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秋風】我們血液里的儒家

        欄目:演講訪談
        發(fā)布時間:2014-06-25 16:52:36
        標簽:
        姚中秋

        作者簡介:姚中秋,筆名秋風,男,西元一九六六年生,陜西人士?,F(xiàn)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研院教授、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著有《華夏治理秩序史》卷一、卷二《重新發(fā)現(xiàn)儒家》《國史綱目》《儒家憲政主義傳統(tǒng)》《嵌入文明:中國自由主義之省思》《為儒家鼓與呼》《論語大義淺說》《堯舜之道:中國文明的誕生》《孝經(jīng)大義》等,譯有《哈耶克傳》等,主持編譯《奧地利學派譯叢》等。


        我們血液里的儒家

        訪談者:曲輝  白帆

        來源:《三月風》201304

        時間:20134

         

         

        “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要一個字:復。”

         

        微博上的秋風,時有“驚人”之語,也常常要接待嘯聚而來的踢館之人。最近這一個“復”字既出,謾罵頓時氣勢洶洶,有人說這是“重復”、“復辟”,甚至還有女公知豪邁地拋出了“菊花寵幸論”。

         

        若言觀點分歧,還算有影。若言“寵幸”,這位曾獨立行走于時評江湖多年、翻譯過大量奧地利學派著作、近年致力于儒家憲政研究、為基層計生與平墳悲劇不平而鳴的學者,怎么琢磨也難與五毛綁定在一起。

         

        不過他淡定得很?!斑@世界充滿了具有創(chuàng)世紀幻想的人。但是,我將保持謙卑,敬畏五千年來、一百年來先賢的偉大觀念與制度創(chuàng)造。你們?nèi)?chuàng)造那可以實現(xiàn)終極幸福的美麗新世界吧,我只守護、恢復、擴充那曾有過的高貴、優(yōu)美?!?/span>

         

        一張圖片引發(fā)的風波

         

        去年815日,一張祭拜孔子的圖片在網(wǎng)上引起軒然大波,被競相轉發(fā)。照片本身并沒有我們印象中大型旅游表演式的沖擊力,不過是身著中式布衣的秋風,帶領三十幾名學生到曲阜孔廟行跪拜禮,圖片解釋為:“秋風老師帶領修身營諸位同道拜先師圣墓?!薄盀樘斓亓⑿模瑸樯窳⒚?,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那其實是弘道基金舉辦的首次儒家文化修身營,是一個學生私下所拍,傳到了網(wǎng)上,被有些人攻擊為“順服專制”?!氨緛砟莻€學生的微博沒有什么人關注,但因為有我跪拜的鏡頭,一下子就有好多人轉載,變成了一個公共事件。成為爭議是一個好事,我想能夠犧牲我自己,以被謾罵來引起大家對禮的反?。何覀冎袊艘灰獙鬃颖磉_敬意,以什么樣的方式表達敬意。”

         

        在他眼里,中國古人崇拜的對象很豐富,“可以是‘天’,能看見,但根本摸不著,無法想象它的狀態(tài),它沒有人格化,比上帝更抽象。”同時老百姓也會崇拜城隍爺、菩薩、祝融這樣的人格化神,還可以拜自己的老祖先。

         

        這么豐富的譜系,當然應該有孔子的地位?!鞍蓐P公更多的拜的是他的‘義’,因為那個價值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xiàn),同理,中國的學和道最完美地體現(xiàn)在了孔子的身上。他是人,有他的魂魄,可以很逼真,也可以很抽象,圣人這個詞是最恰當?shù)??!?/span>

        至于跪拜,“怎么不可以?我們中國人天天都在這么做。包括佛教的佛,都是人——人覺悟了,就成了佛。我們的老百姓見了,也都會磕頭?!彼诒焙街v《論語》,開課時也會朝著孔子像行禮。“告訴學生自愿,愿意行的可以跟著行,但不強求?!庇谑怯袑W生追隨效仿,余下的也能肅然而立。他的經(jīng)典研讀課要求嚴格,學生須通讀原篇,課上像古人一樣出聲吟誦,課后依照朱熹或錢穆的注解去理解經(jīng)中微言大義。

         

        “一般的歷史敘事,預設就是中國文明已經(jīng)死了,所以研究的歷史和當下沒有任何關系,只是在解剖一具文明的尸體。”他自稱開的文明史課程反主流?!拔业幕绢A設是,第一節(jié)課就告訴孩子們,中國文明沒有死,我們現(xiàn)在就生活在堯舜禹湯、周公孔子的世界中。我們今天中國人思考問題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在幾千年前其實就已經(jīng)定型了。我們祖先創(chuàng)立的很多制度,在今天仍然有很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開課伊始,他的目標是至少能說服一半以上學生,后來這一目標輕松達到,他的學生支持者中甚至成立了以“青春儒學”為口號的傳統(tǒng)文化社團。

