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樟法】東海微言集(35)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12-07-18 08:00:00
 |
余東海
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xué)》《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1.【鐵律】1自古以來所有政治反儒者,無不下場悲慘,或死于非命,或斷子絕嗣,或家族盡滅,沒有例外;言論反儒者,也往往命運坎坷或結(jié)局凄涼。某些人例外,是因為有一定德性善行,獲邀天佑。2反儒的學(xué)說也多短命。注意:道家的道德認知有偏差,對儒家持批評態(tài)度,但重道與儒家同,故能長存。
2.【東海曰】儒家寬于待人而嚴于辨理,于王霸之差、華夷之辨、是非之分、善惡之別、正邪之異,牛毛繭絲,分剖精細。管齊的霸道尊王攘夷,孔子雖頗為稱贊,終究不許以王道。至于夷狄冒充華夏、錯誤冒充正確、邪惡冒充正善、盜賊冒充圣賢,儒家就更不假辭色了。2012-4-29
3.【自作孽】孟子說:“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鼻逭m尊儒,卻把部族利益凌駕于中華之上,自侮也;五四倒孔,自毀也;文革焚書滅儒,自伐也。這是清末以來中國被侮辱、破壞和侵略的內(nèi)因。
4.【幸?!扛改笩o故,孩子懂事,河?xùn)|不吼,有書讀有酒喝有幾個值得信任的朋友和儒生,幸福就是那么簡單。再有地方教個書,更是意外之喜,睡夢中都會笑醒。2012-4-29
5.【警告】可以不說真話,但不能說假話;可以不做善事,但不能做惡事;可以不尊儒,但不能反儒;可以不拜孔,但不能罵孔;可以不批毛,但不能崇毛。否則就不配為中國人,甚至不配為人!2012-4-30
6.【重申五點】1儒家是中華文化的主統(tǒng)和中華文明的主要締造者;2儒家對道德的解悟最為高明、精微和中正,儒家道德具有至高無上的普適性;3儒家經(jīng)典(四書五經(jīng))真理性最高,是惟一的圣經(jīng);4儒家圣人良知最圓滿,是最值得尊重的人;5反儒就是反華和反道德。2012-4-30
7.【開蒙】或問:儒家有儒家的道德,其它主義各有它們的道德,標準不同,以誰為準?答:無論是經(jīng)典理論的正確性、圣賢言論真理性還是道德標準和原則的普適性,儒家都是最高的,比任何“主義”都高,經(jīng)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經(jīng)得起任何質(zhì)疑和批判。以儒家為鏡子,可照出其它“主義”的優(yōu)劣對錯。
8.【報怨】從主張如何“報怨”就可以看出一種學(xué)說是優(yōu)劣來。某些時候某些問題某些情況下,不妨以德報怨、以恩化仇,也不妨以怨報怨、冤冤相報,但都不能作為原則。儒家“以直報怨”才永遠正確,堪為原則。直是直道、正道、仁義中庸之道,君父之仇必報,小恩小怨付之一笑,或者以德相報,都是直道。
9.【報怨2】以德報怨,常常逆來順受;以怨抱怨,“一個也不饒恕”、“將革命進行到底”,都不行,不道德。儒家是該革命就革命,該寬恕就寬恕。如武王革命,以暴力對付紂王的暴政,是以怨抱怨;成功以后立即分封紂王之子,保留其國其祀,是以德報怨(廣義而言)。兩種做法都是直道,都符合以直報怨原則。
10.【東海曰】罵人造口業(yè),殺人造身業(yè),善業(yè)惡業(yè)則因人而異。罵圣賢是惡,罵盜賊是善;殺善人是大惡,殺惡人是大善。法外殺人,即使殺的是十惡不赦的大惡,同樣要接受法律懲罰,但在道德層,這種犯法不是犯罪,而是俠義和功德。在法律不公社會黑暗的時代,法外除惡是人類追求歷史基本公正的一種努力。2012-4-30
11.【殊途同歸】“什么強人用非常激烈的方式改變目前狀況然后施行憲政”,未必絕對不可能和不可行。民主化的方式和途徑多種多樣,概乎言之有五:自上而下式,自下而上式,綜合式,外科手術(shù)式,內(nèi)外結(jié)合式。象不丹,是完全的自上而下式,臺灣、蘇聯(lián),下固有抗爭,上也能配合,屬于不完全的自上而下式。
@斯偉江:有些人,出于對時局的失望,居然寄希望什么強人用非常激烈的方式改變目前的狀況,然后,施行憲政。無疑,這種方式無疑是把魔戒給一個凡人!
