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劉強(qiáng)著《曾胡治兵語錄導(dǎo)讀》出版暨自序

        欄目:新書快遞
        發(fā)布時(shí)間:2018-12-19 12:56:44
        標(biāo)簽:曾胡治兵語錄導(dǎo)讀
        劉強(qiáng)

        作者簡介:劉強(qiáng),字守中,別號有竹居主人,筆名留白,西歷一九七〇年生,河南正陽人,復(fù)旦大學(xué)文學(xué)博士?,F(xiàn)任同濟(jì)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教授,詩學(xué)研究中心主任,詩學(xué)集刊《原詩》主編、古代文學(xué)與語言學(xué)研究所所長。出版《世說新語會評》《有刺的書囊》《竹林七賢》《魏晉風(fēng)流》《驚艷臺灣》《世說學(xué)引論》《清世說新語校注》《論語新識》《古詩寫意》《世說三昧》《穿越古典》《曾胡治兵語錄導(dǎo)讀》《世說新語研究史論》《世說新語資料匯編》(全三卷)《四書通講》《世說新語新評》《世說新語通識》等二十余種著作。主編《原詩》四輯、《中華少兒詩教親子讀本》十一卷、《世說新語鑒賞辭典》及論文集多種。

        劉強(qiáng)著《曾胡治兵語錄導(dǎo)讀》出版暨自序

         


        書名:《曾胡治兵語錄

        作者:劉強(qiáng)

        出版社: 岳麓書社

        出版時(shí)間:2018-12-01

         

         

        編輯推薦

         

        一、《曾胡治兵語錄》,我國近代軍事史上著名的語錄體兵書,“中國十大兵書”之一,民國初年,被蔣介石作為黃埔軍校的教材。本書集中反映了曾國藩、胡林翼的軍事思想和治兵謀略,在我國軍事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和價(jià)值。

         

        二、此次整理譯注,以上海圖書館近代文獻(xiàn)閱覽室所藏蔣中正增補(bǔ)本為底本,參校陳志學(xué)譯注本,擇善而從,文字更為可靠,注釋更為詳贍,力求奉獻(xiàn)給讀者一部相對完善的讀本。

         

        三、本書將曾、胡的治兵語錄以阿拉伯?dāng)?shù)字做了排序,綱舉目張,便于讀者觀覽。

         

        四、本書各章均分設(shè)三個(gè)部分:(一)導(dǎo)讀,對該章主旨做簡要解析。(二)原文及注釋,照錄《曾胡治兵語錄》原文并詳加注釋。(三)譯文,對原文進(jìn)行逐字逐句的白話今譯。

         

        五、本書還將散見于曾國藩書信、日記、雜著、奏疏及詩文中,而《曾胡治兵語錄》未收的治兵語錄搜求尋繹,共得二百余條,附錄于書后,所錄材料一律注明原始出處,供讀者參考。

         

        六、本書注釋和翻譯采用章內(nèi)分段注譯的形式,以便讀者閱讀。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有竹居古典今讀”系列的第四部。

         

        作者對近代著名軍事著作《曾胡治兵語錄》進(jìn)行了全面翔實(shí)的整理,注釋、今譯之外,又加精彩導(dǎo)讀;正文之外,又加增補(bǔ);在蔡鍔、蔣中正對曾國藩、胡林翼治兵語錄纂輯的基礎(chǔ)上,做了更為細(xì)致的爬梳和整理工作,俾使讀者一卷在手,可對曾、胡二公的軍事思想、治兵方略及人格氣度,有一個(gè)具體而微的把握和理解。

         

        尤其是,劉強(qiáng)先生將目光聚焦于晚清名臣和大儒曾國藩身上,所撰萬字長序《世上再無曾國藩》,以飽蘸深情的筆墨為曾國藩畫了一幅速寫肖像,形神兼?zhèn)洌屓诉^目難忘。

         

        作者簡介

         

