授一直致力于政社關系的研究的成果,以《君子社會——國家與社會關系研究》一書揭示了中國當下的政社關系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成因、解決之道,現(xiàn)實意義突出,故而榜上有名。本書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為“衛(wèi)道”——遵循中華文化精神,重塑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系,繼續(xù)秉承了康曉光先生宏大的視野、憂國憂民的情懷以及立足本土、客觀嚴謹?shù)膶W術精神。

        ?

        儒學傳統(tǒng)生生不息,圣賢慧命綿綿若存。一陽來復,鼓舞人心。張祥龍先生擔荷道義,奔走呼號,撰寫《復見天地心——儒家再臨的蘊意與道路》一書,為世人描繪了儒學復興的光明前景。該書與《廣論政治儒學》、《儒教與公民社會》一起列入“當代大陸新儒家文叢”,集中反映了大陸新儒家與海外新儒家之間的差異,凸顯了前者獨特的存在感受與強烈的問題意識。該書視角新穎,在另一個側面展示了儒學在中國大陸的回歸路徑和精神特質(zhì),試圖挖掘儒家固有資源,回應時代挑戰(zhàn),解決現(xiàn)實問題,向世人闡述了儒家學者是如何把握社會轉型帶來的種種機遇,促使人們進一步反思現(xiàn)代性的缺憾,進而重新認識儒學的真正精神和時代價值。

        ?

        作為當代儒家代表人物之一,陳明先生殫精竭慮,完成《儒教與公民社會》一書。該書從公民宗教概念出發(fā),重新界定儒家文化系統(tǒng)的歷史地位和社會功用,闡發(fā)其在當代國家建構和國族建構中的獨特意義。此論一經(jīng)刊出,學界反響異常強烈?,F(xiàn)階段,中國正處于改革開放進行時,探尋中國道路,彰顯民族氣派,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離不開儒家文化的積極參與。儒家文化若要贏得轉機,重新進入百姓生活日用,就必須在這一劃時代的偉大進程中構建新的理論形態(tài)。舊邦新命,探索向前,該書的時代價值就在于此。

        ?

        海外新儒家代表人物杜維明先生享譽學界,最新推出力作《二十一世紀的儒學》,對二十一世紀儒家面臨并且必須解決的何為人、人生的意義、信仰等五大問題提出了獨到的見解,期待新儒學能夠為二十一世紀的人們提供安身立命的資糧。此書對把握儒學的發(fā)展歷程和未來意義提供了重要參照和有益借鑒??梢哉f,杜維明先生從多元化以及文明對話的角度解讀儒家的內(nèi)核精神及其在現(xiàn)代世界的命運,是經(jīng)濟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交流背景下的積極成果。

        ?

        與現(xiàn)代新儒家和學界前輩相比,儒門新銳厚積薄發(fā),敢于開風氣之先。任鋒貫通中西,在政道與治道方面頗有建樹?!兜澜y(tǒng)與治體——憲制會話的文明啟示》一書立論高遠,言有所指。這本書充分展示了作者在政治學、歷史學領域的思考成果,學術思辨性較強,對理解中國傳統(tǒng)憲制的由來和發(fā)展有很大幫助。另一位儒門新銳陳壁生撰寫《經(jīng)學的瓦解》一書,從經(jīng)學角度對現(xiàn)代分科之學賴以成立的一系列預設提出質(zhì)疑,認為中國文明的核心即在經(jīng)學,時至今日,經(jīng)學依然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因而必須重新回歸經(jīng)學,承續(xù)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書中論理,振聾發(fā)聵,值得現(xiàn)代學術界高度關注。

        ?

        近年來,隨著“國學熱”不斷升溫,《論語》成為許多商家熱炒的對象。為了吸引公共注意力,占領文化市場,各種口味的心靈雞湯散發(fā)著濃郁的世俗化氣息。倘若讀者浸淫其中,忘卻經(jīng)典的微言大義,則無異于買櫝還珠。歐風美雨,紛來沓至,有些學者基于自由主義的學術取向,對儒學進行重新解釋,力求實現(xiàn)會通,卻難免出現(xiàn)歪曲和比附。只有善于取法古人,鉤沉索隱,追根溯源,才能為儒學義理的彰顯奠定堅實的基礎。晚清今文學家戴望以春秋公羊大義注釋《論語》,可謂以經(jīng)解經(jīng)、通經(jīng)致用,為我們揭示了《論語》的經(jīng)典意蘊。復旦大學郭曉東教授之《戴氏注論語小疏》,對戴氏注之出處、涉典章制度與義理之術語,尤其是大量涉及《春秋》與《禮》的內(nèi)容加以疏釋,是當代不可多得的公羊?qū)W派考據(jù)性專著,亦其治經(jīng)以經(jīng)世之意。

        ?

