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吳鉤】電視劇《蘇東坡》每一集都槽點(diǎn)滿滿

        欄目:鉤沉考據(jù)
        發(fā)布時間:2017-07-11 23:52:50
        標(biāo)簽:
        吳鉤

        作者簡介:吳鉤,男,西歷一九七五年生,廣東汕尾人。著有《宋:現(xiàn)代的拂曉時辰》《知宋:寫給女兒的大宋歷史》《宋仁宗:共治時代》《風(fēng)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神宗與王安石:變法時代》等。


        電視劇《蘇東坡》每一集都槽點(diǎn)滿滿

        作者:吳鉤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原載于 “我們都愛宋朝”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六月十六日丁酉

                    耶穌2017年7月9日

         

        聽說電視連續(xù)劇《蘇東坡》制作精良、考究,不戲說,編劇還是一位大學(xué)教授。便找來一看。

         

        這一看,發(fā)現(xiàn)這部號稱“重大歷史題材”的連續(xù)劇,只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粗編濫造”。戲中服裝道具不合史實(shí)就不說了,故事情節(jié)也改編得亂七八遭,比“戲說劇”還要戲說,違背史實(shí)與歷史常識的地方,俯拾皆是。

         

        這部戲,每一集都是槽點(diǎn)滿滿。現(xiàn)在單來看第三集。

         

        1

         

        第三集說到嘉祐二年,蘇軾參加殿試,接到的試題是一道策問。從電視畫面看不出這道策問題具體是什么,但可以看出是幾個字。

         

          

         

        這里,編劇顯然不了解科舉考試中策問題目為何。策問并不是幾個字,而是由考官提出一個具體的問題,通常跟治國現(xiàn)實(shí)有關(guān),略加闡述,然后請考生回答對策。也就是說,策問通常是一段幾百字的話,哪里是幾個字就能概括的?

         

        2

         

        那么蘇軾如何回答這次考試的策問呢?劇中透露了蘇軾制策的一些句子:“宮中貴姬至以千數(shù),歌舞飲酒,歡樂失節(jié)……”

         

          

         

        其實(shí),蘇軾從來沒有寫過“宮中貴姬至以千數(shù),歌舞飲酒,歡樂失節(jié)”的策論。這篇策論,其實(shí)是蘇軾之弟蘇轍所寫。而且蘇轍寫此策論的時間,也不是在嘉祐二年的殿試上,而是在嘉祐六年的制舉御試時。編劇為了突出蘇軾的見識、膽略、勇氣過人,使用了移花接木之術(shù),將弟弟的文章送給了哥哥,而且將時間提前至嘉祐二年。

         

        3

         

        按電視劇情節(jié),殿試結(jié)束后,蘇轍對蘇軾所寫的策論感到很擔(dān)心,對兄長說:“哥哥,你的策論寫得太過尖銳了?!?/p>

         

          

         

        蘇軾呢,義正詞嚴(yán)地教訓(xùn)弟弟:“子由,若是為了一己安危而不顧國家社稷,那你我出來做官為何?倒不如在眉山老家安分守己,太太平平,頤養(yǎng)天年。”將蘇轍訓(xùn)得一愣一愣的??粗绱隋e位的對白與面畫,我感到非?;?。

         

        4

         

        更搞笑的是,蘇轍與哥哥對話時,自稱“子由”。子由是蘇轍的表字,按古人稱謂習(xí)慣,一個人是不可能自稱表字的,因?yàn)楸碜帜耸侨砉┧朔Q呼自己的。

         

          

         

        5

         

        同一集中,歐陽修稱范鎮(zhèn)為“蜀公”,也是莫名其妙。范鎮(zhèn)封蜀郡公,后人以“范蜀公”相稱,但范鎮(zhèn)封蜀郡公我記得是在宋神宗朝,仁宗朝的人怎么可能叫范鎮(zhèn)為“蜀公”呢。編劇大概想顯擺自己的學(xué)問,卻露了馬腳。

         

          

         

        6

         

        還有,劇中眾官稱王珪為“大人”,也是編劇不解宋人稱謂所致。宋朝官員相面,其實(shí)并沒有互稱“大人”的習(xí)慣,據(jù)《陔余叢考》,“覿面(見面)稱大人,始于元明耳?!被シQ“大人”是從元明開始的。

         

          

         

        7

         

        電視劇接著講,由于蘇軾制策言論出格,仁宗震怒,拍了桌子。御史臺將蘇軾抓入大獄。太學(xué)生喊著要?dú)⑻K軾,朝中一伙大臣也提出將蘇軾殺頭。

         

          

         

          

         

        其實(shí),蘇軾除了后來那次“烏臺詩案”,并未下過御史臺獄。上面情節(jié),完全是編劇胡編亂造出來的。

         

        事實(shí)上,在嘉祐二年的貢舉考試中,蘇軾的文章立論平平,全無過激言語,怎么可能會惹來牢獄之災(zāi)?即便是嘉祐六年制科考試,蘇轍(注意是蘇轍)在策論中大罵仁宗,宋仁宗也并未生氣。

         

        8

         

        電視劇中,宰相韓琦也想深罪蘇軾:

         

          

         

          

         

        這同樣是編劇的胡扯。因?yàn)闅v史上,韓琦對蘇軾極為愛護(hù)。嘉祐六年制舉開考之前,京城的士子都躍躍欲試,韓琦對門客說:“二蘇在此,而諸人亦敢與之較試,何也?”韓琦對大蘇小蘇之才,是十分賞識的。

         

        9

         

        第三集最后,宋仁宗授予蘇軾為翰林學(xué)士,當(dāng)然也是編劇的扯蛋說法。不過,跟前面指出的那些錯誤相比,這個大概還可以說是文學(xué)性虛構(gòu)。

         

          

         

        只是,看這部戲的人,千萬不要被它誤導(dǎo),以為《蘇東坡》是什么歷史正劇。熱愛這部戲的人,也千萬不要再吹噓它“不戲說”了。

         

        責(zé)任編輯:姚遠(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