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許石林作者簡介:許石林,男,陜西蒲城人,中山大學畢業(yè),現(xiàn)居深圳。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深圳市雜文學會會長、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專家、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曾獲首屆中國魯迅雜文獎、廣東省魯迅文藝獎、廣東省有為文學獎。主要作品:《損品新三國》《尚食志》《文字是藥做的》《飲食的隱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風明月舊襟懷》《故鄉(xiāng)是帶刺的花》《每個人的故鄉(xiāng)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編叢書《近代學術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刊·民族風俗卷》《晚清民國戲曲文獻整理與研究·藝術家文獻》《深圳雜文叢書·第一輯》。 |
原標題《閱讀為什么要從“說文解字”開始?——第十九屆深圳讀書月演講錄音整理》
作者:許石林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原載于 “許石林”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十月十四日丁巳
耶穌2018年11月21日
【作者按】根據(jù)演講錄音整理,錯謬難免。敬請指正。
時間:2018年11月18日下午3點
地點;深圳青年廣場
聽了剛才尹總(尹昌龍)的這個演講以后,我覺得他把我的意思全都講完了,我還怎么重復,對吧?比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對這句話的重申——我發(fā)現(xiàn)當今時代,大家讀書有個問題,對自己毫沒有關系的,俗稱八竿子打不著的事情,議論起來頭頭是道,揮斥指摘、高談闊論,但是對于自身本身的問題卻束手無策,對吧?不要說別的圈子,就算是學傳統(tǒng)之學的國學界、儒學界很多人說起大事情、大話題來頭頭是道,但是自家過個春節(jié)、過個元宵、過個清明、過個中秋節(jié)等等,卻不知道怎么辦,不知道怎么過才有意義,連給祖先磕個頭、上個香怎么做都不會。
議論起別的東西來雄詞滔滔,就是說非常地好高騖遠,這樣帶來的負面效果是什么?自己的精神特別的亢奮,但是卻解決不了自身的問題。這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古人一直強調的是你讀書是為他人之學,還是為己之學這個問題。
有一個著名的人物,我要一說出他的名字來你們會轟然驚訝的,當然我不能說他是誰。這個人名氣非常大,但是他的好朋友跟我悄悄地說了一句他的壞話,說這個人他自最可悲的是他不信他說的寫的每一句話,因此他寫的文章,他自己頭頭是道講的話,一般人認為很高大上,但是,我們看,明顯能看出他有短板,而且有提高不上去的一個極限,就是說他自己把自己制約了。因為他所學的就是來為大家這樣說的,但是對他沒有用的。
那么,如何才能把我們先天帶來的人人都有貪念,通過學習,真正讓所學的文化先化自己,進而通過自己再化別人。
我主張什么呢?好多人說社會要變革,要提升,要改造,要優(yōu)化我們的制度,這些話說的對嗎?對。但是你說給誰聽呢?你說這話跟你有關系嗎?可以有關系,也可以沒有關系。你怎么才能做到這個事情呢?有辦法,那就是學習從自己開始,自己改變家庭,影響家人,進而影響家族,家族進而影響鄰里,進而影響鄉(xiāng)黨,進而影響社區(qū),像誰波浪一樣,從里往外蔓延式地影響。這就是古人給我們規(guī)劃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格式,沒有變。我們?yōu)槭裁醋x了很多的書,滔滔不絕,回到家里面,把自己家里管不好?
所以我看見很多人,說這個人為官官聲很好,或者做生意很好,社會形象非常好,但是家里的孩子或者老婆、親戚做了很多非常錯的事情,言下之意都不是他的問題。其實還是他的責任,齊家這個功夫沒有做好嗎?