        儒家有著強烈的社會情懷,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喚醒民眾的良知。近幾年來,大眾通俗類的儒學書籍,佳作迭出,成果斐然,深受讀者喜聞樂見。較之學術著作,這一類書籍更能發(fā)揮化俗喻世的作用。諸如《儒家大智慧》(余東海)、《讀經(jīng)二十年》(王財貴)、《重新發(fā)現(xiàn)宋朝》(吳鉤)、《儒商管理學》(周北辰)、《為儒家鼓與呼》(姚中秋)、《大宋帝國三百年》(金綱)堪稱精品,傳播范圍廣,社會影響力大,功在儒門,利在百姓。

        ?

        民間儒者余東海先生特立獨行,慷慨激昂,嘔心瀝血,最近完成《儒家大智慧》一書,給日益浮躁的現(xiàn)代社會帶來一場及時甘霖。此書語言生動、深入淺出,枚舉經(jīng)典故事,將儒學的高深智慧概括為知時、知人、知言、知禮、知本、知權、知中、知因、知幾、知常、知易、知命等十二智,有助于廣大讀者體認和參詳。該書一經(jīng)問世,就在社會各界尤其是商業(yè)界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一時傳頌,洛陽紙貴,為儒家智慧重新進入現(xiàn)代社會贏得了機遇。毫不掩飾地講,該書在大眾通俗類中獨占鰲頭。

        ?

        儒學普及,必先讀經(jīng)。王財貴教授是全球讀經(jīng)教育的首倡者,二十年來著力推廣讀經(jīng)教育,頗有心得。食而后知味,行而后明道。作為二十年讀經(jīng)教育的總結,《讀經(jīng)二十年》具有時代意義和歷史意義,值得關注中國文化命運的人們關注。

        ?

        紹隆儒術,經(jīng)世致用。姚中秋(秋風)先生涵泳史海,涉獵西學,關注民生,慧思妙運,平日心得結集成為《為儒家鼓與呼》一書,曾經(jīng)入圍2014年度中國影響力圖書評選候選書目(社科類)。該書收錄了作者近年所接受的訪談或?qū)υ挘蠖鄧@國人對孔子的態(tài)度、儒家的歷史演變、儒家與自由主義的關系、儒家與當代中國秩序構建的關系等展開話題。真知灼見,躍然紙上,性情所在,不可不讀。

        ?

        昔日學者貶斥宋朝,感嘆積文積弱,今人吳鉤撰寫《重新發(fā)現(xiàn)宋朝》,鉤沉索隱,細致入微,為世人描繪了一幅臻于郅治的“大宋版的中國夢”。該書以隨筆體的形式,發(fā)古人之幽思,試圖復原宋朝的政治經(jīng)濟制度和社會生活細節(jié),旨在消除人們對宋朝的歷史偏見和重大誤解,進而傳輸這樣一種信息: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在某種程度上是絲絲相扣的,儒家的社會理想是與時俱進的。金綱先生的同類作品對大宋帝國的政治軍事文化進程作出描摹勾勒,史論結合,筆端含情,精彩之處,引人入勝。

        ?

        深圳孔圣堂主事周北辰是蔣慶先生弟子,秉承“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的古訓,在經(jīng)濟全球化時代鼓吹儒商精神和儒商管理模式,寄托了對中國現(xiàn)代商業(yè)文明的期待,表達了對社會轉型的關注。此外,《道不遠人:郭齊勇說儒》(郭齊勇著)、《正本清源說孔子》(楊朝明主編)、《大眾儒學語錄》(曾國祥主編)、《誠孝仁義公——中華美德新五?!罚ɡ顫h秋、宋月航、王牧之主編)都是普及儒學知識的最佳讀本。其中,《大眾儒學語錄》是本年度推進儒學通俗化的扛鼎之作,該書輯錄了儒學典籍“四書”中涉及倫理道德的主要論斷,簡明扼要,便于攜帶,有助于民間社會重新接納儒學,對改良世道人心大有裨益;《誠孝仁義公——中華美德新五常》一書推陳出新,提出“新五?!庇^念,令人耳目一新。

        ?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古人著述,浩若煙海,今人為何還要疊床架屋?原因十分簡單,那就是用極具時代特色的語言闡發(fā)“舊邦新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芻蕘之見!儒學復興,大勢所趨;中華崛起,眾望所歸。我們盼望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

        現(xiàn)將名單公布如下(在讀者網(wǎng)絡投票基礎上,根據(jù)學者投票得票數(shù)高低排序):

        ?

        ????一、學術思想類

        ?

        (一)《廣論政治儒學》(蔣慶)

        (二)《仁學本體論》(陳來)

        (三)《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余英時)

        (四)《君子社會——國家與社會關系研究》(康曉光)

        (五)《復見天地心——儒家再臨的蘊意與道路》(張祥龍)

        (六)《儒教與公民社會》(陳明)

        (七)《二十一世紀的儒學》(杜維明)

        (八)《經(jīng)學的瓦解》(陳壁生)

        (九)《道統(tǒng)與治體——憲制會話的文明啟示》(任鋒)

        (十)《戴氏注論語小疏》(郭曉東)

        ?

