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許石林作者簡介:許石林,男,陜西蒲城人,中山大學畢業(yè),現(xiàn)居深圳。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深圳市雜文學會會長、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專家、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曾獲首屆中國魯迅雜文獎、廣東省魯迅文藝獎、廣東省有為文學獎。主要作品:《損品新三國》《尚食志》《文字是藥做的》《飲食的隱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風明月舊襟懷》《故鄉(xiāng)是帶刺的花》《每個人的故鄉(xiāng)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編叢書《近代學術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刊·民族風俗卷》《晚清民國戲曲文獻整理與研究·藝術家文獻》《深圳雜文叢書·第一輯》。 |
放任無良自媒體營銷號斷章取義、嘩眾取寵,如你所愿?
作者:許石林
來源:作者賜稿
原載于 “許石林”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三年歲次癸卯正月廿六日乙巳
耶穌2023年2月16日
環(huán)球網(wǎng)2023年2月15日報道——
“解決日本老齡化唯一的辦法,‘是老年人集體切腹自盡’?耶魯大學教授觀點引爆輿論。據(jù)日本Agora網(wǎng)站2月13日援引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稱,對于如何解決日本社會老齡化問題,耶魯大學經(jīng)濟學助理教授成田悠輔在2021年12月的網(wǎng)絡新聞節(jié)目ABEMA Prime中表示:‘最終還要靠老年人集體自殺、一起切腹。’他還稱未來可能會強制執(zhí)行安樂死,此番言論在日本國內外引起廣泛爭議。”
“作為耶魯大學經(jīng)濟學助理教授的成田悠輔,雖然在美國學術界沒有知名度,卻長期活躍在社交媒體,收割了50多萬的日本粉絲。最近,他的這則‘舊聞’被翻了出來,讓他又‘火’了一把。在引發(fā)爭議后,成田悠輔回應稱,自己的言論被斷章取義:‘集體自殺和一起切腹只是抽象的隱喻,我從去年開始就不再使用這些詞語了’。但他并未進一步解釋具體在隱喻什么?!?o:p>
這篇署名蔣豐、王穎的報道,意圖顯然是有所偏重的,即用不免斷章取義的形式設問,涉嫌嘩眾取寵——我不信他們不會理解這個問題,也不相信他們不會對此問題考諸情理。對此,本文在此不做專門分析。
我向來不會翻墻,對翻墻也沒有興趣,也不相信翻墻會看到多少新奇的東西。我認識會翻墻的人,也不見他們的見識有多高明。因此,對成田悠輔的原話不了解。僅就他說的自己的原話被“斷章取義”,略有感想——
通常,你面對一個人的言論,無非是用善意或惡意去接受或猜度。即用溫和的情理諒恕,還是用滿腔的殺機穿鑿。如古人所言“文人才士之口,頗多微詞;聽言參論之間,當明大義。”還是“見善則疑,聞惡則喜,滿腔殺機”。
什么是善意的猜度?比如,看到媒體轉述成田悠輔的這句話,你可以這樣想:他的意思是否在說依照日本的歷史、人口狀況、社會機制以及政府的養(yǎng)老政策等等,他看不到養(yǎng)老問題在日本能夠妥善解決的那一天?
而惡意的猜度,無疑是簡單粗暴:他主張老年人集體切腹自殺以解決養(yǎng)老問題。
用惡意去猜度者,抓住言論中有讓“老年人切腹、集體自殺”的字眼,進一步羅織攀扯、映照比對、穿鑿構陷,則其人可殺無疑。惡意猜度之法,比如你面對一個人使用比喻這種修辭手法——比喻本身就有其天生的缺陷,只是使用比喻更方便生動讓人理解領會,這就是修辭的作用。而比喻由本體和喻體構成,惡意猜度者,只需抓住本體或喻體之一端,并將其拉扯覆蓋成為全部,就能讓這個讓比喻去死,如此則用惡意占據(jù)了全部。舉例:山西民歌《想親親》唱道:“咱二人相好一對對,切草刀扎頭不后悔?!睈阂獠露日邥^去尾,控訴這首產(chǎn)生于萬惡的舊社會的民歌,向一對相愛的青年發(fā)出了死亡威脅,且手段殘忍,要把一對相愛的青年人用鍘刀鍘了頭。
再比如,京劇《白帝城》劉備發(fā)狠,唱道:“恨不得把吳狗頃國滅盡,報弟仇殺孫權方稱我的心?!薄趷阂獠露日呖磥恚瑒溥@話非常反人類:孫權殺了你館張二弟,這是你孫劉之爭,與廣大東吳人民何干?你卻把東吳連同人民在內全部污稱吳狗并揚言團滅其國,如此濫殺無辜,興不義之師,行不義之事,反人類無疑。
發(fā)言為文如果使用比喻,還嫌不能曲盡其情,追求所謂更幽微寫意的效果,就會使用暗喻,暗喻是比喻中似更高級的修辭手法。在惡意猜度者手里,暗喻更容易被擇以細故,羅以重罪,死得更快。
可以說,在習慣惡意猜度者那里,古今中外人類文化史上產(chǎn)生的所有修辭手法,幾乎都沒有繼續(xù)生存的可能。
所以,成田悠輔“并未進一步解釋具體在隱喻什么”就對了。不必解釋,向惡意做任何解釋都是非常幼稚的、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
郭德綱說:冤枉你的人比你還知道你有多冤枉!
