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敬挽李澤厚先生丨林安梧

        欄目:紀念追思
        發(fā)布時間:2021-11-04 10:31:24
        標簽:李澤厚
        林安梧

        作者簡介:林安梧,男,西歷一九五七年生于臺灣臺中,祖籍福建省漳州,臺灣大學首位哲學博士。曾任臺灣清華大學、臺灣師范大學教授,臺灣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鵝湖》社主編、社長,現(xiàn)任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特聘教授,臺灣元亨書院創(chuàng)院山長,山東尼山圣源書院副院長。著有《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儒學革命:從“新儒學”到“后新儒學”》《儒學與中國傳統(tǒng)社會之哲學省察》《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當儒家走進民主社會:林安梧論公民儒學》等。



        驚聞 李澤厚先生仙逝,慟悼難已,作嵌名聯(lián)敬挽之

        澤悅眾學,啟美思,講康德,開批判,西體中用,說物說心,啟蒙本體,莫非情也;
        厚生群機,詮三史,釋論語,作今讀,徹幽通明,究文究史,救亡功夫,誠爾哲耶。


        辛丑立冬前四日驚聞 李澤厚先生仙逝,思昔憶往,慟悼難已,制為嵌名挽聯(lián),深切緬懷,祝禱 先生一路好行,際比天界,哲鑒兩間,再啟人文。

        林安梧敬謹叩首
        2021年11月4日

        附記


        李澤厚先生的仙逝,宣告著一個時代的結(jié)束,但我相信這也預告著他的思想之重新開啟。這些年來,中國思想界對他的重視是不夠的!我認為應該更重視李澤厚先生的哲學。

        認識李澤厚先生超過三十年,雖不常見面,但思想上,我認為是相通而相知的。他的「情本體論」常被誤解為「唯情主義」,這是不適當?shù)摹N乙詾樗摹盖楸倔w論」與我所說「存在與價值的和合性」,彼此是相通的。這正可以矯治現(xiàn)代性工具性理性的異化論題。我以為巴曼尼德(Parmanides)以來「存在與思維的一致性」之原則,不能優(yōu)先于「存在與價值的合和性」之原則。就李先生的理論來說,情本體論要是優(yōu)先的。這是中國哲學的特色,也是中國哲學進到世界哲學的重要門徑。

        另外,他說的「西體中用」也常引起許多誤解,有人問起我,該如何理解。我說這與「中體西用」的「體用」一詞,有很大的不同。若從王船山的道器合一論來說,就好理解了。船山強調(diào)「無其器則無其道」,李澤厚先生說的「西體」正是「器」體,由此來說承體啟用,因而有「中用」,中用正所以使得西學與中學深入交融和合,而成就新的「中道」之體也。

        上個世紀八零年代,我寫作《王船山人性史哲學研究》一書,逐漸陶鑄出一種「本體發(fā)生學」的思考方式,這正與李澤厚先生的「人類學歷史本體論」思考很相近。興許這原因,在一九九一年在海南認識,就談得投契。近二十余年來,我強調(diào)「由外王的學習而進一步調(diào)節(jié)內(nèi)圣」的思考,這與李澤厚先生的西體中用說的思考,是可以相應來討論的。

        李澤厚先生是大我一輩的前輩學者,與蔡仁厚先生、余敦康先生、余英時先生,四位先生都是一九三零年出生的,「兩余兩厚」,先后作古,三年間竟都仙逝了。思之念之,唏噓難已!兼通文史哲的學者誠屬不易,看那火炬依舊燃燒著,心里念想,要呼吁更多同道朋友,投入更多的材薪,讓那火炬日新又新,生生不息!

        (作者林安梧,山東大學特聘教授,元亨書院院長、臺灣清華大學原通識教育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