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余東?!空{和孟荀論,與荀子犯的是同一個錯誤

        欄目:文化雜談
        發(fā)布時間:2017-11-29 18:53:30
        標簽:
        余東海

        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原標題:再論孟荀不可調和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賜稿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十月初十日戊午

        ? ? ? ? ?耶穌2017年11月27日

        ?

        學界流行孟荀調和論。要調和孟荀,就要為荀子性惡論辯護。辯護角度主要有兩個:一是認為荀子性惡論是正確的,比孟子性善論更加符合人性之實;二是認為荀子并非性惡論者,荀子所說的性并非本性。

        ?

        無論從哪個角度入手辯護,都要否定理學家和歷代大儒對荀子性惡論的批判。儒家學者齊義虎博士說:

        ?

        “荀子言生之謂性,只是自然屬性,而不是本質屬性,這一點孟荀大不同。至于宋儒,暗用其說而貶低其人,不過是為了抬高孟子罷了,門戶之見甚無味也。”

        ?

        如此研判程朱諸儒,義虎真虎威也。這段話從學術品格和理解能力兩個方面否定了二程、朱熹等宋儒?!鞍涤闷湔f而貶低其人”、“門戶之見”之斥責,是對宋儒學術品格的否定;認為荀子之性所指非本質屬性,意謂批評荀子是誤解了荀子,這是對宋儒理解能力的否定。

        ?

        其實,荀子“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指的就是本性?!盾髯?正名篇》中給“性”下了兩個定義,其一曰“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意指生命本質,即本性。宋儒和歷代批荀派沒有誤讀和冤枉荀子。

        ?

        荀子說“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生之所以然者,指生命之根源、之本質,即“道心惟微”之道心,“明明德”之明德,“天命之謂性”之天命……這個東西是超越善惡分別、純一無對的至善,具有先天性。借用荀子的話說:人之性善,其惡者偽也。惡才是“人為”的。

        ?

        不僅荀子,古來所有人性論,包括性善論、性惡論、無善無惡論和善惡調和論,都是就本性而言,都不會限于習性而論。蓋習性有善有惡,是常識之常識,完全沒有討論的價值和意義。人類惡念惡意惡言惡行無窮無盡,可謂惡習深重。一個傻子只要還沒有傻透,也會知道和承認人間有惡,人性有惡。

        ?

        不僅荀子,中西所有性惡論者不明本性,不知本性至善、習性易惡之人性真理。建立在性惡論基礎上的學說,無論是哲學、神學、道德學、政治學,都是大本已失的不良學說。若是付諸于政治實踐,必然導出惡政惡制惡法來。

        ?

        有必要澄清一個非常流行的誤解,認為民主自由奠基于性惡論。民主自由的指導思想自由主義及哲學背景人本主義雖無明確系統的人性論,但西方人本主義、自由主義諸大腕,對人性中的善質都有不同程度的認識。仁本主義是性善論,人本主義則是偏向性善論的準性善論。

        ?

        我說過,有孔孟在,荀子便是贅疣。只不過,荀子畢竟懂得禮的重要性,懂得以孔子為學術至尊,比法家和古今種種邪說固然好得多,比起佛道和自由主義來,也有其優(yōu)點。故不妨定位為儒門外道,予以一定的認可。但儒生必須明白,孟子才是儒門正宗、儒家正道,荀子在學術上完全不具備與孟子平起平坐的資格。

        ?

        性惡論從本質上否定了人性的美好、人格的高貴和人道的尊嚴,是對生命、對人類的根本性輕蔑,與性善論背道而馳。調和孟荀論,為荀子辯護,純屬雜家之見,與荀子犯的是同一個錯誤:不識本性,不知本性至善。

        ?

        同時,對于批荀的宋儒和歷代大儒的道德品格和學術眼光的質疑否定,暴露了彼輩學術之無根驕妄,與荀子一脈相承。荀子本身就很驕妄,在《非十二子》中詆毀子思、孟子之學術,誣蔑子張、子夏、子游為賤儒,堪稱大妄語。

        ?

        ?

        責任編輯:柳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