那怎么才能做好?簡單的說就從讀書開始,讀書是我們唯一最有效的方法,最功不唐捐的努力。讀書的方法從什么開始呢?說文解字。就是從一個字,一個字開始,從一篇一篇開始。我在國學界,沒有參加國學界得很多大活動。為什么?因為太多的人就是這種大概念,我把它稱為大水漫灌,太陽一曬,地皮又干了。我主張滴灌,說文解字就是滴灌式讀書。
咱們今天的主題是談讀書。怎么讀書?我經(jīng)常會被人問這個話題,昨天收了一個微信,還沒回他,他是我的朋友,想向我要一本書。因為我指責了他——他有一天發(fā)了轉述別人對我的贊美,人家本來是好心,但是越是好心,我就想報答你一好意,我對他說:你作為一個成功的老板,成天被這些飄來飄去的江湖人士忽悠得蹉跎歲月,你應該靜下來好好的跟著我讀一本書,就一本書!他當然被我的誠意打動,出差去了,昨天回來跟我說要拿書。我已經(jīng)準備好一本書送給他,我說讀這一本,不要貪多。我經(jīng)常講讀書不要貪多,不要貪快,慢慢來。
蘇州有個園林叫留園,里面有一個非常大的景致,好像叫留云山房,門口掛著一幅很長的對聯(lián),聯(lián)語是用花木和讀書來對應的,作者是清朝的狀元陸潤庠。上聯(lián)談讀書:“讀書取證,讀易取變,獨騷取幽,讀莊取達,讀漢文取堅,最有味卷中歲月;”下聯(lián)談花:“與菊同野,與梅同疏,與蓮同潔,與蘭同芳,與海棠同韻,定自稱花里神仙?!?/p>
咱們說上聯(lián)——讀書,書是什么?指《尚書》,《尚書》是指上古的書,上古的政令、文書,也就是說我們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最正宗的正義都在那里。
舉個例子,比如大家快過春節(jié)了,你會祝福別人并收到祝福,大家說什么叫幸福?讓大家人人都談什么幸福,于是就會有五花八門的有關幸福的答案。談得對不對?全對??墒悄愣鄶?shù)人說的不是幸福的福的正義大義,幸福的福,這個字的正義是什么?你一聽你會發(fā)現(xiàn),你花八門的答案都在它的涵蓋中,而你不夠全面,它很全面,邏輯非常嚴密高明——
比如說幸福的前提是什么?你活到20歲就死了,這就是幸福嗎?不是。所以,第一個要活的時間長,榮期三樂,其中一條就是年九十,意思是活的歲數(shù)大,活得久才是幸福的根本。第二,你身體好,健康,八十八歲還爬在馬路邊上,在垃圾推里桶里面撿吃的叫幸福嗎?——古人非常務實的,不跟你說那些很空洞的東西。所以第二個要有錢,所以叫富。你活了九十年,有八十八年躺在病床上,這叫幸福嗎?不叫幸福,所以要健康。長壽、有錢、健康,但背后叫人戳脊梁骨、罵娘,說這個老不死的缺德,好不好?當然不好。所以第四是有德,受人尊敬。最后,活到九十多歲,出門給車撞死。不好,死得不好。所以要講究壽終正寢,死得好,這個字就是考試的考,所以你看我們這尚書里面把幸福的福定為五個,叫:壽、富、康、德、考。
你讀《尚書·洪范篇》,人家讓你回答什么叫幸福,你若知道這個,你就不會五花八門,答得都對,但是全是細枝末節(jié)。對不對?你要答,從根本上答就是五個字,對吧?
讀《易》取變——因為有正,但思考問題、做事情,不能那么死板,要變。怎么變?
