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米灣】《仁本主義論集》序

        欄目:新書快遞
        發(fā)布時間:2016-06-12 13:50:54
        標簽:
        王瑞昌

        作者簡介:王瑞昌,字乃徵,號米灣,西元一九六四年生,河南魯陽人,北京大學哲學博士?,F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教授。長期主講儒學經典及中國哲學于高校及民間公益文化機構。曾訪學北美、臺灣,研習人文,傳播儒學及中國文化。著有《陳確評傳》《追望儒風》等。

         

        《仁本主義論集》序

        作者:米灣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 首發(fā)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五月初八日乙丑

                   耶穌2016年6月12日


         

        仁也者,儒學之核心也??鬃又?,已有“仁”之觀念。然彼時“仁”乃與“敬”、“孝”、“慈”、“惠”、“勇”、“武”、“誼”、“哲”等并列之諸德之一,并非為根荄、居核心而首出者。蓋彼時諸德目僅被理解為平列的、零散的人之氣質、習性之種種表現,而未將諸零散之德植根于人之內在本性而整合統(tǒng)一之?;蛘咧酥T德發(fā)自人性,而未透及人性之內在性、絕對性、先驗性。因而“仁”與其他諸德,究竟仍為外在的、相對的經驗屬性,即孟子批評告子時所謂“義外”也。

         

        至孔子出,將外在之諸德目統(tǒng)一于、植根于內在之人性,即孔子心目中之“仁”。如此,“仁”便成為諸德之內在本源而首出其上。唐君毅先生稱孔子“發(fā)現一人之純‘內心的德性世界’”,徐復觀先生謂孔子“開辟了內在的人格世界”,即指“仁”而言。此一發(fā)現與開辟,不啻中華乃至世界文明史上之“開天辟地”之舉,故雅斯貝將孔子與釋迦、蘇格拉底等一并視為軸心文明之開創(chuàng)者,謂自此“吾人當今所知之人誕生矣”(“Man,as we know him today,came into being”,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Michael Bullock英譯本)。

         

        孔子默而識之,鮮言性命。至孟子,則厥詞大放,人性之善,揭之昭然。象山所謂“夫子以仁發(fā)明斯道,其言渾無嘑縫,孟子十字打開,更無隱遁”者是也。顧孔孟所論多剋就仁之內在性言之,其超絕無對之存有義、“生物不測”之創(chuàng)化義,則引而未發(fā)。《易傳》、《中庸》雖有指陳,而猶簡質渾淪。洎乎宋明諸儒出,往復思辨,長言深論,若晦庵朱子“未有天地之先,畢竟是先有理”、象山陸子“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陽明王子“(良知)生天生地,成鬼成帝”、蕺山劉子“意根最微,誠體本天”云云,仁之萬物本體義、內外貫通義、天人合一義發(fā)之深切而著明矣。

         

        孔孟之后,生命之安頓、政教之休明、風俗之淳厚,大抵資乎仁學教化浸潤之功也。近代以來,仁體隳頹,無明煽惑,物力橫決,民失其守,政失其序,風俗澆漓,人間岌岌墮為地獄矣。欲拯救之,必重申仁學,以甄陶、燮和、轉化此物力橫決、物欲橫流之勢。舍此莫由也。

         

        余子東海,奇士也。早歲任氣不羈,縱意詩酒。后歸宗儒學,堅信不疑,巋然不動,毅然擔荷斯道之重,雅有狂者之度。以卓躒之識,博洽之學,英發(fā)之才、奮迅之筆,發(fā)為文章,輒灑灑不能休。或闡儒理,或判物情,或伐異端,或辨謬說,無不酣暢淋漓,豁人耳目心胸,其鋒莫之或攖也。見仁見智,讀之者恐不免是非參差,言人人殊。以淺見觀之,所發(fā)諸論或者不無小疵,然其宣揚仁之內在而超絕諸義,大純而正,殆無可疑也。

         

        予宿聞余子仁聲而恨無一日之雅。去歲秋初,余子旅次燕市,乃得一接風儀。相與從容搜書于海王邨,覽勝于祈年殿,怡如也。今余子裒集弘揚仁學之作成《仁本主義論集》,列任重先生主編之《儒生文叢》嘉惠世人。附梓之際,二子問序于予。予學行庸陋,非其選也。既不獲辭,爰操管略引仁之時義于冊端以為擁彗之一助云。

         

        甲午臘月二十八日序于淡甘書屋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