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許石林】這是我聽到的關于父母責罰孩子最正確的評論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19-04-22 22:59:23
        標簽:仁心、綱常、羞死
        許石林

        作者簡介:許石林,男,陜西蒲城人,中山大學畢業(yè),現(xiàn)居深圳。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深圳市雜文學會會長、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曾獲首屆中國魯迅雜文獎、廣東省魯迅文藝獎、廣東省有為文學獎。主要作品:《損品新三國》《尚食志》《文字是藥做的》《飲食的隱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風明月舊襟懷》《故鄉(xiāng)是帶刺的花》《每個人的故鄉(xiāng)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編叢書《近代學術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刊·民族風俗卷》《晚清民國戲曲文獻整理與研究·藝術家文獻》《深圳雜文叢書·第一輯》。

        這是我聽到的關于父母責罰孩子最正確的評論

        作者:許石林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 發(fā)布

                  原載于 “許石林”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三月十七日戊子

                  耶穌2019年4月21日

         

        綱常

         

        上海17歲少年負氣跳橋一事,朋友圈轉發(fā)的公號文字,至今幾乎全是一個腔調:譴責父母對孩子太嚴厲。且言辭煽情、文藝腔滿滿——文藝腔和雞湯體,是當今世界兩大害,它們讓人不用學習、不加思考就能瞬間獲得貌似開悟了的膚淺感動。其實就是溫柔地割斷了人的慧根,所謂“以學術殺天下后世”,莫此為甚。

         

        的確,現(xiàn)在的孩子,說不得,罵不得、打不得。

         

        但這并不能證明孩子就對。

         

        請一萬個放心,你就是把所有應該端莊嚴厲的話說得越像情話似地甜糯軟媚,也阻止不了這種事兒……

         

        你們鼓噪的孩子有自己的權利云云,是最害人家孩子的話。

         

        我的朋友楚兄對此事的評論,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最精當?shù)脑挕?o:p>

         

        “中國自古講究嚴格教育以至體罰,為什么古代沒有這種父母子女在教育養(yǎng)成上的尖銳甚至不可調和的矛盾?因為綱常沒有了。父母首先要潛移默化的樹立在道德價值觀上的榜樣,權威,變成抽象價值觀的具體體現(xiàn)。而子女教育要從灑掃應對開始的‘父母命,須敬聽’為基礎去浸入這種抽象價值觀,以至成為不加思索的本能,即便不理解父母之訓斥也會恭敬遵從?,F(xiàn)在這些內在的東西都沒有了,僅剩下辱罵責罰,父不父,子如何子?”

         

        是啊,現(xiàn)在的問題是,天下沒有了綱常,即所謂父不父、子不子。人與人的關系,因此全沒譜了,全靠空洞的什么平等啊、權利啊、愛啊等等不靠譜的詞兒像鼻涕一樣茍且地、臨時地黏連著,貌似光堂,卻隨時都有崩開的可能,變臉比脫褲子都快,始亂終棄在分秒之間轉換,這種人與人的關系,稍微有一點口水,就能給你沖開了,反目成仇,還各自不服,雙方都很委屈,越琢磨越深仇大恨似的。

         

        這種問題,擴大了理解,就讓我想起一句話:無義而不受辱,欺天乎!

         

        羞死

         

        某生問:許老師,會唱陜北民歌《露水地里穿紅鞋》嗎?

         

        答:一套詞兒,兩種唱法,都會——

         

        你媽媽打你你跟哥哥說,為什么要把洋煙喝。

         

        我媽媽打我無處說,因此上就把那洋煙喝。

         

        你媽媽打你你不成材,露水地里穿紅鞋。

         

        倒灶鬼的紅鞋沒穿法,滴上一點露水挨過打。

         

        你穿紅鞋鹼畔上站,把我們年輕人心擾亂。

         

        我穿紅鞋我好看,與你旁人啥相干?

         

        紅鞋扎的綠花花,你把哥哥眼耀花。

         

        你再不要忽撩忽撩地跑,奴媽媽打得奴活不了。

         

        生:為什么媽媽打女兒,女兒就喝洋煙?

         

        答:喝洋煙就是喝鴉片自殺,從前的女子,會害羞,不管傷害和羞辱來自誰、不管示辱的對方有無道理,只要是自己受辱、蒙羞,就認為自己無理由再茍活了,愛臉面,自殺。這就是傳說中的羞死了。這種死,跟現(xiàn)在的賭氣死,性質完全相反。過去的人羞死,是為尊嚴、體面地死;現(xiàn)在的賭氣死,是不要尊嚴和體面,是賴死。我推薦你看電視劇《九九歸一》,有一場戲,王馥荔演的那個太太,被漢奸誣陷,次日面臨被日本人審訊,她不愿意被審訊,認為那是羞辱,就在頭一天自殺了,那場戲,可謂驚心動魄,編得非常好,演得也非常好,那場戲我可以背出來。電視劇是可以創(chuàng)作出這種類似傳統(tǒng)戲曲經典折子戲一樣的品質的。

         

