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邸繼文】傳播斯文任重道遠 ,踐行美德為仁由己

        欄目:民間儒行
        發(fā)布時間:2014-08-25 17:37:00
        標簽:
        邸繼文

        作者簡介:邸繼文,男,西元1970年生,山西朔州人。本職工作于朔州市稅務系統(tǒng),曾任朔州市政協(xié)委員,長期致力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基層推廣與實踐,朔州市經(jīng)典文化教育民間研討會(簡稱朔州國學會)創(chuàng)辦人。主持的“中華文化傳承十百千萬朔州示范工程”于2016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13個部門聯(lián)合授予首屆“四個100”全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2016年被全國社科聯(lián)評為“全國優(yōu)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


        傳播斯文任重道遠,踐行美德為仁由己

        ——在山西省中華文化促進會領導來朔調研國學經(jīng)典教育推廣與“敬德書院”建設座談會上的發(fā)言

        作者:邸繼文

        來源:作者惠賜

        時間:甲午年七月廿六

                   西歷2014年8月21日

         

         

        編者按:2014年8月12日,山西省中華文化促進會李順通秘書長、李祥熙常務副會長、崔晉生副秘書長一行三人專程赴朔州調研“敬德書院”建設與朔州國學經(jīng)典教育開展情況,促成朔州市中華文化促進會建立。該文為邸繼文先生代表朔州民間國學經(jīng)典教育界所作的工作匯報。

         

          

        各位領導大家好:

         

        感謝大家百忙之中參觀、調研、指導、支持“敬德書院”建設與朔州國學經(jīng)典教育事業(yè)的推廣與發(fā)展。

         

        下面我就書院建設與朔州國學教育推廣事業(yè)作一簡單介紹,請各級領導批評指正。

         

        一、基本做法與過程

         

        1、從2006年起,由我發(fā)起組成了一個叫“快樂媽媽·責任爸爸·經(jīng)典寶寶”的國學經(jīng)典家庭親子共讀班。堅持孩子放學、家長下班后每天一小時誦讀國學典籍原文的活動,美其名曰“社區(qū)國學經(jīng)典二軌親子共讀班”。從2008年開始至今,先后無償復制社區(qū)經(jīng)典導讀班20多個,其中有八九個比較成功,博雅經(jīng)典學校已有200多名學生,文軒、元謙、弘道學堂均已超過50戶家庭參與,孝恩、仁和、國英、德慧也有30多名學員,明明德、得一、尚沃超越、德慧園經(jīng)典學習機構等正以全日制形式推動國學傳播?,F(xiàn)有500余戶家庭正在參與“每天一小時二軌親子共讀國學經(jīng)典”活動。從2006年至今,朔州市共計有2000余戶家庭參與過“二軌親子共讀國學”活動,間接影響帶動數(shù)萬名學生學習念誦國學經(jīng)典。

         

        2、每年暑期,我們利用學生放假有閑暇時間的機會,組織廣場公益晨誦漢服秀活動,普及國學概念、營造社會新風。從2007年開始僅由我本人就組織了8期廣場誦讀活動,其他支出班也組織過多場廣場誦讀活動。把課堂設在廣場上與廣場舞分庭抗禮是我們工作的一個創(chuàng)新。

         

        3、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交天下友。為激勵學生熱愛自然、熱愛歷史,也為國學推廣凝聚人氣、制造影響,我們每年組織“國學鄉(xiāng)村游學行”活動,開自駕車到城郊旅行、野餐。從2007年開始由我組織過7場大型游學自駕行活動,分支學堂后來也分別組織過多場活動。

         

        4、組織家長外出學習是我推動“國學教育在朔州”的主要抓手,先后組織家長、兒童到北京、鄭州、昆明、太原、曲阜等地參加國學培訓與比賽13次之多,參加過北京文廟清明祭孔、山西省當儒學會文廟習禮,弘道書院大學生儒家文化修身營、中華書局經(jīng)典教育論壇、北京四海經(jīng)典師資研習營、河南青聯(lián)“走在回鄉(xiāng)的路上”經(jīng)典教育論壇、太原弘孝樓修身營活動等。其他學堂也組織過多次外出學習活動,最近文軒學堂還組織家長赴韓國進行學習。

         

