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東海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儒詞訓解之十二:我仁惟揚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賜稿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十月十九日丁卯
耶穌2017年12月6日
我仁惟揚,意謂高揚我們的仁旗,仁本主義旗幟。
此語化用“我武惟揚”。原句出自《尚書?泰誓》:“我武惟揚,侵于之疆,取彼兇殘;我伐用張,于湯有光!”大意是說,我們的威武要發(fā)揚,攻到商國的疆土上,捉拿那殘暴之紂王;我們征伐的進行,也是顯揚成湯伐桀的輝煌!
《泰誓》是武王伐紂、在盟津大會諸侯的誓師之辭。今特化用其句,改武為仁,與同仁們共勉。習先生反腐的難度不亞于一場革命,文化上摧邪顯正的難度更勝過一場革命,高舉仁旗是這個時代仁人志士最重要的使命和責任。
我仁惟揚可以包括我武惟揚,揚起仁旗,自有武威。蓋仁德包括武勇,仁道不礙威武,大仁必有大義,義是道義、正義,義刑義殺義戰(zhàn)都屬于義的范疇。武王伐紂就是義戰(zhàn),其軍隊就是仁義之師。
宅茲中國,揚我仁旗,仁人義士,盍興乎來。
我仁惟揚的近義詞有:弘我仁道,仁旗飄揚,惟仁是從,惟仁所召。
責任編輯:柳君
【下一篇】【馮兵】李滉“修身十訓”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