        咱們引申開來說,比如現(xiàn)在微信群里混的女子,有那種喜歡借機裝純情淑婉的,仿佛受不得絲毫的粗俗,她們在群里發(fā)現(xiàn)誰的言語粗俗、粗暴,便自己出來阻止并斥責對方,這是很愚蠢的做法。聰明的女子是這樣在微信群里處事的:發(fā)現(xiàn)有人說粗話、臟話,受不了。千萬別自己出來艾特人家并指責,你以為你此刻就一定真理在握?不會遭反擊?不會遭到羞辱?不見得。為什么這么說?因為你失掉了一個女子應該有的智商。失去智慧比失掉真理還麻煩。你應該請一位男士出面,替你清污除垢,自己別出面。男人是干嘛的?就是替女人干難辦的事、抵擋污穢的嘛。女人就應該專心享受,去驅使男人樂顛顛地干粗活累活兒。你只須嫻雅地抿嘴兒微笑,坐享其成就行了。這是天經地義!蠢女人自己出面指責別人,純粹是找羞辱。因為你很可能被認為是陰陽不調裝清純——因為真正的清純,就是像上面陜北民歌里的女子那樣,受到不正確的對待和辱罵、責打,自己就會去尋死,喝洋煙兒。

         

        越愛與人辯論的,越不會喝洋煙兒;會喝洋煙兒的,不跟人辯論,甚至不隨便艾特陌生男人。

         

        總之,你別看這首陜北民歌,這其中的意思可深遠了。聽戲、聽民歌,不僅僅是簡單膚淺的娛樂,那也是功同讀書。

         

        仁心

         

        某綜合娛樂節(jié)目,一位學了23年京劇的刀馬旦演員,用一首流行歌曲參賽,宣布跟自己付出青春汗水而學習的京劇告別。

         

        非常悲情!

         

        打動現(xiàn)代人,悲情管用。

         

        演員說她自己一個月的收入不到兩千元,臺下觀眾一陣發(fā)自內心的驚呼,驚呼中有痛心和震驚。

         

        評委們也被震動了。

         

        其實,就是類似臺上評委們,奪去了戲曲演員的飯嘛——別急,這里不是說具體指這些評委幾個人,而是說整個娛樂界就是這樣。

         

        現(xiàn)在的人不吃苦了,不吃苦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就是,不認可吃苦學來、得來的東西有多可貴。

         

        學習要吃苦,一個字念不好,老師同行觀眾一定不拿好話形容你,難聽得,一句話就能讓你去喝洋煙兒。

         

        可是,你演個電視劇,胡編亂造的、十三不靠的、見了丈母娘叫大嫂式的、老虎聞鼻煙式的、雀兒拉雞屎式的……沒關系,沒人跟你計較,你不但不會獲得絲毫的批評,只能或多或少地獲得追捧。

         

        你看現(xiàn)在寫小說的,也不吃苦了,除了床上描寫活龍活現(xiàn)以外,對于小說中應該有的環(huán)境、人物衣著、飲食、禮節(jié)等等,全不會描寫,就是對話和旁述,對話和旁述還是一道湯,一個味兒,分不清誰是誰。

         

        話劇也一樣,臺上幾個人直撅撅地站著說話,你眼神兒不好再坐得遠,你都分不清是誰在說臺詞兒。

         

        這就是不下苦了,不愿意琢磨更細微動人的東西了。只要臺上能搞笑就行,誰欣賞你行坐臥止的身段兒??!

         

        所以,我認為評委們應該趁機鼓勵大家每年至少進劇場看一次戲,哪怕是慈善式、為支持而支持式的。這就是為萬世開太平——凡事,多為他人想一分,為公為國多想一分,就是為萬世開太平。

         

        為萬世開太平——今兒這話說得有點兒大!

         

        那就索性再大一點:為了民族文化的生態(tài)多樣性、豐富性,不管你此前對戲曲、曲藝等民族民間藝術有無了解、有無接觸,但你應該多留個心眼兒,多一分擔待。

         

        你這個留,是為后面的人留可能和空間,那么請你:

         

        一、不要聽從自己現(xiàn)在的審美水準,要知道自己還可以擴展和增長,所以先別輕易否定、反對;

         

        二、就當是像減肥跑步一樣,主動去受罪,一年也要主動進一次劇場、看一場戲,萬一喜歡上了呢?

         

        三、自己一生也沒喜歡上,也別說它該消滅,萬一你的后代有緣獲得戲曲的滋養(yǎng)呢?

         

        所以說,萬事多留一份心,是為仁。仁者,生命的種子:果仁、麥仁……還有眼睛仁……

         

        你有了仁心,才能做人事。

         

        從前的教育,是“興于詩”,包括戲曲在內的藝術的作用,就是興于詩,培養(yǎng)人生命的豐沛和人格的完善,而不是現(xiàn)在的會吃喝拉撒、精明算計、工于心計、功利計較的機器人。

         

        如果是仁者司法、判案,那么張扣扣就不會……算了,下回再說吧。

         

        2019年4月21日

         

        責任編輯:近復