        ? ? 二、大眾通俗類

        ?

        (一)《儒家大智慧》(余東海)

        (二)《讀經(jīng)二十年》(王財貴)

        (三)《重新發(fā)現(xiàn)宋朝》(吳鉤)

        (四)《儒商管理學》(周北辰)

        (五)《為儒家鼓與呼》(姚中秋)

        (六)《大宋帝國三百年》(金綱)

        (七)《道不遠人:郭齊勇說儒》(郭齊勇)

        (八)《正本清源說孔子》(楊朝明)

        (九)《大眾儒學語錄》(曾國祥)

        (十)《誠孝仁義公——中華美德新五?!罚ɡ顫h秋、宋月航、王牧之)

        ?

        此次年度十大好書評選活動,是儒家網(wǎng)首次在讀書出版領域宣傳儒學著作而進行的嘗試,希望廣大讀者朋友繼續(xù)關注和支持。今后,我們要繼續(xù)征詢廣大讀者的意見,整理優(yōu)秀儒學著作的書目,集思廣益,再接再厲,將評選活動辦得更好,為今后陸續(xù)推出儒學好書榜打下堅實基礎。


        儒家網(wǎng)

        孔子2566年暨耶穌2015年3月?20日


        【附錄一:儒家網(wǎng)甲午(2014)年度十大好書簡介】

        ?

        ????一、學術思想類

        ?

        (一)《廣論政治儒學》(蔣慶) ? ? ?




        《廣論政治儒學》(大陸新儒家文叢之一),蔣慶著,東方出版社2014年6月

        ? ?內(nèi)容簡介:本書是儒學大家蔣慶先生二十余年的思想精髓。大陸新儒家的崛起,蔣慶先生無疑堪稱第一旗手。先生關于政治儒學的開創(chuàng)性論述,足以震爍中外,在近代一百多年的儒學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偉大意義。二十余年的沉潛覃思,先生已先后推出《政治儒學》、《再論政治儒學》兩書。此次結集出版的《廣論政治儒學》代表了先生最近的思考,從王道政治的整全視角對時代問題做出了高屋建瓴的回應。通過《廣論政治儒學》一書,國人對作者“政治儒學”的思想歷程,將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凡關心現(xiàn)代政治危機與政治儒學的人,不可不讀此書。



        【本站有關信息】

        大陸新儒家文叢之蔣慶著《廣論政治儒學》出版http://www.lfshouyuan.com/article/id/4556/


        (二)《仁學本體論》(陳來) ? ? ?




        《仁學本體論》,陳來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4年8月


        內(nèi)容簡介:《仁學本體論》不是哲學史研究作品,而是構建中國當代哲學體系的“哲學創(chuàng)造”代表性作品。中國哲學的創(chuàng)造與西方近代以來的哲學不同,而更強調(diào)立足于中國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體系和思想體系,對之進行新的詮釋,并在此基礎上構建新的哲學體系。在這個意義上,《仁學本體論》兼顧了兩個維度,一是包涵了對歷史上“仁學”的新詮釋,一是這些新詮釋構建了一個現(xiàn)代哲學體系,回應現(xiàn)代社會的問題。在后一種意義上,我們可以看到陳來先生做為當代儒家的關懷與雄心:整合左右兩派的核心價值,并為當代政治文化構建一個真正的、發(fā)源于古典儒學的“體”?!度蕦W本體論》與其說是“接著講”,不如說是“創(chuàng)造性地講”。這種思路,為中國哲學學科的未來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新方向。


        【本站有關信息】

        《仁學本體論》后記? http://www.lfshouyuan.com/article/id/4235/


        (三)《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余英時) ? ? ?




        《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余英時著,中華書局2014年7月


        內(nèi)容簡介:余英時先生在此著中,特別借用了“軸心突破”作為分析的概念,他認為,只有在其它古文化──特別是西方──的對照之下,中國軸心突破的文化特色才能充分地顯現(xiàn)出來。作者從軸心突破的特殊角度探討中國古代系統(tǒng)思想史的起源,并將其置放于比較文化史的脈絡之中,加以系統(tǒng)的敘述,重新建構出一個條理井然的歷史敘事,探索中國軸心突破的歷史世界。作者的論斷是:中國軸心突破最后歸宿于“內(nèi)向超越”。內(nèi)向超越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是“人”和“道”的合一,也就是軸心突破以后的新“天人合一”。余先生的這部新著重點分析了華夏文明與西方文明平行的、以“內(nèi)向超越”為方向的“軸心突破”,其價值在于一反“將當前中西文化的不同理解為‘落后’與‘先進’之別”的舊說,對包括儒家在內(nèi)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人類文明史上的歷史地位給予公允的評價。


        【本站相關信息】

        中華書局出版《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http://www.lfshouyuan.com/article/id/4974/


        (四)《君子社會——國家與社會關系研究》(康曉光) ? ? ?




