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樟法】東海微言集(47)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12-08-19 08:00:00
 |
余東海
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xué)》《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東海儒者余樟法按:微言,指精深微妙或委婉隱秘的言辭,也可以指細微短小之言,現(xiàn)東海用來指微博之言。
本集整理人:格筠
1.【新中華,新王道】儒家為主,三家為輔,百家爭鳴。以儒家為主統(tǒng)(主體文化和指導(dǎo)思想),佛教、道家和自由主義為輔統(tǒng),各種學(xué)說和宗教擁有言論信仰自由。2012-6-22
2.【痛】計生殺胎兒、血遷逼死人的信息層出不窮觸目驚心,今天又看到“13歲女孩自殺欲給父母省10萬擇校費”的報道,痛心加痛恨---這是赤裸裸的政治殃民和制度殺人!這樣把弱勢群體推向地獄,把無數(shù)無辜變成冤魂,經(jīng)濟發(fā)展最快、綜合實力最強又有什么意義?神九上天黎民入地(地獄)??!2012-6-22
3.【答】或說:“漢武帝獨尊儒術(shù)至宣統(tǒng),沒有一部儒家經(jīng)典論述憲政民主契約權(quán)利?!贝穑赫堊x劉師培《中國民約精義》。該書從歷代圣賢大儒及各家大師著作中輯錄反專制極權(quán)、倡民權(quán)民主的論述凡一百八十余條,每段之后,均用盧梭《民約論》觀點與所輯資料進行比較,以析短長,品優(yōu)劣。2012-6-23
4.【文化特務(wù)】沒有慧眼沒有知人之明者,很可憐。曾有人懷疑東海是“文化特務(wù)”。東??嘈υ唬喝辉杖辉眨梢赃@么說。蓋每個真儒都接受了一項特別任務(wù)和使命:儒化中國,道援吾民。但這個任務(wù)不是什么勢力和人物更不是中共給的,是孔孟所派,道統(tǒng)所使,或者說是天賦(天之所賦)天命(天之所命)。2012-6-23
5.【提醒】毀圣滅儒反道德,罪惡很大,禍國殃民害人害己。把儒家當做“吃人”的東西反掉之后,真正吃人的東西就肆無忌憚了;摧毀仁義道德的結(jié)果是:政治無道,領(lǐng)導(dǎo)缺德,法律不仁,制度不義。而毀圣滅儒反道德者自己,也往往深受其害,甚至身敗名裂家破人亡絕嗣斷后。這就是報應(yīng),這就是天理。2012-6-23
6.【提醒2】儒家“吉兇與民同患”,對民眾的苦難感同身受,絕不會因受反對排斥而喪失良知仁愛之心和民胞物與之情,但卻會因此喪失救援能力,有心無力徒喚奈何甚至自救不暇。其實五四以來尤其四九以后,儒家遭受的打壓摧殘和迫害空前嚴重,自身就在水火之中,至今或略微好轉(zhuǎn),但無根本性改變。2012-6-23
7.【偏離猶不可,何況反儒家】自由主義的優(yōu)是被馬主義的劣所襯托的,現(xiàn)代西方的好是被“新中國”的壞所對照的。若宋朝正統(tǒng)不被蒙元打斷,若元明清不是重度偏離儒家道統(tǒng),中華文明就不是西方所能望塵;若清朝偏統(tǒng)不被民族主義革命中斷,清末康譚改良和君主立憲得以成功,中西差距也不會大。2012-6-23
8.【提醒3】極權(quán)主義者,一方面慣于通過邪知見、負教育、惡制度等種種手段愚化民眾惡化官員,以維護極權(quán)統(tǒng)治和特權(quán)享受;另一方面,對各級惡官和廣大愚民,也打心底里反感厭惡輕蔑。毛氏表現(xiàn)就很典型:對各級官員和文臣武將,各個擊破陸續(xù)收拾;對紅衛(wèi)兵利用完畢,立即掃蕩垃圾!2012-6-23
