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余東?!咳嗣裥枰獋ゴ蟮念I(lǐng)袖(三)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18-07-25 23:39:48
        標簽:
        余東海

        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人民需要偉大的領(lǐng)袖(三)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賜稿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六月十三日甲寅

                  耶穌2018年7月25日

         

        道德自上而下的影響力、傳染力特別大。在《孟子公孫丑上》中,孟子為了證明“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的觀點,引用了孔子一句話:“德之流行,速于置郵而傳命?!币庵^道德流行起來,比驛站傳遞政令還要迅速。

         

        因此領(lǐng)袖偉大,一切好說,政治不良,可以改良;制度不良,可以重建,至于官德民德,自然上行下效。所以,儒家政治理想的一大要點就是君子在位,德位相稱。所以儒家理想中的領(lǐng)袖,必是道德最高。《白虎通》論帝王之德說:

         

        “帝王者何?號也。號者,功之表也,所以表功明德,號令臣下者也。德合天地者稱帝,仁義合者稱王,別優(yōu)劣也?!抖Y記?謚法》曰:“德象天地稱帝,仁義所在稱王?!钡壅咛焯?,王者五行之稱也?;收吆沃^也?亦號也?;?,君也,美也,大也。天之總,美大稱也,時質(zhì),故總之也。號之為皇者,煌煌人莫違也。煩一夫、擾一士以勞天下不為皇也,不擾匹夫匹婦故為皇。故黃金棄于山,珠玉捐于淵,巖居穴處,衣皮毛,飲泉液,吮露英,虛無寥廓,與天地通靈也。號言為帝者何?帝者,諦也,象可承也;王者,往也,天下所歸往。《鉤命決》曰:三皇步,五帝趨,三王馳,五伯騖。”

         

        帝王地位最高,道德也應(yīng)最高。真正的帝王,必須德稱其位。帝王的稱號,是用來表明功德的。德象天地稱帝,仁義所在稱王,皇者煌煌人莫違,王者天下所歸往。帝王號令臣下的資格,根源于其道德的高大。

         

        “煩一夫、擾一士以勞天下不為皇也,不擾匹夫匹婦故為皇?!边@樣的高標準,對現(xiàn)代人來說,簡直不可思議。比較而言,王遜于皇帝,所以說有優(yōu)劣之別。《太平御覽》引《論語摘》說:“帝不先義任道德,王不先力尚仁義,霸不先正尚武力。”

         

        《后漢書?曹褒傳》記載,漢章帝詔書中有“三五步驟,優(yōu)劣殊軌”句。李賢在作注時引《孝經(jīng)鉤命決》說:“三皇步,五帝驟,三王馳?!彼尉忉屨f:“步謂德隆道用,日月為步;時事彌順,日月亦驟;勤思不已,日月乃馳?!币庵^三皇之時,德行至高,日月如步;五帝之時,時事越順,日月越快;夏商周時,政事繁雜,日月如馳?!叭宀襟E,優(yōu)劣殊軌”即指三皇的“步”和五帝的“驟”,道德修養(yǎng)和政治軌道優(yōu)劣有別。

         

        后人又加以補充說:“五霸騖,七雄僵?!贝呵镂灏员捡Y更快,戰(zhàn)國七雄,戰(zhàn)國七雄則因奔馳太快而倒下了。明代楊慎在《升庵集》中記載,陸九淵說:“三皇垂策,五帝繁手,禹湯馳轅,五霸覂駕,六國摧辀。”三皇垂下馬鞭,無為而治;五帝手段繁雜,夏禹商湯駕轅奔馳,五霸快得翻了車,六國連車子都折斷了。

         

        或問皇帝和總統(tǒng)的區(qū)別。我的回答是,皇帝具有道統(tǒng)、民意之雙重合法性,總統(tǒng)唯有民意合法性。故皇帝意味著上得天命,下得民意,德位相稱,德位雙高,總統(tǒng)只是競選期間民意支持率最高。當然,這里的皇帝是就其原始義而言,非秦始皇所謂的皇帝和秦漢以后的皇帝。