12.【自賀】《儒文化實踐史》旨在:集儒家外王學(xué)之大成,揭道德實踐史之真相,破先秦政治史之天荒。第一部:“堯舜禹:大同王道的原始模式”;第二部:“夏商周:小康王道的三代實踐”。初稿已成,約十五萬字。今晚自賀三杯。2012-4-30
13.【報怨3】有時以德報怨就是“直道”,哪怕對于大奸大惡也留有余地或給以自新之路。儒家的這種文明性寬容性,表現(xiàn)于儒家待人接物的風(fēng)度,更體現(xiàn)于禮制。如“通三統(tǒng)”中“存二王之后”的做法,即新王對二王(包括被革命的王)之后“封地方百里,爵為公,客待之而不臣也。”何其文明寬容乃爾。
14.【請教】這里的“苗民”,或是苗族之民,或說是苗族之主愚蠢若民。您贊成何解?“苗民弗用靈,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殺戮無辜,爰始淫為劓刵椓黥。越茲麗刑并制,罔差有辭。民興胥漸,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詛盟?!实郯я媸局还迹瑘笈耙酝?,遏絕苗民,無世在下。”(《書呂刑》)
15.【請教2】對“苗民”的定義,茲事體大?;实邸皥笈耙酝?,遏絕苗民,無世在下?!币庵^皇帝報“為虐者”以威嚴,消滅苗民,使他們沒有后嗣留在世間。
“苗民”若是苗主,“遏絕苗民”只是誅除首惡;“苗民”若是苗族民眾,“遏絕苗民”就是滅族。
16.【請教3】根據(jù)文義,這里的“苗民”當解為苗族之主愚蠢若民?!懊缑窀ビ渺`,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殺戮無辜,爰始淫為劓刵椓黥?!敝菩套餍虤⒙緹o辜者,非普通民眾也。
17.【大人】不明“萬物一體”之理、不能“立乎其大者”的人,最優(yōu)秀也有限,也非大人。王陽明說:“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若夫間形骸而分爾我者,小人矣?!泵献诱f:“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薄跋攘⒑跗浯笳?,則其小者不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012-5-1
18.【史無前例】不懂歷史就不懂現(xiàn)實,就會認“有史以來最壞”為“有史以來最好”?,F(xiàn)在不僅官場腐敗史無前例,政治社會之惡劣、官民道德之敗壞史無前例,文化人沒文化、知識分子沒常識也是史無前例?;蛘f:“跟騰訊同行交流,我說不滿歸不滿,現(xiàn)在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好的時候?!边@就是缺歷史常識。2012-5-1
19.【圣言釋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謂能讓民眾遵守禮樂制度道德規(guī)范,不一定能讓他們理解禮樂精神道德精義?!兑住罚骸叭收咭娭^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薄睹献印罚骸懊献釉唬盒兄恢桑?xí)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都含此意。
20.【圣言釋疑2】什么是“百姓日用而不知”與“終身由之而不知”的?禮制的意識形態(tài)背景---“性與天道”也。各種文物典章制度的具體內(nèi)容,“中人以下”不難了解和遵守,但大多數(shù)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很正常的。要讓民眾百姓普遍地知其所以然,則不可能辦到。
21.【圣言釋疑3】民眾智慧的全面開發(fā)和道德的普遍提升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儒家執(zhí)政者既要加強文化教育道德啟蒙,又無法和不能強求民眾都明白制度精神和儒家精義,只能以禮法約束之。《易傳》云:“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亦為民之不可使知,而謀求其可由,乃有此變通神化之用。”
22.【圣言釋疑4】近人多以此言為孔子主張愚民的證據(jù)??涤袨楦木渥x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貌似很現(xiàn)代,實際上行不通。在相當長的歷史階段里,不可能讓民眾普遍理解禮樂的精神實質(zhì),領(lǐng)悟道德精義和天道奧義。故孔子有“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之嘆。
23.【圣言釋疑5】朱熹《論語集注》解得對:“民可使之由於是理之當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程子曰:聖人設(shè)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戶曉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之爾。若曰聖人不使民知,則是後世朝四暮三之術(shù)也,豈聖人之心乎?”
