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許石林作者簡介:許石林,男,陜西蒲城人,中山大學畢業(yè),現(xiàn)居深圳。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深圳市雜文學會會長、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曾獲首屆中國魯迅雜文獎、廣東省魯迅文藝獎、廣東省有為文學獎。主要作品:《損品新三國》《尚食志》《文字是藥做的》《飲食的隱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風明月舊襟懷》《故鄉(xiāng)是帶刺的花》《每個人的故鄉(xiāng)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編叢書《近代學術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刊·民族風俗卷》《晚清民國戲曲文獻整理與研究·藝術家文獻》《深圳雜文叢書·第一輯》。 |
不要占文化人的便宜,否則最損傷福報
作者:許石林
來源:作者賜稿
原載于 “許石林”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六年歲次乙巳正月廿六日癸亥
耶穌2025年2月23日
【按】今日是觀音菩薩開寶庫的日子,祝讀者朋友接財納福!
前日好友小聚,精通易學兼工書法的苗學兄姍姍來遲,甫落座,即徐徐展開新寫的一幅字,是給某餐飲機構題寫橫幅,托底未裱,眾人品評贊賞之后,收起,交給陸兄。
我隨口問:潤筆給了多少?
苗陸二人笑而不答。
我判斷是白寫的。
于是不乏嚴肅地說,這個需要說明——苗兄不便說,我替他說,咱老家有話:“敬是敬,送是送;茄子一行,豇豆一行”,要分清楚。朋友之間,筆墨互酬,怎么寫都沒有問題。但不能替別人白拿,否則會作賤斯文,讓外人不敬重,把書法家弄得連顏之推所說的猥役都不如。
眾人大笑表示認可。
社會上一直有一種白拿白要書畫家作品的壞習慣。
其實寫字畫畫很損耗心力,并不是所謂一揮而就那么隨便輕易的事。自古讀書人“恥言利”,恥是羞澀,并非要錢就自覺恥辱——不偷不搶的,恥什么!此所謂“恥”,其實是讀書人不愿意把利這么小的事兒當做正經(jīng)事拿到臺面上說,臺面所言,非義而何!請人寫字畫畫,給一點潤筆,不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嗎?還用說!
但這一點,被俗人拿捏,他可以終日洶洶交談,言不及義,利來利往,見讀書人不得已言利,輒取笑之。
作為書畫家的朋友,有人拜托求某人的字畫,只是借熟人方便溝通而已,而不是白拿。有時候你看人家朋友之間是白拿,但人家彼此有交情,會在別的事情上給與回饋,這些就不足與外人道了。非朋友關系,就應該給潤筆,潤筆就是佛家所說的回向。否則,書畫家“大堂不種黑豆,二堂不種高糧”,你白拿,他白要,你還譏笑他們明明需要銀子卻個個恥于言利是假斯文,久而久之,天下的文筆無人滋潤,不會枯死嗎?
我一直固執(zhí)地認為,作為朋友,別人讓你買某人的書畫,你應該視情況盡量抬高朋友的價位,而不是因為人熟而壓價,更不能透支人情替別人白要。
這其實涉及人情世故,我所認識的廣東朋友,尤其是潮汕地區(qū)的朋友,在這一點上,讓你無需糾結。這在人家根本就不是問題,你白送人家,人家都會想方設法給你酬謝,絕不在這種事情上讓你費神。往往,他們的熱情大方,讓你一直惦記著在人家需要的時候你好好回饋一下。這就是那個地區(qū)集體的、大面積的人情練達,所謂“海濱鄒魯”之譽,于此可見。
潮汕朋友阿斌說,文化人從前就像《儒林外史》上講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平常寫的說的都是道德仁義這些,筆下斯文自帶神性,所以,一般人最好不要占文化人的便宜,否則虧欠斯文,虧欠的不是表面的文字書畫,這是要影響因果的,寧可被斯文虧欠,也不能虧欠斯文。所以,我們潮汕人會及時酬謝斯文,不讓自己虧欠太多、背負無名的債務太多。至于酬謝多少,那就看個人的方便,但心意總是不能虧欠的。
2025年3月23日
責任編輯:近復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