9.【抱歉】在遍地竇娥冤的時候,我不關(guān)心月宮嫦娥;在國內(nèi)腐敗教育住房司法醫(yī)療食品安全諸問題都空前嚴重的時候,我不關(guān)心神九飛天;在中國人還沒有基本福利制度的時候,我不關(guān)心西方人民;在計生血拆勞改商業(yè)化教育煽動顛覆罪等等制度暴行層出不窮的時候,我不關(guān)心釣魚島黃巖島…2012-6-23
10.【良知】作為生命本質(zhì)和本質(zhì)生命,作為“惟精惟一”的道心,良知具有絕對性。所謂絕對真理,意味著至高無上的的普世、普適性?!氨局T身,征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zhì)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薄吨杏埂愤@一段話,是對君子之道也是對良知這一普適價值的古典表述。2012-6-23
11.【良知2】儒家信解行證,要信仰理解實行實證的,就是“生天生地、神天神地”(陽明語)的良知?!白咏^四:勿必勿意勿固勿我”,此言不能針對良知。良知有絕對性,是“必”;可行可證,非“意”;擇善固執(zhí),對此至善,執(zhí)之越“固”越好;良知作為天命之性,是本質(zhì)的“我”,“真我”,豈可“勿我”哉。2012-6-23
12.【良知3】良知是實相,實相無相,但是宇宙萬相(萬象)都是實相的作用。因此,良知是絕對相對不二,即形上形下統(tǒng)一。形而上之謂道,這是絕對;形而下之謂器,這是相對。道與器的關(guān)系,道是器的本體依據(jù),器是道的作用和開顯。
13.【胡批浮夸皆不宜】批判和夸贊都應(yīng)該實事求是如理如實??鬃诱f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奈何世人往往好惡失常,非理不實。1五四批儒魯迅批孔就非正常,不僅無限上綱,而且詆毀侮辱栽贓誣陷無所不用其極;2蔣公賢者,國黨偏統(tǒng),此為確論。某些國粉夸蔣公為中華圣人,贊國黨為儒家正統(tǒng),就有浮夸之嫌。2012-6-23
14.【擊蒙】“六經(jīng)皆史”說,意謂六經(jīng)涉及各種歷史事件人物,其實經(jīng)史大異,經(jīng)重在義理闡說,史重在史實介紹。《春秋》寄寓孔子的王道精義和政治理想,是經(jīng)非史--只是借用了魯史框架及某些事件人物而已。中國人信仰的是道心和道統(tǒng),對于歷史是以之為鏡,以鏡鑒現(xiàn)實引導(dǎo)未來。2012-6-23
15.【擊蒙2】“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懼的不是歷史,而是各種道理?!洞呵铩贰拔⒀浴痹H,“大義”則嚴華夷、王霸、德力、義利、正邪、是非、善惡之辨,包括大一統(tǒng)、大居正、大復(fù)仇、通三統(tǒng)、統(tǒng)三世、更化改制尊王攘夷興禮誅賊等。這些道理若深入人心,亂臣賊子就會成為過街老鼠。2012-6-23
附@有葉難隱:春秋作而亂臣賊子懼,自此中國人以歷史為宗教。正義藏諸歷史訴諸歷史。身前在歷史中尋求正義,身后等待歷史賦予正義。歷史由無數(shù)事件構(gòu)成,無數(shù)事件又可作出無窮詮釋。你舉證甲,駁之以乙,詰之以丙,斥之以丁,永無休止,一地雞毛。人生有涯,輕忽思辨性正義原則,以沉溺歷史爛泥塘為博雅,實在可悲。
16.【通俗一下】亂臣賊子怕的不是歷史,而是道理即“春秋大義”?!洞呵铩芬唤?jīng)對政治上華與夷、王與霸、德與力、義與利、正與邪、善與惡、是與非等,給以嚴格的分辨。大一統(tǒng)、通三統(tǒng)、大居正、大復(fù)仇、張三世、尊王攘夷等,都是春秋大義,下面分別略予開釋。(歷代大儒理解有異,茲擇其主要和正確的)