        劉強(qiáng),字守中,別號有竹居主人。同濟(jì)大學(xué)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嘉賓。

         

        已出版著作:《世說新語會評》《有竹居新評世說新語》《論語新識》《古詩寫意》《世說三昧》《有刺的書囊》《竹林七賢》《驚艷臺灣》《世說學(xué)引論》《有竹居新評世說新語》《魏晉風(fēng)流十講》《清世說新語校注》等十余種。

         

        目錄

         

        自序:世上再無曾國藩

         

        例言 

        前言 

        梁啟超序 

        蔡鍔序 

        增補(bǔ)曾胡治兵語錄序(蔣中正)

         

        第一章將材 

        第二章用人 

        第三章尚志 

        第四章誠實(shí) 

        第五章勇毅 

        第六章嚴(yán)明 

        第七章公明 

        第八章仁愛 

        第九章勤勞 

        第十章和輯 

        第十一章兵機(jī) 

        第十二章戰(zhàn)守 

        第十三章治心

         

        附錄:曾國藩治兵語錄輯補(bǔ)

         

        一、書信之屬 

        二、日記之屬 

        三、雜著之屬 

        四、奏疏之屬 

        五、詩文之屬

         

        保守平安歌 

        愛民歌 

        解散歌 

        水師得勝歌 

        陸軍得勝歌 

        曉諭新募鄉(xiāng)勇 

        勸誡營官四條 

        治軍條規(guī)四種

         

        后記



        【自序】

         

        世上再無曾國藩

         

        一、“苦人”曾國藩

         

        夜讀曾國藩,常?;汤o地,汗不敢出。很多人讀他,讀出人生傳奇,讀出豐功偉績,讀出仕途經(jīng)濟(jì),讀出智術(shù)權(quán)謀,讀出神秘命理,我讀他,卻讀出了一個(gè)大寫的“苦”字!不是一般小兒女的顧影自憐之苦,而是一個(gè)頂天立地“大丈夫”的千般痛、萬般苦!

         

        “能吃天下第一等苦,乃能做天下第一等人。”曾國藩如是說。三百多年前,十余歲的王陽明也立志要做“天下第一等人”,卻未曾說出如此話來。蓋陽明乃天縱英才,猶如光風(fēng)霽月,倜儻灑落,其一生雖迭遭廷杖之辱、徙邊之厄、平叛之難、剿匪之役,而終究化險(xiǎn)為夷,身名俱泰。尤其是,陽明在貴州龍場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之大道,更給人一種印象,似乎其學(xué)問全自靈明頓悟中得來,一通百通,周流無礙;其一生功業(yè),輝煌彪炳,“三不朽”之譽(yù),殆無爭議。就連對王學(xué)至明末墮入狂禪一路頗有微詞的曾國藩也不得不承認(rèn):“王陽明矯正舊風(fēng)氣,開出新風(fēng)氣,功不在禹下?!?o:p>

         

        可曾國藩自己呢?說來說去,總不離一個(gè)“苦”字!

         

        曾國藩自小便飽受父親庭訓(xùn)督學(xué)之苦。其所撰《臺洲墓表》自述云:“國藩愚陋。自八歲侍府君于家塾,晨夕講授,指畫耳提,不達(dá)則再召之,已而三復(fù)之。或攜諸途,呼諸枕,重叩其所宿惑者,必通徹乃已?!闭^“玉不琢不成器”,作為長子,八歲的曾國藩已經(jīng)承擔(dān)了振興家族的使命,所以從小庭訓(xùn)甚嚴(yán),也養(yǎng)成了不怕苦、能耐煩的堅(jiān)忍性格。

         

        因?yàn)槟艹钥?,反而一路順。曾國?2歲考取秀才,24歲中舉人,28歲中進(jìn)士,入翰林院,為軍機(jī)大臣穆彰阿門生,從此平步青云,打造了“十年內(nèi)連升十級”的宦海傳奇。別人做了高官,可能會趾高氣揚(yáng),不可一世,但曾國藩卻如同坐在砧板上,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直如芻豢待宰,餼羊待烹。讀他做官以后的日記和家書,你不僅讀不出春風(fēng)得意,反而讀出了居安思危、戒慎恐懼!