         

        溫情地理解中國

         

        1984年,來自關中的少年秋風考進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八十年代的北京,外來的思潮如激流般沖刷著古老國家的心臟。人們熱衷于“五四”式的躍進式指點江山,“三論”(系統(tǒng)論、信息論、控制論)橫掃社科人文領域,將文化與專制捆綁一處痛批,夢想用先進的“海洋文明”徹底取代“黃土文明”,“當時《河殤》的影響多么巨大,整個文化界和教育界的氣氛就是反傳統(tǒng)。”

         

        1988年本科畢業(yè),他考上了人大開招的第一批近代史學史專業(yè)的研究生,所做的畢業(yè)論文便是關于錢穆先生的。讀遍當時所有關于錢穆的著作,給他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首先是一種歷史學的思考習慣,其次是對中國文化的價值評估。就像錢穆先生反復講:我們要對中國文明有一個同情心,有一個溫情的理解?!?/span>

         

        他自稱治學“受益于錢穆、張君勱先生最大”,這些大儒“絲毫不遜于索爾仁尼琴。只不過,啟蒙知識分子因為反儒,不愿知道而已?!?/span>

         

        有電視臺請他去做節(jié)目,要求“身著正裝”,也就是西服,他堅稱自己沒有,穿中式服裝登臺,未料編導直夸效果好。此事讓他更加坦然相信,“文化自我殖民者大多數(shù)時候是無知的。”

         

        20115月,他赴臺灣訪學之時,曾專程去拜謁過錢穆先生的故居素書樓。那里距臺北故宮很近,在東吳大學的雙溪校園內(nèi)。到時下午寂靜,樓中唯自己一人,時光悠悠,如與先人際會,秋風記道,“先生亦甚孤獨,在臺灣儒學亦已衰敗,希望在大陸。”

         


        從哈耶克到張君勱

         

        哈耶克是誰?奧地利學派新自由主義的代表,上世紀末對中國影響最大的西方學人。他的《通往奴役之路》等著作進入中國,對理解計劃經(jīng)濟弊端給出了確鑿可信的分析,對于“民主”與“法治”概念的普及功不可沒。

         

        當年由于資料太少,秋風頻頻跑去北京圖書館,硬是把大部頭的原版著作五毛錢一張地復印了出來,沿著他的學術脈絡,秋風找到了奧地利學派經(jīng)濟學和英國普通法傳統(tǒng),還翻譯了《哈耶克傳》。

         

        “哈耶克的態(tài)度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因為總是有人批駁說傳統(tǒng)怎么妨礙現(xiàn)代化,說會束縛人,把人置于一個奴役的狀態(tài)。哈耶克給了一個強有力的論證,他說恰恰是傳統(tǒng)讓人自由?!?/span>

         

        張君勱又是誰?“先生是47年憲法的起草人。貫通政學,現(xiàn)代第一士君子?!边@部憲法,確立了聯(lián)合內(nèi)閣制,確立了五權分立及軍隊國家化、地方自治等治國原則,至今仍在臺灣生效?!皩憫椃ǖ氖?,先賢已完成,現(xiàn)在只需努力行憲?!?/span>

         

        “俺是勱粉”,秋風坦稱,“由張子,方可接董子,承孔子。”然而常人說起這個名字,只知道是徐志摩發(fā)妻張幼儀的大哥?!靶≠Y多知張幼儀,學人不知張君勱,然先生畢生守護道統(tǒng),追求憲政,起草47憲法,其價值難道不如花邊新聞?”

         

        師承錢穆、張君勱、哈耶克等中西先賢,秋風將所掌握的西學融匯到儒家義理的討論與中國歷史的敘述中。2011年,《華夏治理秩序史》的出版,是他進入到全新知識領域的標志。

         

        “有很多原教旨的儒者特別要強調(diào)中西之別,這很奇怪,另一撥反傳統(tǒng)的人也是強調(diào)中西之別。我自己的一個結論就是,中西之別沒有那么大,大同而小異?!彼J為處于當代,要重新理解儒家有必要借助西學,“雖然是儒家的秩序,但也是現(xiàn)代的秩序?!彼男轮度寮沂浆F(xiàn)代秩序》從“君子”、“制度”兩方面入手,探究的正是儒家的“多中心治理”在當代進行“新生轉進”,進化為“人民儒學”的可能。

         


        沒有禮儀就沒有公共生活

         

        有一件小事曾讓他納悶過,“有若干學生給我寫信,可信的前面沒有稱呼,后面也不署名?!惫虬菔录l(fā)的爭議,更讓他深味了“禮”的重要性。

         

