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朱漢民作者簡介:朱漢民,男,西歷一九五四年生,湖南邵陽人,現(xiàn)任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教授。曾任湖南大學岳麓書院院長二十多年,推動了岳麓書院的現(xiàn)代復興。著有《玄學與理學的學術思想理路研究》《湖湘學派與湖湘文化》《經(jīng)典詮釋與義理體認》、《儒學的多維視域》等。 |
推進《王闿運全集》整理出版工作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六月十四日乙未
耶穌2017年7月7日
位于湖南湘潭市湘潭縣楊嘉橋鎮(zhèn)石旗村的王闿運墓 本網(wǎng)記者 曾江/攝
在長沙市博物館展出的王闿運書法條幅 本網(wǎng)記者 曾江/攝
王闿運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學者、文學家、教育家,近年來學界不斷深化王闿運研究,啟動《王闿運全集》整理出版工作。
王闿運(1833—1916),字壬秋、壬父,號湘綺,世稱湘綺先生,湖南湘潭人,近代著名的經(jīng)學大師和詩文大家。為紀念王闿運逝世100周年,湖南學界2016年啟動《王闿運全集》整理出版工作。
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國學院院長朱漢民教授擔任《王闿運全集》主編,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記者日前就全集整理出版情況采訪了朱漢民教授。
晚清湘學學者群星燦爛,王闿運是其中十分杰出的一位,具有重要的學術地位。關于王闿運其人其學以及在湘學中的學術地位,朱漢民介紹說,湘學研究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整理文獻,湘學中的許多重要人物的全集都值得整理。
李肖聃《湘學略》說:“湖南學術,盛于近世。明清兩代,乃有四王:船山于《易》尤精,九溪考古最悉,葵園長于史學,湘綺號曰儒宗。”湘學史上的“四王”,各有所長,體現(xiàn)出明清湘學的多樣化發(fā)展。
王闿運作為湘學史上有杰出成就的經(jīng)學家、史學家、文學家,在經(jīng)、史、子、集的不同部類均留下了大量著作。譬如,王闿運遍注群經(jīng),留下了三百多萬字的經(jīng)學著作,是晚清今文經(jīng)學的大家,但是學界并沒有充分認識到他作為一代儒宗的地位。特別是王闿運還通過掌教成都尊經(jīng)書院、長沙思賢講舍、衡陽船山書院,培養(yǎng)了許多著名弟子,包括他在成都尊經(jīng)書院培養(yǎng)了廖平、楊銳等。
王闿運的學術研究和教學活動,使他最終成為晚清的一代儒宗。王闿運作為一位博大精深的湘學學者,表達出晚清湘學的豐富性特點,體現(xiàn)出湘學學者的個性化色彩。
據(jù)介紹,此前王闿運著述曾進行五次結集出版,最早為1907年刊行的《湘綺樓全集》,最近的一次是岳麓書社1996年、1997年編輯出版的《湘綺樓詩文集》和《湘綺樓日記》。
談到此次啟動的《王闿運全集》整理出版,朱漢民表示,王闿運的著述不僅數(shù)量豐富,而且版本繁多,在王氏生前及故后,其著述曾經(jīng)多次結集。從2016年開始,岳麓書院與岳麓書社共同啟動《王闿運全集》的整理出版,目前進展順利,《王闿運全集》已經(jīng)列入國家重點古籍整理出版項目。
我們組織了一個課題組,相關整理工作正在按照計劃一步步推進。這一次整理工作,將會把王闿運各種已刊著作、未刊遺稿和散見文字全部整理出來。對王闿運的全部著述,擬依經(jīng)、史、子、集四部加以歸類,再以刊刻或成稿時間分別序次,最后附錄以年譜傳記資料。
《王闿運全集》的整理出版將使學界更為全面地了解和研究一代儒宗王闿運的思想,從而推動經(jīng)學、湘學、蜀學及中國近現(xiàn)代學術史等相關領域的研究。
責任編輯:姚遠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