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從來沒有把做官本身當作目的,而認為做官應該是在符合道義禮法的前提下實現(xiàn)價值的工具。孫中山先生所說的“做大事而非做大官”,才是儒家士人的真正理想所在。
《論語·憲問》中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一句,荀子在《荀子·勸學》中解釋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避髯诱J為,“古之學者”是一種君子之學,君子之學致力于一種由內(nèi)而外的修養(yǎng);而“今之學者”是一種只顧做表面功夫的“禽犢”。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香港文化與嶺南文化有著天然的親緣關(guān)系。共同的歷史文化記憶,是香港對“一國”天然的認同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