        5、搞各類背誦比賽與誦讀表演是我們進行國學推廣的一個策略。為調動兒童及家長的學習積極性,我們組織了多場經(jīng)典背誦比賽與經(jīng)典吟誦活動,在市政協(xié)茶話會上、在流行的圓鎖宴會上、在少兒才藝展示會上、在戲曲大賽上都有“國學背誦漢服秀”活動出現(xiàn)。以強大的背誦記憶能力、淵博的古典文化知識、華美的漢服中華衣裳,吸引眼球、普及常識。

         

        6、網(wǎng)上學術交流是我們推動國學大眾化、儒學當代化、經(jīng)典教育深入化、朔州城市品牌化的主要形式。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在近幾年有關儒學傳承的大事件中,朔州國學界不當旁觀者,都有清晰發(fā)聲。針對天安門孔子像事件發(fā)表過《為什么說孔子真?zhèn)ゴ蟆?,針對社會上對文化圣人孔夫子的誤解、曲解,發(fā)表過《認識孔子百字言》(發(fā)表在中央文明網(wǎng)),針對有關各級對傳統(tǒng)文化傳承政策跟進不力的狀況,發(fā)表過《實現(xiàn)中國夢當務之急是建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體系》等。還有像“國學推廣朔州模式歌”、“國學經(jīng)典教育十支誦經(jīng)歌”等等,分別在海內外儒學國學網(wǎng)站轉載,不一而舉。在網(wǎng)絡時代,這些普及性文章對于人們認識國學、認同國學起到了連結學者與大眾的橋梁作用。

         

        7、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場陣地建設是我們推動“國學經(jīng)典在朔州”的關健環(huán)節(jié)。除學堂、社區(qū)經(jīng)典導讀班外,我們重點推動書香家庭布置、宗族祠堂及書院、文廟建設。截止現(xiàn)在,在我們這一體系影響下,朔州建設的書香家庭有一萬多戶,主要是“五不三要讀”。即:不看電視、不吸煙、不吃味精、不聽電子噪音、不染黃發(fā),誦讀《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論語》各100遍。朔州文廟也由城區(qū)政府恢復,敬德書院也由我前期建成,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道場陣地空間逐漸擴大。

         

        8、推動政府支持與領導國學傳承工作。在朔州三晉文化研究會老同志們的推薦下,我擔任了市政協(xié)委員,在市文明辦王植主任的邀請下,我曾借調在市文明辦,通過這些平臺,呼吁推動教育部、中央文明辦推出的“中華誦·經(jīng)典誦讀”活動進機關、進企業(yè)、進學校、進社區(qū)、進家庭。通過發(fā)文、政協(xié)提案、與領導匯報等多種形式推動“國學教育在朔州”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其中2009年在市政協(xié)五屆一次會議上,我提出“把朔州建成一個全球性的國學推廣中心,建成東方的西雅圖”,時任市委書記田喜榮同志以“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想到就能做到”勉勵回應。

         

        9、在儒學當代化、大眾化、生活化的同時,我們還把重點放在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儒家文化當代化的匯通上。對準切入點,找準突破點,理論上以培育和踐行社會義核心價值觀為旗幟,實踐上以關愛自然、關愛社會、關愛他人的志愿服務活動為形式,打造國學志愿服務團體,以各單位“道德大講堂”為陣地,學習孔子爺爺?shù)奈幕瘬?、塔莎奶奶的生活方式、雷鋒叔叔的助人精神。

         

        10、真抓實干。以基層群眾性學習國學活動為形式解決世紀三問,即“錢學森教育之問”、“撒切爾文化之問”、“小悅悅道德之問”。每天一小時二軌親子共讀國學經(jīng)典,兩年即可認字4000多個,超過幼兒園、小學十年的認字水平。五年讀經(jīng)背誦10萬字的國學典籍,遠超大學生的記憶量。朔州有1000多戶人家的孩子曾經(jīng)背過16016字的《論語》全本,有1000多名家長熟讀《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全本,在當今全國各地也屬于極少數(shù)情況。各書香家庭普遍重視家風家教、倫理道德、禮貌習慣、人文建設、民族復興與地方文教事業(yè)的發(fā)展,書香家庭應該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最基本單位。

         

        二、幾個感受

         

        通過八年推廣,取得了一些推廣成果,但也面臨不少問題,感受比較深刻。

         

        1、深感一百年來的反中華傳統(tǒng)文化話語體系深入人心,廣大群眾被西化而不自知,很多不是問題的偽問題被反復提出,思想、思維壁壘無處不在,國學、儒學復興面臨的無形阻力如影隨形。

         