        “沒有禮儀就沒有公共生活。禮儀就是人與人相處的規(guī)則與程序。在某種意義上,民主法制也屬于‘禮’的一種?!薄翱涩F(xiàn)在大部分的人都很粗鄙,從高官顯宦到富商大賈,到中產(chǎn)階級和小資。反而是有很多農(nóng)民,行為要比這些城市權錢階層更優(yōu)美得體。禮失而求諸野?!?/span>

         

        他覺得當代中國面臨最重要的問題,是“重建禮樂”。“我們有很多人都在高聲談論公民社會。但是那些自命的公民聚集到一起時,他們真能承擔給自己設計的使命嗎?他們連最基本的禮儀都不懂,所以連個會都開不起來?!?/span>

         

        他在《重新發(fā)現(xiàn)儒家》之中,正本發(fā)微,一一詳析了大眾心目中對儒家禮教、三綱、名教、宗族、義利等十八個方面的誤讀。“對禮的誤解是最多的,認為禮束縛了個性,限制了人的自由發(fā)展,或是維持了某種等級制度。這其實是對現(xiàn)代社會的運作存在很大誤解,其實你會發(fā)現(xiàn)外國人的規(guī)矩比我們中國人多得多,這規(guī)矩就是中國人所講的禮?!?/span>

         

        禮的作用是協(xié)調(diào)人與人的關系,秋風最喜歡《禮記》里這句對禮潤滑下的人際關系描述:“連而不相及也,動而不相害也?!薄斑@是對哈耶克意義上的自由的最佳定義?!?/span>

         

        君子的養(yǎng)成

         

        《白鹿原》中的仁義村所在地,正是他的故鄉(xiāng)。從小耳濡目染,他觀察到在這偏僻之地,禮以頑強的生命力存活在農(nóng)民的儀式和言行之中,使鄉(xiāng)村自我組織和自治著?!啊栋茁乖冯娪袄镒罴ち业墓适露际窃陟籼谜归_的,祠堂就是村莊組織的中心、權威的中心、文化的中心。離開了這個祠堂,村莊就是一盤散沙,所有的農(nóng)民都是待宰的羔羊?!?/span>

         

        對錢塘江以南中國的觀察使得他更具信心:歷史上儒家重心的不斷南移,為這片土地留下了重視宗族、私人產(chǎn)權保護完善、自治精神濃厚、崇尚市場秩序的傳統(tǒng)。即便在計劃經(jīng)濟最為嚴厲的年代,這里的基層社會仍以隱蔽的方式存在著,并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迅速地活躍與回歸,無論是進行公共治理還是參與市場活動均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而基層組織的靈魂則是“君子”?!叭寮宜v的君子近似于共和主義所講的‘積極公民’,有非常豐富的含義。君子首先能夠自治,然后能治家、治社會組織?!?/span>

         

        “現(xiàn)代中國最最深刻的危機,是君子或者紳士群體的暫時消失。如果不能重建他們,中國就不能完成轉型?!倍駠詡ゴ?,在他看來,就在于清末的教育體系培養(yǎng)出了一批溝通民間與官方的紳士。

         

        如今各領域的精英是最可能擔負起這一重任的人群。“企業(yè)家在過去十年中對于信仰的追求和恢復傳統(tǒng)文化的努力比任何群體都要多。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管理企業(yè)就是要跟人打交道。他們所管理的工人就是中國人。所以他們必須要回到中國文化。這就是他們比文化人和專家學者對中國文明復興更敏銳的原因?!?/span>

         

        “有這樣一個文化氣氛,思想界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接受主流價值的士君子群體會慢慢出現(xiàn)和擴大,基礎的社會秩序慢慢會重建,民主憲政也會完成。沒有這個群體,即便因為某個幸運機遇,建立了一套民主法制制度,第二天也一定會崩潰,憲政是不可能正常運轉的。”

         

        但他并不贊成儒家變成宗教?!拔矣昧艘粋€詞,儒家是‘文教’?;蛘吒卑祝寮揖褪俏幕??!彼治龅?,康有為立儒家為國教、立孔子為教主、把孔廟變?yōu)榻烫玫呐υ獾竭^士大夫們的強烈反對,“這其實是把儒家矮化、窄化了,讓它能發(fā)揮作用的渠道變得非常狹窄,實際上在傳統(tǒng)社會一切東西都可作為儒家傳播的渠道?!?/span>

         

        他深信,“一個文教,多種宗教”格局的恢復,必將使中國的文化與價值重煥光彩。“儒家并未、也不可能‘博物館化’,而必將參與現(xiàn)代中國治理秩序之塑造和再造。此乃儒家之天命所在,亦為中國之天命所系?!?/span>

         

         

        責任編輯:李泗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