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東海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美國和西方的精神矛盾
——兼論耶教的全球性衰弱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庚子臘月初六日丙寅
耶穌2021年1月18日
作為美國和西方兩大文化體系,人本主義和神本主義的矛盾具有原則性,是美西的內(nèi)在性和國家精神矛盾。對此東海堪稱有先見之明,曾在多篇文章中指出這一點。2018年4月《儒家大中至正,西方精神分裂》文中說:
“耶教和《圣經(jīng)》,乃是神本主義宗教及經(jīng)典,既違反人本思想,又違反科學原則,與科學精神和現(xiàn)代文明背道而馳。西方現(xiàn)代文明是突破神本主義壓制而政教分離的結(jié)果,但突破得并不徹底,本身道德資源不足,問題非常嚴重?,F(xiàn)代西方的人本主義政治和神本主義宗教是分裂的,不少西方人的精神也是分裂的。”
注意,美西的問題,并非人本主義對神本主義突破不徹底的問題。人本主義和神本主義相互矛盾而又各有各的問題。神本主義的問題是雙重的不知:蔽于神而上不知天、下不知人,既不明天道又不通人道,既違反人本思想又違反科學原則。人本主義的問題是蔽于人而不知天,不明“性與天道”,對于人欲,法治雖有所限制,文化不足以導良。這就是道德資源不足的表現(xiàn)。
因此,神本主義一權(quán)獨大,政教合一,固然問題很大;人本主義突破神權(quán),政教分離,同樣問題重重。
人本主義不知天,其自由人權(quán)平等民主法治五常道雖然可以為道德提供一定的底線,但不足以全面提升道德。神本主義既不知天又不知人,文化高度和真實性都有限,作為宗教信仰,雖有一定的好處,更不足以全面提升道德。
換言之,它收拾不住人心人性,至少吸引不了、收拾不住美西三界精英的人心。美西左派的得勢和川普的失敗就是最好的證明。川拜之爭,是美國右左之爭。右左之間,不僅有利益權(quán)力之爭,方針政策之別,還有價值理念和宗教信仰之異。
公眾號文章《川普之后再難有川普》分析了川普“民意超強”而“官意超弱”這一“川普現(xiàn)象”形成的五大原因,包括華盛頓利益關(guān)系阻隔、媒體妖魔化抹黑等等,其第二個原因是,價值理念沖突尤烈。文章說:
“應(yīng)該說近三十年來,美國社會是在逐步左轉(zhuǎn)。美國本是建立在基督教基礎(chǔ)上的很傳統(tǒng)的國家,傳統(tǒng)的信仰、道德和家庭觀念是社會的基石。但是現(xiàn)代變異得非常厲害,政黨、媒體、方方面面都在左轉(zhuǎn),甚至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什么男女同廁、自行變性、大麻合法化、高稅收、高福利,提倡什么“民主社義”、“綠色新政”等等,包括最近佩洛西剛剛通過的一個法案,在政府公文中廢除使用母親、父親、兒子,女兒這樣有性別特征的詞匯,只能使用“性別中立”的詞。”
“所以我們會看到在美國,很多有神的信仰的人,都非常強烈地支持川普,而左派人士則非常仇恨川普,這種左翼思潮集中在大學、媒體、政府;在華盛頓沼澤里,被極左派長久控制形成的暗深勢力滲透在整個立法、行政、司法層面,構(gòu)成了對川普四年執(zhí)政的掣肘,甚至是仇恨。這種仇恨形成了在這些階層中川普“官意”的超低?!?o:p>
特朗普是堅定的耶教徒,耶教徒多是保守主義者,右派。左派反對特朗普,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耶教對美國三界精英的影響越來越弱。注意,即使特朗普成功連任,也難以挽回耶教衰弱的趨勢。耶教衰弱的根源在于耶教自身,其衰弱具有全球性和歷史性。
中世紀耶教的政教合一之路是錯誤的,伊斯蘭國和伊朗的神本主義之路是錯誤的,納粹的民族社會主義、蘇聯(lián)的物本社會主義之路是錯誤的。這些統(tǒng)統(tǒng)都是邪路和絕路。美西現(xiàn)代的人本主義道路正確又不夠正確,正確性有限也。
美西的社會和國家問題暴露得越嚴重,越說明東海“唯仁本主義才能政救中國、道援天下”之判斷的正確性。仁本主義上達天道下通人道,內(nèi)圓圣德外徹王道,兼有人本主義政治和神本主義正教的優(yōu)點而無其缺,故可以培養(yǎng)最好的人,可以建設(shè)最好的社會,可以圓滿解決人本主義和神本主義相互的矛盾和各自的問題。
