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許石林】天下最不能做的事,就是為人當(dāng)槍手、做文膽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18-11-07 22:48:36
        標簽:
        許石林

        作者簡介:許石林,男,陜西蒲城人,中山大學(xué)畢業(yè),現(xiàn)居深圳。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深圳市雜文學(xué)會會長、深圳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專家、中國傳媒大學(xué)客座教授,曾獲首屆中國魯迅雜文獎、廣東省魯迅文藝獎、廣東省有為文學(xué)獎。主要作品:《損品新三國》《尚食志》《文字是藥做的》《飲食的隱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風(fēng)明月舊襟懷》《故鄉(xiāng)是帶刺的花》《每個人的故鄉(xiāng)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編叢書《近代學(xué)術(shù)名家散佚學(xué)術(shù)著作叢刊·民族風(fēng)俗卷》《晚清民國戲曲文獻整理與研究·藝術(shù)家文獻》《深圳雜文叢書·第一輯》。


        天下最不能做的事,就是為人當(dāng)槍手、做文膽

        作者:許石林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原載于 “許石林”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九月三十日癸卯

                  耶穌2018年11月7日

         

        【一】

         

        好好的文字,讓“懵逼”一個詞給毀了

         

        一早看公號“新聞早餐”的一篇東西《這一對鳥夫妻讓總統(tǒng)落淚,全世界位置心疼哭泣!》

         

        內(nèi)容很好,標題聳人聽聞,可以諒解。

         

        唯文內(nèi)文有一處用了“懵逼”一詞,很刺眼。

         

        不禁品評論道——

         

        好好的文字,讓一個詞“懵逼”給毀了。

         

        寫東西,類似這種鄙俚粗野之詞,一定要慎用。同樣的,如“半毛錢”之類的詞兒也慎用。

         

        我不是多么文字潔癖的人,寫東西也常用鄙俚之語,罵臟話的段位也不低。盡管如此,可能正因為如此,我還是認為,他寫那么好的內(nèi)容,一定要慎用。用要用得是地方。

         

        嚴格地說,當(dāng)今人普遍粗鄙無文又自甘下作,所創(chuàng)造的新詞兒,無一不是極盡下流以盡可能諂媚愚下,使者播于市井,所謂吸引眼球。因此這種新詞兒,不用沒關(guān)系,用不好只有壞處,這種所謂“地氣”最好不接,因為弄不好,你不能化腐朽為神奇,地氣接不上倒接了糞氣。

         

        前日看一仁兄(南方人)的文章,直言告之:文中類似“半毛錢”這種輕薄鄙俚之詞,減輕了尊作份量,慎用。古人力戒士子作文用俗俚市井語,一經(jīng)沾染即不可治。此為告誡常人而言,非常之人自會處置,用得巧妙便有巧妙之效,還不至于墮入下流。

         

        今人寫作用白話,難免市井氣。而今之通行白話,尤對南人不公。故南人用之,尤當(dāng)警謹,萬不可為求流暢生動而陷于油滑,自損威重。寧可古雅,不失厚重。不可輕易,失諸輕油。

         

        【二】

         

        《新聞戰(zhàn)線》總編輯胡女士意外離世。

         

        網(wǎng)上有諸多對其離世議論的。

         

        我寧愿相信她是抑郁癥。

         

        盡管我對抑郁癥有自己一貫的看法——世上有一種文化,與抑郁癥絕緣,那就是中國傳統(tǒng)之學(xué)。

         

        有關(guān)與此,容后再論。

         

        我的感慨是:文字工作者的苦累極少有人能體會。

         

        我經(jīng)常勸年輕文友:天下最不可為之事,無過于寫作,尤以為人做文膽為最。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做別人的槍手和文膽。因為,他若懂,他能寫,就不需要你,也看不起你;他寫不了,才讓你寫。你之精彩,他不懂,就不知你之可貴,因眩而厭,因厭而輕之,是以羞辱至矣。

         

        其實,為文可以養(yǎng)生。唯無艱難勞苦而已。

         

        辛苦生涯本業(yè)儒——寫作之人,就不要指望能過多么富裕的物質(zhì)生活。再說,物質(zhì)生活豐富,會擠占精神的空間。美國總統(tǒng)約翰·亞當(dāng)斯,在任前兩次去歐洲,他以清教徒的身份見識了法國王室的奢糜,但他經(jīng)受住了考驗,沒有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他說:“我總認為,生活越奢侈,道德越敗壞?!?/p>

         

        所以,寫作人但凡家有咸菜窩頭,所謂倉有余糧,齏缸未罄,即可為自己寫痛快文字,不必賤賣立身之本,以諂事他人。

         

        心中若有一絲在意他人之心,則為文必自損身心。

         

        寫作者若想在這世上少受傷害和算計,就需要保持一些耿介和清高,甚至負擔(dān)一些“壞名聲”即漢武帝下州郡求賢詔所言“士或有負俗之累”,這是可憐的書生艱苦生存的保護色。

         

        聽過一個真實故事——

         

        有大學(xué)同學(xué)三人,皆平民子弟,在校時即加入文學(xué)社,愛好寫作。畢業(yè)后皆以文字優(yōu)異入職,三人工作勤懇,所寫文字,屢蒙嘉賞,均獲進身,惟緩慢耳。其中一人,于某次轉(zhuǎn)行后,履新之始,凡有文書,皆峻拒不寫,謂己向不擅文字,新單位即不以文書之勞相付,不數(shù)年,連升三級,今已侍勛爵而入要樞。其余二人,依然操筆墨生涯,仕途如蝸游龜行,十分緩滯。

         

        聞之者,無不嘆息……

         

        官場就有這個規(guī)律:會寫的升不了官。

         

        原因大概是:

         

        一、提拔了你,后面誰寫?用你用慣了,換個人不順手。

         

        二、骨子里認為你們寫東西的人沒其他本事。

         

        三、骨子里認為寫東西不是好事,要是好事,他們早全力以赴了。

         

        四、寫東西的人為人役使,如牛耕田、狗看門,離不了你們,但輕賤你們。

         

        五、……少兒不宜,故略。

         

        “文運關(guān)乎國運?!?/p>

         

        太多人不理解這句話了。

         

        天下萬事,所有世俗功業(yè),無論多么顯赫,欲使其德布當(dāng)前,傳諸后世,只有一條途徑:成于樂,化為文。

         

        今人輕文重利,毀壞國家天下之根本。

         

        從前請人寫東西,先奉上潤筆,請作者賜題賜作。

         

        今天,還有不給稿酬讓人白寫的,好像作者欠他的一頓白乎似的。

         

        區(qū)區(qū)不才一直有個愿望:辦一份高檔刊物,約稿時即奉厚酬,真正尊重作者。

         

        其實,越是好作者,你禮敬他,他越誠惶誠恐,非常好合作,絕對超值回饋佳作。什么文人的毛病,一掃而光。

         

        可是,你看這世界大趨勢,還能實現(xiàn)嗎?

         

        【溫馨提示】——

         

        若對此問題有更多興趣的,可閱讀本公號早前的一篇《世上有三種職業(yè),自帶神性,不可輕侮》。

         

        請自己找,我還沒學(xué)會鏈接。

         

        2018年11月7日立冬

         

        責(zé)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