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吳鉤】鐵騎踏破宋人墳,可憐汴州繁夢碎

        欄目:殯葬改革
        發(fā)布時間:2012-11-25 08:00:00
        標(biāo)簽:
        吳鉤

        作者簡介:吳鉤,男,西歷一九七五年生,廣東汕尾人。著有《宋:現(xiàn)代的拂曉時辰》《知宋:寫給女兒的大宋歷史》《宋仁宗:共治時代》《風(fēng)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神宗與王安石:變法時代》等。

             
             
             
            鐵騎踏破宋人墳,可憐汴州繁夢碎
            作者:吳鉤
            原載:《華商報》2012-11-24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春,金兵圍困宋都汴梁。在圍城的過程中,這群虎狼之師干出了一件突破文明社會底線、甚至連戰(zhàn)爭倫理都違背了的惡行?!督ㄑ滓詠硐的暌洝酚涊d:“敵之圍城也,京城外墳壟發(fā)掘略遍,出尸取槨為馬槽,城內(nèi)疫死者幾半?!薄度泵藭帯芬灿蓄愃频挠涗洠骸熬┏侵鈮炢庀ぴ饩虺鍪∑涔诪轳R槽。殺人如割麻,臭聞數(shù)百里。以故數(shù)大疫死者過半?!眱蓜t史料都是說,金兵將汴梁城外的宋人墓冢都挖開來,取出棺木作為馬槽,拋尸于荒野,導(dǎo)致瘟疫爆發(fā),汴梁城的軍民病死了50%。宋軍敗于金兵,汴梁破城,北宋滅亡,也跟這場大疫病的流行有很大關(guān)系。
            
             金人攻陷宋朝的國土后,立降金的劉豫為皇帝,建立傀儡政權(quán)“大齊”。這個劉豫,是個驕奢淫欲的人渣,為了搜刮到更多的民間膏脂,打起了掘墳盜墓的主意,特別設(shè)立一個盜墓機(jī)構(gòu)——“淘沙官”?!端问贰⒃鳌氛f他“分置河南、汴京淘沙官,兩京冢墓發(fā)掘殆盡”,連北宋諸帝的陵寢也被他盜挖、焚毀。江湖宵小的盜墓故事我們聽得多了,“一國之君”(雖然是一名僭主,畢竟也打著“大齊皇帝”的名號)居然也干起掘墳淘金的行徑,這是何等的荒唐?
            
            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里,挖人祖墳,是一項非常嚴(yán)重的罪行,也是對他人的最惡毒的侮辱。中國人講“死者為大”,一個人不管是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只要去世了,就應(yīng)該得到最起碼的尊重。這是社會文明與人倫道德的表現(xiàn)。如果以純經(jīng)濟(jì)理性來考慮,死者是不需要尊嚴(yán)的,因為他們感受不到,而且白白浪費(fèi)了活人的許多資源,比如土地。只有文明、具有倫理自覺的社會,才會尊重死者。
            
            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一直重視葬禮、祭禮,法律和道德都不容忍毀人祖墳的行為。這里有受儒家價值熏陶的因素。以儒立國的宋代,更是一個十分顧念逝者尊嚴(yán)的時代。我們來看《宋史·儒林列傳》記述的一件事:
            
            慶歷新政期間,被譽(yù)為“宋初三先生”之一的石介因為支持范仲淹新政,上書抨擊反對新政的前宰相夏竦,兩人因此結(jié)怨。后來石介去世,有個叫做孔直溫的人謀反事敗,官府在抄家時發(fā)現(xiàn)了石介與孔直溫的來往書信。于是夏竦欲借此機(jī)會報復(fù)石家,他暗示宋仁宗:石介其實并沒有死,而是叛國投靠契丹去了。仁宗決定派遣中使前往“發(fā)棺驗之”。這時候,提點(diǎn)京東刑獄(高級法官)呂居簡站出來,堅決反對掘墳開棺,他說:如果石介確實已經(jīng)死去,那么“是國家無故剖人冢墓,何以示后世?”最后仁宗不得不妥協(xié),沒有派人開棺,只是傳喚石介的親族門生及當(dāng)時主持喪事的人進(jìn)行詢問,數(shù)百人都證明石介已死。這個故事說明,在宋人看來,“國家無故剖人冢墓”是嚴(yán)重侵犯倫理的事情,是不可接受的。即使貴為天子,也不能不顧忌“何以示后世”的倫理壓力,不敢“剖人冢墓”。
            
            宋代對逝者尊嚴(yán)的尊重,更表現(xiàn)在“漏澤園”制度的設(shè)立上。漏澤園為國家設(shè)置的公益性公墓,用以安葬客死他鄉(xiāng)或因貧窮而死無所葬之人。漏澤園先是設(shè)于京師,宋真宗年間,朝廷在“京畿近郊佛寺買地,以瘞死之無主者。瘞尸,一棺給錢六百,幼者半之”。到了神宗朝,政府又正式下詔:“令逐縣度官不毛地三五頃,聽人安葬。無主者,官為瘞之;民愿得錢者,官出錢貸之;每喪毋過二千,勿收息?!苯ㄑ啄隙芍螅胃咦谝蚕略t要求臨安府及諸郡復(fù)置漏澤園,整個南宋時期,各地普遍設(shè)立了漏澤園。
            
            漏澤園之設(shè),在宋代逐漸形成一套非常人性化的制度,如逝者有冥器陪葬,有“蘭羞”(佳肴)祭祀,這些下葬隨品及祭品都由政府置辦;還有,“園中置屋,以為春秋祭奠,聽其親屬享祀”;專人管理,“官委德行僧二員主管,月給各支常平錢五貫、米一石”。漏澤園是宋代才有的國家福利制度的一部分,它使許多生前窮困的宋朝人民不致在死后喪失了人的尊嚴(yán)。
            
            令后人忍不住感嘆的是,宋代君主的德政,卻未能給趙宋王室積下福報。金人南侵時,北宋諸帝陵寢被劉豫發(fā)掘;南宋被元軍滅掉之后,會稽的南宋諸陵又被一個叫做“楊輦真珈”的番僧所毀。據(jù)周密《癸辛雜識》續(xù)集的記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八月,楊輦真珈驅(qū)使“人匠丁夫,前來將寧宗、楊后、理宗、度宗四陵盜行發(fā)掘,割破棺槨,盡取寶貨,不計其數(shù)。又?jǐn)嗬碜陬^,瀝取水銀、含珠,用船載取寶貨”;十一月十一日,又“將孟后、徽宗、鄭后、高宗、吳后、孝宗、謝后、光宗等陵盡發(fā)掘,劫取寶貨,毀棄骸骨?!逼涫侄沃飷海钊税l(fā)指。而且,在元廷的放縱下,“江南掘墳(之風(fēng))大起,而天下無不發(fā)之墓矣”。元朝統(tǒng)治之野蠻,由此也可見一斑。
            
            我們評價一個社會的文明度,不僅要看活著的人是否自由、幸福,也要看逝去的人在地下是否安寧,是否被活著的人所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