有個國企,董事長是我的朋友,他說我們公司logo太小氣了,你幫我找個人給重新設計一下,我一看他的公司的名字,我說我?guī)湍阍O計一個嘛。他說你又不會畫畫,我說我不會畫畫,我會找個會畫畫的人,讓他按照我的意思設計。我就給他設計了一個,圖案是寫意火鳳凰加一條中華龍的組合,又變形成他們公司名字兩個字的拼音第一個字母的組合,他拿到朋友圈里面叫人打分。中間不斷的有問題問我,其中一次問我,說有個領導說你這個鳳凰應該在龍的下面云云。我說領導肯定是受了某個導游的影響了,導游就是帶你參觀慈禧陵墓的時候會告訴你說,慈禧有篡位做皇帝之心,于是下令將她的陵墓包括故宮的大殿前面那一塊漢白玉的雕塑,都讓雕成鳳在上,龍在下。
人家慈禧沒有現(xiàn)在人那么庸俗,其實,它就是《易經(jīng)》里的第11卦叫“天地泰”卦,鳳取向上之勢,俗稱鳳包龍,是動態(tài)的,不是死的,對吧?這個就取一個字:變。天地交泰的一個變字。所以通常為什么我們說陰陽,不說陽陰;說陰陽平衡,不說陽陰平衡,原因就在這里,關于這個,以后找時間可以細談。
讀《騷》取幽——就是指出楚辭,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他的那種浪漫細膩幽微的感覺,能開發(fā)你的智慧,進入一種非常超現(xiàn)實的那種自由想象、無限幽渺的空間,特別美妙。讀騷取其幽,感受它的幽微浪漫之意。
讀《莊》取達——讀《莊子》取他的那種達觀洞察一切的通脫透徹。莊子生活在戰(zhàn)國末年,那種動蕩的世道,需要這種瀟灑通脫的心態(tài)。你讀《莊子》的話,你容易把事情看得開,看得開是什么意思?類似培養(yǎng)你的是一個精神叫恕道。什么叫恕道?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的思想用兩個字概括:忠、恕。你們家的孩子,你鼓勵他讀書的時候讓他拼命地讀,給他提各種要求,陪他做作業(yè)。要求他:你要考個好大學,考美國常青藤,考個北大清華,你這個叫忠;可是結果萬一孩子沒考上,你就要變了,你對孩子說:沒事的,人生的成功道路很多的,你努力過了就非常好了,作為父母我很欣賞你!你已經(jīng)很杰出了,爸爸媽媽為你感到驕傲,你考什么學校我們都滿意,等等,這個就是恕道。你光有忠沒有恕是行不通的,在世界上也是這樣對不對?但是如果不懂這個的話,現(xiàn)代很多人是把它顛倒過來了,常常是把事后不得已的權宜之計即類似恕道,當做的出發(fā)點的標準,處處茍且偷私,不認真、不嚴格。等事情沒辦好——事情肯定辦不好,又回來苛責于人,他才想起了更嚴格的標準,類似忠道。所以,因為顛倒了這個次序關系,所以,矛盾解不開。我們生活中這個現(xiàn)象非常非常多。有意思,似乎儒家的忠恕之道要靠讀《莊子》才能更快遞培養(yǎng)。也不見得,這是一種方法而已。這是我讀《莊子》的私人體會,供參考。
讀“漢文取堅”是什么意思?這里說的是大概,你大體上議會就行了,他認為,漢代的文章大致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堅,堅定、堅韌的堅,硬度、牢固、不移等等。舉一個后漢的例子:我們知道班超投筆從戎。他70多歲了還帶在西域,人老了,思念故土,他想回來到中原,給皇帝上奏章,也叫奏疏,可他不明說,他寫得非常的凄婉,但是有硬度,他的文字里面有一股堅韌的穿透力量,讓你抗拒不了。怎么說的?非常短的一封信,我邊背誦邊解釋一下:
“臣聞太公封齊,五世葬周”——我聽說周朝的姜太公,朝廷把他分到山東半島的齊地去,可是他家的后代五代人去世了,都要千里迢迢從山東半島把遺體運回到陜西關中他的老家去安葬。
“狐死首丘、代馬依風”——傳說狐貍要死的時候,它會回到它的窩邊去,代地就是五臺山附近那一帶產(chǎn)的駿馬,站立的時候,它的頭都要沖著家鄉(xiāng)的方向,希望能夠聞到家鄉(xiāng)的風,吹拂著它的鬃毛。你們看,我們的漢字多美?。》浅5拿?。
“夫周齊同在中土千里之間,況于遠處絕域,小臣豈無首丘依風之思哉?!薄芎妄R,都在中原,不過相隔千里,他們都那么依戀故土,那么臣班超我這么大歲數(shù)了,在這么荒遠的地方戍邊,我怎么能沒有像狐貍、像馬一樣的首丘依風的情感。
