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邸繼文作者簡介:邸繼文,男,西元1970年生,山西朔州人。本職工作于朔州市稅務系統(tǒng),曾任朔州市政協(xié)委員,長期致力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基層推廣與實踐,朔州市經(jīng)典文化教育民間研討會(簡稱朔州國學會)創(chuàng)辦人。主持的“中華文化傳承十百千萬朔州示范工程”于2016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13個部門聯(lián)合授予首屆“四個100”全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2016年被全國社科聯(lián)評為“全國優(yōu)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 |
雁門西口 敬德朔州
——朔州宣傳語思考
作者:邸繼文
來源:作者惠賜本站發(fā)表
時間:2014年1月27日
朔州市委宣傳部長劉英魁同志在一次講話中給文教界的人們布置了一道作業(yè)題,用一句簡練的話概括朔州,宣傳朔州,讓全國人民都知道。
筆者致力于國學經(jīng)典教育基層推廣,對家鄉(xiāng)朔州有著更深的情感思考,不揣冒昧,把自己的一些想法發(fā)布出來與諸君共同商榷,希望方家不吝賜教。
一、正如劉部長所言,山西朔州是人類文明起源地(峙峪人遺址);改革開放示范地(由鄧小平同志與哈默博士共同開啟中美合作最早最大項目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礦);右玉精神發(fā)源地(右玉精神已被習總書記,劉云山同志專門批示);另外,朔州實際上還正醞釀著一個國學傳承示范地(把朔州建成一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體系的基層示范總基地)的戰(zhàn)略設想。
二、朔州境內(nèi)還有世界三大奇塔之一的佛宮寺釋迦牟尼塔也即應縣木塔,金沙灘古戰(zhàn)場也即宋代楊家將抗遼主戰(zhàn)場等。
三、朔州還有著與首都北京的不懈之緣,除古代“幽云十六州”之說外,主要是兩地同屬海河水系,海河在北京叫永定河,在河北、山西叫桑干河,其源頭就在山西寧武與朔州境內(nèi)。此外,環(huán)京津風沙源治理的十二個縣區(qū)就有四個在朔州。
從古到今到未來,從政治的、經(jīng)濟的、文化的綜合考慮,我們感到朔州最大的特色還在地理與歷史,地理決定歷史,歷史決定文化,文化決定想法。
首先,朔州地處雁門關、寧武關、偏關與殺虎口之間,為內(nèi)外長城所包交。本地歷史上有過不同的稱謂,概括起來主要是馬邑和朔州。尤其朔州既是現(xiàn)在的稱謂,也更能代表所治下的各縣區(qū)。“朔”字古義有每月初一、搶頭之意,而且也有北方天氣寒冷的感覺。州比邑大,且古朔州分布于很多地方,知名度高,所以“朔州”應是宣傳語中的關健詞。
第二,由于朔州位于內(nèi)外長城之間,自古為中原農(nóng)墾文明與北方游牧文明的沖突交融地,或者說是黃河文明與草原文明的主要融合地,是儒家《春秋公羊傳》中夷夏之辯的最大歷史實驗場,“夷狄中國則中國之”,中國歷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在武力上攻占了朔州,但最后在朔州被中原的儒家文明所同化,共同形成了今日的中華文明。一定意義上,朔州、榆林、張家口、北京是中華文明的第二發(fā)祥地。更因為歷史上中國的首都一般在西安與洛陽,朔州又有內(nèi)外長城兩道屏障,二十四史中的很多故事便發(fā)生在了朔州。比如,蒙恬養(yǎng)馬筑城,比如昭君出塞,比如衛(wèi)青霍去病北擊匈奴,比如唐代所筑的受降城,比如中華門神尉遲恭,比如抗遼名門楊家將,比如明英宗,比如李自成,比如康熙親征噶爾丹等等,太多了。這其中,最有名氣的地方還是雁門關?!肚ё治摹酚醒?/span>“雁門紫塞”,“雁門”這個詞在宣傳語中也必須有。朔州第二個出名的地方是殺虎口,也叫西口,古代邊貿(mào)重地,清末中國的一次大移民也是從這兒經(jīng)過的。“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以悲壯的形式揭示了饑荒時代的真實和我們中華民族多災多難的歷史滄桑。
所以,“西口”這個詞在宣傳語中也應有。“雁門西口”,合起來既有地理意義又有歷史意義,把朔州的位置也基本鎖定。
我原意用八個字概括與宣傳,已經(jīng)有了六個字,“雁門西口,**朔州”。什么朔州呀?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重在誠信與儉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活動又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也納入了其中,而傳統(tǒng)國學的核心價值也在于“遵道貴德”,中華傳統(tǒng)美德是古代與現(xiàn)代的最大公約數(shù),而這種美德包括“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溫、良、恭、儉、讓、善、寬、恒、敏、惠、敬、恕、謙、誠、慎、中、和、公、正、省”等,這其中君子的敬畏之情是關健,《孝經(jīng)》上也說,“禮者,敬而已矣”,《尚書》上講“敬德保民”,敬其事而厚其德,“敬德”是國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價值,而中華門神、大唐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尉遲恭,又字敬德,是朔州本土人,而尉遲恭作為一名中華先賢,其實是一名鮮卑族人,但其名叫恭,字叫敬德,都取儒家文化之義。可見,朔州的文化融合是有歷史淵源的。
筆者我發(fā)起建設的公益性國學推廣中心中華道德大講堂也取名為“敬德書院”,設想仿效長沙“岳麓書院”成為傳統(tǒng)文化重鎮(zhèn)。“敬德朔州”即朔州敬德,除名人效應外,主要是要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人人心存敬畏,崇尚道德,怡情養(yǎng)志,涵育文明,踐行社會義核心價值觀。綜合上述,同時考慮押韻上口,可采用“雁門西口,敬德朔州”。
責任編輯:泗榕
【上一篇】【儒家郵報】第213期
【下一篇】【薛超】《宅茲中國》:中國何謂?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