        《君子社會——國家與社會關系研究》,康曉光著,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2014年2月


        內(nèi)容簡介:政社關系是當下中國最為根本、最為尖銳、最為緊迫的問題之一。作者康曉光十幾年來一直致力于政社關系的研究。本書對中國當下的政社關系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成因、解決之道進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實現(xiàn)政社關系理想藍圖的策略和步驟?!毒由鐣费芯康囊曇跋?更加宏觀"的方向延伸。它不僅把國家與社會關系置于民族國家之內(nèi),把中國置于世界之內(nèi),把現(xiàn)實置于歷史之中三個方面來研究。還用憲政框架分析國家與社會關系,在憲政框架下開展實證研究、規(guī)范研究和對策研究。并以全球視野觀察國家與社會關系,將其看作東西方"冷戰(zhàn)"在中國國內(nèi)的反映,看作是全能主義模式與公民社會模式?jīng)_突與融合的產(chǎn)物。本書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為"衛(wèi)道"--遵循中華文化精神,重塑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系。這本新書繼續(xù)秉承了康曉光先生宏大的視野、憂國憂民的情懷以及立足本土、客觀嚴謹?shù)膶W術精神。


        【本站相關信息】

        《君子社會》、《政社博弈》簡介、目錄、后記?http://www.lfshouyuan.com/article/id/3888/


        (五)《復見天地心——儒家再臨的蘊意與道路》(張祥龍) ? ? ?




        《復見天地心——儒家再臨的蘊意與道路》(大陸新儒家文叢之一),張祥龍著,東方出版社2014年1月


        內(nèi)容簡介:儒家復現(xiàn)于中國,是一個充滿問題和挑戰(zhàn)的精神現(xiàn)象。曾經(jīng)那么成功的儒家為何特別不適應西方造就的大變局,以至于在歷史的瞬間喪失了自己的團體存在?儒家的生命根基何在,可作為當下和將來復活自身的源頭?應該不應該重建儒教?如何在這樣一個充滿高科技崇拜的時代中識別儒家的原本他者性,從而為儒家尋找復興的契機?在體制外建立儒家特區(qū)的必要性、正當性和技術可能性何在?儒家與西方的哲理及方法有什么關系?這些都是張祥龍先生新著要從多個角度來回答乃至深化的問題。


        【本站相關信息】

        大陸新儒家文叢之張祥龍著《復見天地心》出版?http://www.lfshouyuan.com/article/id/4557/


        (六)《儒教與公民社會》(陳明) ? ? ?




        《儒教與公民社會》(大陸新儒家文叢之一),陳明著,東方出版社2014年5月


        內(nèi)容簡介:隨著經(jīng)濟和社會的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日益受到關注。作為國學熱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大陸儒學對儒學的研究闡釋也取得了很多的理論成果。作為代表人物之一,陳明從公民宗教概念出發(fā)理解描述儒家文化系統(tǒng)的歷史地位和功能,構想其在當代國家建構與國族建構中的獨特意義與實現(xiàn)方式,在學術界思想界獲得了廣泛關注。作為現(xiàn)代化轉型重要內(nèi)容的國家建構與國族建構問題在中國有著理論的獨特性和現(xiàn)實的緊迫性。探索中國道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儒家文化的參與,而儒家文化也必然在對這一偉大進程的參與中獲得自己新的理論形態(tài)。該書正是一種這樣的探索。


        【本站相關信息】

        大陸新儒家文叢之陳明著《儒教與公民社會》出版?http://www.lfshouyuan.com/article/id/4558/


        (七)《二十一世紀的儒學》(杜維明) ? ? ?




        《二十一世紀的儒學》,杜維明著,中華書局2014年7月


        內(nèi)容簡介:本書是新儒家代表人物杜維明的最新力作。作者在回顧了儒學的發(fā)展歷程,反思了儒學在現(xiàn)代發(fā)展的困境和自我轉化的基礎上,提出了二十一世紀儒學的使命,對二十一世紀儒學面臨的何為人、人生的意義、信仰等五大問題提出了獨到的見解,期待新儒學在二十一世紀為人們安身立命發(fā)揮更大作用。作者還結合他在國際上講學、交流數(shù)十年的經(jīng)驗與體會,從多元化以及文明對話的角度解讀儒家的內(nèi)核精神及其在現(xiàn)代世界的命運,對理解中國思想界的現(xiàn)狀與未來,頗多啟發(fā)意義。


        【本站相關信息】

        杜維明著《二十一世紀的儒學》出版?http://www.lfshouyuan.com/article/id/4484/


        (八)《經(jīng)學的瓦解》(陳壁生) ? ? ?



