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吳亞波】讀經孩子需要學外語嗎——國學教育問答(九)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17-07-11 23:44:09
        標簽:
        吳亞波

        作者簡介:吳亞波,字廣毅,男,西元1986年生,陜西咸陽人,曲阜崇儒學堂創(chuàng)辦人暨堂主。2006年開始從事民間讀經教育推廣活動,2014年出版教育文集《為什么要讀經》。


        讀經孩子需要學外語嗎?——國學教育問答(九)

        作者:吳亞波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六月十八日己亥

                    耶穌2017年7月11日

         

        81、解經會不會影響讀經的速度,導致孩子讀經量不夠?

         

        解經當然會影響讀經速度,還會影響讀經質量,比如減慢了背書的速度,卻提升了讀經的質量,使得師生都把關注點回歸到經典的內容與意義的掌握上,而不再是包本字數(shù)的多少上,于是真正實現(xiàn)了讀一句有一句用處,讀一本有一本的意義。

         

        82、為什么會出現(xiàn)有的孩子讀經多年,對經典圣賢沒有感覺的現(xiàn)象?

         

        所讀皆不了解,又未曾做有助于解經的工夫,故所背名為經典,實際上不過是一堆不知所云的文字堆砌罷了,又何能對圣賢有感覺!

         

        83、孩子在讀經過程中需要閱讀嗎?

         

        功課完成時,課間活動時,假期時,一切閑余的時間,都可以用來閱讀,父母師長應注意處唯在于,選擇閱讀書籍應該合乎真、善、美之標準。

         

        84、讀經課程體系中有必要加入英文嗎?

         

        英文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孩子長大一些當然要學,學習之法也要對。


        《孟子》上有個故事,說是有個楚國人,想要子弟學會齊國話,然一個齊國人教他齊國話,一群楚國人與他講楚國話,雖然學了很久,依然沒有學會齊國話。假如讓他在齊國境內生活幾年,不用刻意教,也能很快就學會齊國話。


        結合體制聾子啞巴英語的教訓,這里其實揭示了一個外語學習的真理,即語言是環(huán)境的產物,只要有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任何一種外語之學習皆非難事。反之,若離開了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無論怎么用功,都是徒勞無功。而且,一種外語無論是語言的掌握,還是閱讀能力的具備,大量的詞匯語法都是必備條件。


        有鑒于此,當沒有外語環(huán)境時,則不妨多用功于詞匯語法之掌握,如可用熟讀背誦文章的方式,在文章中去掌握詞匯語法;等在口語方面需要突破時,則集中在此外語環(huán)境中集訓,所有問題將迎刃而解。所以,可選用《新概念英語》作為教材,從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習背誦其中的文章,以積累詞匯語法,至于口語方面的集中突破,則可去像“平和英語村”這樣的純粹英語環(huán)境集訓數(shù)月,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可得到全面提升,徹底解決國內一直以來的聾子啞巴英語問題。


        因此,學習外語,也無所謂什么關鍵期,只要用對方法,省時省力,事半功倍。不然,體制學校的英語教學足以為鑒。


        至于王財貴先生所倡導之外文讀經,因完全割裂理解在記憶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且多選用古英語,詞匯語法多已過時,且因不了解涵義,學生只背些毫無意義的聲音,不但忘得快,于英語聽說讀寫方面意義甚小。

         

        85、如果讀經不以包本為目標,孩子會不會因此失去動力?

         

        兩種不同的觀念可能是左右的關系,也有可能是上下的關系,即包涵與被包涵的關系,古代私塾教學法與現(xiàn)代私塾所提倡的包本便是后者。因材施教,循序漸漸,目標管理,讀解并行,最后當然可以連背全書,謂之包本。而對孩子而言,遠離虛假的顛倒妄想,回歸讀經的真意,把工夫用在有價值處,于其生命成長而言,勝過盲目包本不知多少倍矣。

         

        86、如何具體實施因材施教?

         

        人有五指,長短參差,人不曾想過令其一般齊整,只要相互配合,各盡其用即可。于教育亦同理,所以在具體教學實踐中當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特點,安排與其能力相應的學習任務與考察標準,使得每個人都能盡其可能,收獲屬于自己的成功,享受屬于自己的喜悅。陽明子所謂:凡授書不在徒多,但貴精熟,量其資稟,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則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諷誦之際;務令專心一志,口誦心惟,字字句句紬繹反復,抑揚其音節(jié),寬虛其心意,久則義理浹洽,聰明日開矣。能明乎此,則曉得如何實踐因材施教了。

         

        87、在解經過程中,一定要借助《說文解字》嗎?

         

        《十三經注疏》是一定要借助的,至于《說文解字》,有個別字《注疏》語焉不詳,則可在《說文解字》上查其本意。至于有人誤以為只要掌握了《說文解字》數(shù)千漢字本意,便可解經無礙,只是異想天開。蓋因一字在具體運用中,多已非其本意,在不同語境下,意義各有不同,引申義、轉移義不可勝數(shù),而《十三經注疏》則是兩千年來公認的十三經權威注釋,集歷代大儒注釋精華之大成,今人直接參鑒之可也。

         

        88、聽說古代杰出的人才,都是文武兼?zhèn)?,讀經學堂應該怎么做?

         

        孔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說古代杰出人才,皆是文武兼?zhèn)?,實乃無稽之談。說是文韜武略,倒還不錯。文自然指治國安邦之能力,武卻未必指武術,乃帶兵打仗之能力,如姜太公、諸葛孔明、范文正公、王陽明、曾國藩等,故讀經孩子待為人大本已立,日后當適當研習兵法,并了解今日之國際形勢。至于武術,敵數(shù)人者也,可作為一強身健體方式,各學堂有條件開設,沒條件則罷。

         

        89、讀經老師,應該如何提升自己的國學素養(yǎng)?

         

        讀經,解經,讀史,博覽,循序漸進,不急不躁,做與學生一樣的工夫。

         

        90、現(xiàn)在社會邪氣嚴重,如何培養(yǎng)讀經孩子的正義感?

         

        讀經,解經,讀史,博覽群書,以此樹立正確三觀。不管一個人出身如何,讀經教育都讓他有機會從凡夫俗子成為君子圣賢,成為國家之棟梁,社會之精英。凡人只能看到現(xiàn)象,君子圣賢則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所站高度不同,所見風景亦不同,面對問題反應也不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