李敖說話一向大膽放任,生動幽默,擅比喻,他一生講的許多話,如果被今天的自媒體營銷號惡意斷章取義,則李敖造早就被殺了不知道多少回了。比如他那一年參選,公開演講中說:人的素質是參差不齊的,聰明又勤勞的人如何如何,如他本人;次一等是聰明但不勤勞的,比如某某;再次一等是勤勞但不聰明的,如某某;最次等的人是愚蠢還不勤勞的。主持人問:面對最后這種人,你如果當選,該怎么辦?李敖說:那就只好把他們都殺了!惹得全場數(shù)千人哄堂大笑。
李敖這種話,放在今天的自媒體環(huán)境里,您說他能死多少次?
我欣賞不了李敖的放任大膽,但卻非常傾慕現(xiàn)場數(shù)千人的哄堂大笑,為什么?因為這哄堂大笑中,有善意,即諒恕的集體通情達理。他們知道李敖用這種貌似反人類的話,破解一個也許他回答不了的問題,或者他的回答不見得公眾能理解,又或許他要說為政就是要面對許多你永遠為難困頓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你費盡心血去解決,還不如不解決等等——顯然,我的種種推測,盡管出于善意,但都不如現(xiàn)場數(shù)千人的哄堂大笑更明白、更高級。
李敖的命好,盡管一生坎坷,但遇到了善意猜度的人們。
再說成田悠輔的“老年集體自殺”言論,其實,即便是他自己真的發(fā)言甚至是正式提出議案,主張老年人自殺以解決日本社會的養(yǎng)老問題。那么,接受不接受、采納不采納不還在你嘛?還在整個社會嘛?嗷!他說的話你就當真去執(zhí)行?他何德何能,被你們捧成一言而為天下法、匹夫而為百世師?你們怎么那么聽他的話?你就不能見其淺薄荒誕而一笑了之甚至是不值一顧?非要咬住個干屎橛子給個香腸都不換?
可見全人類的庸眾都是一個德性:嬌氣淺薄,飛揚浮躁,遇事不會求諸常識情理,像驚恐的小猴子一樣,動輒吱哇亂叫。
令人沮喪的是,古今中外,斷章取義以嘩眾取寵者,比比皆是,屢禁不絕,為何?人性使然,尚奇崇異,所謂人咬狗是新聞,愚氓庸眾,無力判斷,又喜歡籍此逞顯己見,故習慣惡意猜度者眾,而善意諒恕者寡。在當下自媒體時代,不良營銷號深諳人性,故專務于斷章取義,手段登峰造極,非此不能嘩眾取寵,收割利益。
斷章取義可謂宇宙之癌。出自別有用心故意夸張歪曲者之手,播于無知愚氓淺陋之眾,誤導試聽;或者以斷章取義之詞設問,貌似無立場,實際上包藏禍心,故意挑唆蠱惑,網(wǎng)民在它們看來最好永遠不明真相,不理解基本常識、不通情理,它們便有一次次惑世誣人的市場。
當下社會似乎對自媒體營銷號的斷章取義惡行,無徹底根除的辦法。公眾自覺加入并參與一場又一場低級愚蠢的自媒體營銷號騙局,陷入斷章取義大坑,在自己吐出來的口水泥沼里歡樂地打滾兒。這種散發(fā)著愚蠢惡臭的流量大泥坑,又成為諸多網(wǎng)絡平臺垂涎的韭菜地,所以,平臺對營銷號的惡行甚至犯罪,即便是不得不懲罰,也多屬于高高揚起,輕輕落下式無關痛癢輕罰薄懲。其實,從生意的角度看,平臺若不忌憚國家法律和尚未被消滅盡凈的公序良俗,否則恨不能也使用無量自媒體營銷的手段?
自媒體營銷號的斷章取義營銷發(fā)家史,就是血跡斑斑的作孽史。“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都流著血和骯臟的東西?!薄獰o良自媒體吸粉、割韭菜,作孽自肥,證明了《資本論》這句話無比正確。
一個惡意猜度壓倒善意諒恕的社會,一個放任無良自媒體營銷號斷章取義、猖獗作惡的時代,必然刻薄多忌,使強者受害蒙冤、懦者鉗口結舌,所謂鸞鳳伏竄,鴟鸮飛鳴。章太炎先生評論清代文化學術,他說:“清世,理學之言竭而無馀華;多忌,故歌詩文史枯;愚民,故經(jīng)世先王之志衰。家有智慧,大湊于說經(jīng),亦以紓死,而其術近工眇踔善矣?!?o:p>
2023年2月15日
責任編輯:近復
【下一篇】“孟母大講堂”公益活動成功舉辦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