        《經(jīng)學的瓦解》,陳壁生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年1月


        內(nèi)容簡介:本書展現(xiàn)了西學東漸中,中國學術研究的主流整體性從章太炎的“以史為本”轉向胡適之的“以史料為本”,新文化運動、整理國故、古史辨相繼興起,全面移植西方學術分科,從而實現(xiàn)中國學術現(xiàn)代轉型的基本歷程。此書從經(jīng)學角度對現(xiàn)代分科之學賴以成立的一系列預設提出質(zhì)疑。中國文明的核心即在經(jīng)學,經(jīng)學大義之相傳,方能保禮樂文明之不墜,倡導重回經(jīng)學。


        【本站相關信息】

        《經(jīng)學的瓦解》結語:為往圣繼絕學?http://www.lfshouyuan.com/article/id/4976/


        (九)《道統(tǒng)與治體——憲制會話的文明啟示》(任鋒) ? ??

        ?



        《道統(tǒng)與治體——憲制會話的文明啟示》,任鋒著,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11月


        內(nèi)容簡介:本書匯集了作者近十年來在政治學、歷史學領域撰寫的文章,曾陸續(xù)發(fā)表于《漢學研究》(臺北)、《開放時代》、《文化縱橫》、《知識分子論叢》、《原道》、《讀書》、《學?!返瓤?。文章總體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經(jīng)世與經(jīng)制”是關于近世經(jīng)世思想研究的思想史論文,共8篇論文;第二單元“儒家與憲政”是圍繞儒家與憲政主義的政治哲學思考,共6篇論文;第三單元“范式與方法”是關于政治思想研究范式的梳理,共6篇論文;第四單元“道統(tǒng)與公民”是關于自由主義、人民儒學、世俗主義的衍生性評論和闡發(fā),共5篇論文。


        【本站相關信息】

        任鋒著《道統(tǒng)與治體——憲制會話的文明啟示》出版?http://www.lfshouyuan.com/article/id/4569/


        (十)《戴氏注論語小疏》(郭曉東) ? ? ?




        《戴氏注論語小疏》,郭曉東校疏,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8月


        內(nèi)容簡介:隨著國學熱的興起,《論語》再次被廣泛閱讀。但心靈雞湯式的解讀往往買櫝還珠,丟掉了經(jīng)典的微言大義。而另外一種基于自由主義的解讀,看似很有學術性,卻難免對儒學義理的歪曲與比附。晚清今文學家戴望以春秋公羊大義注釋《論語》,可謂以經(jīng)解經(jīng)、通經(jīng)致用,為我們呈現(xiàn)了《論語》的經(jīng)典本相。郭曉東教授之點校以《續(xù)修四庫全書》影印之清同治十年金陵書局初刻本(據(jù)復旦大學圖書館館藏本影?。榈妆荆R阅陷紩簠矔?,并對戴氏注之出處、涉典故與義理之術語,尤其是大量涉及《春秋》與《禮》的內(nèi)容加以疏釋,撰此《戴氏注論語小疏》,亦其治經(jīng)以經(jīng)世之意。戴望為清朝中晚期經(jīng)師,偏重今文經(jīng)學,其注解《論語》乃據(jù)今文家說。以《公羊》解《論語》,雖不無可商之處,但戴氏無宋翔鳳之偏肆,而鑿實平正。郭曉東先生小疏,抉原發(fā)微,有功于戴氏。


        【本站相關信息】

        戴氏注論語小疏?http://www.lfshouyuan.com/article/id/4572/

        ?

        二、大眾通俗類

        ?

        (一)《儒家大智慧》(余東海) ? ? ?


        《儒家大智慧》,余東海著,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4年8月


        內(nèi)容簡介:依據(jù)儒家義理,借助經(jīng)典故事,從正面反面或側面闡發(fā)相關智慧問題,對儒家大智慧作出全面理論總結和思想闡發(fā)的,東海先生應為古來第一人。東海先生傾一生所學,將儒家智慧妙解成知時、知人、知言、知禮、知本、知權、知中、知因、知幾、知常、知易、知命等十二智,義理與故事相結合,經(jīng)典原文與延伸講解相結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雅俗共賞。


        【本站相關信息】

        余東海著《儒家大智慧》出版?http://www.lfshouyuan.com/article/id/4519/


        (二)《讀經(jīng)二十年》(王財貴) ? ? ?




        《讀經(jīng)二十年》,王財貴著,中華書局2014年5月


        內(nèi)容簡介:《讀經(jīng)二十年》從全球讀經(jīng)教育首倡者王財貴教授的千余場讀經(jīng)教育演講中抽取了最為精華的6場,是他20年來推廣讀經(jīng)教育理念與實踐心得的代表集萃。本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由著名傳統(tǒng)文化教育專家郭齊家和徐勇、臺灣自由學者薛仁明分別作序。第二部分是本書的主體,包括引言、導讀、6場演講的實錄和后記。導讀是經(jīng)典教育資深推廣者華一欣與王財貴教授圍繞20年讀經(jīng)歷程的深度對話。其次是6場講座的實錄,主題包括“百年來讀經(jīng)教育的歷程”“五四運動對中華文化的影響”“為什么要讀中華經(jīng)典”“讀經(jīng)教育與兒童成長的奧秘”“如何立志”“如何以圣賢為師”“如何開展讀經(jīng)教育”“中華文化源流與當代傳承”等。后記則是海外華裔學者培養(yǎng)讀經(jīng)兒童的實例?!蹲x經(jīng)二十年》適合一切關心中華文化傳承與命運的讀者閱讀并實踐。王財貴博士的讀經(jīng)教育理念值得所有關心教育事業(yè)的有志之士參考并實踐。


