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桂榛作者簡介:林桂榛,贛南興國籍客家人,曾就學於廣州、北京、武漢等及任教於杭州師範大學、江蘇師範大學、曲阜師範大學等,問學中國經(jīng)史與漢前諸子,致思禮樂(楽)刑(井刂)政與東亞文明,並自名其論爲「自由仁敩與民邦政治」。 |
宋本《荀子·性惡》??鼻鍢樱▓D)
作者:林桂榛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二月初五日戊子
耶穌2017年3月2日
以下七頁“宋本《荀子·性惡》??鼻鍢印保▓D版)來自林桂榛《天道天行與人性人情——先秦儒家“性與天道”論考原》第277—283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F(xiàn)發(fā)布的校勘清樣系書頁原件的掃描件,其中紅筆批注為作者所另加,代表作者最新校注意見。
陳來教授曾說先秦早期儒學對人性問題的主流看法不是“性善”論(《天道》頁270、310引)。傅斯年曰:“荀子之論學……實為孔子之正傳,蓋孟子別走新路,荀子又返其本源也”;“孟子者……墨學磅礴后激動以出之新儒學也”;“孟子之亟言性也,亦時代之所尚,特其質言性善者是其創(chuàng)作耳”(《天道》頁238引)。孟子“性善”論的確是儒家“創(chuàng)作”、“新儒學”,且孟子倡言“性善”是因為高深,因為羅素說的“宗教與倫理觀念”上的高深,而非因為“確切的知識”或“科學”的高深——研究孟子或《孟子》者須清醒這一點,無論他是否贊賞或認可孟子及《孟子》“性善”論。
若孟子言“性善”是因“宗教與倫理觀念”上的高深,那荀子說“性惡”是因“宗教與倫理觀念”上的高深還是“確切的知識”上的高深呢?是訴諸“理性”還是訴諸“權威”呢?(羅素這些用詞見《天道》頁15引)竊以為,先秦儒家是不會幼稚到針對“性善”論而提什么“性惡”論的,“性惡”論在天論或邏輯上、經(jīng)驗事實上更是荒謬,經(jīng)驗或上天證明不了“性惡”,除非這樣的“天”或“人”都是絕對的撒旦(就如孟子性善論背后的“天”與“人”實如西方宗教的上帝存在一樣,肉身即道身,道在天在命)。
中國歷史上于荀子持什么“性惡”論的記述,首見于西漢末劉向《孫卿書錄》及東漢初王充《論衡》,之前并無任何人言及荀子持“性惡”論,西漢大儒董仲舒及大史家司馬遷皆不言荀子持“性惡”論(司馬遷不言孟子“性善”,但董仲舒言孟子“性善”及類荀子駁孟而言“質樸”)。儒家言“性惡”無疑屬奇峰怪論,呂思勉就曾以戰(zhàn)國至西漢無人言荀子“性惡”及去駁荀子“性惡”而曰劉向《孫卿書錄》屬偽(《天道》頁256引),然《孫卿書錄》、《論衡》當無偽,其言及荀子持“性惡”論的上下文亦貫通無訛。
西漢大儒董仲舒被西漢末劉向言為曾經(jīng)“作書美荀卿”(見宋本《荀子》末尾所附),董仲舒還曾一如荀子言“性樸”(材性始樸)而言“質樸”(天質樸性),而且居西漢前期的董仲舒類同荀子駁斥孟子“性善”論時也只論“性善—性未善”而不論“性善—性惡”,就如先秦多“善—不善”對說而非“善—惡”對說一樣——比如《論語》、《孟子》“善—不善”對說凡4、8處(無1處嚴格的“善—惡”對說),比如《孟子·告子上》記載幾人的人性辯難皆是“性善—性不善”互難對說而非“性善—性惡”互難對說。
林桂榛自2008年起就撰文提出及論證:僅見《荀子·性惡》的20見(不含篇題1見)的《荀子》或荀子“性惡”字眼(命題)并非是《荀子》或荀子所原有,而是《荀子》一書的首次整理編校者西漢末年劉向依據(jù)當世的“善—惡”對說思潮而誤改荀書“善—不善”對說而為“善—惡”對說所致;《性惡》篇當題作《性不善》或《非性善》或《性論》,且該篇必出自荀子之手,絕非偽書或后荀子者所補;《禮論》篇“故曰:性者本始材樸也……待圣人然后分也”段當錯簡自《性論》篇;《荀子》或荀子主張“性樸”有充分的荀書內證及歷史外證;荀子主張“性樸”更有自身深刻的理論結構及平實周全的治世思考……
劉向逝世之時,耶穌還沒有誕生,劉向校理《荀子》及言荀子持“性惡”論以來已逾二千余年。二千余年的荀子“性惡”論認識,已刻板得根深柢固、無以復加。而筆者于《荀子·性惡》的詳細??保滓?008年12月23日confucius2000.com發(fā)布的《揭開二千年之學術謎案——荀子〈性惡〉校正議》一文的“附《荀子·性惡》??鼻鍢印?,紙本刊登首見《邯鄲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第37—40頁的《荀子性樸論的理論結構及思想價值》一文的“(附)宋本《荀子·性惡》??鼻鍢印?,現(xiàn)發(fā)布的校勘清樣系作者最新??币庖姟?/p>
——虔州林桂榛謹識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