當然,要讓全人類接受仁本主義,天下歸仁,還有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急不來也。丘吉爾說過:“要想讓美國人做出正確的選擇,那需要他們把所有錯誤都嘗一遍后才行?!卑衙绹藫Q成人類,這句話就是一條定律。人類只有將這些錯誤和不夠正確的路都走一遍之后,才有望踏上大中至正的光明大道:仁本主義。
沒有人是天生的圣賢。任何圣賢在成為圣賢之前,難免出偏犯錯,不斷過而改之,逐漸成長起來,直到不惑不逾。同樣道理,人類社會也不可能一帆風順地實現(xiàn)大同理想。在抵達大同理想之前,也難免犯各種錯誤,走各種彎路,這是人類社會進入未來大同王道不得不支付的代價。
在天下歸仁之前,中國應(yīng)該、必須先歸仁,在新的歷史平臺上重建王道政治和禮樂制度,重建中道之國。政救中國,此之謂也。
附:儒家大中至正,西方精神分裂
友人薦來一篇文章題曰《現(xiàn)代文明為何沒有誕生于“聰明人遍地”的中國?》其中有兩段話:
其一:“如果科學不符合道德,必然帶來災(zāi)難——人類歷史上諸多慘烈的教訓都證明了這一點。因此,關(guān)于道德的智慧,遠遠比關(guān)于科學的智慧重要得多。西方人最推崇的人文經(jīng)典,都體現(xiàn)了對這兩種智慧的追求:高斯的數(shù)學、康德的哲學、孟德斯鳩的政治學……還有關(guān)乎信仰的耶穌和《圣經(jīng)》?!?o:p>
其二:“隨著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以及帝國官僚體制的成型,儒家倫理和科舉制度逐漸淪為鞏固皇權(quán)、愚弄百姓的工具,這片土地徹底淪為一灘死水:整個國家沒有任何制度更新、自我糾錯的可能?!?o:p>
第一段話中,這句非常正確:“如果科學不符合道德,必然帶來災(zāi)難——人類歷史上諸多慘烈的教訓都證明了這一點。因此,關(guān)于道德的智慧,遠遠比關(guān)于科學的智慧重要得多?!?o:p>
儒學就是關(guān)于道德的智慧,是特別中正、大中至正的道德智慧。同時,儒學也倡導科學的智慧。科學即格致學,《大學》八條目中的格物致知。王陽明將致知說為致良知,是狹隘化的理解。這里的知包括人文知識和科學知識,因為這里的物指宇宙生命的一切,包括物質(zhì)、生命、精神一切現(xiàn)象。
中華文明包括政治文明、制度文明和科技文明。李約瑟難題側(cè)面證明了古代中國的科學水平和儒家文化的科學精神。李約瑟難題是一個兩段式表述,第一段是: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紀到公元十六世紀之間,中國在科學技術(shù)方面的發(fā)達程度遠遠超過同時期的歐洲?這個問題所承認的事實是,中國古代科技長期領(lǐng)先于世界,說明“中華文明的輝煌”并非虛語。這對反儒派堪稱是來自西哲的致命一擊。
自古至今,凡出現(xiàn)不道德包括“科學不符合道德”和“聰明人遍地”等問題,都是因為偏離和違反了儒家道德和政治原則所致。對于儒家原則,三代之后都有偏離,漢唐宋是偏離較輕,元明清偏離較重,民國是違反,共和國是嚴重、極端違反。文明不斷倒退、科學違反道德和“聰明人遍地”,就是違反儒家的結(jié)果。
五四之后,反掉儒家,科學主義與民主主義平等主義一起泛濫,造成了持續(xù)百年的人道災(zāi)難。
有沒有追求是一回事,追求得方向是否正確是另一回事??档?、孟德斯鳩、耶穌們或許有追求,但是,康德的哲學建立在對上帝的假設(shè)之基礎(chǔ)上,無異于沙灘上的建筑;孟德斯鳩與伏爾泰、盧梭合稱“法蘭西啟蒙運動三劍俠”,提出三權(quán)分立說,反對神本主義宗教,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思想很有局限,對中國認識膚淺片面。
至于耶穌和《圣經(jīng)》,乃是神本主義宗教及經(jīng)典,既違反人本思想,又違反科學原則,與科學精神和現(xiàn)代文明背道而馳。西方現(xiàn)代文明是突破神本主義壓制而政教分離的結(jié)果,但突破得并不徹底,本身道德資源不足,問題非常嚴重。現(xiàn)代西方的人本主義政治和神本主義宗教是分裂的,不少西方人的精神也是分裂的。
文章第二段話暴露了作者對儒家文化、文明和中國歷史的無知。
責任編輯:近復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