        【本站相關信息】

        讀經(jīng)“重歸體制”是我的最高理想?http://www.lfshouyuan.com/article/id/4463/


        (三)《重新發(fā)現(xiàn)宋朝》(吳鉤) ? ? ?




        《重新發(fā)現(xiàn)宋朝》,吳鉤著,九州出版社2014年3月


        內(nèi)容簡介:宋朝是個備受爭議的朝代,作者獨辟蹊徑,拋開主流史觀與文學形象,投身到宋朝的“現(xiàn)代化”細節(jié)中,像一個宋朝人一樣去觀察他們身處的世界:合作、互信的秩序,言論自由的氛圍,“公天下”的“產(chǎn)權”觀念,事無巨細的福利體系,嚴密的司法程序,相對健康的政治生態(tài),“現(xiàn)代化”的金融體系,“時尚”的經(jīng)營手段,豐富多姿的業(yè)余生活……將所有這些側面組合起來,我們便會發(fā)現(xiàn)一個與我們以往認知完全不一樣的宋朝。


        【本站相關信息】

        《重新發(fā)現(xiàn)宋朝》出版暨序、目錄 ?http://www.lfshouyuan.com/article/id/3924/


        (四)《儒商管理學》(周北辰) ? ? ?



        《儒商管理學》,周北辰著,中國發(fā)展出版社2014年5月


        內(nèi)容簡介:本書作者是當代著名儒家道場深圳孔圣堂的創(chuàng)辦人暨主事周北辰先生。本書剖析了西方資本主義精神的實質(zhì)及中國商業(yè)文明的危機,并在此基礎上融匯儒家經(jīng)典義理與西方現(xiàn)代管理學,創(chuàng)造性地闡述了中國的商業(yè)精神與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作者認為,儒商精神是中國的商業(yè)精神,儒商管理模式是真正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儒商精神的培育與儒商管理模式的建立是中國現(xiàn)代商業(yè)文明定型和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要創(chuàng)立體現(xiàn)儒家王道精神內(nèi)涵的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并形成中國文化特有的“治理結構”。這對于中華文明的“現(xiàn)代轉型”及人類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和作用。


        【本站相關信息】

        周北辰新作《儒商管理學》簡介、前言、目錄?http://www.lfshouyuan.com/article/id/4111/


        (五)《為儒家鼓與呼》(姚中秋) ? ? ?




        《為儒家鼓與呼》,姚中秋(秋風)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6月


        內(nèi)容簡介:本書為”叩問中國前行之道:問道書系”之一。作者認為:兩千多年來,儒家守護、傳承、闡明中國之道。中國曾偏離此道,而今正回歸此道?!罢l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為儒家鼓與呼,不是為了儒家,而是為了自己的生命向上提升,為了達致優(yōu)良秩序,為了天下太平。


        【本站相關信息】

        姚中秋新作《為儒家鼓與呼》簡介、自序、后記?http://www.lfshouyuan.com/article/id/4074/


        (六)《大宋帝國三百年》(金綱) ? ? ?




        《大宋帝國三百年》,金綱著,江蘇文藝出版社2014年4月


        內(nèi)容簡介:本書為宋史研究中一部開天辟地的大作,突破了以純研究為本,或以戲說為表的寫作格局,將歷史陳述與思想探索融為一體,既是一部大歷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國社會由衰及盛的思想專著。本書既忠實于歷史,考證渲染相得益彰,又評判縝密,不乏真知灼見,敘事宏大廣闊,生動有趣,余味無窮,為解讀歷史提供了一個新范本,國內(nèi)外所僅見。


        【本站相關信息】

        金綱新作《大宋帝國三百年》簡介、目錄精彩推薦?http://www.lfshouyuan.com/article/id/4110/


        (七)《道不遠人:郭齊勇說儒》(郭齊勇) ? ? ?




        《道不遠人:郭齊勇說儒》,郭齊勇著,孔學堂書局2014年8月


        內(nèi)容簡介:本書內(nèi)容包括,第一篇民間儒學與國學教育(國學與國魂、國家的興盛與國學的復興、百年儒學感言、“四書”應該進中學課堂……和學生一起讀禮記)第三篇,儒學現(xiàn)代化與文化主體性、第四篇儒學歷史與思想人物……


        【本站相關信息】

        《道不遠人:郭齊勇說儒》簡介?http://www.lfshouyuan.com/article/id/4977/


        (八)《正本清源說孔子》(楊朝明) ? ? ?




