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東海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xué)》《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德性與言論之關(guān)系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首發(fā)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八月初六日乙卯
耶穌2017年9月25日
思想言論與道德品格不同而又有關(guān),有一定的聯(lián)系。思想言論有誤,是智慧問題,也是道德問題。
孔子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衛(wèi)靈公》)反過來,經(jīng)常失人失言,就非智者。
孔子說:“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憚也,言足信也。甫刑曰:敬忌而罔有擇言在躬?!保ā抖Y記?表記》)反過來,常常失口于人,不能取信于人,不敬忌而有擇言在躬,就非君子。
擇言,敗言或不合法度的議論。擇,通“殬”。《呂刑》:“敬忌,罔有擇言在身?!睂O星衍疏:“擇為殬假借字?!墩f文》云:殬,敗也?!蓖跻督?jīng)義述聞?尚書下》:“殬、斁、擇古音竝同。敬忌,罔有擇言在身,言必敬必戒,罔或有敗言出乎身也。”
孔子說:“故大人不倡游言。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則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矣?!保ā抖Y記緇衣》)反過來,提倡游言,就不配為大人;言不可行,行不可言,就不配為君子。游言,浮夸不實的言論。
《孝經(jīng)》說:“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三者備矣,然后能守其宗廟。蓋卿大夫之孝也。”(《孝經(jīng)》卿大夫章)反過來,其言非法,口有擇言,言滿天下多口過,就不配為卿大夫,就是不孝。
因此,一個人如果思想言論有問題,其人道德品格往往也有問題。道德品格與思想言論是本末關(guān)系,本末有別而又不二。當(dāng)今知識分子,不僅是失言失口而已,不僅是倡游言、有擇言、可言不可行而已,而是信奉和宣傳歪理邪說,無數(shù)顛倒的思想、悖亂的觀點泛濫成災(zāi),反證了知識群體道德敗壞品格卑下!
言論與行為同樣重要?!兑捉?jīng)系辭上》中,孔子將言論與行為并論??鬃诱f: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yīng)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fā)乎邇,見乎遠(yuǎn)。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fā),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
言行都是德性的外顯和表現(xiàn)。言行仿佛君子之樞機,是決定人生榮辱的關(guān)鍵。樞機,王弼注:“樞機,制動之主?!笨追f達(dá)疏:“樞謂戶樞,機謂弩牙。”比喻事物的關(guān)鍵部分。言行,又是君子感天動地教化人民的根本,必須慎之又慎。
圣賢德性圓滿,就主要表現(xiàn)在這兩個方面:一是行為無過,不再逾矩;一是思想無瑕,言論無漏。
責(zé)任編輯:柳君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