24.【所謂獨尊】各派學(xué)說真理度高低各異,儒家最高,尊儒正是重真理。“獨尊儒家”和兼尊眾家不矛盾?!蔼氉鹑寮摇笔且匀时局髁x為指導(dǎo)思想,建設(shè)良制良法和政治文明,而維護言論信仰諸自由則是現(xiàn)代良制題中應(yīng)有之義?,F(xiàn)代儒家政治和社會的文明程度應(yīng)高于自由主義社會?!叭寮要氉稹辈拍芨玫亍氨娂也⒆稹?。
附翟晉玉:既明此理,又何不敞開心扉,拋棄門戶之見,不再獨尊儒家,唯我真理。
25.【賤民】毛氏崇拜傳達的一個政治信息是:中國人不值得對他們好。對他們越壞,越不把他們當人看,他們越敬仰信仰崇拜你;給他們帶去災(zāi)難越多,他們越要把你當做大救星供起來。當然這里的中國人應(yīng)該加引號,或者注明是五四倒孔以后特別是馬家化以后的中國人。
26.【獨樂】曾有多位真正關(guān)心我的前輩勸過我:千萬不要對人對社會太好,不值得,會吃大虧。從暫時表象和世俗角度看,這輩子確實吃了不少虧,但總是逢兇化吉遇難成祥;長遠和實質(zhì)地看,終究不吃虧,甚至“便宜”和幸福大大的。無憂無惑俯仰無愧,成就大良知學(xué)的雄厚和生命的凝重,何樂如之。
27.【賤民2】在中國,真正能夠仁恕寬容地對待小人和賤民群體,能夠給予他們必要的政治理解和制度關(guān)懷的,真正能夠為人民服務(wù)的,唯有儒家。因為,唯有儒家懂得萬物一體、天下一家之理,具有仁民愛物、民胞物與之仁。小人們反孔反儒,反掉的是常情常識常理常道,更是他們自身得救的希望。2012-5-1
28.【賤民3】或為雷鋒惋惜死得太早:“他如果活下來,可就享盡榮華了?!边@就是馬家賤民的思維、賤民的愚昧。雷鋒被毛共推得那樣高,就不可能有活路了,非死不可。就像魯迅,若活到“解放后”,難免死于“意外事故”---不僅僅是象毛氏所說閉嘴或入獄而已。魯迅閉嘴入獄,毛氏和毛共的面子往哪里放?
29.【毛左】由于昧于文化真理、道德真相和本性真諦,毛左本質(zhì)上都是極端愚昧的賤民。他們大多無情無義,心狠手辣,都贏不起,贏了必得意忘形胡作非為;更輸不起,輸了就是萬劫不復(fù)。得志時權(quán)力用盡威風(fēng)耍盡威勢使盡,罪惡滔滔血債累累,一旦失敗,必然遭到加倍的報復(fù)和廣泛的唾棄!2012-5-1
30.【毛左2】毛左復(fù)辟是絕無可能的。因為毛氏血債太多,罪孽太大,民憤太深,天人共憤!誰重舉毛旗,或許能騙得少數(shù)愚昧民眾、買來幾個小知識分子支持,卻會把大量仇恨和憤怒吸引到自己身上來,利少弊多得不償失。任何人崇毛唱紅妄圖重舉毛旗,必遭各種方式的天譴,難逃失敗和毀滅的命運!2012-5-1
31.【毀謗】將毛氏等同于孔子和釋尊,無異于將圣佛惡貶為賊魔,毀圣謗佛,莫此為甚。
32.【帝警】剝極必復(fù),否極泰來。中國歷史到了剝極、否極的時候,儒家一陽來復(fù),預(yù)示著道德的復(fù)蘇和光明的上升,預(yù)兆著大轉(zhuǎn)型、大變革、大顛覆時代的到來。惡報將顯得特別現(xiàn)世、集中和慘烈。在歷史性逆流和逆淘汰制度中升起的一些龐然大物,若不放下屠刀歸于正道,將被時代大潮輕而易舉地顛覆掉!