        《正本清源說孔子》,楊朝明主編,山東人民出版社2014年10月


        內(nèi)容簡介:《正本清源說孔子》以“正本清源”為名,將孔子作為研究分析對象,立足于儒家文化理念,以期還原真相,去除誤解。全書分《孔子身世與形象》、《孔子生平疑案》、《孔子教學與學術》、《孔子的核心觀念》、《孔子的政治思想》和《孔子的倫理主張》六部分,關注原始儒學,對孔子事跡及其思想進行深入研讀,引領人們認識被人為湮沒的傳統(tǒng),還原根植于深厚傳統(tǒng)中的文化真相,將“真孔子”呈現(xiàn)于世人面前。


        【本站相關信息】

        正本清源才能讀懂孔子——訪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http://www.lfshouyuan.com/article/id/3958/


        (九)《大眾儒學語錄》(曾國祥) ? ? ?




        《大眾儒學語錄》,曾國祥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


        內(nèi)容簡介:本書簡要輯錄了儒學四書原著中論述為人處世的基本道德和倫理的主要內(nèi)容,并用白話直譯。本書簡明扼要,便于攜帶,可置案頭、床頭,茶余飯后,隨時隨地可以檢閱。


        【本站相關信息】

        儒學精華的大眾化?http://www.lfshouyuan.com/article/id/4925/


        (十)《誠孝仁義公——中華美德新五常》(李漢秋、宋月航、王牧之) ? ? ?




        《誠孝仁義公——中華美德新五?!罚顫h秋、宋月航、王牧之編著,中華書局2014年3月


        內(nèi)容簡介:“新五?!卑ā罢\、孝、仁、義、公”五項德目,承繼老“五?!辈⑵鹾现腥A道德養(yǎng)成的內(nèi)在理路,以誠意始,由孝親到仁民、義行,再提升至公心,構成一個螺旋上升的圓環(huán)。本書為“誠、孝、仁、義、公”每項德目從經(jīng)典中精選20段格言并加簡釋,從古今的故事中精選20個略加演繹,匯成全帙百段格言、百篇故事,編撰成書,定名《誠孝仁義公——中華美德新五?!?,旨在為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的現(xiàn)代傳承與創(chuàng)新提供有益的探索。


        【本站相關信息】

        《誠孝仁義公——中華美德新五常》基本資料?http://www.lfshouyuan.com/article/id/3970/

        ?


        【附錄二:儒家網(wǎng)甲午年(2014)好書榜

        儒家網(wǎng)甲午年(2014)好書榜——思想學術類 鏈接:點擊打開鏈接

        儒家網(wǎng)甲午年(2014)好書榜——大眾通俗類 鏈接:點擊打開鏈接

        儒家網(wǎng)甲午年(2014)好書榜——儒學輯刊類 鏈接:點擊打開鏈接

        儒家網(wǎng)甲午年(2014)好書榜——大家新版類 鏈接:點擊打開鏈接


        ?【附錄三:部分入圍作者感言】


        儒家網(wǎng)敬啟:?貴網(wǎng)2014年度十大好書評選公告已閱,儒家網(wǎng)以民間立場舉行年度好書評選活動,在國內(nèi)實屬首舉,意義重大,因為只有秉持民間立場,才能真正客觀地選出好書。至于本人拙作獲選,感謝貴網(wǎng)同仁們付出之辛勞。惟望貴網(wǎng)一如既往,每年選出好書也。蔣慶于深圳

        ——?蔣慶(《廣論政治儒學》一書作者


        從沒想過自己也會有獲獎的時候。因為我做的工作從高大上的角度講是探索性的,從一般的角度講則是非常個人性的。我自己對它的評價也很不穩(wěn)定,從追求目標來講睥眤一時,從完成的效果來講又恨不得推到重來。所以,我把這種好書認定看成是儒門對于探索精神的肯定和包容。對此我十分感謝,并將繼續(xù)努力去證明儒家思想的內(nèi)在活力。

        ——陳明(《儒教與公民社會》一書作者)


        儒學作為中學三統(tǒng)之主統(tǒng),可為朝野、官民和雅俗所共賞,上可通雅,通經(jīng)致用,善化政德;下可通俗,化民成俗,美化民風。學術類書籍側重上通,通俗類儒書有助下通,有助于國民智慧和社會道德的提升。儒家網(wǎng)評選出的十大好書,是當代儒書之群英小會。拙著榮幸入圍并占大眾類之鰲頭,甚快。

        ——余東海(《儒家大智慧》一書作者)


        感謝儒家網(wǎng)。感謝所有投《重新發(fā)現(xiàn)宋朝》一票的老師、朋友。個人認為,欲了解華夏傳統(tǒng)之成就,請重新發(fā)現(xiàn)宋朝,因為宋朝是中國傳統(tǒng)文明之高峰。欲了解儒家治理之特點,也請重新發(fā)現(xiàn)宋朝,因為宋代是秦漢以來最儒化的一個朝代。

