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儒家微言每日精選】關于改革·說宋·論性善(2015-12-02)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15-12-03 09:20:41
        標簽:
        微言

        作者簡介:“微言”是儒家網(wǎng)特設的一個欄目,主要搜集整理發(fā)布儒家學者和儒門同仁發(fā)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關于改革·說宋·論性善(2015-12-02)

        整理者:冷長安

        來源:儒家網(wǎng)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十月廿一日壬子

                   耶穌2015年12月2日

         


        #改革#

         

        @慕朵生:

        【關于改革的一點看法】治大國若烹小鮮,為政急促、法令滋擾則民無所措手足,此治國大忌。世勢積腫,病癥不在國家強弱倉廩虛實,而在世風日下人心澆漓,故更張必以教化為首務,所謂以禮義治之者積禮義是也。然有關雎麟趾之意而后可以行周官之法度,內行貪欲而外飾仁義,此新莽所以用周官而誤天下者也。

         

        #說宋#

         

        @鍵田農(nóng)夫 :

        說宋】贊宋者多言現(xiàn)代、憲政,仍西人窠臼,固未知君德也。當國難而禪讓;陵寢陷而言和,是尚可言乾綱者與?三代之際,天子出乎貴族,世德師傅保之;漢滅貴族,君臣之際難安,至援士族以匡之。有宋以降,則君臣皆出平民,臣子銓選如法,帝德轉衰,宋明皆然。清以夷狄貴族稍知振刷,至其末葉,亡於婦幼,數(shù)乎?

         

        @經(jīng)禮堂:

        說宋】三代無Nobility,古文亦無貴族。大夫之子,始於倅貳,金文可證也。鄉(xiāng)遂之才,亦入為士,不以血統(tǒng)然。漢之士族,以傳經(jīng)之便。迨中正末流,始專門第。則唐宋明之科舉,不曰復三代乎?若夷狄貴族,所以壅蔽賢路,割裂萬方,其所以亡也。

         

        @劉青衢:

        說宋】自夫子出而貴戚不足恃矣,可恃者明體達用之士耳。揆諸歷代,兩宋士大夫始有范文正以天下為己任,終有文信公丹心殉國,儒者氣象鮮有大于此者;論其君則崇奉斯文,優(yōu)待儒士,寬弘體諒,君德少有厚于此者。漢唐國家規(guī)制,后世每因循,宋亦未多逾越,其可道者,正在于人事發(fā)越、士風壯闊,為歷代所不及也。

         

        #論性#

         

        @余東海三世 :

        【論性】借用米灣兄的話說,性惡論是對人最大的褻瀆,從本質上否定了生命的美好和人格的尊嚴。人當然有惡的一面,今生今世國人惡習特別深重,故惡意惡念特別茂盛,惡言惡行特別流行。但不能因此把惡當成人的本性,不能因此否定本性、即天命之性的至善。

         

        @劉青衢:

        論性】天地間鳶飛魚躍,大道生生不息,人物各據(jù)其分,性無不善也。而性之發(fā)用,動乎四體,判乎應事,見乎氣質,其或不正,則流于惡也。不知性善,則君子不可貴,圣人不足法,世事不能為也。不知習惡,則小人不必去,邪行不待改,異端不用斥也。性之善者,孔子不言而孟子言之,后儒又繼而充之,時異而道一也。

         

        #其他微言#

         

        @崇儒_梁知一:

        世道】這個世界永遠會存在:以無知笑有知,以無德攻有德,以小兒(斗筲之輩)凌長者。歷史與社會反常與紛擾時,此種情況猶多。此誰之罪哉?糟糕的政治與教育,造成的時代風氣使然。小人之無忌憚也,視道德教養(yǎng)如無物,雖圣人亦末之如何。然小人最終傷害的還是自己。可哀也矣。

         

        @崇儒_梁知一:

        象喻】儒能自信其道而尊,誠為可貴。倘于形上極旨緲乎不欲聞思, 僅以形下膚雜印象, 將儒之優(yōu)長較佛老耶諸氏之所闕,將欲他氏圣人境界必欲匍匐于吾夫子而后已,人類之互相理解永無可得之時。若佛與老氏所見者究竟不是,雖“輔統(tǒng)”亦勉強而無謂。某之所辨超越凡庸“同異”之同,旨深而識者寡也宜。

         

        @崇儒_梁知一:

        象喻】依體用論而言,即此用而即此體,即此體而即此用。儒與佛老二氏,各三體而三用(知一謂此為教體而非道體,由乎三圣一念趨向不同。即教體依道體為依歸)。若云佛氏體大,何不詳氣脈人倫政治之論?反之,若云儒體為大,何不詳心意識氣脈之論?由是而觀,三教如山,山貌雖異,皆峻極于天而一之。

         

        @崇儒_梁知一:

        象喻】考察宗教,只須觀其形而上學,即識其大半。諸子學恰是盲人摸象,各有執(zhí)持。如法家執(zhí)法。若儒釋道,恐非如此。蓋觀“象”角度異而立說不同,各各心有“全象”則無疑也。蓋三教如三君子,說話、行動雖異,心則同而未遠。然后,儒觀釋老,釋觀儒老,老觀儒釋,以成“觀待道理”。觀待不離體道。

         

        @鍵田農(nóng)夫 :

        諸子】先秦諸子,或求道法,或求器用,常得其偏,故終不如儒家之下學上達,至誠無息也。百年來科學乘舶而至,改制度,易風俗,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富其國而不能富其人,於是人心乖戾,易毒相食,誠非計也。此何以然之哉!不知下學上達之教也!今之欲安性命,通經(jīng)濟,興人文,和士民者,寧可失此義乎?

         

        @鍵田農(nóng)夫 :

        中和】生生殺殺者,皇中也;四時更替者,通理也。聖人原性命而中道,於是知本,乃以為質;與時用以化成,於是能和,爰以為文。於是致中和而修齊治平在茲焉。是故質文雖殊致,實相表裏也。近人亂文以穢質,中和之義遂失,必亡天下而後已。今者既求乎性命,亦必思夫化成,斯文之復也,正當其時也!

         

        @姑蘇倪氏:

        科學】不少人評論都說“我只相信科學”,貌似很有“道理”。然而科學并不天然具備正義性,合理性,科學僅僅代表嚴謹。自上世紀美國核彈轟炸日本后,科學科技已經(jīng)完成了人類自我毀滅的一鍵控制模式,反而是如何控制科技不被邪惡利用,成了無解的問題。ISIs,朝鮮也會說,“我只相信科技”。

         

        @山聽風_s16:

        輸出】中國過去輸出的是商品,現(xiàn)在結合資本,這是貧窮國家需要的。美國輸出民主。其實,世界上具有民主政治體制框架的國家已占多數(shù),民主內核的改變落實,非一朝一夕!回顧歷史,西方以強暴方式傳播“文明”,兩次鴉片戰(zhàn)爭皆可看到。民主思想,沒什么神秘深奧,不過是擺脫個人獨裁和集團專制。

         

         

         責任編輯:梁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