         

        可以說,做官以后的曾國藩幾乎一直在“自討苦吃”!且看其道光二十年(1840)十月的一則日記:憶自辛卯年,改號滌生。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今后種種,譬如今日生”也。改號至今九年,而不學(xué)如故,豈不可嘆!余今年已三十,資稟頑鈍,精神虧損,此后豈復(fù)能有所成?但求勤儉有恒,無縱逸欲,以喪先人元?dú)?;困知勉行,期有寸得,以無失詞臣體面;日日自苦,而不至佚而生淫。這里的“日日自苦,而不至佚而生淫”,真是曾國藩一生寫照!

         

        因?yàn)橐浴暗谝坏瓤唷?,曾國藩終其一生,幾乎無時(shí)無刻不在和自己“斗”。比如,年輕時(shí)他到友人家做客,未能做到“非禮勿視”,回來便在日記中寫道:“是日,目屢邪視,真不是人,恥心喪盡,更問其他?”有時(shí)在內(nèi)室中與妻子溫存私語,過后又立即警醒,在日記中寫道:“有用之歲月,半消磨于妻子”,“日中,閨房之內(nèi)不敬。去歲誓戒此惡,今又犯之,可恥,可恨!”曾國藩17歲染上煙癮,屢戒不能,及至為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時(shí),仍為“癮君子”。忽一日,痛定思痛,自恨無極:“課續(xù)后,念每日昏錮,由于多吃煙。因立毀折煙袋,誓永不再吃煙,如再食言,明神殛之!”從此曾國藩再未吸過一口煙!這就是坊間流傳甚廣的“曾國藩三戒”——戒煙、戒妄語、戒房闥不敬。用曾國藩的話說,“截?cái)喔?,誓與血戰(zhàn)一番”!與誰“血戰(zhàn)一番”呢?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道光二十二年(1842),也就是曾國藩痛下決心終于戒煙的這一年,是其一生修行的轉(zhuǎn)捩點(diǎn)。這一年,曾國藩32歲,他在日記中為自己“量身定做”了著名的“日課十二條”:一、主敬。整齊嚴(yán)肅,無時(shí)不懼。無事時(shí)心在腔子里,應(yīng)事時(shí)專一不雜。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靜坐。每日不拘何時(shí),靜坐四刻,體驗(yàn)來復(fù)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鎮(zhèn)。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戀。

         

        四、讀書不二。一書未完,不看他書。東翻西閱,徒徇外為人。

         

        五、讀史。丙申年購《廿三史》,大人曰:“爾借錢買書,吾不憚極力為爾彌縫,爾能圈點(diǎn)一遍,則不負(fù)我矣?!彼煤竺咳杖c(diǎn)十葉,間斷不孝。

         

        六、謹(jǐn)言??炭塘粜?,第一工夫。

         

        七、養(yǎng)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八、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諭曰:“節(jié)勞,節(jié)欲,節(jié)飲食。”時(shí)時(shí)當(dāng)作養(yǎng)病。

         

        九、日知所亡。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有求深意是徇人。

         

        十、月無亡所能。每月作詩文數(shù)首,以驗(yàn)積理之多寡,養(yǎng)氣之盛否。不可一味耽著,最易溺心喪志。

         

        十一、作字。飯后寫字半時(shí)。凡筆墨應(yīng)酬,當(dāng)作自己課程。凡事不待明日,愈積愈難清。

         

        十二、夜不出門。曠功疲神,切戒切戒!——這哪里是“日課”?分明是“戒律”!