        ——吳鉤(《重新發(fā)現(xiàn)宋朝》一書作者)


        謝謝儒家網(wǎng)!《道不遠人——-郭齊勇說儒》,是貴陽孔學堂書局委托舒大剛先生主編的大眾儒學叢書中的一種,是我的博士生劉依平、肖雄幫我編的,吳龍燦君也貢獻了意見。謝謝為是書出版操心過的師友同仁,這小書反映了近些年來我對儒學發(fā)展中一些問題的關懷。謝謝儒家網(wǎng)將是書評為年度好書,實在是愧不敢當。期盼儒學界更加重視儒學在當代中國民間的生存與復興!恭祝儒學網(wǎng)越辦越好!

        ——郭齊勇(《道不遠人——-郭齊勇說儒》一書作者)


        僅僅一年,就出了這么多優(yōu)秀儒學著作,讓人感奮。儒家經(jīng)多年積累,已經(jīng)開始思想爆發(fā),并將深刻影響整個中國思想的走向和議題。評選優(yōu)秀作品,既可讓優(yōu)秀著作為更多人所知,更可推動儒門內(nèi)部相互批評,謝謝主事人。

        ——姚中秋(《為儒家鼓與呼》一書作者)


        感謝儒家網(wǎng)將拙著《復見天地心》選入2014年度十大好書之一。希望此項評選活動繼續(xù)下去,打破官方和自由主義的二元格局,以儒家的感受和評價方式來影響讀書界和文化界。

        ——張祥龍(《復見天地心——儒家再臨的蘊意與道路》一書作者)


        得悉“儒家網(wǎng)”評選“年度十大好書”,很為這樣的舉措感到贊佩,因為這對于盤點儒學研究成果、引導儒學研究方向、指示儒學學習路徑都具有重要意義。我本人主持編寫的《正本清源說孔子》能夠入選,則感到特別的高興!

        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體,儒家學說需要傳承下去、傳播出去。而無論對內(nèi)傳承還是對外傳播,對孔子及其思想的正本清源都十分必要而且關鍵,如果了解有限而認識朦朧和模糊,理解與尊重就無從談起。

        我們曾說,要使他人了解自己,首先要自我了解,就中國文化的現(xiàn)狀而言,“認識自我”甚至比“介紹自我”更為緊要?,F(xiàn)在,國外能夠真正認識到“中國精神生活”的學者較少,其觀念也許就來自中國學人“自己的迷茫和紛亂”。當前研究孔子和儒學,不能沒有古老文明現(xiàn)代發(fā)展的縱深視野,必須清醒認識到中國學術發(fā)展的特殊歷史文化背景。而要做到這些,要認識儒學的價值,弄清儒學與中國社會歷史文化關聯(lián)的內(nèi)在機制,最為基礎、最為迫切的工作應該就是學術上、思想上的正本清源。

        幾年前,在孔子出生地舉行過名為“尼山新儒學”的會議,議題就是儒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問題。我十分清晰地記得,在那次會議上,大家期待儒學的返本開新、綜合創(chuàng)新、推陳出新,以便能夠參與時代新人文主義思潮的健康發(fā)展。我提交會議的論文就是《認識儒學價值需要正本清源》,事實上,“正本清源”四個字,也的確是當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命題,因為要喚醒、激活文化基因,首要的或者最為緊迫的,就是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弄明白”進而“講清楚”,澄清認識,消除誤解。

        很顯然,就孔子儒學真正的“正本清源”而言,我們只是選定了方向。事實上,這樣的努力才剛剛開始。

        ——楊朝明(《正本清源說孔子》一書作者)



        在當代儒學復興中,經(jīng)學的重新被重視,理應成為這場新思潮的組成部分,而經(jīng)學對未來的意義,則取決于今天學界同仁們的努力。感謝儒家網(wǎng)組織這次活動,感謝各位評委的鼓勵!

        ——陳壁生(《經(jīng)學的瓦解》一書作者)


        相比時代提出的挑戰(zhàn),我們已經(jīng)做的只是微乎其微。這注定是一個過渡的時代,我們這幾代人應挺立,哪怕只是做一個卑微的擺渡者。

        ——任鋒(《道統(tǒng)與治體:憲制會話的文明啟示》一書作者)


        多謝儒家網(wǎng)及評委的評定,愧不敢當。我常以為人生一息尚存三餐溫飽之餘,即應為生命之價值文化之教養(yǎng)而努力,此則需有良好之教育以化民而成俗。我不堪為人師,故總勸人讀經(jīng),冀人人皆能從經(jīng)典中汲取文化之智慧,精進其生命,此則人人立即可學,家家簡易可教者。謹以此書與天下共勉。

        ——王財貴《讀經(jīng)二十年》一書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