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東海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xué)》《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如何善待國民(一)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賜稿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八月廿九日癸酉
耶穌2018年10月8日
美人云:“一個不善待自己國民的政府是不可能善待世界的?!辈诲e,這是判斷一個政府優(yōu)劣善惡的基本標(biāo)準(zhǔn)。如何善待國民?又有兩個基本標(biāo)準(zhǔn):一是良好的主體文化和價值導(dǎo)向;二是良好的制度和法律,包括政治制度、經(jīng)濟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為國民的基本人權(quán)和四大自由提供制度保障。
在善待國民方面,美國值得肯定和學(xué)習(xí)。不過,美國并非終極標(biāo)準(zhǔn)。王道中華一旦重建,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以仁本主義標(biāo)準(zhǔn)衡量觀照之,自由文化、民主制度之不足顯而易見,可以“道之以政,齊之以刑”,不能夠“導(dǎo)之以德,齊之以禮”;可以讓國民充分享有人權(quán)自由,不足以讓國民普遍建立人格尊嚴(yán),“有恥且格”;可以善待國民,不足以導(dǎo)善國民。美國人民最多只是霸者之民,還不是王道之民。
王道太平,人民特別健康長壽和幸福。《尚書洪范》將五福視為王道政治的結(jié)果。
五福者,“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睘樯浦赂?,政治有道,就會給君民招致五福。《大戴禮盛德篇》說:“圣王之盛德,人民不疾,六畜不疫,五谷不災(zāi),諸侯無兵而正,小民無刑而治,蠻夷懷服?!?/p>
《韓詩外傳》記載:“傳曰:太平之時,無喑聾、跛眇、尪蹇、侏儒、折短,父不哭子,兄不哭弟,道無襁負(fù)之遺育,然各以序終者,賢醫(yī)之用也。故安止平正,除疾之道無他焉,用賢而已矣。”
賈誼說:“圣王在上位,使民富且壽”。(《新書修政語下》)為什么圣王在位,國民就能普遍長壽呢?書中借周成王老師鬻子之口作了解釋。鬻子說,圣王在位,人民可以避免四種死亡,也就增加了四種生存機會:一是沒有不義之戰(zhàn),也沒有私斗私殺,人民避免了戰(zhàn)爭和爭斗死亡;二是物質(zhì)生活有保障,人民避免了饑寒死亡;三是上下各守本分,君主愛民,民眾順服,避免了刑罰死亡;四是圣王使用民力有節(jié)制,不影響生產(chǎn),老百姓不受傷害,沒有大病,避免了疾病死亡。
劉向說:“民有五死,圣人能去其三,不能去其二。饑渴死者,可去也;凍寒死者,可去也;罹五兵死者,可去也。壽命死者,不可去也;癰疽死者,不可去也。饑渴死者,中不充也;凍寒死者,外勝中也,罹五兵死者,德不忠也;壽命死者,歲數(shù)終也;癰疽死者,血氣窮也。”(《說苑》)這里的圣人指在位者,即圣王。國民有五種死亡,圣王在上,政治有道,可以消除其中三種。
關(guān)于霸者之民和王者之民,孟子說:“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cè)缫?,殺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遷善而不知為之者?!保ā侗M心上》)大意是說,霸者的百姓歡喜快樂,王道的百姓心曠神怡,被殺而無怨恨,獲得利益也不知感謝。民眾一天天趨向于善,卻不知道誰使他們這樣。
殺之而不怨,就是孟子在前一章所說的:“以生道殺民,雖死不怨殺者”。利之而不庸,他們得到利益而不知感謝。據(jù)《帝王世紀(jì)》載,“帝堯之世,天下太和,百姓無事,有老人擊壤而歌?!逼滢o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這就是“利之而不庸”。
“民日遷善而不知為之者”為之者當(dāng)然是王者,王者為之有道,靠的是禮,禮樂制度和教化?!抖Y記-經(jīng)解》說:“故禮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遠(yuǎn)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p>
霸道之民,生活精神狀態(tài)也不錯,但不如王道之民更加和諧美好,因為王霸的仁愛程度深淺有別。霸道也能行善恤民,但急功近利,恩澤表現(xiàn)于外,甚至可能,逢迎民眾,違道干譽,所以霸者之民歡天喜地。王道因民之所惡而去之,因民之所利而利之,道大法天,春風(fēng)化雨,潛移默化,人民安居樂業(yè)而不知王者之德,享受王道而不知王者之功。這才是對人民最高境界的善待。
責(zé)任編輯:姚遠(yuǎn)
【上一篇】【任鋒】立國之道的新和舊:錢穆與中國政治學(xué)的自覺
【下一篇】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作者文集更多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