“蠻夷之俗、畏壯侮老,臣超犬馬齒殲,??帜晁?,奄忽將仆,孤魂捐棄?!薄掖倪@個地方是文化落后的地方,當時1900多年前特落后的地方,風氣原始,人們畏壯侮老,就是對年輕人巴結、討好、畏懼,對老年人欺負、輕慢、侮辱,我作為一個70多歲的老人,看著這種風俗,感懷身世,內(nèi)心悲涼。常常擔心自己年齡大了,說不定哪天會突然死亡,一把老骨頭丟在這荒遠的地方。
“昔蘇武留匈奴中尚十九年,今臣幸得奉節(jié),帶金銀,護西域,如自以壽終屯部,誠無所出恨。”——當年蘇武被羈留的匈奴長達十九年,他都回到了漢朝。而今天,臣我榮幸地奉朝廷之命,帶著朝廷給我的經(jīng)費,領著大軍在西域為我們國家戍邊,這樣,我就是死在我的任上,我一點遺憾都沒有。
“然臣恐后世或名沉為沒西域,”——但是我特別擔心后代的人評價我的時候,說我那么大歲數(shù)了,不愿意向朝廷申請回來退休,就是為了死在西域,博得一個好名聲。
這樣的話,假如我想回去,“臣不愿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我不指望回到中原去,只希望就把我調回離家鄉(xiāng)近一點玉門關就心滿意足了。
“臣老病衰困,冒死瞽言。”——我年老且身體多病,也許向朝廷提的要求不正確,請原諒。
“謹譴子勇隨獻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勇目見中土?!薄夷挲g大了,行動不便,我派我的兒子班勇帶著我給朝廷的貢品,回去替我超白皇帝并述職。趁我還活著,讓我的兒子回到我的中原老家,替我看一看故鄉(xiāng)的土地。
大家聽聽這個述職報告,能不能打動人?絕對能打動人。所謂“驚沙撲面、利鏃穿骨?!边@種漢代文字就有一種力量,讓你想到一個字:堅。對不對?所以“最有味卷中歲月”,你要一點點地去品味它,感受文字中蘊含著的一個朝代、一個時代的精神特征。
這樣讀書,從一篇文章、仔細地,說文解字地讀,比你成天聽那些大水漫灌式的講座效果要好。而且,養(yǎng)成習慣,你就不會犯上面說的好高騖遠的毛病,成天關心八竿子打不著的事情,浪費生命為他人之學。慢慢地養(yǎng)成為己之學的習慣,你讀的書能首先滋養(yǎng)你,你信仰的文化首先化你。
為了讓大家很愉快地接受我這個講座,最后,我再舉一個漢代的文字,就是曹操的《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矣梦枧_上京戲的吟唱方法,來給大家描繪曹操此時的心情。
(略)
——在這里為什么最后要把吟唱做結尾,為的是引出我最后一個觀點,就是讀書的方法。方法就是你讀書的讀書聲音。為什么?因為文字。剛才尹總講了,主要你要多寫,沒錯,你多寫,它能幫助你整理你的口語。很多人說懶得寫,寫不是為了讓你當作家,你當作家當然好,你當不了,你寫,絕對是沒有白寫。對吧?寫是你讀的一種方法,一個重要的過程,我覺得這個方法值得提倡。
我們中國的漢字最大的特點單音,同一個字,它的讀音的強弱、輕重、虛實、長短、清濁等等,它都有不同的含義。所以我的體會是,漢字最美妙的還不是能寫出來的那部分,因為包括漢字組合的方法,你把它寫出來、譜成曲子,其實,凡是能寫出來的,你都能學得到。那么你學不到的是什么?學不到的是所謂字縫里的、你譜不了曲子的那些。你學不到別人的,但是你通過自己讀書修養(yǎng)卻可以得到自己的。我剛才模仿的吟唱,其中有我們漢字最美妙的虛詞,就像我們一句話里面最美妙的拖腔、韻味,這個從什么地方出?就是你把修養(yǎng)到了一定的地步,自然就會出這種韻味。為什么叫腹有詩書氣自華?你讀書的目的是提高修養(yǎng)升級你個人的生命,讀書跟你生命的質量有關。你要通過讀書以及其他的方式,讓人生的質量提升,高質量的生命,對人間的美,有敏銳、準確、精微的感知和精彩的表達。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姚遠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