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許石林作者簡介:許石林,男,陜西蒲城人,中山大學畢業(yè),現(xiàn)居深圳。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深圳市雜文學會會長、深圳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專家、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曾獲首屆中國魯迅雜文獎、廣東省魯迅文藝獎、廣東省有為文學獎。主要作品:《損品新三國》《尚食志》《文字是藥做的》《飲食的隱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風明月舊襟懷》《故鄉(xiāng)是帶刺的花》《每個人的故鄉(xiāng)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編叢書《近代學術(shù)名家散佚學術(shù)著作叢刊·民族風俗卷》《晚清民國戲曲文獻整理與研究·藝術(shù)家文獻》《深圳雜文叢書·第一輯》。 |
今天的人,真是啥家丑都敢往外宣揚?。?/font>
作者:許石林
來源:作者賜稿
原載于 “許石林”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正月十九日壬戌
耶穌2024年2月28日
【一】自媒體
有沒有發(fā)現(xiàn),怪事越來越多?打開任何一個平臺,給你推送的都是怪異的東西。比如:
正常過年的,不推。推給你的全是不正常過年的。
正?;閼偕模煌?。推給你的全是歪理邪說振振有詞鼓吹不婚不戀不育的。
正常不嫌勞煩親戚往來的,不推。推給你的全是不嫌丟人嚷嚷六親不認的。
如此種種,數(shù)不勝數(shù),總之,凡正常的,都不足以嘩眾取寵。
今天的自媒體,多嘩眾取寵,專以僻事邪說,煽惑眾常,而人心求異好奇,是以彼此迎合熾熱。
所以,生活在這個自媒體時代,不可能一點不看,也不可能不受其影響。因此,自己的定力與判斷就顯得更加重要。
比如某視頻,一婦女大年初一讓兒子給奶奶拜年,老人受禮后沒有給孫子紅包,小孩不悅,此婦女便大發(fā)雷霆,揚言今后再也不回家過年了。評論區(qū)支持這婦女的占多數(shù)。
我最反感過年的一句順口溜:“恭喜發(fā)財,紅包拿來!”
對方給不給紅包,決不能成為晚輩拜年不拜年的條件和前提。
老人不給紅包,你就不拜年了?心里懷著要紅包的動機去拜年,那就不是敬、不是禮、不是拜年,是乞討、是買賣。
小孩只管拜年,給不給紅包是老人的事。你家長輩老人越是孤寒吝嗇,越不應(yīng)該對外宣揚。若不給紅包就覺得虧,那就是心中無禮。
老人給不給紅包,決不能成為晚輩拜年不拜年的條件和前提。
今天的人,真是啥家丑都敢往外宣揚?。〈_如前人所預(yù)言:“待價沽,人自賤。入室則顧小家忘高堂,年節(jié)則興游玩棄梓桑,家丑興外揚,輩分讓法理,上下相替,家之道遂廢?!?/span>
【二】朝鮮尚白
見一組朝鮮半島過年圖片,花牌如中國的花圈、服飾則以白為主,不似中國以大紅為主。
朝鮮半島向以白為吉,源于商代箕子。作為朝鮮人文初祖,箕子以商代禮樂化民,蓋因殷人尚白,故朝鮮半島以白為吉。
朝鮮半島歷史上,以五行論,白為金,屬西方,于國運不利,其國屢次禁白,皆不成。犟!
其實百姓尚白,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從前染不起布,看研究民國時期陜西關(guān)中生活的書,其中記載關(guān)中人日常多衣白。我小時候也常見鄉(xiāng)下人穿白衣。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農(nóng)村還是自家紡織為主,有許多人穿白土布衫,夏季白布褲子。尤其是老年男子,穿白土布褲子的居多,寬大涼快。
俗話:“若要俏,一身孝?!睆那暗男⒎冒淄敛迹幌瘳F(xiàn)代用機械紡織的化纖料子那么白。但也是白。
白布為未染之布,曰褐,故唐代人把做官稱釋褐,即可以穿染色的官服。
揭陽許楓兄說:以前土布未漂白是淡米黃色的,最常用的是用草木灰漂白,象牙白,如果不染色,過一段時間又漸漸泛黃?,F(xiàn)在化學漂化學染,完全兩回事,幾乎不見本來之自然面目。
【三】三十餛飩
有個現(xiàn)象:為什么有的家庭一到過年就吵架?
私以為平常人家,俗事紛爭,荒廢風俗、不知禮儀,臨近過年節(jié),需收拾平日散亂無序,不得不歸于禮俗稍加整飭。奈何日常窮斯濫矣,故每當此時,必慌亂無所依恃,一遇煩難,不知以禮明決,反任情使氣,以忍讓含混為敗而恥,故多爭怒斗狠,乃至于挑翻陳年恩怨,充斥言語。事后細思,亦多自覺毫無意義。凡此種種,正應(yīng)其窮窘之命。
陜西關(guān)中農(nóng)村,年三十早飯吃細面餛飩,蒸年饃時給全家一人一只油餛飩。
兩種餛飩,同一個意思:餛飩即混沌。教人處事為人既然精明,尤不可舍混沌。轉(zhuǎn)換成俗話即該糊里糊涂就稀里糊涂也沒什么壞處,凡事不要太計較,得過且過。
這是對圣人之“恕道”在百姓日用中的轉(zhuǎn)化應(yīng)用,非常高明!用現(xiàn)代那些雞湯體來說,就是:要包容、要啥啥。
我外婆一直沿用一個習慣:蒸年饃必然給出嫁的女兒也準備一只油餛飩。初二拜年的時候,每個來拜年的女兒都有一只,而女婿、外孫等沒有。為什么女婿外孫們都沒有?因為教人“恕道”,只適合教自家人,不應(yīng)該教別人。教別人就是越禮非分了。
這個講究非常高明!吃了餛飩,就像圣人教人在接下來的年節(jié)里,多寬厚含容、諒情待人??上Ы袢硕嘁阅芏飞茽帪闃s,故去圣人恕道之教愈遠。
2024年2月28日星期三
責任編輯:近復(fù)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