17.【1大一統(tǒng)與通三統(tǒng)】大,尊尚義。在政治上,每個儒家王朝都有專屬于自己的政統(tǒng),并以此為尊,這就是大一統(tǒng);同時又要尊先王之統(tǒng),存二王之后,對前兩個王朝的傳統(tǒng)和后裔給以相當尊重,這就是通三統(tǒng)。在文化上,大一統(tǒng)是大儒家道統(tǒng),通三統(tǒng)是以佛道兩家為輔統(tǒng),一主二輔,三教貫通。
18.【2通三統(tǒng)】通三統(tǒng)又稱存三統(tǒng)、存三正、通三正、通三微等。“大一統(tǒng)者,通三統(tǒng)為一統(tǒng)。周監(jiān)夏商而建天統(tǒng),《春秋》監(jiān)商周而建人統(tǒng)。”(《公羊何氏解詁箋》)
周王朝借鑒、尊重夏商二統(tǒng),把它們納入自家一統(tǒng);《春秋》亦借鑒、尊重商周二統(tǒng),把它們納入自家一統(tǒng)。所謂“《春秋》人統(tǒng)”,其實是孔子的理想。
19.【3張三世】孔子將《春秋》242年,根據(jù)“所見所聞所傳聞”分為三世:據(jù)亂世、升平世和太平世。據(jù)亂世是“內(nèi)其國外其夏”,升平世是“內(nèi)諸夏外夷狄”,太平世是“夷狄進至于爵,天下遠近大小若一”。當然,這是孔子“借史明義”,寄寓政治理想。真實的春秋史并無升平可言,遑論太平!
20.【4大復(fù)仇大居正】1《春秋公羊傳》中凡有復(fù)仇事,必大書特書。其推崇的復(fù)仇有三:國君復(fù)國君殺祖殺父之仇,臣子復(fù)亂賊弒君之仇,個人復(fù)國君殺父之仇。
政治黑暗天下無道,個人復(fù)仇有助于追求自然公正,來恢復(fù)社會正義。2大居正,《春秋經(jīng)》以遵循、恪守正道為貴。
21.【境界】1物境界:“日月籠中鳥,乾坤水上萍?!保ǘ鸥Γ?;2事境界:“唐虞揖讓三杯酒,湯武征誅一局棋”(邵康節(jié));3學(xué)境界:“圖書十萬為奴仆,圣佛三千是后臺?!?012-6-23
22.【理論與實踐】儒家理論,付諸個體道德實踐,可成圣賢,至少君子;付諸社會政治實踐,真則王道,偽亦霸道。理論與實踐,若是高度統(tǒng)一,就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若是一般統(tǒng)一,則是漢唐宋;即使實踐嚴重偏離理論,兩者嚴重脫節(jié),也是元明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2012-6-23
23.【理論與實踐2】實踐有賴于理論的指導(dǎo),沒有理論的實踐必然盲目;理論有賴于實踐的檢驗,不宜實踐的理論一定錯誤。例如馬主義,個體信仰之,普遍異化為無情無義、悖禮悖理、缺德缺智的兩腳獸;政治實踐之,率獸食人人相食,大半個地球水深火熱災(zāi)難深重。足以證明馬主義的錯誤是根本性的。2012-6-23
24.【圣王】內(nèi)圣最高境界,是證入萬物一體之仁。這是人格理想的頂峰,孔孟也要循序漸進;外王絕頂功夫,在于讓萬物各得其所。這是政治理想的最高,堯舜難以完全做好。2012-6-23
25.【惡習和慣性】惡念惡言惡行,都會凝聚成惡習,惡成了習,便有慣性,“慣” 到一定時候,就像滾雪球,越滾越大,不可收拾;又像下坡車,快倒一定時候,就剎不住車了,不剎要翻車,剎也要翻車。惡最怕成勢,勢越大,回頭越難。改悔要趁早啊。2012-6-23
26.【答】將心比心,把人當人。2012-6-23
附q友:一個想法:在外界人士對孔子思想的了解中,常常會提起這句非常具有普遍操作性的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恕道。但一般社會大眾不太好理解其準確的意思。我想能不能用一句簡潔平實的話把它概括出來,就像廣告詞一樣,方便對大眾潛移默化的傳播。記得一句廣告詞:做人要厚道。一時成了人們的口頭禪。毛澤東也用一句平實簡潔的話概括其政治倫理:為人民服務(wù)。