        2、深感中華傳統(tǒng)儒教文明被損壞嚴重,儒家文化敘說體系與現(xiàn)實生活呈兩張皮狀態(tài)。在一面倒的西方中心、金錢至上,流行為王、科技萬能的極端主義統(tǒng)領下,追求感官刺激、自我中心、一本萬利,消滅對手的心態(tài),成為現(xiàn)代人的潛意識思維,對追求精神崇高、自利利人、付出回報、培德積福等思想嚴重歧視、極端不認同。信仰認同、倫理遵循、道德底線、文明體認急需全社會共同努力。

         

        3、深感今日社會教育弊端叢生,卻又似乎成為無解之題。比如重考試、輕素質;重理工、輕人文;重學習、輕體育;重知識學習、輕道德教化,中小學無節(jié)制的課外補課,過多布置作業(yè)等看似小問題實則影響民族未來的事情天天上演。

         

        4、深感今日人們的價值觀念不統(tǒng)一、太混亂。搞傳銷的、信各種神文宗教的、不擇手段弄錢的、追戀網(wǎng)友的,崇拜暴力、金錢與享樂,唯獨排斥人文文化,小看中華國學。

         

        5、深感今日社會國學基本知識、基本信息普及率太低。不同語境下的各種稱謂使人們大多不明白其實這就是一回事,但大家各執(zhí)一詞,分散了國學事業(yè)發(fā)展的合力。

         

        6、深感主流文化陣地的相關執(zhí)業(yè)者對國學經(jīng)典教育這一塊熟悉度不夠、認可度不深、積極性不高、共識不集中,大伙總是有意無意地在反中華文化立場上處事言說。

         

        7、深感大眾民族文化認同不夠、自信不足、自覺不大、自強不力。文化本位立場意識不強、民族抱團合力觀念不足、文化衰微憂患意識不夠、民族文化公共事務擔當意識不大。有一種被賣了還給人家數(shù)錢的感覺。

         

        8、深感自己力量太小,想法太大,力小而任重,智小而謀大,個人辦社會,小人做大事、小馬拉大車,力不從心,心有余而力不足。作為一名志愿國學推廣者,連自己的個人事情還解決不好,卻宣傳弘揚中華文化之道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有時自己也覺得變扭。

         

        9、深感中華傳統(tǒng)文化實在是太美好、太中正、太圓融、太偉大了,真、善、美、雅、正五大特點,難怪支撐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不斷擋,以《四書五經(jīng)》為代表的儒家經(jīng)學原典,確實義理無窮,氣象無邊,值得我們驕傲自豪、禮敬崇拜、終身學習。

         

        10、深感國家層面現(xiàn)在對傳統(tǒng)文化與信仰道德建設開始高度重視了。習主席2013年至2014年的系列講話大量談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建設,大量引用孔子及諸子百家的話語,明確宣示“讓13億人每一份子都成為傳播中華美德、中華文化的主體”,“弘揚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儒家文化的當代價值“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被掛在了天安門廣場之上。習主席親赴山東曲阜孔子故里發(fā)表重要講話,表示“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需要以中華文化發(fā)展繁榮為支撐”“我這次到這里來,到曲阜來,就是要體現(xiàn)中央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決心”。我們黨歷來言出必行,具有強大的社會動員與文化主導能力,相信在復興民族文化這一深具歷史意義的大事件中一定會有出色表現(xiàn)。

         

        三、幾點認識

         

        針對我市民間國學經(jīng)典教育的開展情況,結合我自己八年來的觀察思考,我有幾點關于國學傳承的認識可供大家分享。一家之言,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拋磚引玉,供各級領導和各位專家參考。

         

        1、必須明白文明之間也存在激烈的競爭與沖突,今日之中華文明就是古代各文明之間較量沖突的歷史結果。美國著名哲學家、哈佛大學教授亨·廷頓《文明的沖突》一書需要仔細研讀。

         

        2、必須明白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儒教為主體文明的東方文明,儒教文明自有其一套文明特征,如:

        A、對天、地、親、君、師的禮敬崇拜;

        B、對仁、義、禮、智、信等中華美德的認可尊崇;

        C、對以《四書五經(jīng)》為代表的經(jīng)書進行專門傳承;

        D、以士君子階層為代表,遵守周易陰陽五行八卦的思維方式;

        E、確立善是最高的美的審美情趣;

        F、經(jīng)典教育教養(yǎng)合一,倫理道德與精神信仰養(yǎng)合二為一;

        G、特別注重書面語言文言文的傳承;

        H、特別重視史學傳統(tǒng)與青史留名;