         

        《白虎通》又說:

         

        “或稱天子,或稱帝王何?以為接上稱天子者,明以爵事天也;接下稱帝王者,明位號天下至尊之稱,以號令臣下也。故《尚書》曰:帝曰諮四岳,王曰裕汝眾?!?/p>

         

        王通天人。相對于上天稱天子,表示上承天意,以爵事天,以德配天;相對于臣下稱帝王,表示地位至尊,德性最高,號令天下。王接上下,意味著王通天人。所以,只有接受天命的約束,表現(xiàn)出卓越的品德,才配得上天子和帝王的稱號。

         

        董仲舒認為,王道三通,通天地人:“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畫者,天地與人也,而連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與人之中以為貫而三通之,非王者孰能當?”乾元涵蓋坤元,天道涵蓋地道,三通也可以簡化為兩通,上通天道,上天眷顧,下通人道,人民擁護。正如劉秀即皇帝位時祝文所說:“上當天地之心,下為元元所歸?!保ā逗鬂h書-光武帝紀上》)

         

        “帝曰諮四岳”之文見《尚書堯典》,《盤庚》有“格汝眾”之語。格、裕形似同韻,或形似而訛,或聲近而誤。

         

        《易緯乾鑿度》說:“孔子曰:《易》有君人五號:帝者,天稱也;王者,美行也;天子者,爵號也;大君者,興盛行異也;大人者,圣明德備也?!庇诖丝梢?,天子德行應(yīng)是世間最高,這才是天子之所以高貴的根本原因。天子必須有天爵,能夠作民父母,天下歸往。

         

        《太平御覽》引伏生《大傳》:“圣人者,民之父母也。母能生之,能食之;父能教之,能誨之。圣王,曲備之者也,能生之,能食之,能教之,能誨之也。為之城郭以居之,為之宮室以處之,為庠序之學以教誨之,為之列地制畝以飲食之。故《書》曰:‘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酥^也?!?/p>

         

        孟子強調(diào)“惟仁者宜在高位”,高位包括天子、君主和王公卿相。天子和君主,一為天下領(lǐng)袖,一為國家領(lǐng)袖。孟子說:

         

        “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上無道揆也,下無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義,小人犯刑,國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國之災也;田野不辟,貨財不聚,非國之害也。上無禮,下無學,賊民興,喪無日矣?!对姟吩唬禾熘锦?,無然泄泄。泄泄,猶沓沓也。事君無義,進退無禮,言則非先王之道者,猶沓沓也。故曰:責難于君謂之恭,陳善閉邪謂之敬,吾君不能謂之賊?!保ā睹献与x婁上下》)

         

        孟子指出了“不仁而在高位”的惡果。惡人居了高位,必然罪惡泛濫,不僅良制良法無望而已。陳有西律師說過一句話:“無賢人,無良法。法無足,不自行。”良制良法不可能被一群“一有權(quán)就變壞”的“物人”建成和推行的。

         

        儒家特別強調(diào)德位相稱的重要性??鬃诱f:“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庇终f:“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保ā墩撜Z顏淵》)這就是領(lǐng)頭羊效應(yīng),領(lǐng)頭羊?qū)τ谘蛉河惺痉蹲饔?。領(lǐng)頭羊朝那個方向運動,羊群就朝這個方向運動。領(lǐng)袖就是最大的領(lǐng)頭羊。

         

        君德不高,君心不正,怎么辦?在儒家和國民沒有“選賢與能”的權(quán)利的時代,只能“正君心”,糾正君王的錯誤,優(yōu)化君王的德行。

         

        孟子說:“責難于君謂之恭,陳善閉邪謂之敬,吾君不能謂之賊?!背甲幽茇熾y為之事于君,使其勉力而為,就是恭敬;臣子能為君開陳善道,禁閉其邪心,就是尊重;臣子認為吾君不能從善和有為,就是賊臣。