27.【我見】如果儒家真能“強勢進入現(xiàn)代政治領(lǐng)域”,那是民眾和民族的福音,其仁義、中庸、誠信、民本諸原則,有助于撥“黨本位”之亂,反文明化之正,有助于激唯物論之濁,揚良知學(xué)之清,有助于社會基本道德的提升和正常秩序的重建…遺憾儒家勢弱力薄,別說進入政域,便是進入傳媒也阻力重重。2012-6-23
28.【道德】或說共官都是滿嘴仁義道德滿肚子男盜女娼。滿肚子什么姑不論,說它們滿嘴仁義道德,簡直耳聾眼瞎。從中央到地方,何曾有一個儒家?從高官到小吏,哪一個共官不是一味巧言令色滿嘴歪理邪說,滿嘴馬主義立場唯物主義信仰?哪一個共官懂得道德真諦、宣講仁義學(xué)說了?2012-6-23
29.【道德2】邪說最可怕的一點,是把不道德、反道德的東西包裝成道德。如君本位的法家,主張無條件忠君,以此為最高道德;毛家搞領(lǐng)袖崇拜,以“三忠于四無限”為道德準則;所謂的共產(chǎn)主義道德,核心是“忠于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的集體主義道德原則”。這些東西都是違背仁義中庸原則的,與真正道德完全背道而馳。
30.【道德3】以“忠于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的集體主義道德原則”為核心的共產(chǎn)主義道德,與真道德格格不入。1由于唯物主義世界觀、“社會關(guān)系總和”人性論錯誤,共產(chǎn)主義理想是無源之水,共產(chǎn)主義道德是無根之木;2集體主義錯誤。忠于共產(chǎn)主義、堅持集體主義的道德教育,只能越教人越小,越育德越缺。2012-6-24
31.【可憐】熊十力師代表作《新唯識論》是了解儒家本體論、宇宙論及認識論的要徑,是儒者必讀之書。曾推薦給一好儒者,反饋說太深奧,沒法讀。在現(xiàn)代學(xué)者和新儒家中,熊師是文字功夫最高、最為雅俗共賞的呀?,F(xiàn)在的知識人,不僅匱乏歷史文化道德常識,也毫無古文和文字訓(xùn)詁知識,令人嘆息。2012-6-24
32.【禮】禮貌要講,但要注意,一不可過,以免形式主義;二不可混,要因人因?qū)ο蟛煌悺ι纤鞠聦?、先生學(xué)生的禮有異,對親人、友人、敵人的禮亦不同。過了或者混了,都是無禮、非禮、不知禮的表現(xiàn)。在“國書”中,向侵我領(lǐng)土、犯我尊嚴者“致以崇高的敬意”,無異于自褻自賤!2012-6-24
33.【唯物】世界觀決定政治觀人生觀價值觀。唯物主義以物質(zhì)為第一性,流于物質(zhì)第一位、技術(shù)第一位乃至肉體第一位,是其邏輯的必然。物質(zhì)第一位,表現(xiàn)為物質(zhì)主義利益主義經(jīng)濟主義,都屬于拜物教。技術(shù)第一位,表現(xiàn)為科學(xué)主義,是技術(shù)拜物教;肉體第一位,表現(xiàn)為利己主義享樂主義,是肉體拜物教。2012-6-24
34.【求教】馮夢龍《智囊全集》中介紹了少年王陽明的一個小故事:“王陽明年十二,繼母待之不慈。父官京師,公度不能免。以母信佛,乃夜?jié)撈?,列五托子于室門。母晨興,見而心悸……”云云。文中的“托子”是什么東東?或說是“耗子”之誤,似不像。特此求教于高明。2012-6-24
35.【警告】民冤越來越多,民怨越來越深,仇官仇腐仇視惡制仇恨社會的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各種群體事件、突發(fā)事件逐年遞增。盡管維穩(wěn)的力度、鎮(zhèn)壓的強度與時俱進,都是治標不治本的外科手術(shù)。量變終將引起質(zhì)變,穩(wěn)維得越久,民冤越增加,民怨越增長,政權(quán)債務(wù)越沉重,未來惡報越慘烈!2012-6-24