        I、特別注重家族血脈傳承與家族族譜體系建設;

        J、對服裝頭發(fā)和節(jié)日特別重視;

        K、對環(huán)境和風水特別關注;

        L、對心性和修身特別重視。

        M、對“孝”德的特別提倡。

         

        但這些文明元素正在流失,繼續(xù)遭受著有意無意的破壞。

         

        假使沒有這樣的文化認同與文化自覺,我們不配當一名炎黃子孫的精英與知識分子。

         

        3、必須明白十七世紀之前中華文明一直引領世界。無論是政治制度、經(jīng)濟實力、科學技術,還是文化藝術、精神信仰、綜合國力都領跑世界,天朝上國,協(xié)和萬邦。英國著名科學家歷史學家李約瑟對中華科技文明曾有專門論述,我們的民族文化自信不是光憑感覺。

         

        4、必須明白近百年來,以五四、文革、河殤三撥文化運動為標志,西方文化勢力欲借軍事、科技力量與各種理論主義斬除我中華文化的歷史事實,西方文化勢力及其中國追隨者炮制反中華傳統(tǒng)文化話語體系,不斷壓縮我中華文化的生存空間,消滅我中華文化的信仰基礎,極盡抹黑與歪曲之能事,放大中國傳統(tǒng)中丑陋的一面,攻其一點不及其余,死瞅住不放,反復灌輸宣傳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負面認識與情緒,造成了今日社會大眾被西方文化同化而不自知的狀況。

         

        5、必須明白儒家文明不同于其他神文宗教文明,她是一種人文道德宗教文明,對人既無神靈庇護的優(yōu)勢,也無武力逼迫的懼畏,還沒經(jīng)濟收入的誘惑,亦無感官快樂的利激,有的只是自我良知的啟發(fā),道德自律的約束。自古以來,特別是漢武帝以來,儒家文化傍權而生、離權而亡,依靠政府公權的支持才能傳承延續(xù)。今日也一樣,離開了國家的領導與支持,儒家文化什么也不是,也不可能真正復興與弘揚。

         

        6、必須明白習主席所提的“中國夢”,實質就是吹響了類似歐洲文藝復興那樣的東方文藝大復興號角。中華民族大復興的歷史意義是中國的文化思潮將再次返回“軸心期時代”(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2世紀)尋找靈感與智慧,籍以催生新的包括生態(tài)文明在內的新科技、新思維、新文化,引領世界,重放光芒。

         

        7、必須明白只有從中央和各級宣傳文化教育部門發(fā)起,才能真正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開展。《四書》必須進課堂,高考必須加國學,單設國學科,公務員錄用必須考《四書五經(jīng)》,各級黨校必須開設《四書五經(jīng)》課,全國各地必須立即啟動如山東那樣的鄉(xiāng)學社學文廟書院建設計劃,這樣才能真正復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8、必須明白只有在選拔任用官員中有意傾向有儒學文化功底與中華文化情節(jié)的人,才能產(chǎn)生導向作用。事在人為,讓有位者有為。否則,時光將在內耗中消磨殆盡。

         

        9、必須明白各級應專門設立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部門才能真正發(fā)揮傳播國學的作用。國家應整合教育部、文化部、中央文明辦的傳統(tǒng)文化職能,單設國學傳承部,各級各部門也應專設機構與領導,領導中華民族文化的復興與光大。

         

        10、必須明白國家應有專門稅費政策支持國學傳承。按流轉稅征收附加稅費,按不動產(chǎn)征收相關稅費,專項列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中華國學經(jīng)典教育,沒有財稅支持的事業(yè)是空喊空話。

         

        四、關注朔州國學經(jīng)典教育事業(yè)的人應如何面對國學傳承

         

        1、關注朔州國學經(jīng)典教育的人應首先自覺投身國學學習,建設書香家庭。不管男女老少,人人應誦讀《三字經(jīng)》(1144字)、《弟子規(guī)》(1080字)、《論語》(16016字)各100遍,形成一定的文化認同與常識基礎,而不是指手劃腳,各執(zhí)一論,似乎人人都是領導,都是消費者,都比歷代大儒還高明似的。

         

        2、關注朔州國學經(jīng)典教育的人應共同遵循經(jīng)典原文確定的文化教育原則,(比如《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論語》和《大學》),不要試圖自立一套,或者追隨今日社會上某些熱門名人的文教原則。一句話,要走幾千年傳統(tǒng)私塾教育共同留下來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精神、學習習慣,養(yǎng)成古代讀書人的學習能力,而不是標新立異、另起爐灶。

