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余東?!扛叟_新儒家微論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18-03-24 16:32:55
        標簽:
        余東海

        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我的孔子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二月初八日乙卯

                 耶穌2018年3月24日

         

         


        【新儒家】如何定義新儒家,人言人殊。我認為,反本開新這個成語是最恰當?shù)亩x。新儒家首先是儒,必須吃透圣經(jīng)圣言,抓住儒家的道德政治原則,確立大本;新儒家要新,有一定的新知識、新見識、新風貌、新氣象,在制度追求方面有與時偕宜的時代性。反本而不復古,開新而不唯新,此之謂新儒家。

         

        【答客】或問:近聞人言大陸新儒家與港臺新儒家之區(qū)別。請問大陸新儒家之名是否成立?若成立,其與港臺新儒家區(qū)別到底何在?答:大陸新儒家可以蔣慶、陳明、康曉光、秋風諸君為代表,特別關心政治文明和制度建設,追求儒家憲政。而港臺新儒家對政治的關心度較低?;蛟S這是兩者最大的區(qū)別。

         

        【新儒家】港臺新儒家對政治的關心度較低,這個判斷有現(xiàn)實依據(jù)。他們對臺灣政治轉(zhuǎn)型和制度變革的積極性、參與度、影響力都很低,臺灣社會、制度和教育各個領域儒味淡薄。轉(zhuǎn)型之后,儒家文化不僅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而且去儒家化、去中國化的惡潮愈掀愈烈。

         

        【新儒家】兩蔣時期,臺灣政治頗為開明,言論相當自由,對于儒家又有一定尊重。如果港臺新儒家能夠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未嘗不可能將臺灣打造成中華文化的復興基地。那對于儒家文化的復興和中華文明的重建,意義非同小可,那是臺灣之福,更是大陸之幸和整個中華民族之幸。

         

        【新儒家】或說:“港臺諸大儒之用心,乃在中華民族千秋大業(yè),區(qū)區(qū)臺島,何足論之!若論文化影響力,當以長遠目光視之,不必限于當時!孔子雖不遇,然其影響力之大非在晚周,乃在后世!”這是將“萬古長空”與“一朝風月”割裂開來、對立起來了。殊不知孔孟為了“一朝風月”棲棲遑遑周游列國,垂老方休。

         

        【新儒家】我指出新儒家對現(xiàn)實政治關注不夠不到位,對臺灣政治影響不大,這是基于現(xiàn)實的邏輯判斷,也是學理責備。并非否定他們的賢,而是認為他們還可以更加賢能,更加有力地批判邪說,反思五四,并對三民主義進行友好批評,爭取讓兩蔣認識其缺乏形上依據(jù)、嚴重背離中道的重大文化缺陷。

         

        【新儒家】或謂何必苛責港臺新儒家,還是多多關心大陸儒家。狹隘得可笑。豈不聞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何況港臺非它山,新儒家非他人。他們的經(jīng)驗和教訓,長處和不足,對于大陸儒家的發(fā)展和中華文明的重建,最有借鑒參考意義。學而知其不足,如理如實評判,是對他們真正的尊重。一味茍譽,反而褻瀆和辜負。

         

        【新儒家】新儒家最大的學術問題是未能打破民主迷思,把西方民主制與王道劃等號,主動放棄了對于現(xiàn)代王道和新禮制的構(gòu)建責任。儒者是仁者,通達仁本主義者,對于自由主義的民主制度的優(yōu)缺點,不難洞若觀火。正確的態(tài)度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習借鑒而后超越,納其精華于新禮制。

         

        【新儒家】牟宗三先生通達佛道和康德,但對它們過于抬舉,喜歡曲為之辯,為它們某些有別于儒理、有違于中道的思想觀點巧辯,或者將它們與儒學強行比附。佛道和康德各有長處,與儒學各有相通處,但差別也很明顯。差別之處,儒者不宜為之粉飾,不能強合茍同。2018-3-24余東海于南寧

         

        附關于牟宗三先生的幾則舊話:

         

        【牟宗三】牟先生是學院派儒者,雖然未達圣賢境界,不足以接續(xù)儒家道統(tǒng),但儒家立場堅定,見識頗正,著作頗多正知正見,仍然不愧為一代大儒。李澤厚斥之“智力體操之學”,信口雌黃。李澤厚浮皮潦草,連牟先生的背影都看不見,也敢妄論君子。

         

        【牟學】牟宗三先生為民國五大師之一,造詣和境界很高,比錢穆還略高一籌。但是,尚非最高境,離圣境尚有距離。對佛道和西學、西制推崇過度,也是一病。例如對道家,孔子既相當尊重,又有所批評,《論語》中已有定論。牟先生則常常曲為之辯解,立場有失中正、眼光不夠透徹也。

         

        【牟學】將牟先生列為民國五大師,是我的主意。胡適對牟宗三評價不高,只能說明胡適自己不行,有眼不識泰山。上士可以理解、尊重中士,中士不能理解、尊重上士,自然不能正確評判上士。相比牟先生,胡適連中士都談不上,最多中下之間。至于胡適的崇拜者,就更等而下之了。

         

        【牟宗三】牟肯定道統(tǒng)、良知對政治的指導與參與,其政治眼光無疑超越了西方民主。但他在政治上仍然立足自由主義,仍以民主為制度追求。這正是牟的局限。最優(yōu)質(zhì)的民主,終究不同于王道政治和禮樂制度。在未來新禮制中,民主只是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民意有其適用范疇的嚴格限制。詳見《主權(quán)在民論》。

         

        【三統(tǒng)】牟宗三的三統(tǒng)并建論值得肯定。道與學,道統(tǒng)與學統(tǒng),血脈相通而各有側(cè)重。道統(tǒng)側(cè)重于中道,圣經(jīng)圣人共同代表,擁有憲位,高于政統(tǒng);學統(tǒng)側(cè)重于學術,不同家數(shù)自由爭鳴,維護道統(tǒng),輔助政統(tǒng)。

         

        【讀經(jīng)】儒佛兩家理義,既有大同,又有根本大異;可以相通,不可強同橫通。古今兼修儒道并試圖調(diào)和兩家的學者,往往強作解人,為道家強辯。牟宗三先生亦未能免俗。其師熊十力先生在《新唯識論》諸書中,對兩家文化立場、道德原則之異有深入闡說。認其同而別其異,熊先生不可及也。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