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東海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xué)》《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diǎn)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中華第一字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十月廿七日乙亥
耶穌2017年12月14日
一、仁字溯源
《說文解字》:“仁,親也。從人,從二。古文仁從千心。古文仁或從尸?!睘槿首痔峁┝巳N字源:其一、仁,是親的意思。字形采用“人、二”會義。其二、古文寫法的“仁”,字形采用“千、心”會義。其三、有的古文寫法,字形采用“尸”作邊旁。
古文當(dāng)是錄于“郡國山川”鼎彝禮器上的古字,或謂“唐虞三代五經(jīng)文字”?!墩f文》之前言后有孫星衍文:“唐虞三代五經(jīng)文字毀于暴秦,而存于《說文》,《說文》不作,幾于不知六藝;六藝不通,唐虞三代古文不可復(fù)識,五經(jīng)不得其解?!比首值膬煞N古文,應(yīng)是比第一種仁字更早、更古老的寫法。
謝陽舉先生認(rèn)為,夏商周“事死如事生”的尸祭之禮,從尸從二之仁是“仁”的原始正字,表示一種對祖靈極端虔誠敬拜的自然心性,郭店楚簡中的“喪,仁之端也” 與“喪,仁也”即為佐證;而從千從心之“仁”相當(dāng)于后世以仁為人應(yīng)有的心性,是后起的衍生義,從人從二之“仁”則是春秋時突顯的脫離尸禮后推己及人的愛人之仁。(謝陽舉《“仁”的起源探本》)
從尸從二的“仁”是從喪祭之禮和敬拜祖先的意義說仁。
從千從心的“忎”是從愛人、泛愛眾的角度說仁。清人徐灝《說文解字注箋》說: “《中庸》曰:‘仁者,人也。’《孟子》曰:‘仁也者,人也?!盾髯印ぞ印菲唬骸收撸蚀苏咭?。’謂仁即為人之道也。人能盡為人之道,斯謂之仁,故因而重之以見義。二有偶義,故引申之有相親之義。鄭康成氏所謂相人耦,是也。擴(kuò)而充之則曰博愛之謂仁。千心為仁,即取博愛之意?!?/p>
或謂千心為仁,意謂仁者能服眾心。徐鍇《說文系傳·通論上》說:“古文千心為仁,唯仁者能服眾心也?!?/p>
從人從二的“仁”是從人際關(guān)系和親愛他人的角度說仁??鬃诱f“仁者愛人”,《禮記 ? 經(jīng)解》說“上下相親謂之仁?!鼻迦丝讖V居在其《說文疑疑》說:“仁,親也。人莫親于父母,故以二人為意。《記》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p>
以上三種仁義都側(cè)重于外王。從身從心、上身下心的“仁”,則是從身心統(tǒng)一的層面說仁,屬于內(nèi)圣范疇?;蛑^從千從心之仁,是從身從心之仁的訛變,原因是身和千形近,古音同在真部。
二、最佳解釋
從人從二之仁,右邊二劃,除了代表數(shù)目字、如前所說表示人際關(guān)系和仁者愛人,還有一種特別好的解釋:二劃代表天和地,清人孔廣居的《說文疑疑》中引同邑陶氏廷梅言:“二象天地。蓋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得以生者?!边@個解釋最為全面,最符合仁本主義義理。
天地生物之心,即天地之心;人得以生者,即人之所以為人者。仁字左邊人,右邊二象征天地,是人道、天道、地道的合一。
明魏太?!读鶗N(yùn)》解釋元字時談到仁字,也是這個解釋。他說元字是:“天地之大德,所以生生者也。元字從二從人。仁字從人從二。在天為元,在人為仁,在人身則為體之長?!彼J(rèn)為“元”字是“仁”字的另外一體。區(qū)別在于,“元”字先二后人,“仁”字先人后二。
仁在天為元,即乾元坤元的統(tǒng)一,即太極。元指乾元坤元,為萬物之始,主生萬物者,故先從二后從人。仁于人為人極。人為萬物之靈,仁從人開始,故先從人后從二。另外,“元”字之“二”在古文字中為“上”字?!兑捉?jīng)?乾文言》說,本乎天者親上?!霸弊直磉_(dá)的意義是,上天為萬物之始,而萬物以人為尊。
仁,于人為人元,即人極;于天為乾元,于地為坤元,即太極。仁道,是人道、天道、地道的圓滿統(tǒng)一。所以,太極主義世界觀、性善主義人性觀、圣賢主義人生觀和良知主義價值觀,都可以為仁本主義所統(tǒng)攝。一個仁字,徹上徹下,徹里徹外,貫通形上與形下,內(nèi)圣與外王。
《周易-系辭下》說:“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兩之,故六?!睎|海學(xué)舌曰,仁之為字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一之,故仁。
三、我的寫法
仁字寫法,有尸二之仁、身心之仁、千心之仁、人二之仁等等,有甲骨文、古文、篆書、隸書、漢印等等書體,各種書體又有各種變化和不同寫法。
漢印中的一個仁字,筆畫無鋒,左邊人旁似幾字而無鉤。東海甚喜歡之,略加變化如下:
筆劃帶鋒,象征仁德亦含鋒芒;大鉤上抱,象征仁者和仁政慈懷包容;將“二”豎起來,象征人民在仁政中站起來了;又表示無論高低貴賤,同樣享受仁政的關(guān)愛抱撫。仁政之下,禮別尊卑,樂殊貴賤,同時人人各得其所,物物各得其宜。以上是東海寫法之四種含義。
左邊似幾字。幾者,動之微也。動是健動,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微則是十六字心傳中對道心的形容,道心惟微。意味著人內(nèi)涵道心,仁就是道心,這是此字第五、六義。
孔子說:“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保ā吨芤紫缔o下》)君子知幾,見幾而作,這是此字第七義。
此字整體字形又似心字。仁者,道心、天心、人之本心也,這是此字第八義。
仁字右邊兩豎,代表眾人,即天下之民。兩豎之間絲連,表示在仁政懷抱中,天下之民即各自獨(dú)立自由又相互有聯(lián)系,有“一體同胞”之義。這是此字第九義。
儒家的人格追求是取義成仁,成就仁德;政治愿景是制禮作樂,建設(shè)仁政;最高理想是全球大同,天下歸仁,即各國各族都走上了仁本主義道路,歸心于仁學(xué)仁政。這個仁字的寫法,既有傳承又有創(chuàng)新,寄托著東海美好的愿望。
總之,仁字徹上徹下徹里徹外包羅萬德,是九萬多漢字隊伍中最為偉大、美好、吉祥的字,不愧為中華第一字,也就是天下第一字。東海以仁字的口吻寫了三首贊美詩,附此共賞。詩曰:
其一
九萬字中吾最尊,潛資庶物統(tǒng)乾坤。
何當(dāng)高掛國門去,民可由之族有魂。
其二
四季輪回出一門,也能霹靂也溫存。
眾神環(huán)舞群魔泣,天地之心華夏魂。
其三
我在中華終不死,待傾東海洗乾坤。
財成輔相參天地,妙用無窮一字存。
責(zé)任編輯:姚遠(yuǎn)
【下一篇】【孫奧麟】道體之健與性情之動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