         

        3、關注朔州國學經(jīng)典教育的人應在傳播體系上步調一致、統(tǒng)一話語體系。天下經(jīng)典是一家,朔州國學一盤棋。不要各自為政,要形成城市共識,產(chǎn)生國學推廣合力,打造朔州城市品牌,在新一輪文化教育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事業(yè)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分得杯羹。

         

        4、朔州上下應將國學傳播與城市文明創(chuàng)建結合起來,把“國學傳承十百千萬工程”作為全國文明創(chuàng)建的特色工作來抓,把朔州建成全國性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基層示范基地”確立為市委市政府的全市戰(zhàn)略。

         

        5、朔州上下應將“國學推廣朔州模式”作為一個城市品牌進行打造與宣傳,經(jīng)營城市也包括美譽度與知名度的提升,而城市符號的放大與宣傳具有決定性作用,我市“右玉精神”的提煉與宣傳有效而成功,現(xiàn)在還急需市區(qū)內一個全國性的特色符號,“國學推廣朔州模式”可擔此任。

         

        6、朔州上下應知西山百萬畝森林公園是建設生態(tài)文明與國學主題公園的最佳選址。一來城市西部不宜發(fā)展工商業(yè);二來光有林木沒有人文不能全面彰顯文明;三來朔州的優(yōu)勢是歷史深厚、礦產(chǎn)豐富,轉型跨越在朔州最佳選擇是發(fā)展文化教育產(chǎn)業(yè),中國夢追尋在朔州最大貢獻是文明融合、以夏變夷,古代是如此,現(xiàn)代還是如此。以儒家文化整合人心是今日社會能夠代表中華的最大公約數(shù)。

         

        7、朔州上下應知9月28日應為朔州的城市活動日。首先是生態(tài)日。2012年9月28日,習近平同志專門就右玉60年植樹所締造的“右玉精神”作出批示,要求學習“右玉精神”,“右玉精神”在一定意義上也可以代表天人合一的生態(tài)文明精神。第二是市難日。1937年9月28日,日軍蘆溝橋事變之后直取朔縣,因守軍抵抗而大肆屠城,大殺三天,從9月28日開始,殺死朔縣居民3800多人,制造了駭人聽聞的“朔縣大屠殺”,9月28日對朔州來說是市難日,要勿忘國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第三是圣誕日。大成至圣先師文宣王孔夫子誕生于公元前551年的9月28日,作為東方文化的圣人,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作春秋,搶救保護了孔子以前2500年的中華先民文化,是中華國學文化的集大成者,又身體力行、廣收門徒、興辦私學,形成了中國經(jīng)典教育的雛形,把斯文傳到了孔子以后2500年的如今,是中國文化與教育的總代表,朔州要建設國學傳承基層示范基地的話,圣誕日不能缺席,三日合一,綜合形成我市的城市活動日。

         

        8、朔州上下應知從8月8日到9月28日,朔州應開展“長城之環(huán)中華文化節(jié)”活動。朔州市位于雁門關外、殺虎口內,內外長城之間,在萬里長城當中,唯獨朔州這一塊整體性分內外長城兩部分,長城如帶,這一塊就似環(huán),長城如龍,象征中華民族精神,這一塊地方就應成為傳承中華文化的基地。開展中華文化節(jié)活動既是盡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的義務,同時也是提高本地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提升城市知名度與美譽度的世紀機會。

         

        9、朔州上下應知搞各類國學經(jīng)典原文背誦電視大獎賽是促進國學學習傳承的最佳辦法。去年年底,習主席“曲阜講話”之時曾專門指著《論語詮解》《孔子家語通解》兩書說:“這兩本書我要仔細看看?!保ㄐ氯A網(wǎng)專門配有圖片)。在我市舉行全球性的《論語》背誦電視大獎賽,意義重大,機會難得,全市應當上下一心,共創(chuàng)奇跡。

         

        10、朔州上下應知朔州國學經(jīng)典教育民間先行、艱難前進,志愿獻愛心,書香進萬家,傳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誦讀中華傳世經(jīng)典,八年如一日,在全國同行取得了突出成績,這樣的超前者、先行者,理應呵護、理應珍惜。“國學推廣朔州模式”總發(fā)起人邸繼文憑一已之力,舉債200萬元先行建設“朔州道德大講堂總堂”、建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學習與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場“敬德書院”,精神可嘉、值得幫扶,山西也好朔州也好,在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方面不能落后于貴州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