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吳鉤】茶筅,究竟是什么物件?

        欄目:鉤沉考據(jù)
        發(fā)布時間:2017-08-30 19:01:11
        標簽:
        吳鉤

        作者簡介:吳鉤,男,西歷一九七五年生,廣東汕尾人。著有《宋:現(xiàn)代的拂曉時辰》《知宋:寫給女兒的大宋歷史》《宋仁宗:共治時代》《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神宗與王安石:變法時代》等。


        茶筅,究竟是什么物件?

        作者:吳鉤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原載于 “我們都愛宋朝”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七月初九日己丑

                   耶穌2017年8月30日

         

        明末清初時,有一位叫做毛竒齡的學者,寫了一本《辨定祭禮通俗譜》,里面提到一種宋朝人烹茶用的玩意兒:茶筅。

         

        但毛竒齡不知道這茶筅到底是什么東西:“祭禮無茶,今偶一用之,若朱禮每稱茶筅,吾不知茶筅何物,且此是宋人俗制,前此無有。觀元人有詠茶筅詩可驗,或曰宋時用茶餅,將此攪之,然此何足備禮器乎?”

         

        毛竒齡是一位考據(jù)派學者,居然不識茶筅為何物。由此可以想見清代的烹茶方式跟宋人的差異之大。

         

        我們現(xiàn)在熟悉的烹茶方法,其實是元明時期才形成的,叫泡茶法——茶葉采摘下來之,經(jīng)過炒青制成成品茶,這叫做散茶。烹茶時用開水沖泡就行。非常簡單。

         

        而宋人流行的并不是散葉,而是團茶——茶葉采摘下來之后,不是直接焙干待用,而是經(jīng)過復雜的工序,將茶葉制成茶餅,用專門的茶焙籠存放起來。

         

        烹茶之時,從茶焙籠取出茶餅,用茶槌搗成小塊,再用茶磨或茶碾研成粉末,還要用羅合篩過,以確保茶末都是均勻的粉末狀。茶末研好之后,便可以沖茶了。先用茶釜將凈水燒開;隨后馬上調(diào)茶膏,每只茶盞舀一勺子茶末放入,注入少量開水,將其調(diào)成膏狀。然后,一邊沖入開水,一邊用茶筧擊拂,使水與茶末交融,并泛起茶沫。擊拂數(shù)次,一盞清香四溢的宋式熱茶就出爐了。這個烹茶的過程,宋人稱之為“點茶”。

         

        請注意,在這個點茶的過程中,必須使用到的茶具,其中就包括了茶筅。茶筅就是擊沸茶湯的用具。

         

        宋人的點茶,元代之后,在中國庶幾失傳了,不過宋朝點茶法傳入了日本,并發(fā)展成為日本抹茶。日本抹茶也使用茶筅,所以今天我們還能夠看到茶筅的樣子。下圖就是日本茶筅:

         

          

         

        茶筅擊沸茶湯的過程大體如圖:

         

          

         

        上圖出現(xiàn)的茶筅,是今日日本抹茶的茶筅。從形狀來看,宋朝茶筅跟日本茶筅又略有不同。我們可以從宋畫中找到茶筅。來,看看宋朝茶筅是什么樣子的——

         

        南宋佚名作品《斗漿圖》出現(xiàn)的茶筅:

         

          

         

        劉松年《攆茶圖》上的茶筅:

         

          

         

        金代山西汾陽王立伏墓壁畫《點茶圖》上的茶筅:

         

          

         

        (以上三圖來自《茶筅考》一文。未知作者)

         

        今天的日本茶筅,大概是從宋朝茶筅改良而來。可是在中國,茶筅卻成了一種湮沒不聞的老古董。這又是一個“墻里開花墻外香”的例子吧。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