         

        中國歷史上,像曾國藩這樣篤信儒家圣賢之道到了宗教境界,猶如道教徒“首過”、佛教徒“持戒”、基督徒“懺悔”那樣,每時(shí)每刻都能與“信仰”對話,與欲望“血戰(zhàn)”,決不給自己的私心貪欲留任何“后路”,決不讓自己的信念靈魂有片刻“松懈”的人,不說絕無僅有,亦可謂“多乎哉?不多也”。就此而言,曾國藩不唯是一理學(xué)家,他還是一徹頭徹尾的儒教徒——不是教徒,絕無可能臻于此境也!

         

        咸豐七年(1857)十二月十四日,曾國藩在給其弟曾國荃的信中寫道:凡人作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恒,終身一無所成。我生平坐犯無恒的弊病,實(shí)在受害不小。當(dāng)翰林時(shí),應(yīng)留心詩字,則好涉獵他書,以紛其志。讀性理書時(shí),則雜以詩文各集,以歧其趨。在六部時(shí),又不甚實(shí)力講求公事。在外帶兵,又不能竭力專治軍事,或讀書寫字以亂其意。坐是垂老而百無一成。短短一段話,全是對自己的不滿、怨尤、悔恨!似乎上天生下一個(gè)曾國藩,就是要他和另一個(gè)曾國藩“斗”的。這一斗就是幾十年,斗得毫不留情,斗得寸土不讓,斗得驚世駭俗!直到臨終前夕,還在斗。同治十年(1871)四月日記云:自省目病之源在肝,肝病之源則由于忮心、名心不能克盡之故,在室中反復(fù)自訟,不能治事。眼疾本是生理疾患,曾國藩卻“反復(fù)自訟”,以為是由于“忮心、名心不能克盡之故”,似此“誅心之論”,遍布其日記書札,動(dòng)心駭聽,時(shí)如驚雷。其去世前幾天日記云:自上年定以每日讀《資治通鑒》,隨筆錄其大事,以備遺忘。是日以至二百二十卷,因病輟筆。猶取《宋元學(xué)案》《理學(xué)宗傳》等書,披覽大意,自謂身心一日不能閑也。好一個(gè)“身心一日不能閑”!這不是“日日自苦”是什么?曾國藩曾說:“天下事未有不從艱苦中得來而可久可大者也。”這大概是他“日日自苦”的理論基礎(chǔ)吧。

         

        曾國藩的一生,就是跟自己“死磕”的一生。他似乎很早就已明白,他這一輩子,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很多人把戰(zhàn)勝太平天國當(dāng)作曾國藩一生最大的功業(yè),殊不知,他最大的成功不是別的,而是最終戰(zhàn)勝了他自己!

         

        古往今來,有多少所謂的英雄豪杰曾經(jīng)烜赫一時(shí),風(fēng)光無限,卻最終敗在了自己手里!

         

        因?yàn)槌Ec自己為敵,所以才能分身為兩,時(shí)常自省、自反、自訟;一旦自省、自反、自訟,則總對自己不滿意,也就永遠(yuǎn)處在“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自新之路上。天下凡物加倍磨治,皆能變換本質(zhì),別生精彩,何況人之于學(xué)?但能日新又新,百倍其功,何患不變化氣質(zhì),超凡入圣!(辛酉十二月)因?yàn)槊刻於寄苡幸弧靶挛摇?,故對“舊我”常常毫不留情。所以,曾國藩的“日日自苦”,其實(shí)也有“日日自新”的意思在。

         

        品讀曾國藩,就如同品一杯苦茶,喝一盅苦酒,飲一碗苦藥,開始僅得一種苦味,過后乃有一番無窮回甘!

         

        ......

         

        而這部流傳甚廣的《曾胡治兵語錄》,向以短小精悍、平易好讀著稱,或許可以充當(dāng)打開曾國藩精神世界大門的一把鑰匙吧!

         

        責(zé)任編輯: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