         

        責難于君,春秋責備賢者也;陳善閉邪,格君之心、導君于善也;吾君不能,認為自己的君王不能施仁政行王道,不可教也??梢娙寮译m倡忠君,自有特色和特定要求。朱熹集注引范氏曰:“人臣以難事責于君,使其君為堯舜之君者,尊君之大也;開陳善道以禁閉君之邪心,惟恐其君或陷于有過之地者,敬君之至也;謂其君不能行善道而不以告者,賊害其君之甚也?!?/p>

         

        正君心比正民心更關(guān)鍵。用什么去正君心,或者說正君心的工具是什么?答:文化。東海倡導文化決定論,文化對于政治道德、制度品質(zhì)具有決定性影響。

         

        如果說人民、國家、領(lǐng)袖是政治三重心,文化、制度、隊伍就是為政三要素。三重心中,人民最重,為政治合法性來源,與國家是本末關(guān)系,與領(lǐng)袖是主客關(guān)系。三要素中,文化最關(guān)鍵,具有決定性作用,從根本上決定著制度的正邪善惡和道德的干部隊伍的優(yōu)劣好壞。

         

        不同文化,品質(zhì)不同。傳統(tǒng)諸子和西方百家,其中好的學說,或可培養(yǎng)正人善人,不足以培養(yǎng)圣賢君子。

         

        善人在位,可以形成善人團隊,建成善政善制,如霸道政治和民主制度。這種政治和制度,雖善而有限。一般善人善團,是不足以建設(shè)王道的。必須圣賢在位,形成君子集團,共同信奉中道,接受道統(tǒng)一元化指導,才能建成超越民主法治而與時偕宜的王道政治和禮樂制度。

         

        反儒社會,善人亦無法上位,遑論君子;民主亦無望建立,遑論禮制。蓋這種社會特別反常顛倒,特別逆淘汰,越邪惡越容易成功和上位。因此,反儒就反掉了任何良制良法的立足點。禮制德治固然被掃蕩一空,民主法治同樣成鏡花水月。能建立起來的只能是特別野蠻邪惡的制度。

         

        有一種流行的說法:不需要好領(lǐng)袖,不需要好文化,只需要好制度。這是不負責任、誤國誤民的空談和濫調(diào),仿佛好制度可以越過不良的文化和領(lǐng)袖憑空出現(xiàn)。特此重申:沒有好文化作為理論基礎(chǔ)和指導思想,沒有好領(lǐng)袖作為總設(shè)計師領(lǐng)導施工,好制度永遠無法建立和落實。

         

        或認為,儒家不應(yīng)該期待領(lǐng)袖的偉大和偉大領(lǐng)袖的出現(xiàn),而應(yīng)該努力于自立立人自達達人。其實兩者并不矛盾。正常的國民都希望領(lǐng)袖德才兼?zhèn)?。選賢與能,賢能就是偉大。圣賢君子上位,就是偉大領(lǐng)袖。偉大領(lǐng)袖的出現(xiàn),有賴于一定的社會土壤和文化環(huán)境。弘儒傳道,成己成人,就是為優(yōu)化土壤、美化環(huán)境而努力,為圣賢君子上位和偉大領(lǐng)袖出現(xiàn)創(chuàng)造條件。

         

        把暴君當成偉大領(lǐng)袖,與反對領(lǐng)袖偉大,雖有區(qū)別,五十步與百步耳。如果制度很好,領(lǐng)袖好不好,確實不那么重要;如果制度惡劣,領(lǐng)袖好不好,偉不偉大,那就至關(guān)重要。只有非常優(yōu)秀、真正偉大的領(lǐng)袖,才具備改良或革命的道德動力和政治能力,從而返中道之本,開王道之新。

         

        責任編輯: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