33.【仁者無憂亦無敵】邦無道之時,君子往往斗不過盜賊,反為所害,但這是一般情況。君子若大到一定程度,未必斗不過,盜賊要傷害君子則大不易。自古大賢大儒,舍生殺身,都是主動“自找”的,成仁取義故;至于圣人,良知光明仁性圓滿,天生其德,文明在茲,縱然逢兇,必定化吉,盜賊傷之,徒然自害。
34.【仁者2】梁漱溟作為儒者不算大,但骨頭之硬,已夠毛氏受的了。而滅掉多少龐然大物的毛氏,偏偏滅不了梁?;蛘f是毛手下留情,不錯。然復(fù)須知,毛氏最無情義,其手下留情,有天意在焉。毛對梁跳腳大罵丑態(tài)畢露,若面對的是孔孟程朱王熊等圣賢,諒毛不至跳腳。圣賢大人自有凜凜威嚴風(fēng)范也!2012-5-1
35.【文化】沒有一定的文化道德修養(yǎng)的人,不可能超越自身及小圈子利益。農(nóng)民代表往往最不能代表農(nóng)民利益,反而最容易拜倒在極權(quán)主義和利益集團前,要因在此。只有文化人、道德人才能超越個人和階級利益,為民眾謀福利,從國家、民族和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論出身什么階層。2012-5-2
36.【文化2】儒家是人格的培育者、道義的守護者和人類的保護神,尤以引導(dǎo)和制約強勢集團、維護弱勢群體為己任。天地之間人為貴,貴在有良知--這是人之本性,人人皆有,人人平等。儒家對人的仁愛和尊重,建立在仁本主義世界觀、生命觀、人性觀和民本政治原則基礎(chǔ)之上。
37.【文化3】獨裁者和惡勢力反對摧殘儒家,可以理解。只要有儒家在,歪理邪說就不容易泛濫,是非黑白就不容易顛倒,坑蒙拐騙作惡犯罪就不那么方便。最可悲的是弱勢群體對儒家的反對摧殘,那等于把能為自己說話和維權(quán)的力量反掉摧毀了,為獨裁者和惡勢力壓迫奴役自己提供了最大方便。
38.【文化4】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愚蠢到一定程度,是會自召災(zāi)禍甚至自取滅亡的。五四以來,中國災(zāi)難重重,國民苦難深深,知識群體的愚蠢是主要內(nèi)因,其中又以反儒為愚蠢之最。反儒,是文化上的欺師滅祖,是人性自滅、智慧自殘和道德自毀,這樣的社會勢必一切失常,趨向瘋狂!
39.【文化5】各種類型的集體主義(民族、國家、社會諸主義)最容易被極權(quán)主義利用,個人主義則是反抗極權(quán)主義的武器,但不是最佳利器,道德資源和精神力量不足,反抗的持久性、堅韌性和團結(jié)性不足。至于享樂主義犬奴主義,于消解極權(quán)主義的“尊嚴堂皇”固然不無作用,但負面作用更大。
40.【文化6】儒家反抗極權(quán)最為有效。因為,反抗需要思想更需要道德和信仰,而儒家提供的思想、道德和信仰,最為中正圓融堅定,含金量最高,人格的獨立、思想的自由都是儒家題中應(yīng)有之義。沒有儒家作文化導(dǎo)向和道德基礎(chǔ),包括自由主義在內(nèi)的種種主義,都不是極權(quán)主義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