36.【相應(yīng)】反儒反孔是最嚴重的欺師(歷代圣賢是中華文化宗師孔子更是大宗師),挖墳掘墓是最惡劣的滅祖。知識分子欺師滅祖肇端于五四,四九后變本加厲,從知識群體普及到廣大官民。馬家?guī)痛龠M了中國社會欺師滅祖,反過來這樣的社會正好與馬家?guī)拖鄳?yīng),受到邪惡的統(tǒng)治,某種意義上是咎由自取和天譴!2012-6-24
37.【相應(yīng)2】惡神惡勢力都不是憑空出現(xiàn)的。它們的到來,是因為有需要有市場有用武之地,是有感而應(yīng),應(yīng)召而來。一切都有因果,一切都是報應(yīng),一切都在因果報應(yīng)的天羅地網(wǎng)之中。惡神惡勢力也不例外,也要為它們自己的所作所為承擔后果。2012-6-24
38.【上下相應(yīng)】強將手下無弱兵,圣賢門中無大惡,仁政之下少暴民。相反,上梁不正下梁歪,暴政之下少仁民。中共是什么德性,看看中共當?shù)酪詠砻癖姷牡滦跃椭懒恕,F(xiàn)中國不僅領(lǐng)導(dǎo)、官員、知識分子丑陋空前,底層民眾也是空前丑陋。呂坤說得好:“民鮮恥可以觀上之德,民鮮畏可以觀上之威?!?
39.【有感】批判和贊美都應(yīng)該如理如實實事求是,不能過度。過度了,就是失禮、無禮、迷惑的表現(xiàn),是習性作主,情緒作怪。@方舟子斥@信力建和信力建贊韓寒的話,都過了,都是不能崇德辨惑所致。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012-6-25
附@方舟子:漢奸“教育專家”、廣州公知金主@信力建 傳韓教語錄:夜茫茫,路難行。韓寒在,方向明。天不生韓寒,萬古皆長夜。信韓寒得快樂,信韓寒得永生!如果韓寒被搞掉,中國將倒退20年。寫作賽車見總統(tǒng)!韓寒是真善美高富帥。學(xué)習韓寒好榜樣。千萬個韓寒在成長。生孩當如韓寒。中國的希望在于青少年韓寒化!
40.【歡喜】讀土豆網(wǎng)“東海儒者余樟法《孔子歸來》1”后“研幾惟深”仁兄的三段評論,打心底里歡喜。吐囑文雅,眼光獨到,不愧研幾惟深這個網(wǎng)名。我相信文如其人,能夠?qū)懗鲞@樣的文字,其人必文質(zhì)彬彬君子人也,為臣為君為同事都極好,為徒為師為友人皆一流。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2012-6-25
【附1】“當今儒學(xué)之境遇較之三十年前或有改善,然于圣學(xué)漠然視之乃至反儒謗儒疑儒之大勢稍未轉(zhuǎn)進,而自許重儒學(xué)儒之士亦鮮能由其道。矯偽誑讕之言洋洋乎盈耳,傾詖獷悍之辭滔滔者皆是。東海余先生十數(shù)年間,造論于網(wǎng)絡(luò),拄立世間,摧邪顯正,闢魔說放佚辭擊暴政,真圣學(xué)之龍象儒門之英豪也。”
【附2】“向覽余先生之文,覺其元氣沛然浩蕩,布列正論,猛若雷霆,誅伐邪說,嚴于斧鉞,想聞其聲,或為喑嗚叱咤。今日得聆真音,始知春風和煦,諄諄如也,而風雷激越之勢潛藏。聲入心通,目擊道存,其間有文字撰述所不能及者,宋明儒者環(huán)轍天下,汲汲講學(xué)者良有以也?!保ㄑ袔孜┥睿?
【附3】“愿東海先生據(jù)獅子座,擊大法鼓,昭宣本跡,統(tǒng)貫天人,慧言行于廣土,德音澤被眾民。后進學(xué)人心香一瓣,誠禱于衷也?!弊x這樣的文字,東海都不敢說過譽---怕有不尊重之嫌。謹借以自勉并與儒門同仁們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