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許石林作者簡介:許石林,男,陜西蒲城人,中山大學畢業(yè),現(xiàn)居深圳。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深圳市雜文學會會長、深圳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專家、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曾獲首屆中國魯迅雜文獎、廣東省魯迅文藝獎、廣東省有為文學獎。主要作品:《損品新三國》《尚食志》《文字是藥做的》《飲食的隱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風明月舊襟懷》《故鄉(xiāng)是帶刺的花》《每個人的故鄉(xiāng)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編叢書《近代學術(shù)名家散佚學術(shù)著作叢刊·民族風俗卷》《晚清民國戲曲文獻整理與研究·藝術(shù)家文獻》《深圳雜文叢書·第一輯》。 |
原題:孔子刪詩,四個字就可以說明,但不告訴你
作者:許石林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原載于“許石林”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閏六月廿二日癸卯
耶穌2017年7月15日
某人以那種極其輕薄的語氣批孔子,說他曾刪詩,原話是:
“據(jù)說他(孔子)刪改過《詩經(jīng)》,經(jīng)他一刪改,只剩下現(xiàn)在能看到的三百首了,剩下的八成兒都被他那點兒道理給滅了。沒有孔子,我們今天說不定還能多看幾首先秦的詩。……其實,孔子刪改前人典籍,與秦始皇焚書也沒什么區(qū)別。被刪掉的再也找不回來了,不就跟燒了一樣。被改過的面目全非,全成了篡改者的主觀意志,還不如一把火燒了,也少讓今天的人中毒?!?/p>
此言一出,那些根本不讀書《詩》的人,歡呼雀躍,覺得一下子說到心坎里去了,醍醐灌頂似的,報了大仇雪了宿恨了似的。
今天的愚庸,多無知妄人,不顧常識,只認符號。愛而不知其惡,惡而不知其善。他們的贊美與批評,同樣無意義。幾句朦朧詩就能引得他們淚雨滂沱。一句真話常識,也足以讓他們暴跳如雷。
我的理解是,人們語文不好,情急之下找不到更狠的詞兒。
用常識想想——
他(孔子)刪詩,當時的人可以不認他的嘛。他(孔子)自己采芟整理自己的,也沒到別人家去刪。他(孔子)又不是手里掌握了當時天下唯一的孤本加以刪減。他(孔子)給自己刪削整理了一個自己認可的版本,并無強權(quán)嚴令消毀其他版本、并沒有用槍頂著誰的腰眼兒強行頒布自己的版本嘛。就是說,他(孔子)刪他(孔子)的,別人也可以刪減增添別人的嘛。一定有比他(孔子)還勤快的,就應(yīng)當有別的版本同時留存于世嘛。
至秦火一炬,六經(jīng)皆灰。歷經(jīng)喪亂,諸典盡滅。幸有獨存孑遺他(孔子)版詩經(jīng),遂傳。
您不把他(孔子)當圣人,不認可他(孔子)的一切,但卻承認他(孔子)有個自己版本的《詩》,按照您的思維,應(yīng)該有更好的版本同時存在的,只是毀于戰(zhàn)火、泯于喪亂。無奈,遺憾的是至只剩下他(孔子)這一個版本了。
應(yīng)該說,沒他(孔子),后人就看不到《詩經(jīng)》了。
那么,他(孔子)不是有保存之功嗎?
怎么能簡單地說,因為他(孔子)刪詩,而別的版本自然不流傳于世。再說,前人那么聽話?望風而靡?
別本不傳之原因,盡歸他(孔子),太沒常識了。
至于孔子為什么刪詩,四個字就可以說明,但不告訴你。
2017年7月15日
責任編輯:柳君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