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東海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xué)》《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女子無才便是德”并非儒家觀點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賜稿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八月廿九日戊寅
耶穌2017年10月18日
近有儒生為“女子無才便是德”辯護,實無必要。此言非圣經(jīng)圣人之言,非儒家思想。
此言出自明朝陳繼儒的一本書《安得長者言》,原話是:“女子通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為賢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說,挑動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無丑事,反不如不識字,守拙安分之為愈也。女子無才便是德。可謂至言?!笨梢姟芭訜o才便是德”只是“退一步”的說法,如果女子有德又有才,既能明大義又通文識字,那才是上上之選。其書名《安得長者言》,可見此言發(fā)于某位長者。
與陳繼儒同時代的馮夢龍就已指出此言之誤:“語有之:男子有德便是才,婦人無才便是德。其然,豈其然乎?……夫才者,智而已矣,不智則懵,無才而可以為德,則天下懵婦人,毋乃皆德類也乎?”(《智囊全集》)如果無才便是德這個觀點成立,天下那些懵懵懂懂的傻女人不都成了有德之人了嗎?
清朝張岱也指出此言不正確。張岱在《公祭祁夫人文》中說:“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苏Z殊為未確。愚謂丈夫有德而不見其德,方為大才;女子有才而不露其才,方為大德?!迸訜o才,何如有才而不露其才?祁夫人教子有方,所生二子五女均才華出眾,張岱在祭文中贊美她:“蓋夫人之才大如許,決不肯稍露其才,而使人止欽其德,淵渟岳峙,蘊蓄高深?!?/p>
浙江圖書館藏張岱像
儒家德才觀是以德為重,強調(diào)德才兼?zhèn)?。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對德才關(guān)系有精辟論述:
“夫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枪什诺氯M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shù),茍不得圣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p>
這才是正宗儒家思想,這個德才觀普適于所有人,包括男人女人。德才兼高最好,德高才低、即德勝才也好,才高德低、即才勝德就不行,無德無才、即才德兼亡,那是最不堪,最不行。
另復(fù)須知,德才有別而不二,無才之德,最大也有限,德到極大處必有其才;無德之才,最高也有限,才到極高處必有其德。
責(zé)任編輯:柳君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